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4/16 下午 12:21:00
學系特色
本系為師資培育學系,學生入學後即具備修習國小教育學程的資格,以自費為主。本系歷史悠久師資優異,設系宗旨在培養優良師資、教育行政與學術研究人才,課程多元且學術活動豐富,展現培育具博雅素養與知識行銷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人才之特色。本系強調跨域學習,在學期間到教育機關或文教事業參觀、見習與實習,提供國際交流及海外實習等機會,理論與實務並重。學生畢業前往學校任教、行政與文教單位任職或從事學術研究等,多元發展。
學科意涵
本系延續培育國民小學優良師資的傳統,因應社會變遷的發展趨勢,規劃兼顧理論與實務之課程,因應科技發展融入相關學科知識,藉由前瞻性的多元學習內容與開放性的教學活動,完備學生課程設計與發展、管理和運用,以及實施與評鑑等知識,進而獲得理論轉化和付諸行動的經驗,培養具教育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之教育相關事業人員及學術研究人才。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主動求知,廣泛閱讀,增加知識,提升書寫能力。。
上課筆記:積極學習,整理知識系統,內化專業知識。
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傾聽和溝通,開展具體執行能力。
擴展視野:積極參訪文教事業,了解全球化事實,具備國際語言能力,參與國際交流。
多元展能:實作中激發潛能和發展專業
圖解:校歌比賽積極進取
版權:本系網頁

實作教學:本系教育實習及教材教法課程,與臺北市及新北市各國民小學結為夥伴學校,結合師培精進計畫的多元資源,從見習到實習,漸進式地安排學生至國小入班觀察試教或輔導學生課業,以增加本系學生實際教學經驗。
圖解:入班試教
版權:本系網頁

見習:至國小、文教事業機構、臺北市政府所屬單位進行交流合作與見習活動。如:師傅計畫見習活動、海外見習和實習活動、國內企業見習活動、國內偏鄉教育服務營隊及國際史懷哲營隊。
圖解:教育營隊
版權:本系網頁

志工服務:搭配志工相關課程,安排學生至國內及海外進行志工服務營隊活動。本系國際事懷哲計畫於2019年赴泰國美斯樂地區華興小學辦理「電腦科技教學暨華語文閱讀課程營隊」。
圖解:赴泰國辦理志工服務活動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平時上課時主動積極學習,並勤作筆記,將學習歷程和內容系統化,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廣泛閱讀教育議題時事文章或評論,嘗試從不同視角與觀點解讀文本,了解時事發展脈絡,重要關係人觀點,培養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3.主動積極參與校內外辦理文教事業和社會各行業的參訪,以擴展個人視野,深化對文教事業的理解,從增加人際關係接觸中,培養口說能力和膽識,了解不同對象的需求,以及正確且流利傳遞資訊的能力。
4.從校內外學習之中,培養興趣和發展專長,發展同理心,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並確定教育志向。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教育學系:培養國小普通教師。
幼兒教育學系:培養幼保人員及幼兒教師。
特殊教育學系:培養特殊教育專長國小教師。
心理與諮商學系:培養諮商輔導員、可應徵國小輔導教師。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為培育專業國民小學教師,非中等教育教師,文教工作者和基礎研究人員亦為本系的培育目標。本系為全師培系,學生入學即具備修習國小教程資格,修畢課程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及實習,即取得國小教師證書。歷年教檢通過率高於95%,考上正式教師人數皆為本校最傑出。就讀本系是取得國小教師資格及成為正式教師的最佳途徑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為全師培系,主要在培育專業的國民小學教師,非中等教育教師。因此,本系課程提供國小師資課程,以及其他教育基礎和專業的課程,除了正式課程之外,本系同時規畫豐富的學習活動,漸進式的培養學生成為具專業素養的教育人才。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為全師資培育學系,入學則取得修習國民小學職前類科資格;本系有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是培養教育專業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適合有志於從事教師志業,或文教事業經營,或教育學術研究者就讀。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大學生活學習與輔導
-
大一必修
- 教育概論
- 教學媒體與應用
- 教育統計學
- 教育心理學
- 學習評量
- 教育史
-
大二必修
- 教學原理
- 教育行政
- 教育社會學
- 班級經營
- 課程發展與設計
- 服務學習
-
大三必修
- 教育哲學
- 教育研究法
- 教育專題(含論文寫作)
-
大四必修
- 比較教育
- 教育專題(含論文寫作)
專業選修課程
-
教育學程必修
- 技職教育與生涯規劃 特殊教育導論 教育議題專題 國音及說話 普通數學 國民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國語教材教法 國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 國民小學社會教材教法 各科教材教法實習 教育實習 國民小學教學實習
-
文教事業經營領域
- 文教事業經營 人力資源發展 教育行銷 教育財務管理 教育職能評核與實習 創意思考活動實務 組織行為導論 文化管理與創新 活動企劃與實習 教育評鑑
-
課程與教學領域
- 課程理論 新興課程議題 認知發展與教學 創意學習活動設計與領導 教學設計 數位學習課程設計 學校特色課程設計 閱讀與劇演課程設計 數位教學媒體與應用 兒童寫作課程設計 教材研發與製作
-
教育哲史社會學領域
- 社會學理論基礎 近代哲學 近代教育史 本國教育思想史(含名著選讀) 西洋教育思想史(含名著選讀)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理論基礎 教育創新案例分析 教師專業發展(含教師專業倫理)
-
教育方法課程
- 發展心理學 輔導原理與實務 心理與教育測驗
-
教育實踐課程
- 教育法規(實務) 學校行政(實務) 閱讀教育 現代教育思潮 多元文化教育 學習扶助 適性教學
-
系選修
- 德育原理 心理學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 美育原理 哲學概論 社會學概論 認知心理學 教育行動研究 教育知能測驗與實作
特色課程

