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1/10/7 上午 10:44:49
學系特色
華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外語之一,實需要專業優質的華語教師教導外籍生學習華語,本系是因應21世紀潮流創立的科系,成立於民國92年,亦為全臺灣第一個於大學部成立華語文教學系所的科系。本系致力培育臺灣有志於從事華語文教學相關專業的人才,並在民國96年起招收碩士生,為全國第一所學、碩士兼備之華語文教學系所。
學科意涵
華語文教育涵蓋漢語語言學知識、華文文學與文化知識、華語教學知識、從事華語教學研究知識等華語教學能力,也包含華語文教材編寫能力、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華語文測驗評量能力等華語應用能力。
學習方法

1.簡報技巧:學習掌握簡報的主題、架構與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且流暢地傳達訊息。
版權: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攝
2.口語表達:使學生了解自己口語表達的優缺點並針對缺點修正,改善各種語言問題(如語音、聲調、詞彙、語法、語用等),經由課堂報告及試教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版權: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攝

3.團隊學習:多門課程分組合作,在小組活動中,能明確表達個人意見並尊重他人意見,並能和他人群策群力完成任務。
版權: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課程涵蓋中國語文、華語文教育、資訊傳媒與應用語言四大領域,必修課程包含漢語語言學概論、跨文化溝通、華語文教學導論、華語文教材教法、華語文測驗與評量、多媒體華語文教學、中國思想史、古代漢語、第二語言會話等課程,與中文系最大不同在於以現代漢語為主,強調國際溝通、數位學習與多語能力;反之,古代語文類(如經、史、子、集、紅樓夢等)較少涉獵。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學生畢業出路涵蓋教育工作(華語教師、高中教師、國中教師、補教業)、行政工作(學校行政人員、業務助理等)、文字及教材編輯工作(出版社、廣告公司等)及公職等,不僅限於成為華語文教師。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外界常誤以為會說中文就會教中文,實際上會說中文只是基本的要求,本系學習內容以中國語文、華語文教育、資訊傳媒與應用語言四大領域為主,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教」中文,經由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PBL問題導向學習、翻轉教學、理論結合實務課程等等,扎實地培育學生華語文相關領域知能,並得以運用於職場。
補充提醒與說明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網頁:https://wpb.cycu.edu.tw/tcsl/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漢語語言學概論
- 華語文教學導論
- 華語正音
- 華語語音學
- 中國文化導論
- 現代文學史
- 教育心理學
- 中文資訊處理
- 華語詞彙學
- 文字學
- 閱讀與寫作指導
-
大二必修
- 華語文教材教法
- 中國文學史
- 華語語法學
- 跨文化溝通
- 第二外語會話
- 語言發展心理學
- 古代漢語
-
大三必修
- 多媒體與華語文教學
- 華語教學英語
- 中國思想史
-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 第二語言習得
- 畢業專題(一)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二)
- 華語文教學實務
專業選修課程
-
中國語文類
- 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素養奠定根基。例如:台灣文化導論、海外華文文學、史傳散文選讀、古典詩歌賞析、國學概論等。
-
華語文教育類
- 以華語文教育專業成為臺灣踏入世界舞台前導。例如:華語課程與教學設計、閱讀與寫作教學法、華語語法教學、語言教育學、各級華語文教學等。
-
資訊傳媒類
- 增加職場競爭力,打造多媒體、傳播、採編第二專長。例如:廣告企劃、出版學、RPG語文數位遊戲設計、影像排版與設計、網頁與教學資源管理等。
-
應用語言類
- 提升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第二外語能力。例如:第二外語會話(德語、西語、日語、韓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新聞英語等。
特色課程

華語文教學實務
本課程為應華系總結性課程,以同儕教學方式演練初級、中級華語文教學狀況,加強教學實務能力。
1.鞏固華語文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教學設計能力。
2.鞏固應用各教學法、教學技巧、工具於實踐華語文教學的能力。
3.鞏固華語文課程規劃與與課室管理的能力。
4.完成華語文教學實習36小時。
版權:陳昱潔同學提供

