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7 下午 03:40:16
學系特色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以「設計跨界,創新無限」為核心精神,結合藝術、美學與科技應用,培養具創造力與行動力的設計人才。
以「智慧設計與未來移動」為發展主軸,課程涵蓋視覺傳達、動態媒體與互動、工業與產品、交通工具設計四大模組,建立完整設計鏈。
導入AI輔助教學與產學專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創,培養跨域整合與創新能力。
學科意涵
設計學系是一門結合藝術、美學與科技的應用學科,透過觀察生活、分析需求與創意思考,設計出讓生活更便利、美觀又有溫度的產品與體驗。
它不只是畫圖或製作,更是一種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專業,從產品外型、視覺設計到互動介面,都是設計學系的學習範圍。
學習方法
* 設計表達與溝通能力:設計學系的專題實作教學模式,學生需從問題觀察、構想發想、草圖繪製、3D建模到原型製作,最後再以視覺化海報呈現成果,培養設計表達與溝通能力。
圖解:學生創意發表說明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 學中做,做中學:學生在實作中探索使用者與產品的關聯,透過手作激發思考,結合材料特性、加工技法與感官經驗,從實際操作中培養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展現設計學系強調的動手實作與創新思維精神。
圖解:運用各種材料與色彩體驗,以及軟體的使用。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 團隊學習:團隊合作經由討論與磨合中搜尋團隊的目標與執行,強調群體合作的力量。從一個人的力量與思維開始擴充至團隊成員的腦力激盪,可由點的發想串聯為線的串聯,可達面的成果績效。
圖解:團隊成果展示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 自我思考到具體創作:傳達創意思維,並彙整最佳且完整方案,提出設計構思表達出自我的構想。透過參加設計相關的工作坊和課程,以獲得實際的設計經驗。這可以是設計營、工作坊、設計競賽或線上課程。
圖解:以地方特質為主的創意新觀點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增廣自我見聞:參觀各項藝術和設計展覽、參觀當地的藝術館、博物館和設計展覽。觀察不同風格和藝術品,並思考它們的設計原則和表現方式,結合課程所學的才能發揮。
以上項目皆有助於培養創造力和實踐設計技能。
圖解:參觀各項藝術和設計展覽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建議多閱讀相關設計及創意書籍,累積自己的想像創造能力。
2.多欣賞相關得獎作品,學習他人創作精隨,作為自我靈感來源。
3.嘗試自主學習計畫,以設計為方向可從觀察與彙整統計著手,不一定要立刻做出設計作品。
如:觀察市售銀髮族輔具用品或嬰兒車用品設計等,以強化自我的設計敏感度。
關心大環境變遷中文化、習慣、對周圍生態比較等都是重要資訊。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設計學系與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等相關科系相近,但本系特色在於跨領域整合。
2.課程同時涵蓋產品設計、視覺設計、互動媒體與交通工具設計等四大模組,強調智慧設計與未來移動的應用。
3.相較於單一設計領域,本系培養學生具備「整合創意、美學與科技」的能力,成為全方位的設計實踐者。
4.學生容易與傳播學系、美術系混淆。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高中生誤以為設計系畢業只能當「畫圖設計師」或「接案美編」,但其實設計專業的出路非常多元。
畢業生可從事產品設計、品牌與視覺設計、互動媒體、UI/UX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等工作,也能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創業或設計管理領域。
設計學系培養的是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能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影響力,而不僅限於傳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高中生以為設計學系只是畫圖或做美工,但實際上設計不只是「好看」,而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本系,學生不僅學習繪圖與造型,更需透過觀察、思考與實作,運用AI與數位工具進行創意發想與原型製作。
設計是一種結合美感、科技與人文的整合性專業,需要邏輯思考與團隊合作,而不只是手繪或軟體操作。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實作機會。
學生可參與產學合作專案、企業實習與USR地方創生計畫,將設計應用於真實場域。
課程結合AI輔助教學與跨域選修模組,培養創新與實作能力。
此外,學系推動海外交流與國際競賽參與,並設有完整的模型工房、3D列印室、數位媒體教室等專業設備,協助學生從創意到實踐,打造具國際視野的設計實力。
專業選修課程
-
CMF基礎課程
- 以CMF模組為基礎,Color(顏色)、Material(材料)、Finish(表面處理)的模組課程,當設計師執行設計時需要考量的不單單是這個材料本身的特性,需考慮這個材料如何將色彩搭配並預期表面處理效果達到最佳成效。
-
視覺傳達設計模組
- 學生將學習品牌識別、平面構成與數位影像等課程,培養圖像表達與美感設計能力,能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吸引力的視覺語言。
-
動態媒體與互動設計模組
- 模組著重於動畫、影音與互動媒體整合,透過UI/UX設計與新媒體應用(如AR、VR),讓學生掌握數位時代的設計溝通技巧與使用者體驗思維。
-
工業與產品設計模組
- 學生從創意發想到原型製作,學習產品造型、人因工程、材料應用與綠色設計等內容,培養以人為本、兼顧永續與創新的產品開發能力。
