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24 上午 11:47:44
學系特色
本系是結合生醫電子、生醫材料與生物力學的綜合性學系,可以應用上述知識與技術進行醫療器材的研發。未來高齡化社會對於醫療器材的需求將日益增加,此系的畢業生將可投入醫療器材的研發與製造,也可以在醫院的醫工室擔任維修工作。
學科意涵
本系名稱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是一個整合生物、醫學以及工程的科系,將工程之科學與技術應用於臨床醫學上,是一個未來深具發展的學系。
學習方法
本系部份課程採用翻轉學習模式,學生預先在家收看教學影片,再於課堂上進行深入的討論,以培養學生具獨立思考及參與討論的能力。
圖解:在翻轉學習中學生樂於分享

本系重視學生實務操作的能力,規劃了許多實驗及實務性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能夠實際操作各式儀器。校外實習課程也安排學生至醫院、醫療設備公司等實習,以培養就業所需的實務能力,同時安排系上老師進行訪視,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圖解:醫工實驗(一)實際上課情形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專題製作課程是驗證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性課程,學生將歷年來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實務相結合。專題成果的展現將以學術研討會的方式呈現,學生需對評審委員簡報其成果,並接受提問。表現優異的同學將獲得獎勵。
圖解:專題成果發表會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暫無圖片
本系學生對於系上課程的學習,可以採取(1)個人線上學習(進入moodle 系統的課程資料進行研讀)、(2)小團體讀書會(3-10人組成小型學習團隊,可以進行互助砥礪與分享)、(3)補教教學(每學期都會開設補救教學課程,讓學生可以進行考前加強,讓學生針對較弱的地方可以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基於上述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個人線上學習」方法上,要具備主動性,同學要養成線上觀看或是下載檔案進行非同步線上學習的習慣。在「小團體讀書會」方法上,學生要培養與同儕互動學習的能力,應具備主動分享與合作的習慣。在「補教教學」的方法上,同學要養成發問問題與整體問題的能力,上補教教學課程時,要養成敢問老師問題以及針對問題答案或是解題流程的整理與分析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學生普遍都分不清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簡稱醫工系)與生物科技學系(簡稱生科系)的差異。醫工系是將工程技術應用於醫學相關領域上,包括生醫電子與資訊、生醫材料與組織工程、生物力學與輔具科技……等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有使用醫學診療設備需求的人;而生科系則是著重於較細微的層面,如基因、蛋白質、醣質、酵素與生化工程的應用與發展。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主要從事醫療相關的工程事務。畢業生從事醫療器材產業、生技暨醫藥產業以及在醫院工作的比例約為2 : 1 : 1。醫學電子領域跟電子系、醫學資訊領域跟資工系、生醫材料領域跟材料系或生科系、生物力學跟機械系有共同相關的課程,本系所學偏向於應用在醫療相關的行業。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最容易將「醫工系」與「生物科技系」混淆,看到生物醫學工程系系名中的”生物”就以為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系。其實本系是以工程理論和技術為基礎,以解決生物、醫學與醫療問題;學習內容包括醫學電子、醫學資訊、生物力學、生醫材料與基礎醫學方面的課程。
補充提醒與說明
無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07)6151100分機7451-3
信箱:ducksun@is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醫學工程概論
- 普通化學實驗
- 普通物理
- 普物實驗
- 微積分
- 醫工扎根學堂
- 電路學
- 有機化學
- 生理學(一)
- 生物學
- 人體解剖學
-
大二必修
- 電子學(一)(二)
- 生醫材料
- 工程數學
- 生醫電子電路實驗(一)(二)
- 生理學(二)
-
大三必修
- 醫工實驗-醫學電子
- 醫工實驗-醫學資訊
- 醫工實驗-生物力學
- 生物力學
- 醫學儀表與測量
- 醫學訊號與系統
- 生物統計學
- 醫工專題製作(一)
-
大四必修
- 醫工實驗-生醫材料
- 書報討論(一)(二)
- 職能與倫理
- 醫工專題製作(二)(三)
專業選修課程
-
醫學電子
- 醫院所見任何需要插電、裝電池的診療設備或是居家保健的電子裝置,小至體溫計、血壓機,大至MRI、CT等設備均屬醫學電子的範疇。本系開設專業選修課程,如感測元件及原理、醫用儀表設計、醫學影像系統等,奠定學生在這個領域的紮實基礎;同時也規劃了無線醫療、物聯網、arduino等課程協助學生接軌最新科技脈動。
-
醫學資訊
- 「生物醫學資訊」是整合生物、醫學及電腦科學的跨領域科技,目的在發展電腦資訊的相關技術,用於生物探索、臨床醫療、遠端照護到居家保健的相關資訊擷取、統整與分析,以提升疾病預防、治療、及健康照護之品質與效能。在此領域的專業課程,包含: 計算機程式、醫學資訊學、生物資訊學、醫學訊號與系統、醫學影像系統。
-
生醫材料
- 將帶有人工培養的活性細胞或組織移植到體內,使受損的組織再生,進而恢復健康的醫療策略,是目前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領域中受到矚目的方向之一。是以,為了讓本系學生的基礎能力,能與國內外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領域接軌,本系開設相關專業選修課程,如:生化分析儀器、生醫高分子材料、再生醫學暨組織工程概論等。
-
生物力學
- 生物力學領域是教授學生設計與研發人體重建(修補)之各種醫療器械與相關輔具的專長組別。透過生物力學專業課程與實做實驗的培育,學生將具備完整的知識以及技術。相關課程如生醫材料力學,生物力學,實作專題,人工關節與醫療器械設計。
特色課程

