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材料科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工程學群
材料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府城校區 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
府城校區 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
學系特色 |
學系共有10位教師,學、術兼具。課程除校、院必修外,包含體育核心基礎課程60學分、體育應用課程16學分與自由選修20學分,涵蓋學科與術科。本校有一百二十多年悠久的歷史,校園小而美,場地、教室、實驗室均具備。學生可朝教師、教練、裁判、管理、行政、指導員等方向前進,此外本系基礎課程之下,同時具備多元發展潛力。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定位為一個小而精緻、以教學為重的材料科學系,提供完整的專業課程,且課程設計上要求較少的必修學分數,讓學生的專業選擇更具彈性,再藉由導師諮詢及選課輔導讓學生依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選修各材料領域的專業課程,使學生不論繼續升學或直接進入職場皆有不錯的競爭力。教學重點聚焦材料科學的原理及應用,內容涵蓋傳統及高科技產業中所需的材料知識,而師徒情般的師生關係則是本系的優良傳統特點,讓學生處身於溫馨的學習環境。 |
學科意涵 |
體育學系過去以培養師資為主,通常設置在師範體系以及體育大學之中,最早文化、輔大也名為體育學系,亦扮演培養師資的任務,近來師資培育多元化,體育學系也不只限於師資培養,本學系設立之初,係以培養國民小學師資為目標,因應社會變遷目前課程已不限於師資培育,兼顧各項基礎能力培養,以適應多變的社會。 下載詳細資料 |
材料是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也常是文明前進的推手,具有顯著的跨領域特質,因此大部分理工學系都要接觸基礎的材料科學。材料可能外形各異、應用有別,但對於材料化學組成、晶體及顯微結構、材料性質的瞭解,並以材料製程做為控制上述三要素的手段,獲得預期特性的材料以應用於不同的系統,則是材料系教學及研究的核心內容。 |
學習方法 |
閱讀書本、文獻及資料蒐集: 閱讀書本、文獻是學習最基本的方法,另外資料蒐集、分辨資料的能力也需具備。 圖解:學生平時上課情景 版權:本系提供 課堂報告:課程中分組報告,需要事先閱讀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師生同儕互動,可以訓練思考、口語表達能力。 圖解:學生課堂報告情景 版權:本系提供 術科練習:術科需要透過練習才能進步,技能除理解外必須反覆練習方能熟練。參加比賽是精進技術的最好方式。 圖解:學生參加排球比賽情景 版權:本系提供 |
課堂講授:以高中物理、化學的基礎,講授材料領域共通性的基礎知識,之後輔導學生選修金屬、陶瓷、高分子及半導體各材料的結構、性質及應用的專業課程,並開授各式材料製造及加工的課程。 版權:經南大材料系授權使用 實驗教學:大一至大二每學期皆安排實驗課程,透過動手做的過程獲得成就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掌握實驗操作細節,也學習實驗分析及撰寫報告的技巧,並設法將課堂講授的知識應用於實驗課程中。 版權:經南大材料系授權使用 專題教學:大三安排奈米材料、能源材料、光電材料三門專題研究課程,透過專題課程讓學生進入教授所指導的研究室中,完整學習如何蒐集資料、設計實驗、實驗操作、結果討論、報告撰寫及成果展示的研究細節,以掌握解決問題的要訣,並為就讀碩士班及進入職場預作準備。 版權:經南大材料系授權使用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體育系學、術並重。學科方面平日培養閱讀習慣、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並製作筆記,學校訂有期中考與期末考,視教師課程規劃決定考試與否。報告除了個別製作之外,部分要求合作學習,需要與同學共同討論,最後提出口頭報告,培養學生表達溝通能力。術科是體育系培養過程中不同於其他科系之處,不論未來教學示範或當成休閒活動,術科操作能力必先養成。學系要求同學就學期間不論具備專長與否都須有參與運動競賽的經驗,可以選擇一項專精項目入手,透過平日練習培養體力與技術,比賽時才能發揮實力。
