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1/10/8 上午 09:41:42
學系特色
1.具備國小師資培育資格。
2.發展田徑、桌球、羽球、籃球、排球、民俗體育、巧固球、滑輪溜冰等專長。
3.學、術科平衡發展。
4.多元職涯管道。
5.師資優良。
學科意涵
體育學系主要透過運動作為教育工具,培養身心均衡發展並兼具學、術科能力的體育人才。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由教授進行講解、示範提供學生理解並學習。

術科練習:各單項運動除理解外必須反覆練習方能熟練。

合作學習:不論學、術科由同儕之間互助合作,學習並發展團隊合作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體育學系在於培養體育運動專業人才,如師資、運動教練等,與其他運動休閒系培養休閒人才差別在於課程結構以師資及教練養成為主要目標,學、術科都需具備並專注於教育發展。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部分家長認為體育學系就業管道不佳,但目前少子化已達谷底,各縣市師資需求陸續開出,擔任教師雖然競爭但機會多。除擔任教師外,具備專長擔任運動指導仍有廣大市場,許多校友朝此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體育學系不僅只有術科練習,還需要學科基礎。就讀本學系必須專注學科、發展術科,不能偏頗一方。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位於臺南市中心,學校環境優雅,校園雖小但師資、設備齊全。學校歷史悠久,校風質樸,是學習、生活的好環境。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專長訓練
-
大一必修
- 體育學原理
- 運動生理學
- 人體解剖生理學
- 田徑
- 體操
- 傳統運動
- 桌球
-
大二必修
- 體育史
- 體育測 驗與統計
- 運動管理學
- 游泳
- 羽球
- 排球、
-
大三必修
- 運動心理學
- 運動教育學
- 體育測 驗與統計
- 舞蹈
- 足球
- 籃球
專業選修課程
-
基礎學科
- 體育學系選修學科,深化體育理論的學習,發展未來專業領域方向。
-
基礎術科
- 體育學系選修術科,提供精熟練習專長運動項目並接觸其他運動,發展多元術科能力。
-
應用課程
- 分三組包含體育課程與教學組、運動教練與裁判組、運動管理與行政組提供未來職涯選擇。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網球
室外運動,發展術科能力。

羽球
室內運動,提供競技、休閒發展。

桌球
室內運動,提供競技、休閒發展。

籃球
室外運動,臺灣學生普遍性運動。
適合從事工作
-
國中小及幼兒教師
-
包含正式教師、代課教師
-
-
專任教練
-
已培訓選手為主的教練
-
-
運動指導員
-
指導運動技術含才藝班、社團、俱樂部等
-
-
運動健身教練
-
指導民眾健身,如健身房等
-
系友生涯發展

蔡宗晏
第一屆本系畢業校友,進修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畢業後選擇繼續進修,為本系最早取得博士學位系友。

楊合貞
國小開始練習滑輪溜冰,一路保送到研究所碩士班,學習成績優異。
目前仍擔任選手,目前臺灣獲得國光獎章最多的選手。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獲5金1銅佳績、2018雅加達亞運銅牌。

羅友威
大學培養興趣,畢業後開設個人健身工作室擔任健身教練。
健身教練獲肯定,受聘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女子排球隊、桌球段擔任體能訓練師。

陳柏憲
大學時期專注於個人專長項目、畢業後持續發展除獲選直排輪曲棍球國手並開設運動教室。
與共同專長隊友合資開設運動教室,指導業餘以及專業滑輪溜冰,以興趣作為職業。
多元能力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個人特質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