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資料更新時間:2022/12/29 下午 03:56:35

學系特色

本系主要目標在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中等學校師資、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與文教事業管理人員。學習內容含括教育理論與教育實務。本系教師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全球學科評比,本校「教育」類2022年為世界第25名。系友在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界的成就卓著,多位系友擔任過教育部長及校長外,亦在文教產業及教育新創團隊有亮眼表現。


學科意涵

本系所稱教育學,包括教育系相關理論與教育實務,具體內容含教育基礎理論(教育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與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與政策之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之理論與實務等,此外,亦包括教育研究方法理論,國際及比教育等課程內容應用。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 修習各領域的探究與實作
2. 自主學習進行專題研究
3. 可至文教相關機構服務學習或參訪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課程和相關科系課程相同處皆為強調教育的基本素養。其他相關科系可能側重教育領域中的心理輔導與諮商、特殊教育、幼兒教育、公民教育,本系則強調教育學理論基礎與實務的應用,對教育制度與實務、各級教育的研究、各國教育制度與比較有整體完整的認識。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所畢業只能當老師?」本系畢業生除可擔任中學教師,也可至各級教育機關、文教產業、出版界、企業界擔任教育、行政、研發或培訓人員,若獲取博士學位還可至大學任教。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同學除學習教育理論及教育專業知能,也可針對個人興趣選修輔系或雙主修(如:心輔、國文、英文、公民、歷史、地理、華語、企管等學系)、修習學分學程(如:大數據資料與數位評量學分學程、財務金融學分學程、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等)增加各種專業知能,或是取得師資生資格後,修習教育學程,以考上正式老師為目標。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有志擔任中學教師者,入學後需取得師資生身份並加修未來擬任教領域學科為輔系或雙主修,如:含國、英、數、史地、輔導等等,端看同學輔系雙主修所選擇科系。同學若尚未決定未來想任教的學科,本系是好的選擇。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7749-3885

信箱:education@deps.ntn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教育概論
    • 教育心理學
    • 中國教育史
    • 教學原理
    • 哲學概論
    • 教學媒體與運用
  • 大二必修
    • 教育行政
    • 教育社會學
    • 課程原理
    • 西洋教育史
    • 比較教育
    • 教育統計學(一)
  • 大三必修
    • 教育研究法
    • 教育評鑑
    • 教育哲學
    • 教育專題
    • 教育政策
    • 多元文化教育

專業選修課程

  • 教育哲史領域
    • 電影的教育詮釋
    • 教育制度與活動史(中國、西洋)
    • 哲學史(中國、西洋)
    • 美育原理
    • 情育原理
    • 近代教育史(中國、西洋)
    • 德育原理與實踐
    • 現代教育思潮
    • 教育認識論
    • 臺灣教育史
    • 英文教育名著導讀
  • 教育社會學領域
    • 社會學
    • 社會學理論
    • 社會變遷與教育
    • 青少年文化與教育
    • 族群與教育
    • 階級與教育
    • 教育人類學
    • 性別教育
  • 教育政策與行政領域
    • 教育政治學
    • 學校行政
    • 中等教育
    • 教育法令
    • 組織行為
    • 行政溝通與協商
    • 教育經濟學
    • 高等教育
    • 教育行政實務管理
    • 教育財政學
    • 公共關係與行銷
    • 校園危機與衝突管理
    • 教育人力資源發展
    • 溝通表達訓練
    • 比較教育行政
  • 課程與教學領域
    • 文學與情感教育
    • 學習理論
    • 心理與教育測驗
    • 教室現場觀察
    • 教材編選與評鑑
    • 學習評量
    • 課程發展與設計
    • 班級經營
    • 補救教學
    • 發展心理學
    • 潛在課程
    • 輔導原理與實務
    • 資訊科技與教育
    • 行動裝置程式設計與教學應用
    • 教育議題專題

特色課程

適合從事工作


  • 中學教師

    •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身分,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的工作。


  • 教育訓練人員

    • 規劃員工教育訓練課程,並評估員工學習發展之成效工作。


  • 行政人員

    • 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 編輯

    • 規劃書籍、技術期刊、貿易雜誌及其他一般刊物等的內容,負責素材之選用、複查及編輯書籍與文章的草稿、提供意見改善等工作。



系友生涯發展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20% Complete
20%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20% Complete
20%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20% Complete
20%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抽象推理:觀察部分訊息或事物變化的趨勢,歸納出規則或意義,產出合理的答案。
10% Complete
10%

個人特質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15% Complete
15%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15% Complete
15%
感受性:能感受周圍人事物的變化,對音樂美術或藝術作品被吸引與共鳴,具有浪漫的氣息
10% Complete
10%
勇悍性:有勇悍無懼的力量面對困難挑戰或未知情境,並努力解決困難
10% Complete
10%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10% Complete
10%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10% Complete
10%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10% Complete
10%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10% Complete
10%
親和性:熱心,溫和,和善,關懷同情他人,幫助他人,追求和諧,重視利他
10% Complete
10%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