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3 下午 03:22:34
學系特色
「醫師工程師組」規劃完整六年「跨域雙專長課程」,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結合的課程,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為核心目標。多元發展管道並鼓勵學生利用暑假至國內外各項尖科技公司或大學實驗室研修實習,培養國際觀並實際參與尖端醫學研究與技術研發,引導學生培養數位醫學與智慧醫療研發能力。
學科意涵
透過學習醫學與電資相關知識、技能以培養雙專長成為同時具有研發與領導能力的專業醫師。或依相關課程設計,培育能兼顧臨床與研發的人才,成為同時擁有醫師與工程研發專業的智慧生醫領袖,在未來數位醫療產業發展上發揮其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
學習方法

基礎臨床整合問題導向學習(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增加以臨床問題為基礎(PBL)、自我導引(self-directed)的學習方式,並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課程、提早融入臨床醫學。

課堂講授:課程包含數個學習區段(learning blocks),每一區段包含數週之授課及問題導向學習PBL病案討論,並且融入適度之醫病關係(Physicians and Society),以及段考測驗。講堂授課及實驗課程涵蓋各學習區段之核心概念, 作為瞭解臨床病案之基礎知識。

自主學習: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深刻思考、團隊參與及分工。以訓練未來醫事人員終身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及解決未來世界不可預期之問題的能力。

醫師科研學分學程培育:批判性思考、實驗操作及閱讀文獻。

醫師工程師組電資課程: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WsGfXB6Xc&t=1s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醫學系以臨床知能、技能為名,其中並以"人"為主體,補足了醫學人文素養。醫師工程師組規劃六年「跨域雙專長課程」,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課程,以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為核心目標。畢業取得「醫學學士學位」暨加註「電資雙專長」之畢業證書,並鼓勵同學進一步研修雙主修或是進修博士學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醫學系並非僅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醫師,未來包含多種跨領域的職業選項,例如:從事臨床醫療工作、醫學研究工作、公共衛生或衛生行政領域工作、及發揮雙專長優勢研發新醫療技術、參與智慧醫療轉型或主導生物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與電機系不同的目標設定:醫師工程師組提供紮實的電資與醫學專業領域課程,培育兼具未來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本組學生優勢在於,將會與電機系學生共同修課,在上課過程中藉由與工程專業同學的互動交流,培養團隊長期合作之基礎,並養成專業工程訓練的思維,應用於日後臨床醫學的學習與研發工作。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https://med.nyc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二)
- 物理(一)
- 化學(一)
- 普通生物學(一)
- 普通生物學實驗
-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 邏輯設計 (電機/電資模組)
- 線性代數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電機/電資模組)
- 醫學人文導論
- 訊號與系統(電機模組)
- 資料結構與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資工模組)
- 數位電路設計 (資工模組)
- 基礎程式設計 (資工模組)
-
大二必修
- 微分方程 (電機/電資模組)
- 電子學&電子實驗(一)(電機/電資模組)
- 公共衛生概論
- 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
- 微生物及免疫學
- 醫師工程師專題研究(一)(二)
- 醫學人文與倫理領域
- 電資專業選修
- 演算法概論(資工模組)
- 作業系統概論(資工模組)
- 計算機組織(資工模組)
- 醫學人文的實踐
- 生物統計學
- 流行病學
-
大三必修
- 大體解剖學及實驗、組織學及實驗
- 神經解剖學及實驗、生理學及實驗
- 醫學遺傳學、胚胎學、社區醫學及實習
- 寄生蟲學、實驗
- 醫事法律、進階公共衛生議題
- 基礎人體結構學
- 數位醫學概論
-
大四必修
- 藥理學
- 外科學概論
- 醫療與社會與人文
- 病理學及實驗
- 耳鼻喉科學、循環學、傳染病學
- 消化學、呼吸學、血液學、新陳代謝及內分泌
- 腎臟學、泌尿學、骨骼關節學
- 免疫病學、神經學、皮膚科學
- 醫學腫瘤學、精神科學、影像診斷學
- 放射治療學、核子醫學、復健醫學
- 基礎臨床技能訓練課程(一)(二)
-
大五必修
- 實驗外科、職前臨床技能訓練
- 急診醫學(一)、急診醫學(二)
- 婦產科學、小兒科學
- 老人醫學、眼科學、麻醉學
- 臨床病例及病理討論
- 核心內科(講堂)、核心外科(講堂)
- 核心實習訓練(內科8週)(外科8週)
- 核心實習訓練(兒科4週)(婦產科4週)
- 核心實習訓練(影像診斷學2週)
- 核心實習訓練(精神科2週)
- 核心實習訓練(神經內科 2週)
- 核心實習訓練(骨科 2週)
- 附醫實習
- 臨床倫理
-
大六必修
- 醫院臨床實習
- 醫院臨床實習(自選科別)
特色課程

PBL
小組討論學習增加師生和學生互動的機會,經由腦力激盪,容易啟發創意,刺激學習慾望。小組討論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才能充份發揮群組學習的效果,因此,學生不知不覺地培養了當代和未來醫師應具備的專業技巧和態度,包括主持、討論、摘要、發表、解說、溝通、協調等專業技巧,以及準時、負責、包容、傾聽等專業態度。

醫學人文與社會及公共衛生課程
為強調醫師訓練中之人文及倫理教育,培養醫學生終生學習的觀念,本系設計五年一貫的「醫學人文與社會」課程以強化醫師之專業道德倫理,並培育醫學生服務病患之精神。而各種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群體與個人健康,亦是本系著重的要點,希望陽明所培育的醫師不只是治療個別病人的疾病,也能協助群體與社區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醫師科研學分學程
醫師科研學分學程規劃了跨領域、跨系所並統合大學部與研究所課之綜合性訓練課程,提供學生多管道的學習訓練環境及研究的交流推廣。目的在提早培育醫學生獨立創新研究的能力,並以培育MD-PhD為具體目標。

基礎臨床技能訓練課程
此課程乃是醫學系由校園進入醫院之前哨站,是一個正式接觸病人前暖身課程,使用完整之課程、教案設計和標準化病人之參與,讓同學在老師完整及標準指引下,濃縮紮實的各種教案之演練把「身體診察、病史詢問及溝通技巧」一氣呵成的學習、準備好「病人照護」的「基本功」,縮短到醫院實習時適應之陣痛期。

醫師法律學分學程
提供醫學與法學領域之跨域學習機會,培養具備基礎法律知識的醫學系學生,使其未來從業臨床實務中能更深入了解醫療行為所涉及的法律責任與權益,並提升其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的能力。
適合從事工作
-
醫師
-
領有醫師執照資格,從事各種專科醫學疾病及損傷之檢查、診斷、治療,並進行醫療作業外科手術,或從事健康檢查、疾病預防及醫療保健指導等工作。
-
-
醫學研究工作
-
醫學的研究工作
-
-
公共衛生人員
-
公共衛生或衛生行政領域
-
-
跨領域醫學、生物科技及智慧醫療工作
-
跨領域的醫學、生物科技及智慧醫療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王署君院長
王署君
【學歷】
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附設頭痛中心進修 (1996)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1988)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
【學術專長】
神經醫學
頭痛醫學

圖解:楊智傑系主任
楊智傑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系主任
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 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療 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

郭博昭
博士 陽明大學 藥理學研究所
畢業論文:動脈壓訊號頻譜成份之生理與藥理分析。
醫學士 陽明大學 醫學系
【經歷】
草屯療養院心腦醫學中心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 腦科學研究所 兼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 副教務長
行政院衛生署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發展計畫專案 主任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深特聘研究
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 醫學電子分項計畫 分項召集人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