華語正音
1.使學生能準確示範符合規範的華語語音。
2.使學生能了解華語的發音特色與規則。
3.使學生未來能通過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師認證考試之口語表達科目。
4.使學生能辨識與導正語音偏誤以儲備對外華語教學之能力。
版權: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攝

兒童華語教學
1.學會針對兒童設計華語文教學活動(包含遊戲/繪本/文化等活動) 。
2.學會利用簡易常見素材,製作教學教具。
3.學會經營與管理幼兒班級。
版權: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攝

線上華語學伴服務學習
1.培養應華系學生運用線上平台教學能力。
2.建立數位服務學習的操作環境。
3.提升中文學校學習者對華語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4.培育大學生服務學習的心態。
適合從事工作
-
華語文教師
-
成為各級華語師資,在國內、外教授外籍人士中文。
-
-
國中、高中教師
-
在公(私)立國(高)中學校、補習班教導學生國文課程。
-
-
行政人員
-
將過度分散的事務分類到行政文書工作中,例如學校行政人員、華語文相關行政人員、業務助理等。
-
-
編輯
-
執行多種編輯任務為最終出版作準備,例如編排、索引和校訂書面資料的內容。
-
-
服務業或旅遊業
-
擔任航空公司空服員或地勤、各公司電話客服、餐飲服務等。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林佳君本人提供
林佳君
2011年金陵女中畢業,因個人興趣選擇就讀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在學期間,學習到如何將中文的語法、詞彙正確地傳授給外籍學生,並提高學生的中文能力;經由學校的推薦,曾到美國及韓國實習交換,在這些經驗中,我認知到自己對於華語教學的熱情,所以畢業後便隻身赴韓國漢語學院當華語教師。
畢業後在韓國漢語學院工作時,運用在學期間國內、外華語教學實習經驗,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且尊重不同文化、融合兩岸文化差異、習慣用語差異等部分,提供學生多元學習內容,並靈活運用多媒體教材作為上課輔助工具,不但縮短書寫板書的時間,也增加課堂活動內容,透過網路媒體教學,使教學不拘泥於課本,深獲學生好評。

版權:廖婉君本人提供
廖婉君
2004年泰山高中畢業,高中期間對國文、英文、歷史、地理有很大的興趣。選填大學志願時,適逢全球華語學習熱潮興起,中原大學首先成立華語教學的大學科系,系所課程涵蓋華語、語言教育及華人社會等多樣的內容,而決定進入本系就讀。就讀期間,充分發揮所學針對華語文教材進行研發,並於海外出版看標誌學華語教材。
2010年3月於本校推廣教育處華語中心,擔任華語教師至今,並於2013年2月通過審查,在中原大學擔任講師,負責校內國際學生華語課程至今,並獲學生好評,教學同時亦將自身華語教學經驗傳承給母系學弟妹,肩負華語教學實習督導,在教與學的路上,由於應華系及碩士班的專業師資培育有成,相關專業訓練造就完整的工作專業能力。

版權:管心如本人提供
管心如
2013年9月南崁高中畢業,高中時對國文有濃厚的興趣,因而選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就讀。大一時,接觸與高中國文完全不同的學科,例如漢語拼音、語法、語音等等課程;大三時參加校內一對一小老師實習,學生從原本斷斷續續的口說進步到流利的話語,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增加與不同國籍學生文化交流的機會。
大四上學期,開始考慮未來的方向,選擇就業還是繼續升學,經過和老師、家人以及朋友的討論後,我決定繼續升學,我選擇升學的學系依舊是中原大學應華研究所,因為這裡不僅有優良的師資還有完善的課程規劃,碩士班在學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研究的相關知識、獨立思考、與他人討論、面對問題能夠無所畏懼的思考並且找出答案。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