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3/10/25 下午 06:05:02
學系特色
以代表性的南管樂、北管樂、古琴、琵琶,結合音樂理論為五個主修項目。以保存、傳承、研究並發展傳統音樂為宗旨,兼融傳統與現代,發展精緻傳統音樂。從在臺灣流傳廣泛的樂種,延伸至亞洲傳統音樂的學習,並積極開發傳統音樂於當代社會的發展和應用,以培養具本國音樂專業技藝、國際文化視野的新世代音樂人才。
學科意涵
「傳統音樂」與民族的社會生活及文化涵養有密切的關係;本系的教學內容包括臺灣、中國與亞洲的音樂傳統,傳承傳統音樂的智慧與技藝,並融入當代藝術發展與社會生活。
學習方法
1.觀察與實作,口傳與寫傳,掌握唱奏技藝。
圖解:古琴教學法上課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2.講解與討論。
圖解:傳統器樂課討論(潮州音樂)即興演奏手法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李婧慧老師
3.展演製作及推廣教學實習,統整、強化專業技藝與知識。
圖解:北管樂之推廣教學(古亭教會松年大學)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4.小組創編能力訓練:從傳統音樂演奏者即創編者的生態,輔以跨領域和跨文化的課程涵養,激發創編能力。
圖解:傳統器樂創作成果發表(與電影系與舞蹈系合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不論是觀察與實作、講解與討論、展演製作及推廣教學實習或是小組創編能力訓練,同學須能自發性且積極投入高中端的各項課程學習或活動參與,亦要培養提問、思考與勇於嘗試的習慣。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與「國樂系」(中國音樂系)本質上全然不同。國樂系是以交響化後的中國樂器及其相關理論為其課程建構,本系是全國唯一將臺灣兩大重要傳統樂種南管與北管列入主修的音樂系,教師包括國寶藝師;此外也以中國兩件代表文人與庶民的重要獨奏樂器古琴與琵琶為主修項目,又為了厚植前述展演相關的研究基礎,另設有音樂理論組。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出路狹窄?本系注重培養學生多項能力,足以因應專業或往其他方向發展職涯。
傳統音樂LKK? 現在的古典音樂是以前的流行音樂,傳統音樂的特色是會跟著一代代年輕人不停演變,同時還能保有原來的音樂DNA。年輕人演奏的傳統音樂會改變它並注入自己的新生命和時代性。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最常被誤解的是南北管主修,非單一樂器,而是多種樂器和演唱的學習。其方式亦非照譜唱奏,而是口傳與寫傳並用,從模仿、學習基本旋律/節奏開始,熟練後培養即興能力。使用的樂譜是很酷的工尺譜,而不是簡譜。
補充提醒與說明
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的古板,亦非遙不可及的櫥窗化石。深耕在地傳統,往往是連結世界最好的跳板。相較於一般的音樂系或國樂系,傳統音樂學系的學生們,更有優勢帶著自己的聲音與文化,再加上跨領域、跨文化的學習視野,行走於世界各地,被全球化下的世界看見。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傳統唱腔專題-客家音樂
- 傳統唱腔專題-京劇
- 傳統唱腔專題-崑曲
- 傳統唱腔專題-歌子戲
-
大一必修
- 工尺譜視唱 I、II
- 傳統樂器 I、II
- 南北管音樂概論 I、II
- 琴(主修古琴)
- 琵琶(主修琵琶)
- 樂器指導-簫(主修南管、理論)
- 樂器指導-二絃(主修南管、理論)
- 樂器指導-琵琶與三絃(主修南管、理論)
- 曲(主修南管、理論)
- 北管鑼鼓(主修北管)
- 樂器指導-大吹(主修北管)
- 樂器指導-古路(主修北管)
- 樂器指導-提絃(主修北管)
- 音樂理論(主修理論)
- 基礎樂理
-
大二必修
- 音樂基礎訓練 I、II
- 臺灣音樂史 I、II
- 中國音樂史 I、II
- 琴(主修古琴)
- 南管樂 I、II (主修古琴、琵琶)
- 北管樂琴 I、II (主修古琴、琵琶)
- 琵琶(主修琵琶)
- 樂器指導-簫(主修南管)
- 樂器指導-二絃(主修南管)
- 曲(主修南管)
- 指譜(主修南管)
- 北管唱腔-新路(主修北管)
- 樂器指導-吊鬼子(主修北管)
- 細曲(主修北管)
- 牌子(主修北管)
- 音樂理論(主修理論)
- 北管鑼鼓(主修理論)
- 樂器指導-大吹(主修理論)
- 樂器指導-古路(主修理論)
- 樂器指導-提絃(主修理論)