教學原理
(一)認知教學理論和掌握教學原則;
(二)熟悉教學流程和發現適用技巧;
(三)建立自省習慣和激勵教學熱忱。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概論
1、使學生瞭解教育的意義、範圍、目的與基本課題,具備教育的相關基本知識。
2、探討各階段教育的重要發展,提升學生對教育現象與問題的分析能力。
3、加強學生文字掌握與口語表達的基本能力,能就教育相關問題提出見解。
4、培養學生對教育工作有初步的概念,激發教育熱誠與使命感。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國語科教材教法暨實習
(一)在培養職前教師現場教學能力,能參與教學觀摩、教學過程分析、教案撰寫能力。
(二)培養職前教師試教能力、語文教學態度、及熟練教學技巧。
(三)職前教師能順利進入學校教學,國語科教學能融入班級經營技巧及輔導學童情緒發展。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數學科教材教法暨實習
1. 了解國小數學課程內涵。
2. 發展國小數學教學策略。
3. 發展國小數學評量方式。
4. 培養設計國小數學教案的能力。
5. 國小數學教學演練。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材教法暨實習
一、瞭解臺灣國小社會課程的本質、特點及其發展。
二、瞭解國小社會教科用書之選用和評鑑。
三、針對國小社會教科書之內容進行分析及反思。
四、進行國小社會之教學設計與教學演示,並進行教學反思。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小學教師
-
具有小學教師身分,擔任各小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
1.接受人民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員。2.依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
-
-
教育訓練人員
-
規劃員工教育訓練課程,並評估員工學習發展之成效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吳佳娣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處助理教授
版權:吳佳娣老師提供
吳佳娣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是我成為教師的搖籃。在這片溫暖的校園裡,我看著老師們的身影,學著如何成為一位有專業的「老師」、有溫度的「人師」、以及在學生人生中關鍵時刻出現的「恩師」。大學四年,我在教育系接受專業的師資培育課程,無論是課程理論、教學設計,還是教材教法,都是我日後站上講台的重要基石。而更難得的是,在這裡,除了專業的養成,還有老師們的暖心關懷。憑著在市北大四年打下的深厚基礎,我在碩士畢業後,順利應屆
考取新北市國民小學正式教師,任教期間,持續進修取得博士學位,精進專業。
隨著教學年資與經驗的累積,時常回想那個曾經懵懂無知、卻在市北教育系一步步成長茁壯的自己。如今,我有了更多的歷練與能力,也希望能將所學回饋師培,投入職前教育;因此,112學年度,我轉換跑道,開始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處服務。如今,期勉自己成為大孩子眼中的專業「老師」、溫暖「人師」,以及關鍵時刻給予方向與力量的「恩師」。

圖解:沈靜濤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際及體驗學副組長
版權:沈靜濤系友提供
沈靜濤
學歷: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
教育的領域很寬廣
因此教育學系的學生
從事教職、公職或是進入各種職場都很合適
因為我們的專業無遠弗屆
只要好好學習,用心處理每一份報告與課業
得到的將是無盡的職涯與人生資產
選擇從事公職
是我的志向
更是當時就讀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所確定的職涯方向
不論是學業的輔導、公職事務的諮詢,甚至人生的規劃
師長們始終能正向、溫暖、專業與永續的支持我
讓我順利在地方政府教育處、教育部國教署與青年署發展
謝謝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現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際及體驗學習組 副組長
經歷: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副處長、新竹市香山區區長等。

圖解:鄭盛元臺北市金華國民小學校長
版權:鄭盛元校長提供
鄭盛元
市立師院是我教育旅程的起點,紮實的課程與實習歷練,讓我在年輕時便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專業與溫度。教育的專業,在於不斷的反思與實踐;而教育的溫度,則是人與之間真誠的理解與陪伴。如今回望,我始終感念母校在我心中播下的種子,讓我在教育的路上堅定前行。
有人說:「教育是一部永不落幕的電影。」期許自己,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能守住本分、盡好責任,懷抱初心與熱情,在這塊潔白的銀幕上,揮灑出屬於每位孩子的繽紛色彩,做一位尋夢、築夢的教育人。
2023-迄今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國民小學校長
2015-2023臺北市南港區東新國民小學校長
2014-201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1996-2014臺北市內湖區南湖國民小學
圖解:詹寶菁教授
版權:教育學系資料
詹寶菁
學歷:
臺北市立師範學初教系畢業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哲學博士
經歷: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教育學系主任
專長:課程與教學、國小社會課程與教學、比較教育
獲獎:臺北市立大學績優導師、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服務獎

圖解:胡詩菁老師,現職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
版權:臺北市教育局臉書
胡詩菁
我畢業至今一直在臺北市國語實小服務。教育學系兼顧理論和實務的學習,讓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了知識之外,也安排各類參訪活動,觀摩現職老師教學,以及入班見習、實習機會,讓我有更多學習楷模,更貼近教學現場和教育脈動。目前我的行政工作會接觸各大學的教育實習及其指導師長,深深感覺到母校學系師長的教育熱誠,願意為學生開拓更多學習機會,致力於培養優秀的國小教師。我想若想投入教育志業,那教育學系會是您很好的選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學士
國北教大數學暨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
國語實小數學領域召集人
臺北市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數學分團輔導員
國語實小教師會理事長
現職:教學輔導組長
教學年資:25年
多元能力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