|
建議高中生(1)具備數理或自然學科的基本能力,建議修習與本系相關領域課程,如:物理、化學、數學、英語文等科目;(2)擁有能自我學習能力及毅力、願意接受新穎且未知領域挑戰的特質,建議可對個人(特質、專長、經驗及表現等)做客觀評估,自主學習呈現學習及活動成果;(3)具有語言或課外活動之特殊專長,建議可參加語文能力或高中數理能力相關檢定,參與社團活動、服務學習等。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體育運動相關學系中,名稱如有加上:競技、技擊、健康、保健、科學、休閒、藝術;則該系較偏重於所冠名的方向,希望培育出該方向之專才。本體育學系涵蓋面較廣並無特別偏重,主要是希望培育體育運動指導與教學專才,或對上述各類有興趣者,課程選修與生涯規劃可繼續往其所偏重的方向發展。
|
目前國內大學材料系大部分冠以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的系名,本系名稱雖為材料科學系,實則上對於工程方面的教學及研究並未忽略,此可由所開授課程檢驗之。只是希望在一般材料科學及工程的課程設計下,多強化一些基礎材料科學的教學與訓練,畢竟科學是共通的基礎,而工程技術則不斷的更新換代,且於不同專業領域的普遍適用性較容易受限,因此多學一點基礎材料科學知識,未來於不同專業領域有更多的發展彈性。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為國民小學體育師資培育之並行學系而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單位。主要以培育體育師資、運動教練裁判、體育行政、運動產業經營管理及體育學術研究人才為主。畢業出路以擔任國小體育教師、專業運動教練裁判、升學體育相關科系碩士班為多。
|
誤解材料系學生進入職場後做著重複性的工作,或面臨產業瓶頸時無力改變。產業變遷是常態,而材料人更有本錢去轉換跑道,因為所學的材料知識能在不同產業發揮。鋼鐵、半導體、顯示器、太陽能電池產業皆曾引領風騷,之後起起落落,目前引領風潮的產業些產業中能扮演要角,因為產業核心是材料及製造,這始終是材料人擅長之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習內容將專業課程採模組方式規劃,重點是強化學生的本職學能,目標是培育國小體育師資、培育運動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育運動選手、教練與裁判人才以及培育體育運動研究人才。所以本系學習內容的安排規劃,對於想成為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等職能的養成是不足的,還必須至相關科系研讀。
|
材料系具有跨領域的特質,是否代表同學必須同時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數學程度,否則並不適合念材料系。實則,材料領域太廣,能夠有跨領域的專長當然好,但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或強項好好去發展,即使偏向物理或偏向化學,也足以發光發熱。本系必修學分數要求不多,學生可根據興趣或專長去選修課程,排除強制必修的困擾。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雖非競技運動學系但仍設有田徑、羽球、桌球、男籃、女排、民俗體育等運動團隊,透過獨立招生之升學管道甄選體育班的高中選手持續競技運動生涯。亦設有專長項目如滑輪溜冰、帆船、龍舟、網球、游泳、韻律體操、射箭、高爾夫、跆拳道等招生名額,且接受教育部運動績優生的推薦。
|
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系是個小而美的學系,以教學與研究並重為目標,教學涵蓋基礎與專業課程,師資經歷完整且親和力強,教學與研究設備充實,理論與實務兼備,讓學生能具有專業知識的競爭力,使其順利繼續升學或到產業服務。本校位於台南市中心,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校園寧靜舒適,是一個適合學習及心靈成長的好環境。 |
