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6 下午 05:20:11
學系特色
臺師大生科系位於師大的公館校區,交通便利的同時又有清幽的校園環境。我們的師資及課程非常豐富,囊括生命科學各領域─包含生態與演化、生理、細胞生物暨分子醫學、生技醫藥,除強化生命科學學術探索之知識與技能,以培育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相關產業專業人員,亦保留中等學校生物科教師師資培育管道,課程內容注重基礎學識、務實技能、研究能力與方法的訓練,俾使學生依其志趣進行多元生涯探索與規劃。
學科意涵
民國92年以前,我們的系所名稱原本叫做「生物系」。生命科學即為各生物相關領域的整合,包含:生物多樣性、生態、生理、生物技術、細胞生物、生物醫學等等。
學習方法
實驗:
進行實驗操作→能夠理解實驗步驟並依照步驟親自操作;建立使用儀器、器材、藥品的良好習慣。
判讀實驗結果→實驗結果有什麼意義?怎麼分析?怎麼呈現結果?
設計實驗→若想得到更進一步的結果,要怎麼設計實驗?
圖解:實驗課顯微鏡操作
未上傳圖片
數據分析:
生科系也會需要數學能力,需要學習利用統計工具,用合適的分析方式分析實驗結果並加以解釋。
未上傳圖片
論文研讀:
閱讀科學論文,由一手資料獲取知識,並能整理、分享。多數的一手論文資訊都是英文,因此同學也需要具備(或努力訓練出)一定的英文能力。
採集:
如果同學修的課程/做的研究需要野外的生物材料,則必須具備採集地點、採集方式的知識及能力;這可能包含攀登高山、野外生活的能力。
實習:
師大生科大學部的必修課程包含「專題研究」,每個同學都必須實際至研究室觀摩、學習並自己操作專門實驗。如果有興趣、也持續加強自己的實力,可能可以在大學時期就撰寫及操作自己的專題研究。
系上另有選修課程「產業實習」,可以經由媒合或自己找到實習機構,進入研究現場或產業現場學習。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 高中學科課程務必確實學習,本系基礎知識尤重生物、化學,數理邏輯能力亦須具備(需要長時間培養)。
2. 高中課堂的實驗課務必確實學習操作,並且自行分析數據、撰寫實驗報告。
3. 平時培養英文閱讀的習慣(可以從簡單的科普文開始,或任何同學有興趣的主題,讓英文內化成自己能夠運用的能力)(大學後會大量接觸英文文獻、英文教科書)。
4. 建議可以將高中生物課本標註的相關專有名詞英文背起來。
5. 課堂之外亦培養長期接收科學新知的管道,如可信的科普網站、研究單位的科普文章、科普知識書籍等。
6. 接觸科學新知後,可練習講述、撰寫科學知識內容;清楚表達的能力亦相當重要。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生命科學系的學習重點在理論層面,範圍廣褒生物多樣性、生態與演化、生理、細胞與分子生物等類別,以實驗操作探究更深入的知識。生物科技系較重視應用於科技產業的操作,動物科學系專門培育畜產人才、園藝系訓練植物的栽植與培育。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一定要成為老師?不一定。
2.讀生物沒出路?生科系主要是學習理論基礎,含括範圍廣、未來發展方向廣,相對較沒有畢業後單一明確的出路。學習廣泛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應多方接觸自己有興趣的發展方向(如:先進實驗室學習、對產業有興趣可以先實習、利用相關打工機會接觸教育解說工作等等),費點工與應用面結合。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的學習內容部分,易被誤解為是要學習如何飼養生物,甚至有被誤解為是要學習生命禮儀。事實上,本系學習內容為生物的基礎科學,學習內容包含細胞與分子生物、生理、生物分類、生態與演化等範疇;以理論為基礎,學生則可依個人志向選擇進一步應用於研究、教學、其他領域。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大多必修課程老師皆以中文口述,但簡報、課本、考試使用英文原文。
另外,本系實驗課撰寫實驗報告,講求科學記錄的精確,因此中文寫作表達能力亦須加強。書報討論課及部分選修課均有上台報告科學文獻內容的部分,亦建議加強口頭的表達能力。
本系大一以基礎科目為主,大二以上即可開始選擇有興趣的領域的選修課程,但不會另外分組,因此同學可自由選修系上各領域選修,同時探索自己最喜歡的領域。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生物學甲(一)
- 普通生物學甲(二)
- 普通生物學實驗甲(一)
- 普通生物學實驗甲(二)
- 普通化學乙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基礎微積分/有機化學/基礎物理(三擇一)
-
大二必修
- 遺傳學
- 生物化學
- 生物化學實驗
-
大三必修
- 專題研究
- 動生實驗/植生實驗/細分生實驗(三擇一)
- 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二擇一)
- 生態學/演化論(二擇一)
- 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二擇一)
專業選修課程
-
細胞與分子生物
- 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理暨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概論、病毒學、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學
