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6/6 下午 05:06:46
學系特色
本學程結合智慧製造與綠色永續兩大核心,培養具備 AI、物聯網(IoT)、智慧感測、碳足跡分析與系統整合能力的實務型工程專才。課程全面導入 CDIO(構思、設計、實作、操作)工程教育模式與 PBL(專題導向學習),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協助學生在在學期間即與產業接軌。
學科意涵
整合機電整合、智慧製造與綠色能源三大領域,致力於培養具備跨域整合能力與永續創新思維的工程專才。課程涵蓋人工智慧、物聯網應用、智慧感測與工業控制等先進技術,結合碳足跡管理、再生能源系統與綠色製程設計,建立完整之「智慧 × 綠能」學習架構。學生將透過程式設計、資料分析與機電系統實作,強化邏輯思維與工程應用能力。
學習方法

藉由系列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結合企業資源進行深度合作,發展創新及整合性專題課程,從實務實習與專題中導引學生運用專業知識,以團隊合作模式,涵養解決問題、溝通、創新、跨領域學習等多元能力,統整學生專業知識及學習能力。
圖解:以團隊展開專業課程之學習法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以產品、過程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運作,整個生命週期為背景,建構CDIO教學大綱和施行流程,讓學生以實際問題為學習導向,主動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課程間具有系統關聯性,有利於學生獲得工程相關能力。
圖解:導入CDIO於專題製作之學習法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首創成果導向式的連貫終端課程,結合企業成立學習道場,由業師親自帶領指導,學生能夠親自實踐所學技術,不再只是坐在教室裡紙上談兵,而是更可以實際體會產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並以成果發表會展現學習績效。
圖解:結合企業資源之實務學習法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學習成果著重於展現發想、理解、分析、歸納、實作、反思的學習歷程與結果,並提供邏輯推理、程式運用課程之學習成果。每件學習成果宜附有心得感想與啟發,或延伸學習的內容與結果。
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不強調是否與本學程相關,可以是興趣的探索,著重於學習歷程、動機、個人特質的展現及反思)等綜整、校內外競賽表現、社團活動經驗、非修課紀錄體驗等,呈現人地時事物的觀察及問題探究的歷程,針對現象或問題提出解決對策與實踐。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學程是結合「機械設計」、「電子控制」、「資訊應用」與「永續科技」的新興跨域學程。與機械系不同之處,本學程強調智慧控制、資料分析與AI應用於製造流程中;與電機系、資工系不同之處,在於本學程所授的程式與感測技術,聚焦於智慧系統、AIOT、智慧工廠與碳管理實務中;至環工或能源相關科系,雖同樣關注永續議題,但本學程更偏重於從工程實作與智能科技角度出發,將綠色製程、能源效率與碳足跡整合進整體製造系統中。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結合機械、電子、資訊與綠能技術,因跨領域特性明顯,常讓人誤以為本學程沒有專精、出路不明確;事實上,正因其整合性,反而在未來人才市場上更具彈性與適應力。學生不會只學一點點,而是透過模組化課程與實作歷程,深耕 AI×製造、碳管理×工程系統兩大主軸,具備從基礎設計到實際應用的完整工程解決能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強調「做中學」、「跨領域」、「專題實作」,要求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與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並有明確的模組式課程架構與專題整合機制,讓學生在高年級階段能聚焦發展專長領域,並透過企業實習與專題實作累積實戰經驗。鼓勵主動探索與團隊合作,適合具備好奇心、創造力與實作熱忱的學生。
補充提醒與說明
逢甲大學位處全國最完整的精密機械產業聚落的樞紐中心,是中台灣的產業特色,鑑於世界精密製造發展與當今國家產業政策,設置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兼顧學生之就業力與競爭力、在地化產業之升級需求,整合校外企業龐大資源及校內專業師資、優良設備之充分利用,致力於培育具備精密系統設計之整合性人才。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
- 普通物理
- 普通物理實驗
- 程式設計與應用
- 工程圖學一
- 微積分二
- 工程材料學
- 工程材料學實驗
- 系統設計概論與工程倫理
- 電路電子學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一
- 工程力學
- 精密量測
- 電腦輔助立體繪圖
- 工程數學二
- 機構學
- 控制系統
- 齒輪設計與製造
- 智慧感測系統設計實務
-
大三必修
- 製造學
- 電控設計
- 電控設計實驗
- 產業機械系統設計實務
- 精密數控加工
- 熱流學
- 精密系統設計
- 精密系統設計專題實作
- 振動與聲波
- AI深度學習於大數據分析
專業選修課程
-
智慧製造領域
- 電腦輔助立體製圖、綠色產品設計、精密傳動系統、數位製造專題
-
工具機領域
- 工具機原理與設計、電腦輔助設計、精密傳動系統、工具機模組設計與實務應用
-
自動化領域
- 計算機程式語言、量測與訊號處理、流體傳動系統、電機機械、控制器設計、機器人導論
特色課程

數位製造專題
為了培育3D列印積層製造工程師,「智慧製造系統工程」跨域模組中之專業課程"數位製造專題"即以3D列印職能基準來規劃課程,在專題實作中除了實際運用課程中所學的專業知識,也展現了創新、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問題解決的軟實力。
圖解:數位製造專題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工具機系統設計實務
透過介紹工具機產業、主要工具機、切削加工法以及加工品質要求,讓學生了解工具機的使用目的與工作要點。依據小型工具機的組裝方法與檢驗要點,深入了解工具機的組成、組裝與檢驗實務,建構學生工具機設計之基礎能力。
圖解:工具機實務操作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精密系統設計
激發學生之創意思考及實作,動手動腦能力之發揮,鼓勵學生組合團隊以系統化思維,發揮創造力,完成富有精緻創意與高實用性之創意作品,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尤其是專案的構思、設計、開發和實施能力。
圖解:精密系統設計流程
版權:精密學程學習檔案
適合從事工作
-
製造業繪圖工程師
-
依照設計人員之草圖及規格,繪製工程、建築、製造、或其他計畫之工作。
-
-
生產設備工程師
-
負責規劃配置由原料接收至成品出廠,全部過程之機器設備,使空間配置適切,並定期設備檢查。
-
-
機械組裝工
-
根據精密生產程序,從事機械、引擎及車輛等零件之組裝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蔡秉鈞
逢甲大學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畢業
捷普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彥達
逢甲大學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畢業
凌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謝淯棋
逢甲大學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畢業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