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工業設計 學類 加入比較清單
建築設計學群藝術學群

資料更新時間:2023/5/8 下午 02:24:58

這個學類學什麼?

工業設計旨在執行使用者導向(User-Centered)的工業產品設計,透過創新構想、電腦模擬建模、工業生產加工流程所產生的人工物皆屬於工業設計的範疇,目的是能為社會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質。是一個涉及人文思考、設計創作、工程科學、美學及行銷管理等多元領域知識的應用學科。
主要的學習內容包括產品的創意發想、2D電腦繪圖/3D建模軟體、材料與製造程序、機構與人因工程、品牌建立與市場行銷等領域。
如果你學習工業設計,你可以學到如何啟發創意,並透過手繪和電腦建模軟體來執行產品設計,透過適當的加工方法製作出日常生活用品,無論是各類交通工具、廚房用具、家具、文具,都是你可以發揮的領域。

相似學類比一比

本學類聚焦在工業產品的開發流程與創意思考,必須考量物品被設計創造的功能目的,以完成一個具有創新性、有社會價值的產品設計為目標,成果目標大多是具體有形的物件。
不容易與其他學類搞混,但你可能會困惑於學習內容與各個設計相關學類的差異。
商業設計學類:著重在學習利用符號、文字與圖像來傳達訊息,該學類下的科系觸角可延伸到商標LOGO、企業識別等平面設計與產品包裝設計等。
媒體設計學類:專注在團體分工合作,開發引人入勝的動畫遊戲。
空間設計學類:為探討人在空間中活動的關係,透過空間物件的配置、室內建材的運用和人與空間中的行為分析來進行設計。
建築學類:除了從居住本質探討人類與空間的關係外,也須納入外在自然環境、人文地理、社會與文化的考量,進而結合美感科技、結構工程與建材來做全方位的規劃。
設計學類專業之共通點在於設計是一門具有服務功能的應用科學,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創作考量。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喜愛觀察生活中待改善的事物,從中探索發掘問題、調查與分析進而構思解決方案,更熱愛動手實踐,創造出具有良好使用經驗的產品。除了具備獨創性的美感品味與創意表現能力外,如果你同時擅長數學、科學、藝術,富有人文關懷,能夠獨立思考,並清楚地與他人討論自己的構想和作業的流程,那麼工業設計學類是很適合你的學類。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設計核心課程都會安排2-4個作業,學期末可能會有小型的校內展覽,展示自己在一個學期中努力的成果,校內展覽同時也是訓練自已如何透過實體產品、說明海報、動畫簡報等,向他人介紹自己設計概念的機會
●有機會可以做實驗性的嘗試,包括產品的造型、材料應用與製作方式等等,學校也有提供設計學生自己製造的實習工廠與木工金工等機具,讓學生在摸索中累積製作實體產品的經驗
●利用2D與3D繪圖軟體將腦中抽象的設計概念予以具體化,2D與3D繪圖軟體課程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其重要性是讓設計師更能夠實際、快速的呈現並傳達腦中的概念,而操作電腦繪圖軟體需要透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夠更加熟練且具備技巧,應投注耐心和時間去培養這項能力
●學校會在不同學期中安排國內外的設計工作營、設計講座,甚至是不同領域的設計課程,內容可能包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裝置藝術設計等,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設計類別與設計經驗,也可以與海外設計領域師生進行國際交流
●學期中或寒暑假皆有機會在設計公司實習,因為好的產品多半會經過市場調查、製造與包裝的過程,而這部分設計實務因為涉及商業化考量,若透過實習機會可以更了解完整的產品誕生流程

不可不知的知識領域


設計 藝術 銷售行銷 機械

必修或核心課程?


●核心設計課程:設計基礎、產品設計、產品開發、專題設計
●強化與輔助核心設計能力的基礎課程:工廠實習、模型製作、人因工程、材料學、機構學、製造程序、色彩學、表現技法、設計方法
●電腦軟體課程:電腦圖像設計、數位影像處理、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製造(CAM)
●校外實習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需要具美感的繪畫能力 !?


繪畫僅是設計表達的一種手段,而且設計領域的繪畫訓練有其專業考量上的獨特要求,與美術領域的繪畫技巧不同,可透過專業的表現技法訓練培養基本的設計表達能力,相較之下,觀察力、創意力與整合能力更為重要。

專門設計高精密產品 !?


工業設計學類的科系名稱會讓學生聯想到所學都是需要高度工程性或工業化的產品設計,例如:3C產品、工業機械或交通工具設計等,實際上凡日常生活所需物品都是此學類能讓學生在課程中參與設計發想的對象。

畢業後僅能從事設計 !?