-
生態與演化
- 生態學、演化論、比較解剖學、比較解剖學實驗、野外生態學、生態與演化研究概論、生物地理學、動物行為學、R程式語言與生態演化分析、保育生物學導論、野生動物學、兩棲爬蟲動物學、田野生態調查技術
-
動物生理
- 動物生理學、人體生理學、組織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呼吸與循環生理學、內分泌學、骨生物學:基礎及應用
-
植物生理
- 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生態學
-
植物分類
- 植物形態學、植物形態學實驗、種子植物分類學、種子植物分類學實驗
-
動物分類
- 無脊椎動物學、無脊椎動物學實驗、脊椎動物學、脊椎動物學實驗、昆蟲學、昆蟲學實驗、寄生蟲學、魚類學、鳥類學
-
生物資訊相關
- 生物資訊學導論、生物技術、生物資訊應用程式語言、生物資訊相關演算法
-
課程內容包含各領域
- 專題研究、進階專題研究、進階書報討論、產業實習
-
生技醫藥
- 生物醫學工程概論、生醫材料概論、藥理學導論
特色課程
野外生態學
本課程直接於特生中心高海拔研究站進行,學生實際於合歡山山區進行野外調查,並練習各種調查技巧,喜歡野外/想走生態領域的同學對不能錯過!
圖解:野外生態學-昆蟲採集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未上傳圖片
生物顯微技術含實驗
以前在生物課看的永久玻片,是可以自己做出來的!本課程帶領學生製做永久玻片,利用石蠟包埋動/植物組織,並進行染色後製為永久玻片。課程結束後,每位學生將會有一盒自己製做的各種永久玻片。
未上傳圖片
產業實習
在學生時代就走入職場看看吧!與各生物相關產業、機關等合作,學生於暑期至該公司或機關進行實習,包含生技公司、動物園等單位,實習內容包含行政、實驗操作、動植物照養、解說教育等。
適合從事工作
-
生物學專業與研究人員
-
從事各種生命現象研究,藉以增進科學知識,並發展生技、醫藥、生態、生物多樣性、農業、永續等領域的學術與實際應用。
-
-
研發人員
-
生技相關產業研發人員。
-
-
中學教師
-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系友生涯發展
黃美秀
學歷─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學研究所(Univ. of Minnesota, Conservation Biology Program)、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經歷─目前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教授
大學及碩士畢業後,就讀博士班時投身於困難的台灣黑熊研究。研究的過程中了解台灣黑熊的艱難處境,因此於畢業後毅然決然投身黑熊的保育工作。同時撰寫與台灣黑熊相關的文章、拍攝相關記錄片(包含2013《黑熊森林》記錄片)、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等等,致力於讓社會大眾認識黑熊、喚起保育意識。被大眾稱為「黑熊媽媽」。
廖培鈞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學士
經歷─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大學畢業後,研究所逕讀博士班,畢業後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後投身大學教職工作。目前擔任本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族群遺傳、分子演化、親緣地理、分子生態;教授課程包含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實驗、遺傳學,致力研究與教學,對課程及學生皆十分用心。
蔡任圃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生理生化組 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學士
經歷─目前為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民國94年~107年為臺北市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期間亦擔任醫學研究社指導老師、資優班生物組指導老師、導師)
學、碩士畢業後投身高中教職,教學期間多次獲得獎項(包含臺北市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獎項、思源E-Teaching(金獅獎)高中優良科學教案徵選生物科、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指導的學生亦多次獲得中小學科展、科學展覽會、小論文等獎項;獲頒教育部106年師鐸獎、臺北市105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致力於教學,且總是有源源不絕的想法。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