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1/9/28 下午 02:30:48
學系特色
一、本系為全師培學系,每位同學(不含外加名額管道入學學生)一入學就是師資生。
二、秉持「專業培育、多元發展」的精神,以教育專業課程為主軸,未來可從事國小教師、教學科技或數位教材專業人員、各級教育行政人員、教育事業的專業人才、量化數據研究分析人才。
學科意涵
本系以「教育」為核心,探究教育基礎理論,循序漸進導入教育實務,輔以四種副修學程:「課程與教學學程」、「教學科技學程」、「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程」和「測驗統計學程」,同學可依培養學生成為優質國小師資、教學科技或數位教材專業人員、各級教育行政人員、教育事業的專業人才、量化數據研究分析人才。
學習方法
暫無圖片
1.閱讀教材與聆聽教師的講解:本系教師的課程會提供自編講義及相關多元素材,包括紙本講義與數位化媒材,(如word檔、ppt檔、pdf檔等講義、程式及影音(微課程影片等))。教師有系統的呈現課程要義,並佐以生動真實的影音教材,講解抽象的教育學理,引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暫無圖片
2.翻轉學習,即時回饋,相互觀摩:本系教師規劃課程時,會思考該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以及如何應用適切多元教學設計,達成該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的目標。教師善用翻轉教學之理念,事先安排學習活動供同學課前學習並寫心得和提問,於課堂中進行討論和回饋,達到即時回饋和相互觀摩之效果。
暫無圖片
3.多元、務實的評量回饋:本系教師對不同層向之課程核心能力,運用適切的學習評量方式,以評估同學是否確實達成課程核心能力指標,例如:(1)紙筆測驗,評量同學專業知能認知深廣度、(2)實作性評量,檢視同學教育實踐能力、(3)反思性心得寫作提升同學對教育專業的認同。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教育學群包含教育、公民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社會科教育、社會教育教育等不同學類,本系教育學群的教育學類,主要以培育國小師資為主,同學修畢國小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後,需參加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取得國小教師證書,未來可進入國小任教。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雖然以培育國小師資為主,卻不以此為限,同學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四大副修學程,培養課程、教學、科技、行政、經營、管理、測驗統計等各類專長,未來可擔任國小師資、教學科技或數位教材專業人員、各級教育行政人員、教育事業的專業人才、量化研究分析人才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以培育國小師資為主,課程規劃大多和「國小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相同,以減輕同學的學習負擔。同學畢業後需完成「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和「半年教育實習課程」,取得國小教師證書,日後得以參加各縣市舉辦的教師甄試,進入國小當正式老師或代理、代課教師。
補充提醒與說明
除了在學期間之學習輔導外,為提升同學未來的就業競爭力,本系舉辦「就創業講座」、「教師資格檢定考試講座」、「模擬教師甄試」等就業輔導活動,近幾年在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和教師甄試皆有亮眼表現,教檢通過率和教甄錄取人數不斷創新高。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心理學
- 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
- 教育概論
- 教育史
- 兒童及青少年發展
- 教育心理學
- 教育社會學
- 教育哲學
- 教學原理
-
大二必修
- 輔導原理與實務
- 課程發展與設計
- 教育統計學
- 教育法規
-
大三必修
- 教育研究法
- 教育測驗與評量
- 班級經營
- 學習評量
- 教學設計與發展
- 比較教育
- 教學實習
- 課程理論(副修學程一)
- 教學模式(副修學程一)
- 教學心理學(副修學程一)
- 學生社會學(副修學程一)
- 教學科技的創新應用(副修學程二)
- 數位學習導論(副修學程二)
- 數位教學設計(副修學程二)
- 管理學(副修學程三)
- 管理學個案研討(副修學程三)
- 量表的編製與應用(副修學程四)
- 教育統計與應用(副修學程四)
- 國語文教學評量(副修學程四)
- 教育事業規劃與經營(副修學程三)
-
大四必修
- 國民小學教學實習
- 學習理論(副修學程一)
- 課程評鑑(副修學程一)
- e-Learning教材之設計與製作(副
- 專題製作(副修學程二)
- 教育事業規劃與經營實務研討(副修學程三)
- 數學教學評量(副修學程四)
專業選修課程
-
主修學程
- 以教育相關基礎理論、重要議題、實務探討、研究方法等內容規劃選修課程,供同學依興趣做加深加廣學習。
-
副修學程一:課程與教學
- 課程與教學之理論、應用、研究三者並重,探究重要趨勢與議題,協助發展課程、教學與教師專業。
-
副修學程二:教學科技
- 結合理論與實作導向的課程規劃與設計 ,培養同學成為資訊科技的使用者、評鑑者和設計者。
-
副修學程三:教育經營與管理
- 透過理論與實務引導同學具備從事教職、公職行政人員及教育事業經營管理之基本能力,並培養同學研究的能力。
-
副修學程四:測驗統計
- 培養教學評量及研究的專業素養;培養評量工具研發、資料統計分析、測驗評量與科技整合探討的能力。
特色課程
國民小學教學實習
為本系之總整課程,同學需整合之前所學的理論和實務經驗,規劃課程和設計教學活動,到國小進行為期二週的集中實習,從實務工作中省思身為教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和素養,為日後的教師之路做準備。
圖解:國小集中實習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十二年國民教育
配合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推動,本系新增「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讓師資生認識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內容、核心素養及如何轉化為課程和教學,與教育趨勢接軌。
圖解:素養導向校本課程設計成果分享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專題製作
教學科技組學生將科技(如電子白板、網站、APP等)實際應用於教學上,蒐集教師和學生的使用回饋意見做為調整之參考,並於大四舉辦成果發表會,分享歷年作品、介紹各項作品之設計理念和操作說明,並邀請師長提供回饋意見,讓設計者和所有與會學生獲益良多。
圖解:專題成果展各組作品體驗活動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適合從事工作
-
國小教師
-
在公立或私立學校教導學生初級基本的學業、社交、和其他組構技巧。
-
-
各級教育行政人員
-
可參加公職考試(如初考、普考、高考和特考)之教育行政類科,錄取後分發到各教育行政機關服務。
-
-
教學科技或數位教材專業人員
-
將科技運用到教育現場中,設計數位教材,以協助各項教學工作,提升學習成效。
-
-
教育事業的專業人才
-
各項教育事業機構例如補習班、教材出版業、課輔中心等之管理人員、教學者、教材設計者等。
-
-
量化研究分析人才
-
擔任量化研究資料分析人員,或進行各項測驗之編製。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http://www2.nutn.edu.tw/gac500/upload/20
謝水乾
謝水乾校友為南師81級進修部初等教育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
南師92級國民教育研究所,自師專畢業,一路進修,學問紮實。尤其進入母校初
等教育系輔導組進修的四個暑假與攻讀研究所期間,讓他收穫最多。
2007年被遴聘到紅瓦厝國小後,更將這所
全國綠建築第一名的學校,經營得有聲有色,參觀人士絡繹不絕。