國立臺南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材料科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籃球
籃球課程透過講解、示範與動作技巧的實務演練,使學生能獲得下列各項指標 圖解:實務演練~學生籃球競賽活動 版權:教師提供,版權為體育系 羽球羽球為本系學生必修核心術科專業課程,為二下必修。教師透過理論說明、技術指導與實務操作,讓學生學會羽球運動之基本動作技巧及裁判法,建立未來羽球教學之專業能力,深受學生喜愛。 圖解:教師講述擊球技術相關要領 版權:教師提供,版權為體育系 排球排球為本系學生必修核心術科專業課程,為二下必修。透過講解示範與動作技巧的實務演練,讓學生了解排球運動的特性與價值;了解各種排球運動攻守法的技巧及要領;熟悉各種排球運動攻守法以及養成團隊合作的精神。 圖解:學生練習各種技術搭配訓練教學 版權:教師提供,版權為體育系 |
基礎材料科學(一)(二)材料系學生進入大學時第一個接觸的材料專業課,也是投入材料領域的人一輩子打交道的課程,介紹材料領域的概要及共通性的知識,再深入各種材料及其性質的進階介紹,讓學生對材料專業有整體性的認識,並作為之後課程的基礎。 圖解:授課講義內容 版權:本系呂英治教授提供 物理冶金(一)(二)部分學者稱之為金屬物理學,即以金屬為基礎探討其結構(含缺陷)與性質(特別指力學性質)之間關係,以及受外界狀況及環境(如受力或溫度)影響下,其晶體結構與微觀結構隨之變化所導致金屬性質變化的規律及原理。 圖解:TEM電子顯微鏡設備操作呈現 版權:經南大材料系授權使用 材料實驗(一)(二)大二時的基礎實驗課程,規劃金屬、陶瓷、半導體相關代表性實驗,讓學生實際動手去完成材料的合成及性質測試,一方面將課堂所學實際應用於材料的製作及分析,另一方面強化學生實際操作的技巧。 圖解:材料實驗儀器操作與學習 版權:本系尤孝雯教授提供 |
國立臺南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材料科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攝於組織工程研討會TERMIS產品發表 版權:本人授權於體育系
張明曜學習經驗: 大五實習後考上成功大學體休所,接觸了組織病理染色、蛋白質分析等實驗技術;最後考取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在謝清河教授心肌再生實驗室,研究細胞治療與心肌再生探討合適的臨床治療路徑。求學就像田徑賽事不一定要比快,但可以要求自己一定要跑到終點完成賽事,堅持到底是我在南大四年學習到最重要的一件事。 職業經驗: 目前任職於亞果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品保部經理。經歷過開發人工心臟新創公司及現任公司,主要研發動物來源衍生的醫療器材產品如豬組織來源的骨科植入物或用於傷口使用的膠原蛋白。 在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了解醫療器材法規對醫療器材取得上市許可證的重要性;目前專注在醫療器材法規這領域,從產品取得許可上市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圖解:攝於參加馬拉松 版權:本人授權於體育系
體育系95級畢業校友學習經驗: 學習有如在跑馬拉松,大學中雖然不是所有課程都一定對未來有幫助,但是堅持努力的學習與透過不同課堂中學習各種思考方式,在往後的留學與出社會時也是有所助益。實習時,才決定出國留學,花了約兩年的時間苦讀第二外語,最終通過留學時的外語門檻。留學時因家中經濟無法支援,但所幸透過申請國內與國外的獎學金而順利完成學業。 職業經驗: 經歷在國外的中華學校當小學老師,也到國外社區指導運動進行社會貢獻。取得國外學位後,擔任研究員進行研究。研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實驗分析時,必須花上一天的工作時間,如果途中失敗,就必須再花一天的時間重作,但是當完成研究將對社會有所貢獻時,就令人雀躍不已,宛如跑馬松看到眼前的終點。。 圖解:攝於參加醫師公會桌球邀請賽 版權:本人授權於體育系