- 音樂學導論 I、II (主修理論)
-
大三必修
- 西洋音樂史 I、II
- 曲式學 I、II
- 琴(主修古琴)
- 絲竹合奏 I、II (主修古琴、琵琶)
- 音樂與書畫 I、II (主修古琴、琵琶)
- 古琴教學法(主修古琴)
- 琵琶(主修琵琶)
- 琵琶教學法(主修琵琶)
- 曲(主修南管)
- 指譜(主修南管)
- 南管樂合奏(主修南管)
- 牌子(主修北管)
- 戲曲(主修北管)
- 北管樂合奏(主修北管)
- 扮仙戲(主修北管)
- 音樂理論(主修理論)
-
大四必修
- 曲式學 III、IV
- 亞洲音樂 I、II
- 琴(主修古琴)
- 琵琶(主修琵琶)
- 曲(主修南管)
- 指譜(主修南管)
- 南管樂合奏(主修南管)
- 牌子(主修北管)
- 戲曲(主修北管)
- 北管樂合奏(主修北管)
- 音樂理論(主修理論)
- 畢業製作(主修古琴、琵琶、南管、北管)
- 畢業論文(主修理論)
專業選修課程
-
核心強化課程
- 南管戲曲排演 北管戲曲排演 北管戲曲後場 服務學習-南管樂 服務學習-北管樂 臺灣傳統戲曲概論 南管音樂作品研究 音樂基礎訓練-節奏訓練
-
跨文化課程
- 鋼鼓音樂 美國音樂Ⅰ、Ⅱ 印度音樂 越南音樂 泰國音樂 緬甸音樂 絲竹合奏-日本箏 Ⅰ、Ⅱ 甘美朗的理論與實技
-
跨領域課程
- 戲曲身段 指揮法-絲竹樂 合唱-客家歌舞劇 戲劇劇本導讀Ⅰ、Ⅱ 當代戲曲概論Ⅰ、Ⅱ 傳統音樂與獅陣展演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導論
-
音樂理論強化課程
- 和聲學 對位法 音樂分析
特色課程
南北管主修系列課程
從基本樂器演奏能力到樂種唱奏整合,加入戲曲排演實作,由國寶級藝師傳授身段和舞台藝術,融會音樂與戲劇展演,再以服務學習及推廣實踐課程,培訓學生從教學服務中建立各年齡層的教學能力。
圖解:南北管主修系列課程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琵琶組課程
琵琶組的課程設計國內獨一無二,涵蓋五絃琵琶、日本薩摩琵琶、潮州琵琶、越南琵琶與月琴、臺灣月琴、冬不拉等樂器的介紹與實作,從傳統音樂演譯式思維之音樂風格與內涵,養成聽、說、讀、寫、奏之能力。
圖解:琵琶相關樂器照片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王世榮老師
傳統器樂創作課程與曲式學
依序建構獨特的理論與創作課程,並延伸至跨領域、跨文化的教學策略,小組討論碰撞出火花,創作新的聆聽方式。小組成員各依所長,運用各種音樂創編新曲,或為各種媒體與表演伴奏。
圖解:傳統音樂劇場-昭君出閣演出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國際大師班系列課程
國際大師班是邀請亞洲各國大師指導的實作課程,本系提供樂器,以擴展音樂視野,建立多元音樂能力與知識。歷年來已有東南亞(越、泰、緬、印尼)、印度與日韓音樂課程或工作坊,學生並且有機會甄選出國展演交流。
圖解:國際大師班課程剪影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樂器工藝專題(製作)
以一學期到一年的時間,跟著老師選材、處理材料、製作自己的樂器,已實施的項目有北管提絃和南管簫。
圖解:樂器工藝專題-製作北管提弦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音樂/作曲/歌唱家及演奏家
-
從事作曲、作詞、編譜與樂器之獨奏或協奏等工作,及歌曲獨唱或合唱之人員。
-
-
中學教師
-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
行政人員
-
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葉時華(第5屆,主修古琴)
版權:葉時華提供
葉時華(第5屆,主修古琴)
從小就對中國音樂藝術有很大的興趣,家長曾一度反對,最終還是被我的決心和毅力說服,如願就讀北藝大傳音樂系主修古琴。畢業後赴英國修讀民族音樂學碩士。曾任教於景文科技大學,之後定居紐約。因著對古琴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在紐約堅持專業表演及教學,累積學生無數。先後創辦了『紐約梅庵琴苑』與『夢想家音樂藝術中心』。
在美國音樂家多都是找一份正職的工作,假日才到音樂教室兼差。我選擇做自己的專業,所以我創辦了『紐約梅庵琴苑』。有別一般的音樂教室,這是美東第一所專業教授古琴的學苑。至此,我一直希望發展的古琴表演與教學才有了基地。雖然創業至今仍需努力,還未到坐等豐收之際。但更重要的是,我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很開心!