由於工業設計學類的課程類型涵蓋人文思考、設計創作、工程科學、美學及行銷管理等多元領域知識,畢業後的出路非常廣泛,舉凡工業生產、資訊軟體開發、家電製造、交通工具、家具家用品、多媒體整合、產品行銷等都可為就業領域,但建議在就學期間就先多方摸索,並深入地扎實學習,特別是可以利用實習的機會了解學校課程與業界的差異,進而找到自己擅長又感興趣的產品設計種類和領域。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17.67% Complete
17.67%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17.33% Complete
17.3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17.00% Complete
17.00%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10.67% Complete
10.67%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9.67% Complete
9.67%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9.00% Complete
9.00%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8.00% Complete
8.00%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7.33% Complete
7.33%
more...


高中課程領域


美術
11.92% Complete
11.92%
藝術生活
11.54% Complete
11.54%
英語文
11.15% Complete
11.15%
生活科技
10.38% Complete
10.38%
國語文
9.62% Complete
9.62%
資訊科技
8.46% Complete
8.46%
生涯規劃
5.38% Complete
5.38%
公民與社會
5.00% Complete
5.00%
more...


加深加廣課程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28.85% Complete
28.85%
基本設計
16.15% Complete
16.15%
工程設計專題
6.54% Complete
6.54%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6.54% Complete
6.54%
英語聽講
5.00% Complete
5.00%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15.33% Complete
15.33%
空間理解:能以視覺察覺特定的空間方位,想像物體在不同方位下的旋轉樣貌。
11.67% Complete
11.67%
圖形推理:各種抽象的圖形或符號線索變化的推斷能力。
11.67% Complete
11.67%
操作能力:用手或手指完成精細的任務,例如抓取、操作、雕琢或組合物品。
10.33% Complete
10.33%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8.67% Complete
8.67%
機械推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與電子設備的運作原理或方式,且能組裝、調整或修理。
7.67% Complete
7.67%
抽象推理:觀察部分訊息或事物變化的趨勢,歸納出規則或意義,產出合理的答案。
7.67% Complete
7.67%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6.33% Complete
6.33%
more...


個人特質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16.67% Complete
16.67%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11.33% Complete
11.33%
感受性:能感受周圍人事物的變化,對音樂美術或藝術作品被吸引與共鳴,具有浪漫的氣息
9.33% Complete
9.33%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8.33% Complete
8.33%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7.67% Complete
7.67%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7.00% Complete
7.00%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5.33% Complete
5.33%
情緒性:心平氣和情緒穩定,溫和自在,面對現實意志堅定,心情不易動搖
5.00% Complete
5.00%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觀察與紀錄生活中的產品:平常觀察自己生活中使用的產品,從家具、交通工具到3C產品,嘗試去分析他們的造型和結構等小細節,例如:喜愛交通工具的學生可藉由觀察路上行車的特質屬性,記錄不同車廠的車燈造型、分析德系車廠與日系車廠對於車身美感的差異、輪胎或輪框的設計等等。甚至也可以將自己的觀察紀錄下來,這樣的觀察不但可以培養觀察力,更可以在無形間累積自己對產品設計內容的認識。


深入地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設計主題或面向:假如對包浩斯所帶來的機能主義有興趣,可以去了解其主義對於當代的設計品做了甚麼樣的啟發;假如被日本簡單俐落的產品風格吸引,可以讀讀深澤直人、村田智明、佐藤大、山中俊治、喜多俊之等日本產品設計師的著作,了解他們對於設計產品的獨到見解。


追蹤每年的設計展的報導與專欄介紹:如米蘭家具展、威尼斯雙年展、東京設計師週和位在埃因霍芬的荷蘭設計週等大型國際展,了解來自四面八方的設計師與企業所推出的最新設計,從中累積對產品的美感。


學習好第二外語:平時扎實學習外語就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除了在需要的狀況下能夠與不同國籍的設計師做交流外,更能夠直接閱讀更多不同外國的設計書籍與雜誌,增加更多自己吸取設計靈感的管道,不錯的外語能力都是對設計師的一大助力。除了好好跟上學校的語言進度外也可以多翻閱外國設計雜誌例如Wallpaper、Magazine B和New Design等等雜誌學習一些設計專業術語。


嘗試設計一個產品:嘗試發現生活中能夠有更好使用經驗的事情,並且思考如何改變對於物品的使用行為,就能有更好的使用經驗,記錄下你的觀察和思考,會對你磨練如何發展一個產品很有幫助喔。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