版權:http://www2.nutn.edu.tw/gac500/upload/20
陳雅琳
陳校友為南師75級普通科畢業,從小品學兼優的她極具文藝才華,經常代
表學校參加各項競賽,屢獲佳績。進入南師後開始對公共事務展現高
度興趣,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學生活動,發表演說參與選舉,是位
相當活躍的學生領袖。
由於對大眾傳播極具興趣,陳校友轉換跑道投身新聞界,從最基
層的環保衛生記者做起,她抱持著認真跑線紮根基層的態度,深入報
導,忠實呈現。

版權:http://www2.nutn.edu.tw/gac500/upload/CH
周義雄
南師專71級畢業 南師院83級特殊教育學系畢業 團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結業,國小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本身也榮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 槳,並將 20萬元獎金全數捐給學校,做為照顧弱勢學生與發展校務使 用 。
曾任 臺南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臺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理室、臺南市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協會監事、第125期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儲訓班「學校行政實習」師傅校長、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現任日月光財務長。

版權:http://www2.nutn.edu.tw/gac500/upload/20
張添唐
為臺南師專71級畢業,在南師5年求學期間,興趣廣泛,多元發展,曾參加童軍
團、口琴社、合唱團、南師青年編輯,在松峰班同學的協助下擔任學
生活動中心總幹事,也當選全國優秀青年代表,榮獲記大功獎勵。
張校友現任營海高中校長。秉持「從A到A+的竹園Life」辦學願
景;「全人國際教育、同心精進竹園、創意關懷菁英」的校務經營理
念,確保瀛海是從A到A+的私立第一高中。

版權:http://www2.nutn.edu.tw/gac500/upload/20
周珮儀
周校友於南師77級普通科音樂組畢業後隨即在國小任教,79年考
上教育行政高考,分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服務,之後轉任國立藝術大
學和臺灣省教師研習會,並於這段期間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
在全球教育方面,周校友發表許多TSSCI和SSCI國際期刊論文,研究結果受國際矚目,UNESCO
研究人員亦來信討論相關論文,日前獲歐盟執行委員會(Eu r o p e a n
Commission)補助,邀請至巴黎參加全球教育世界大會。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