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9 下午 03:43:42
學系特色
本學士學位學程為臺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研究與教學單位,力圖建構、發展以原住民族文化、哲學與美學為基礎的樂舞與藝術知識、實踐體系,結盟族群、部落,導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專業人士,並與藝術、人文社會及資訊科技相關教學單位研發課程、合作教學,傳統與創意互動加持,讓學生學習原住民族豐富多樣的樂舞與藝術內涵。
學科意涵
具備跨領域專業、視野以及實踐動能是提升競爭力的前提,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來自族群部落,透過展演、實踐,連結族群部落的生活,以汲取養分;部落豐富多樣的文化資產,佐以現代樂舞、藝術專業知識,增強本學士學程課程的專業。
學習方法

田野調查:師生實際進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向部落族人學習傳統樂舞、藝術等文化知識。
圖解:進入部落向耆老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實作展演:透過課堂所習之學理知識結合部落田野調查之傳統文化進行藝術及樂舞之創作及展演。
圖解:卡那卡那富族傳統樂舞之實作展演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團體討論:學生針對一主題,發表各自的意見,並聽取他人的意見,進行深入的探討。
圖解: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樂舞與藝術之創作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課堂講授:使學生加深對所授知識的理解,並體驗運用知識的具體情景,可用於階段複習或鞏固原有知識,也可用於學習新知識。
圖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介紹之課堂講授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作品實作:透過作品實作實際了解傳統技法與現代技法的不同,進而學習融會貫通找尋傳統與創新的可能。
圖解:原住民陶藝實作由鍊土到成為陶器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平時可以多接觸部落活動或參與藝文活動。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綜觀國內藝術類相關科系,較缺乏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相關課程。本學士學位學程在優質樂舞學習與展演績效、長期與部落藝術家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連結國際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創新發展,營造臺灣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傳承、學術研究及教學重鎮,培育高階人才,精實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質量。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畢業生不論是進修或進入實務領域的就業管道多元,可依個人專業及志趣,朝藝術文化教育、樂舞展演、表演藝術、文化產業等領域深造,亦可從事原住民族相關之教育、文化、藝術、樂舞、語言及文化資產相關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不僅提供原住民族學生修讀,亦歡迎非原住民族學生修讀,以促進族群間跨文化認識與了解,建立尊重多元社會價值觀。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學士學位學程規劃「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核心學程」,以及「原住民族樂舞專業學程」、「原住民族藝術與文化資產學程」雙軌學習學程,每學程均至少有21學分,以培養核心專業能力;在本科樂舞、藝術、文化資產之專業學程必修之外,加上原住民民族學院基礎學程22學分,學生可依自身需求、興趣(在教師諮商協助下),自由選修跨系、跨院之不同專業學程及校核心課程,使學生習得跨領域專業能力,具備未來職場的優勢競爭力。
特色課程

原住民族神話與當代藝術
本課程涵蓋原住民族藝術當代展現與原住民族神話傳說故事內涵的學習,為跨領域知識(藝術/藝術鑑賞/原住民族藝術/口傳文學(民間文學)/原住民族故事/文化與習俗)之整合。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音樂創作(一)、(二)
本課程著重於數位音樂製作的實務操作,透過成音軟體的應用,引導學生以原住民族音樂的文化涵養為基礎,結合數位科技進行音樂與音效的設計與創作。課程將培養學生對聲音設計與美感的理解與應用,並透過業界專案演練、實務作業、期中與期末作品考核,逐步完成個人創作成果。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
本課程以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織品的文化內涵及傳統技法,與當代纖維藝術發展到創作實作,讓學生從原理去思考比較,也透過實作課程深入了解傳統與現代的染織技法、以及瞭解如何使用纖維進行創作。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未上傳圖片
原住民族藝術創作初階(一)、(二)
本課程梳理原住民藝術的脈絡與人文背景,認識當代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與分析作品,連結南島文化藝術的脈絡,討論藝術創作的形式與概念,並透過實務創作來探討在當代處境下的原住民藝術。
未上傳圖片
原住民族樂舞表演初階(一)、(二)
本課程主要目標為原住民族樂舞表演專業人才之基礎實務訓練,著重原住民族樂舞展演基礎建立,除了基本樂舞表演經驗之外,原住民族文化與藝術、展演製作、田野調查等專業能力,亦為本課程之訓練重點。
適合從事工作
-
政府教育、文化行政部門
-
以原住民族相關之教育、文化、藝術、樂舞、語言及文化資產相關產業為主。另可透過國家考試(原住民族考試文化行政、教育行政、藝術行政等)進入政府部門服務及相關原住民族教育單位(原住民族地區學校、實驗學校、原住民族教育重點發展學校、藝能專班等)、原住民族博物館/文物館、文化藝術民間組織NGO/NPO等機構。
-
-
藝術創作人員
-
專職於藝術創作與設計,使用各種技法進行創作,包含工藝、繪畫、雕塑、造形、編織等方法,以藝術、設計、展演表達等呈現出社會、人文、藝術表現之人員。
-
-
文化展演人員
-
從事文化、藝文、劇場表現活動以及場務規劃、行政、行銷推廣、技術支援等工作事項。
-
系友生涯發展

弗奧伊.舒樣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傳源文化藝術團 團長

長辣赫.乙興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孫李杰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資料建檔中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