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3/9/27 上午 10:02:24
學系特色
為全國最早設立的人類學教學研究機構,累積了豐厚的研究資料與學術能量。涵蓋人類學四分支與博物館學,理論和田野訓練並重,兼具學士班至博士班課程,又具博物館與學刊發行,提供了完整之教學與研究訓練系統;不僅持續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會等傳統的研究領域,更把田野工作地延伸到東北東南亞、大洋洲、非洲與南美洲等,新角度的親屬、族群、性別、社會記憶、與物質文化等主題探索亦陸續開展,是本系獨特的優勢
學科意涵
本系強調整合性之人類學研究取向,學士班階段規劃人類學四大分科考古學、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的基礎教學,碩、博士班階段則以考古學、文化社會人類學為主;民國82年更加入博物館學相關領域課程。對於臺灣人類學專業人才的培育、知識傳承及學術發展,承擔重責大任。
學習方法
人類學基礎知識、跨文化視野:一方面透過基礎理論課程、區域民族誌與專題等課程,期許學生具備理解人類社會文化發展歷程的能力,另一方面與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院、南安普敦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進行教授與碩、博士班學生之交換合作計畫,近年來與荷蘭萊頓大學簽署雙聯學位合約,鼓勵跨文化學習環境。
邏輯思考能力、獨立思考及批判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邏輯思考和表達溝通能力的訓練,期冀培訓具探究進階學問的能力或具實務工作的能力,做為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或參與推廣各層級文化發展政策的基礎。
生活中實踐人類學知識的能力,理解文化多元性、包容差異並能關懷、反省當代社會問題的素養。除提供系上學生豐富的跨文化思辨的訓練外,亦提供於通識課程,並於95學年度起陸續加入文學院「經典人文學程」、「臺灣研究學程」、「領導學程」。以此,期望更多的學生接觸人類學的課程,擴展系外學生多元文化的視野。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實踐、參與、觀察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人類學系正式創系已六十多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涵蓋領域最豐富、教學體系最為完備的人類學教學、研究機構,也為臺灣培育了眾多的人類學專才。承繼日治以來豐厚的民族學與考古學材料、臺灣歷史與原住民的研究成果,致力於承先啟後的職責,不斷自我檢視與調整方向,同時藉由評鑑機制,透過不同的內、外在視角,期盼能獲得更深濬、更客觀的檢視與建議。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教學與研究發展目標強調三個特色:(1)跨文化視野;(2)縱時間深度;(3)究社會實踐。積極與國際及校內相關單位合作,試圖發展跨領域議題的研究基礎,加強邏輯思考和表達溝通能力的訓練,期冀培訓具探究進階學問的能力或具實務工作的能力,做為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或參與推廣各層級文化發展政策的基礎。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相關常見迷思可以到人類學系杜鵑花節網站查詢
http://www.ntuanthro2020.com/
補充提醒與說明
歡迎到本系網頁查詢更多資訊:https://anthro.nt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人類學
- 考古學概論
- 體質人類學
-
大二必修
- 文化人類學
- 史前史
- 語言學
- 人類學史
-
大三必修
- 考古學史
- 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
- 考古田野實習與方法
- 台灣考古學
- 中國考古學
- 漢人社會文化研究
- 台灣南島民族誌
- 中國少數民族誌
- 大洋洲民族誌
- 東南亞民族誌
- 日本社會與文化
- 拉丁美洲區域民族誌
專業選修課程
-
區域考古學領域
- 台灣考古學、中國考古學
-
區域文化人類學領域
- 漢人社會文化研究 台灣南島民族誌 中國少數民族誌 大洋洲民族誌 東南亞民族誌 日本社會與文化 拉丁美洲區域民族誌
特色課程
人類學
人類學透過比較的視野與具體的民族誌調查,提供人們理解世界不同時空與社會文化下,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超自然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從基本分析概念的解讀,文化與社會知識誕生的背景與條件談起。然後分別進入人類學不同探究領域,包括親屬家庭、性別認同、宗教儀式、族群與國族、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等等。
考古學概論
本課程為考古學之最基礎教育,主要內容包括現代考古學學門之輪廓簡介、理論潮流、基礎概念、遺物辨別等,最後並介紹台灣考古學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並重學術領域的介紹以及考古工作的說明。
此外,本課程也將由本系研究所同學介紹各種專門考古研究,或帶領認識考古遺物,以期提高學習者之研究興趣。
考古田野實習與方法
田野工作是考古學研究中重要與基礎的階段,考古學的研究都須奠基在一個紮實的田野工作基礎上。因此課程規劃從實際研究策略、田野調查技術、遺址發掘、標本整理、資料分析、報告撰寫等面向的原則、方法與技術進行討論與實作。期待學生能藉實際的田野經驗,更加認識何謂考古學與其研究、知識的建置。
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
本課程分上下學期,上學期課程重點為田野研究方法之研讀與練習,第二學期則為田野資料的整理、分析、與書寫。修課同學在上學期透過文本閱讀及一系列的小型田野實作,熟悉基本的田野技法如觀察能力、訪談技巧、與書寫田野筆記的功夫。我們希望一整年兼具理論與實作的田野課程,能讓同學體會文化人類學之核心--田野工作。
適合從事工作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身分,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的工作。
-
-
市場調查/市調分析
-
執行各類調查研究專案,負責搜集市場情報與資料,並產出分析報告供管理者參考。
-
-
社會/人類學研究人員
-
從事社會現象研究,及人類行為之起源、進化、發展、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為課題之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張光直
就讀台北市建國中學,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後留學美國,於哈佛大學師從戈登·藍道夫·威利,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張光直於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任教長達16年,1977年回到母校哈佛人類學系任教,曾任該系系主任一職。
在聚落考古學(settlement archaeology)有卓著的貢獻。將當代文化人類學及考古學的理論以及方法應用在中國考古學與臺灣考古學,並促成兩者與當代考古學發展的接軌。其代表作《古代中國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曾修訂多次,其中最後一版提出中國文化的多元起源論,迄今仍然是中國考古學最主要的指導理論。
李亦園
李亦園考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後來又轉入該校人類學系。1958年,他前往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就讀。
1968年至1983年,他在國立臺灣大學擔任合聘副教授、教授,後又被該校聘任為講座教授;其間,他教導出如莊英章、徐正光、黃應貴、黃樹民、陳中民、吳燕和、許木柱、餘光弘、臧振華、胡台麗等知名人文社會學科學者。1984年,他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當時,有報紙以標題「冷門學科出狀元」報導此一新聞。
陳其南
台灣人類學家,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
1976年提出有關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土著化」理論,開啟台灣史研究的新典範。
1981年以人類學的觀點提出長久以來被過度宣揚的「吳鳳神話」之質疑和批判,影響了後來的原住民覺醒運動。
1984年提出漢人傳統家族制度的「房系」模式,建立本土人類學研究的基礎理念。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