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4 上午 11:39:07
學系特色
*國際交流機會多,交流型態多元。41所日本姊妹校。採「社區議題導向式」「協力共事型」在實體場域進行交流。
*課程多元,導入自律學習,善用周遭影像、學材、資訊、網路等物的資源及TA、同儕、教師等人的資源,以日語為工具,主題式學習。不單純學日語,而是「用」日語學習。
*專任教師15位中7位為日籍教師。
學科意涵
系名「日本語言文化學系」,除日語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訓練外,亦於課堂中探討語言、文學、文化,及動漫、戲劇等日本近現代社會文化,也思考環境保護、跨境移居、人權問題等台日共通的社會議題。並透過課堂內、外,線上、實體的國際交流活動深化台日師生對這些議題的認知。
學習方法

課程安排:
一、二年級除了小班語言教學外,亦注重台日籍教師間的連結及教學助理的課後輔導。
三、四年級則運用一、二年級所習得之日語能力,接受多數由日籍教師以日語授課的社會/文化等課程,無論台日籍教師除了知識的傳授之外,多以討論、報告等互動性教學方式訓練學生自省、獨立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等能力。

自律學習:
一、二年級時就積極導入自律學習體制,搭配必修課程,以作業、報告等方式設定學生需自我達成之目標,由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各種管道及資源解決問題,以達成預設之學習目標。
實踐性課程:
透過國際交流等跨國界實地訪查活動,訓練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自信負責及溝通協調的能力。目前進行的活動有「台日社區交流」、「甲南日文營」、「奈良study tour」、「神戶study tour」、「花火雜誌採訪編輯」(中日文學生雜誌)、日本職場實習等活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學生於進入本系後開始學習上述之學習方法,因此同學可以在學習任何新事物時,多環顧週遭,仔細觀察,去發現可以幫助你的「學習資源」(人或物皆可)。在教室內、教室外,課本中、戲劇裏,甚或遊戲、旅遊時,或與長輩、同儕、友人、路人的聊天中。
例如學日文會發現網路上有許多日語學習相關網頁,台灣販售的產品許多來自日本,日本文化、日式美感隨處可見,日本節目中看到的日本印象與新聞報導中的日本有何異同?街頭巧遇的日籍人士、恰好來訪的日本友人,每個人對某些事的觀念都一樣?比較一下不同的媒材所顯示出來的不同的日本面向,藉此養成具判斷力的眼光。漸漸就會從「學日文」轉為「用日文學」。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為全台唯一名為「日本語言文化學系」之科系,與一般所熟知之「日本語文學系」不同,本系除強調日語之語言學習之外,亦注重當代之日本文化現象。並以各式跨領域國際交流活動,提供學生課堂內及課堂外之實踐性課程。培育學生「自省」、「獨立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塑造學生成為「台、日多元文化之溝通交流」人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日文系學生畢業只能到日本企業工作嗎?還是當日文教師?
其實,那只是其中一些選擇。本系培養的學生具有理解、收集、查詢各種日文資訊的能力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均能運用在各類職場當中。例如:企劃行銷、編輯、廣告文案設計、行政工作、海外華語教學、觀光服務業或自行創業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Q:沒學過日文能進來嗎?日文系只學日文嗎?文化領域課程,是否會壓縮日語學習?
A:可以,大一會從基礎日語開始教授。本系除強調日語學習之外,文化領域課程大多由日籍教師以日語授課或台、日籍教師共同授課,所以學生能透過更多樣、更具社會關懷的內容來學習日文。並舉辦各類國際交流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環境。
補充提醒與說明
1.每年平均有30餘位學生赴日交換留學,另有暑期赴日交流活動。
2.日本學生赴本校交流活動有:甲南大學春季交流、台日社區交流、甲南日文營(日本學生和本系學生合作教學)、沖繩國際大學學生赴本系教學實習等。
3.系學會每年舉辦多樣的活動供系上同學參與,如:日語戲劇公演、紅白歌合戰等。參加系學會也能充分培養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為方便同學瞭解本系的課程設計,請參照課程地圖檔案。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04)23590121分機31701~31703
信箱:japan@th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綜合日語(一)A
- 綜合日語(一)B
- 綜合日語(一)C
- 多元文化導論
- 表象文化導論
-
大二必修
- 綜合日語(二)A
- 綜合日語(二)B
- 綜合日語(二)C
- 日語語法(一)
- 語言溝通概論
- 社會文化概論
-
大三必修
- 綜合日語(三)
-
大四必修
- 專題研究
專業選修課程
-
一般選修
- 日語發音、學習方法論、日本文化概論
-
I類課程之語言領域
- 職涯日語、商務日語、台日報導寫作、日語語法(二)(三)、台日社會語言分析、中日語言對比分析、日劇聽解(一)(二)、日語新聞聽解(一)(二)、日語分科教學法(一)(二)、日語語音學演練(一)(二)、日語討論與表達(一)(二)、台日交流實踐-農食育中的語言實踐等。
-
I類課程之文化領域
- 社會與企業、日本近現代文學賞析、日本史、日語戲劇表演、日本資訊傳播導論(一)(二)、台日報導寫作、台日區域專題等、日本專題、校外實習(一)(二)(三)等。
-
II類課程之語言領域
- 日語口譯、日本語學總論、翻譯:中翻日(一)(二)、台日溝通比較(一)(二)、日語專書導讀(一)(二)、專題口語表達、專題閱讀技巧(一)(二)、契約學習等。
-
II類課程之文化領域
- 越境文化論、台灣日語文學(一)(二)、日本古典表象文化論(一)(二)、日本近現代表象文化論(一)(二)、台日媒體製作、日本國際關係、台日關係、校外實習(一)(二)(三)等。
特色課程
台日社區交流
本系與日本人間環境大學簽訂課程認定契約,每年春季日本學生來臺灣,夏季本系學生至日本。讓同學能夠從真實的交流活動中運用所學,與日本的大學生組成地區探訪、專題探討的活動小組,進行異地教學活動。
圖解:相撲台上模擬相撲選手的動作
版權:帶隊老師提供
日劇聽解
此課程為I類選修課程,以語言的理解為中心,透過觀看各種日本的戲劇,培養學生能聽懂日本人以一般速度所講的日語以及習慣日語慣有的口語表達方式,同時培養學生的跨語言跨文化等能力。
圖解:上課實景
版權:系上圖檔資料