-
交通工具與未來移動設計模組
- 課程聚焦於車輛造形與智慧移動研究,結合美學、科技與工程概念,訓練學生思考未來交通與生活場景的設計可能性。
特色課程
專題設計
本課程教學目標在使研習設計學系之同學,能具體認知設計問題以及設計所能解決之真正問題,並藉由所選定的設計主題以設計方法解析,進一步擬定出合理可行的設計方針或設計準則,透過各設計小組與其指導老師共同研討的學習方式,試圖對所選定之主題進行視覺設計、動態或產品開發過程之模擬,最後以公開展示學習成效。
圖解:以地方性特有蔬果為主題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材質與構成
『人類是製造器物的動物』B. Flan klin曾說過。從造型的shape、 mass、 structure 學習造型的form,觀察型態上的色彩、質感、動態、空間、時間等的表現差異的研究。並導入完形心理學和包浩斯對造型美的抽象概念,也會引導認識東方在造型美學上的民族性特色。
圖解:課堂上成果照片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電腦輔助工業設計
** 達成產品設計師必要技能之一 ** 透過SolidWorks(二)進階功能教學與實作探討,與SolidWorks(一)所累積的基礎與邏輯思考, 清楚的讓學生學習各類3D模型建構方式與合件合模技巧;課程中主要是以繪製程序並給予繪 製觀念、與實物實例訓練為主,進而讓學習者能依照腦中的虛擬設計圖。
圖解:兒童遊戲產品之設計大樣
版權:大葉大學設計系版權所有
訊息視覺化設計
資訊的新風貌,給予使用者觀眾的表現。一位資訊解構設計師是轉換資訊的設計,這資訊不論是原始的資料、一項行動或是一個過程,將它以視覺可理解的表視方式呈現,這項設計的基本精神是讓使用者,面對資訊時;一看便能很容易的瞭解、掌握及操作。
圖解:2024金點概念設計獎 入圍作品
適合從事工作
-
工業設計師
-
兼顧產品造形、色彩、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條件下,設計出符合顧客群需求的產品,並使產品標準化,進而大量生產產品之設計及開發。
-
-
產品設計師
-
負責將概念轉化為具體產品,結合市場需求、使用者體驗、美學與功能性,設計符合品牌定位且具競爭力的產品,他們需跨部門合作,確保設計構想能有效落地,並兼顧生產可行性、成本與使用者需求。
-
-
企業形象設計師
-
負責將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融入設計中,使企業內部與社會大眾,對企業產生認同感或價值觀,從而達到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
-
-
多媒體/動畫設計人員
-
藉由電腦或其他數位、電子工具來整合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項元素,製作成動畫、特效等產品。
-
-
產品包裝設計師
-
配合產品之效用、功能、材料特性與研究消費者心態,負責產品之包裝與設計,使產品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林進昇
版權:林進昇提供
林 進昇
工業設計學系大學部(87年)畢業。
現 職: 果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設計總監
傑出事蹟: 2013~2014 擔任TdA 台灣設計聯盟理事、2008/12/02 蘋果日報 財經版 全版專訪
經 歷: 2002 成立Reads 設計工作室、 2003 閱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2005 成立果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創 立「Bone」品牌行銷50 國
2018 蹦克總經理
圖解:吳梵
版權:吳梵提供
吳 梵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84年)畢業。
就職於豐田汽車(Toyoda),服務多年.
從事汽車設計與研發
圖解:紅點設計大獎團隊:張以理(中)
版權:大葉大學新聞網
張以理
工業設計學系大學部(100年)畢業。
擁有工業設計等專長,曾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局長(2020年8月24日)
立法委員趙天麟辦公室公關長兼發言人
2020年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高雄競選總部媒體部執行長
2018年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競選辦公室發言人(2018年7月25日-2018年10月)
立法委員趙天麟國會辦公室研究助理(2014年10月)、新聞公關
賴孟傑
熱衷於電影製作與拍攝,才返校熱心教授學弟妹電影相關課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主修導演。執導作品涵蓋廣告、電視、劇情片、紀錄片等類型,曾獲金鐘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獎肯定,亦屢屢入選國內外知名影展。其導演才華出色,受到香港名導王家衛欣賞,參與拍攝過電影《擺渡人》,擔任執行導演一職。2018年完成電影長片《陪你很久很久》,持續投身於影像創作領域之中。
涂閔翔
認識我的同學朋友都知道,我在當學生念設計系時,就是個朝九晚五,不太熬夜做事的人,而這個習慣也讓我養成一直到現在工作上,幾乎沒有熬夜加班的習慣。 很多人會很訝異我怎麼辦到的,其實重點就在於「時間管理」。由於經常被學生詢問這類型的問題,也很多學生寫信謝謝我讓他學會了管理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因此在此分享給大家我的時間管理技巧。
涂設計創辦人,國立臺科技大設計系特聘業界專家級助理教授,畢業於國立雲林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碩士,國際知名品牌、大型企業設計操刀,並擁有與日本、香港、美國等國際性設計合作經驗。知名設計案例包含新光集團「新光紡織」網站設計、台灣最具代表性設計獎-「金點設計獎」品牌識別設計、香港知名餐廳「點點心」品牌形象設計等。涂閔翔設計作品曾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