林玟君(第9屆,主修琵琶)
一路學音樂到研究所,在國中時曾經想我是否要繼續學音樂,因為練琴好累,有一次我練琴練一練,抱著琵琶跟媽媽說我不要學了。在一次機會中,我聽到了一場好聽的音樂會,在音樂中我深深的被演奏者感動。聽完音樂會,我覺得自己好幸運,能和台上演奏者一樣走在音樂的道路上。
思考自己未來的志向時,很希望自己成為學校的老師,準備學程考試有一門課是特教導論,上課過程內心萌發一個強烈念頭:「成為特教學生和這個地球溝通的橋樑」,幾年努力,進入了啟明學校任教。歷屆表藝班已培育了許多表現傑出的街藝音樂工作者,雖先天的殘障,但憑藉音樂專長,獨立自主於未來的人生道路上。
圖解:廖尹君(第9屆,主修音樂理論)
版權:廖尹君提供
廖尹君(第9屆,主修音樂理論)
期望在就學期間學習到校內外專業與其他相關知識。大學時加入校外南管音樂團體,學習將南管透過戲劇舞台傳遞給社會的每一份子。赴美攻讀碩士時,學習各項音樂治療技法透過音樂表演以外的方式,將音樂傳遞給大眾。現攻讀醫學院博士,了解音樂與人結合如何應用於醫學臨床。
就業期間期望自己提升專業治療領域,常與同行治療師請教與分享。學位在職場上的應用,除了專業領域外還可學習邏輯思維分析,並透過撰寫論文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而做出決定。學位在職場上的重要性,不在於學歷高低,而是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職場與學位兩者可相互應用。
圖解:魏伯年(第10屆,主修南管樂)
版權:魏伯年提供
魏伯年(第10屆,主修南管樂)
自小喜愛中國音樂,四歲起學習鋼琴,國中學習竹笛,高中考取音樂班主修竹笛,自此開展專業音樂學習歷程。升大學時,由於國樂專業選擇較少,加上個人開始喜愛內斂深沉的音樂形式,便決心進入臺北藝術大學傳音系學習南管。在南管的浸淫中,深深著迷於南管的古老深邃,自此覺悟到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此生已離不開南管。
在學期間很幸運地跟隨系上出訪多個國家進行交流學習,也因緣際會進入心心南管樂坊參與多場演出,豐富舞台經驗。碩士班畢業,曾於新加坡城隍藝術學院擔任近三年的南管專任教師,回台後繼續從事南管教學及演出,並陸續將個人南管學習心得錄製唱片出版(入圍第27、28屆傳藝金曲獎),為弘揚這一古老的民族瑰寶盡一份心力。
圖解:蔡婷如,集思小劇坊《憶起‧南北》音樂會
版權:2018/8/29,拍攝劉妍伶
蔡婷如(第14屆,主修北管樂)
國、高中主修二胡,副修鋼琴,期間學習了北管扮仙戲音樂,之後以北管嗩吶報考入取傳統音樂學系北管組,入學後才知自己對北管的認知不足,除了扮仙戲外,原來北管還有其他不同的音樂類型,從工尺譜開始學習,慢慢認識北管樂的演唱技巧、樂器演奏、不同樂曲的表現內涵,深刻體會北管樂的迷人之處。
為了繼續學習北管音樂,決定就讀傳統音樂學系碩士班,學習期間與系上同學、學弟妹共同成立「集思小劇坊」,除了保留傳統音樂的演奏以外,也希望借助眾人的創意想法,結合不同的元素,讓南北管音樂的展演有更多的可能性,並使更多人欣賞到臺灣的傳統音樂。最初以新編南北管戲《鏡‧私語》作為第一部作品參加臺北藝穗節,而後也嘗試以肢體動作配合傳統音樂的演奏,目前集思小劇坊積極參與不同場合的演出,並致力於推廣南北管音樂。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