台日報導寫作
此課程為I類選修課程,採分組討論方式進行,由各組討論決定主題,進行採訪、調查,每學期出版1~2本中、日文雙語「台日報導寫作花火雜誌」,出刊至今已有74期。
圖解:第65期花火雜誌封面
版權:製作學生

專題研究
此課程為大四必修課程,每位大四同學必須於畢業前繳交一份畢業報告,可以論文或是作品形式,除繳交紙本報告外,還需上台發表、回答老師問題等。相當於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驗收。
圖解:專題研究發表實景
版權:系上圖檔資料
綜合日語(三)
■ 課程目標及內涵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①以1、2年級所培養的初中級日語為基礎,強化日語說、讀、寫、譯的各項技能,為日後順利完成專題研究做準備。
②並以多元文化導論、表象文化概論、語言文化溝通概論、社會文化概論等課程內容為基礎。
③學習自學方法。
圖解:上課實景
版權:系上圖檔資料
適合從事工作
-
中日翻譯
-
精通中、日文,能將其中一種語言的文字內容轉寫成為另一種文字,或在說話者說話的同時,即席用口語的方式翻譯出來。
-
-
業務人員
-
針對企業、團體或個人,從事商品或服務之國內外銷售、業務推廣、客戶開發等工作。
-
-
中高職教師
-
具有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教師。
-
-
行銷企劃人員
-
從事行銷企劃擬定,透過廣告、公關、媒體、品牌的資源整合與運用,達成產品或活動最佳的曝光效果,以提升公司形象及產品競爭力。
-
-
旅遊經理人員
-
提供客戶國內外旅遊資訊,協助規劃不同旅遊行程並給予專業解析。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任職之東京LINE公司門口
版權:畢業生本人提供
楊宗樺
大學期間除專攻日語學習外,還積極學習資訊相關專業技能。
目前任職於日本東京LINE株式会社(LINE Corporation)
工作內容:主要協助公司的新企劃(服務)上路前的各種準備(聯繫各相關部門,聯絡外部業者合作)。以及新服務上線後的營運管理。

圖解:攝於日本的櫻花季
版權:畢業生本人提供
陳亭如
大學期間除專攻日語學習外,還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擔任社團領導,學習帶領團隊的技巧。
畢業後至日本早稻田大學專攻教育學,奠定日後從事工作的穩健基礎。
日本留學返台後積極在各個高中、大學擔任日語兼任教師,之後創立在高雄極具知名度的櫻前線日語補習班。

圖解:公司之宣傳照片
版權:畢業生本人提供
邱麗穎
就讀期間除攻讀日語專業外,還修習其他科系的課程,廣泛學習各類知識。
在整合活動行銷界工作14年,擔任過記者、企劃、配音員、業務等,於28歲時獨資創立廣告行銷公司。

版權:畢業生本人提供
葉懿萱
就讀本系期間成績表現優異,畢業後考取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赴日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
目前擔任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版權:畢業生本人提供
彭翊銘
就讀本系期間除專心課業外,還積極參與課外活動。
任職公司:奔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日商)
目前職務:廠長(從基層作業人員開始就非常受到長官青睞,短短時間即晉升廠長職務)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