微電腦應用
本課程以Arduino為基礎,介紹微電腦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在本課程中學生將學會利用程式透過微電腦控制週邊各類感測元件及驅動裝置,以完成自走車的循跡、避障等功能。搭配其他課程,學生將具備設計基本生醫感測裝置的能力。
圖解:學生撰寫程式控制自走車
暫無圖片
人工關節與醫療器械設計
此專業選修課程主教授學生了解人工關節與醫療器械的功能與原理、設計技巧、生物力學應用、臨床問題排除、3D實體輸出以及雛形原件試驗...等等。是一門具有理論與實務的整合性課程,學生可培養出基礎的醫療器械研發技能。
暫無圖片
生化分析儀器
本課程之目的在教授學生瞭解各式生化分析儀器之基本操作原理與儀器的校正、標定及確效等各測量步驟之相關原理知識,學生將學習到如何針對需求做出正確的選擇及有效的應用,以提升學生生物分析技術的實務操作能力。
適合從事工作
-
醫療器材研發工程師
-
從事醫療產品機構設計及開發、醫療產品製程及功能驗收測試,並負責相關認證申請等工作。
-
-
醫藥業務代表
-
負責公司醫療器材產品與各類藥品之業務推廣。
-
-
商標╱專利人員
-
協助準備專利申請書或有關文件,代理專利申請工作等行政程序。負責企業或組織內部智慧財產權管理作業之規劃、組織、協調、指導、管制及考核等活動。
-
-
產品售後服務人員
-
從事產品安裝、調試、維修並提供產品技術諮詢、回覆客戶應用技術的問題等服務工作。
-
-
品管檢驗人員
-
根據品質管制標準規格,檢查成品,使其符合製造標準之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系友回娘家(左一)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友回娘家活動照片
陳世澤
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
台灣飛利浦股份有限公司/南區經理

圖解:專題演講(左一)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專題演講活動照片
謝明佑
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中山醫學大學口腔科學研究所碩士、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所博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醫療應用組組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系助理教授
圖解:醫工產業實務分享(左一)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專題演講活動照片
楊辰智
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班、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碩士班
西門子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服務工程師

圖解:生命發光-創意、創新與創業(左一)
版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專題演講活動照片
吳志二
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學士班、陽明大學生醫光電所
星協系統科技公司/總經理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