體育系96級畢業校友學習經驗: 本人於民國96年自台南大學體育系畢業時,正逢國小教甄缺額寥寥無幾的情況下,決定先到台北就讀台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為了增加自己未來的教職出路及累積體育教學知識,在攻讀碩士期間加修中等教育學程,歷經半年實習,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後便同時取得國小、國高中體育科三張教師證書,也如期完成碩士學位。 職業經驗: 本人在服完兵役後便開始在國中端擔任體育科代理教師,代理期間曾指導校內桌球隊。106年錄取台南市國小體育科正式教師,並於台南市國小任教至今。 |
圖解:黃奕齊-南大98級畢業 版權:經黃奕齊本人授權使用
黃奕齊2005/06 台南一中畢業,高中時期熟稔物理與化學,瞭解材料系整合兩者,就業前景佳,考量自己興趣,以及未來職場的發展性,毅然決然地選擇材料系當自己的第一志願。大學時發現只要有物理或化學單一科的專長就能在材料專業有不錯的發展,如果能整合物理化學兩項專長,不論投身學術或進入產業界都能更加揮灑自如。 2012/08 進入台積電就職,參與28奈米良率專案,榮獲廠長獎及CIT競賽獎;2015 升資深工程師,擔任10及7奈米研發專案,獲DOE競賽獎及提名銀質工程師;2018升主任工程師,輔導製程研發。發現大三專題時,學習思考的邏輯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工作順手,表現相對突出。 圖解:鄭淳溱--南大100級碩士班畢業 版權:經鄭淳溱本人授權使用
鄭淳溱94年進入本系就讀,畢業後續讀碩士班。較喜歡物理領域,故碩士班選擇偏向材料物理的主題。該時期的書報討論及實驗室meeting感受最深,雖然報告的壓力非常大,老師們面帶笑容的提出問題,讓人頭皮發麻血壓也飆高,但也因此學到更多。畢業後進高雄日月光擔任工程師,102年轉至聯電(UMC)任材料分析工程師。 2012/08進入高雄日月光擔任產品整合工程師, 2013/03至今任職於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材料分析工程師。在聯電除了主要負責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分析工作外,亦負責部門project owner 及其他統整事務。 圖解:吳靜涵-南大101級畢業 版權:經吳靜涵本人授權使用
吳靜涵就讀台南女中時喜歡物理及化學,於97年選擇進入本系就讀,發覺得以結合物理及化學基礎充分學習各種材料專業知識及技能。大學時專題研究偏向材料化學,領略化學合成的多變及奧妙,而系上老師的關懷及溫馨的學習環境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大學畢業後考上成功大學的材料系碩士班,103年畢業後獲聘為台積電產品工程師至今。 2012/06曾於台積電擔任蝕刻製程工程部門實習生,2014/10 至今擔任台積電產品工程師。 圖解:曾志彥-南大100級碩士班畢業 版權:經曾志彥本人授權使用
曾志彥碩士學歷是理工學生就業的基本需求,因此便決定留在南大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過程有挫折,但也學有專長。研究成果能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Carbon, Nanoscale, Chem. Mater.),顯見南大材料研究能力充足。 畢業後,求職升遷順遂。從副研究員到正研究員,2019年更獲得模範員工,現正更負責TSMC專案主辦。做人做事的態度及專業素養,是讓您踏入社會成功的第一步。 圖解:林弈寬-南大105級碩士班畢業 版權:經林弈寬本人授權使用
林弈寬高中就讀長榮中學自然組,了解材料系就業出路廣,進而填入南大材料為第一志願,大學畢業後由於欣賞系上穩扎穩打的培育方式;與善用邏輯推演的教學方式,選擇繼續就讀南大材料碩士班。 畢業後進入太陽能光電產業擔任研發替代役,除執行多項機台製程及SOP優化計畫、擔任廠區良率負責人外、更導入雙玻太陽能晶片先進製程。2019年有幸進入台積電,在首年便拿下廠長獎及最佳新人MVP,並執行多項機台改善專案。感謝南大材料讓我在就學時便培養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外,資料彙整分析的能力及邏輯思考解決問題更讓我工作上更如虎添翼。 |
國立臺南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材料科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