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歷史 學類 加入比較清單
文史哲學群

資料更新時間:2023/5/8 下午 02:24:58

這個學類學什麼?

歷史學是根據過去遺留之痕跡,來重新探究過去人、事、物與環境的學類。歷史學類所涉及的學科知識甚廣,包括人類學、社會經濟學和政治學等。歷史學類的學習著重閱讀與寫作能力、獨立批判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的學習內容有史學導論、史學方法、中國史、世界史和台灣史、中西方經典導讀,及口述、數位化史學等應用史學。
如果你學習歷史學類,可以學到基礎的人文知識,包括探研過去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史料解讀、重建與解釋過去、連結當代與過往的能力。過程中,也能夠從探索過去獲得獨立思考與分析現在與未來的素養。

相似學類比一比

歷史學類強調歷史知識的學習與批判,特別重視掌握史學方法、學習歷史寫作、獨立思考、關懷社會、探究全球性議題等能力的養成。
歷史學類容易與人類民族學類、中國語文學類搞混。
人類民族學類:強調「微觀當代文化現象」與「不同族群與文化間的相互影響」。研究過程中,依靠實地田野調查、參與儀式、口述訪談、影像紀錄等方式,紀錄與書寫被觀察者的文化現象。
中國語文學類:強調經、史、哲學、語言等文學的敘事能力,強調欣賞、批評與創作。雖然同歷史學類一樣注重文字書寫與表達的能力,但偏重於將文字作為藝術創造的元素。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熱愛閱讀、對於大量資料有歸納、解讀與分析資料的耐心、對歷史議題具有敏感度,以及書寫或表他表達方式的能力,相信歷史學類是你的最佳選擇。事實上歷史學這片汪洋廣納百川,是人文科學的基礎,是強調在時間演進的脈絡下思考、分析人、事、物彼此交織出的因果關係。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需要學習一種或是多個新語言
●為了解歷史發展與演進脈絡,必須大量閱讀與書寫摘要
●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碰觸電子資料庫,除了下載教授指定的閱讀刊物,也方便書寫學期報告
●透過親身觀察、踏查與紀錄歷史古蹟,獲得比書本更實際的知識
●擺脫單獨努力的學習模式,加入團體報告、集體討論的行列
●期中期末考試幾乎都是以申論題的形式出現

不可不知的知識領域


歷史文化 本國語文 社會人類 哲學宗教

必修或核心課程?


●通史:世界通史、中國通史、臺灣通史
●史學方法:史學導論、史學方法
●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史、清史、民國史、戰後臺灣史
●區域史:日本史、東北亞史、東南亞史、美國史、歐洲史、中東史等
●大眾史學:伊斯蘭文明、文明發展與歷史思維、環境與歷史、歷史與記憶、影像史學、醫療文化史、飲食文化史、災荒與歷史等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只要求背誦 !?


高中生容易產生將「歷史」視為一種記憶性學科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大學歷史教育著重於強化學生的思想深度與創意思考能力,強調歷史思維的養成和應用,有助於學生畢業之後進入社會職場,可以展現傑出的企劃、分析與創新,以及經營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畢業後只能當教職與公職 !?


很多人認為歷史學類出來後只能當老師或文化行政,事實上歷史學類的出路廣得很,例如:歷史學家、出版社編輯、新聞雜誌與媒體、圖書資訊管理、旅遊業、博物館導覽、文物鑑定、小說家或編劇等等,都是我們極為優勢的行業。現在是個大眾史學盛行的時代,坊間越來越多暢銷通俗歷史書或歷史戲劇,若夢想當個暢銷作家,歷史類絕對是絕佳選擇。

讀藝術史的人整天都在畫畫 !?


與藝術學類相較,藝術史領域強調研究分析、品鑑藝術作品與文物。視覺觀察分析是主要訓練的核心素養,並搭配良好的語言能力來進行史料蒐集、批判性閱讀、與深度詮釋。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18.13% Complete
18.1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13.44% Complete
13.44%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12.81% Complete
12.8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11.88% Complete
11.88%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11.25% Complete
11.25%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10.00% Complete
10.00%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8.75% Complete
8.75%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6.88% Complete
6.88%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6.88% Complete
6.88%
more...


高中課程領域


歷史
27.31% Complete
27.31%
國語文
14.62% Complete
14.62%
英語文
10.77% Complete
10.77%
地理
9.62% Complete
9.62%
公民與社會
9.62% Complete
9.62%
生涯規劃
6.54% Complete
6.54%
more...


加深加廣課程


探究與實作:歷史學探究
17.31% Complete
17.31%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13.08% Complete
13.08%
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
12.69% Complete
12.69%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11.15% Complete
11.15%
專題閱讀與研究
6.92% Complete
6.92%
各類文學選讀
5.38% Complete
5.38%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20.94% Complete
20.94%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18.44% Complete
18.44%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13.44% Complete
13.44%
文字創作:透過文字表現創意,如廣告文案、口號標語、或詩詞小說劇本等文藝作品。
12.50% Complete
12.50%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12.19% Complete
12.19%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10.31% Complete
10.31%
more...


個人特質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12.50% Complete
12.50%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10.94% Complete
10.94%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10.00% Complete
10.00%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9.38% Complete
9.38%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8.13% Complete
8.13%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7.81% Complete
7.81%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6.88% Complete
6.88%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6.88% Complete
6.88%
秩序性:喜愛周延規劃,做事按部就班有條理,事物整理的井然有序、不紊亂
5.63% Complete
5.63%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學校 系組名稱 比較清單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東吳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東海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淡江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加入比較
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東華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加入比較
國立臺北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佛光大學 歷史學系  加入比較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幫自己安排一場戶外教學:如果對歷史有興趣,不妨選個週休二日,安排一場史蹟之旅。首先,先選好區域再選擇該區域中的史蹟,接著查詢這些史蹟的相關資料,最後,實地走訪,並補充原先查找過的資訊。


閱讀歷史相關書籍或論文:歷史是門浩瀚無際的學問,為了讓自己更快進入歷史學類的閱讀氛圍,可以利用時間閱讀歷史書籍。首先可以閱讀坊間眾多寫給普羅大眾的歷史書籍。同學也可以嘗試閱讀專業的歷史專書或論文,藉此更了解歷史學類的學習內容與方式。


試著使用電子資料庫:對初學者而言,剛開始使用電子資料庫時,容易抓不到下關鍵字的要領。高中生不妨利用漢籍資料庫這類免費資源試試身手,從中體驗一下電子資源的便利與快捷。


動手寫摘要:歷史要讀好,很重要的是養成歸納重點的能力,唯有用自己的邏輯掌握史實脈絡,才能獲取帶得走的知識。最佳方法就是書寫摘要,書寫過程不但釐清文章要旨,也促發對歷史知識的想像。


試著了解家裡的歷史與居住區的發展:歷史不只是大人物的遊戲,市井小民也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歷史。既然歷史由個人發展而來,高中生們可以試著寫一篇家族史,藉以了解自己家族與家人在台灣這塊土地的發展與變遷。接著再將這份研究擴大到區域發展,探悉居住區的各種變遷歷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