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數學 學類 加入比較清單
數理化學群

資料更新時間:2023/3/3 下午 02:48:05

這個學類學什麼?

數學是以符號語言,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來研究數量、結構、變化及空間等概念的一門領域學科,並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
學習內容包含微積分、線性代數、數學導論、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軟體實作與計算實驗、高等微積分、向量分析、代數、複變函數論、實變函數論、離散數學、數值方法、數論、高等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幾何、機率、統計學、拓樸等領域。
數學包含代數計算、幾何直觀、邏輯推理及數據解讀能力。如果你學習數學可以增進能力,對學習自然科學的知識也有助,運用抽象概念及正確的邏輯推理探索問題,幾何直觀與代數計算分別提高解答效率與準確率。

相似學類比一比

數學學類是許多領域的基本知識與工具,以符號、圖形和數字培養邏輯性思考、推論和演算的能力,以數學為核心知識應用如工程、科技、金融、管理與統計等各個領域。
本學類不易與其他學類混淆。但可能會困惑同學類底下數學系與應用數學系的差異。
目前數學學系與應用數學學系大部份的教師皆有理論深入研究的能力,許多數學學系已開設應用為主的學系分組或相關課程。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喜愛類似魔術方塊或任何與幾何與空間相關的遊戲,有基本的代數計算能力,會耐心觀察數學算式,探索數據和數字間的關係,對抽象思考與自然科學知識抱有好奇心及理性與嚴謹探究的精神。此外,如果你在生活中對數字很敏感,面對抽象思考與具體問題抱有追求與解決的動力,並能處理數字(代數)與圖形(幾何)等問題,積極解決問題,你會是適合數學學類的人才哦。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使用數字探索生活與現實的模式和歷程-上大學計算個人消費,對市場價錢敏感及社團活動思考成本與活動收支
●學習的主題較為抽象-從基本微積分計算到抽象思考高等微積分、拓樸學等
●使用最新的學習切入不同的問題-例如用繪圖軟體去檢視以前學過的圖形,將實體函數模型使用3D列印機技術列印觀察
●軟體實作與程式語言學習-認識程式語言,C++、python、Matlab等程式與軟體,學習並解決問題,譬如社交APP-INSTAGRAM背後的演算法即是python
●大學每個數學課程有其完整的學習內容及過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除各個理論及方法學習外,練習精確使用符號及前後理論的相關探討,逐步增強思考功力

不可不知的知識領域


數學 物理 資訊電子 經濟會計

必修或核心課程?


●應數基礎領域:微積分、數學導論、計算機概論、線性代數、程式設計、軟體實作與計算實驗
●應數統科組核心I領域:分析導論、高等微積分、基礎機率、統計學、統計軟體與實務應用、數值方法、微分方程
●應數統科組核心II領域:機率論、迴歸分析、數理統計學、代數、複變函數論、拓樸學、實變函數論、隨機模型
●數學科學領域:向量分析、集合論、對局論、微分方程、動態系統
●數學或應用數學系必修課程:微積分、數學導論、計算機概論、線性代數、程式設計、高等微積分、離散數學、機率論、統計學、代數、微分方程、數值分析、複變函數論等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只會計算 !?


計算為數學的推理表現,數學學類更注重邏輯思考與理論推演過程,使學生能正確運用推廣計算方法。

只能當數學老師 !?


從事教職只是職涯發展的一環,數學學類可以從事軟體設計、統計、財務金融、數據科學、人工智慧等相關行業。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7.74% Complete
27.74%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21.94% Complete
21.94%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17.90% Complete
17.90%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11.13% Complete
11.13%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8.23% Complete
8.23%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6.45% Complete
6.45%
more...


高中課程領域


數學
44.83% Complete
44.83%
英語文
12.93% Complete
12.93%
資訊科技
11.38% Complete
11.38%
物理
9.48% Complete
9.48%
國語文
6.38% Complete
6.38%
more...


加深加廣課程


數學甲
46.90% Complete
46.90%
進階程式設計
11.72% Complete
11.72%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10.00% Complete
10.00%
英文閱讀與寫作
9.48% Complete
9.48%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19.84% Complete
19.84%
抽象推理:觀察部分訊息或事物變化的趨勢,歸納出規則或意義,產出合理的答案。
18.39% Complete
18.39%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14.03% Complete
14.03%
圖形推理:各種抽象的圖形或符號線索變化的推斷能力。
13.23% Complete
13.23%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8.06% Complete
8.06%
空間理解:能以視覺察覺特定的空間方位,想像物體在不同方位下的旋轉樣貌。
6.45% Complete
6.45%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5.81% Complete
5.81%
more...


個人特質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17.58% Complete
17.58%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13.55% Complete
13.55%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12.58% Complete
12.58%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10.65% Complete
10.65%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10.16% Complete
10.16%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7.74% Complete
7.74%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5.81% Complete
5.81%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學校 系組名稱 比較清單
國立臺灣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興大學 應用數學系(應用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中興大學 應用數學系(數據科學與計算組)  加入比較
國立成功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東吳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政治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中原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東海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清華大學 數學系甲組(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清華大學 數學系乙組(應用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數學組  加入比較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  加入比較
逢甲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央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輔仁大學 數學系資訊數學組  加入比較
輔仁大學 數學系應用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應用數學組  加入比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山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山大學 應用數學系英語組  加入比較
國立臺南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東華大學 應用數學系數學科學組  加入比較
臺北市立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屏東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臺東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正大學 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高雄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加入比較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關心時事:閱讀新聞以跟上影響保險業的社會變化-訂閱相關頻道,像數學好好玩,藉由關心時事發現當中的數學,譬如發生大地震,產物保險保費上升,當中災害發生、媒體輿論與保費數字的比率都有關係。


修習高三進階課程:盡可能多修習高中提供的高等數學課程-選修數甲、數A。


在自然科學課程中努力學習:訓練你的邏輯思考能力,像是生物、物理、地科實驗,舉凡理科的課程與數學有較大的關聯。


探索以數學為基礎的科目:提升數學能力,特別是統計學與會計學-推薦簡易好讀科普書,像是圖解系列的書籍、科普入門系列的書籍,都是很適合的。


孰悉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軟體操作:嘗試Word、Excel、VBA軟體(內建Excel視覺化軟體)。認識不同的文書軟體,背後的程式語言有些微的不同,但大概念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可以透過這些軟體學習如何去表達數學。


數學課外讀物:經濟學和商學,訂閱經濟相關期刊,像是商業週刊、經濟週刊。上上一條是以科目為主,這條以擴展其他領域且與數學相關的讀物為主。


嘗試以數學方式來描繪生活事件:將生活事件,如以貝式定理來思考某個行為表現出來的機率。


線上學習:上網聽取國內外數學系或應用數學系所開設的網路開放課程。譬如:台大開放式課程、交大開放式課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