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21 下午 10:31:26
學系特色
本系以培育「永續綠能環境人才」為目標。結合本校與工研院綠能所師資,融入沙崙綠色科學城。本系是全台唯一讓學生在學時接觸最先進綠能科技,並進入國家級場域實習的學系。學生將具備永續綠能、碳盤查及環保研發基礎、在地連結與國際移動力。大四實習創造「畢業即就業」優勢,培育綠能創新人才。
學科意涵
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核心是學習如何發展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並同時解決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垃圾及河川污染等環境問題,以達到永續發展。學生會學習能源基礎、永續綠能應用,並掌握關鍵的「碳盤查」技能,進而培養評估環境風險與推動綠能產業創新的能力。
學習方法
本系學習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在『課堂講授』上,透過理論與『實作模組』並行,為學生建立扎實基礎。
圖解:長榮大學能源相關設備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課程設計上將模擬實際場域與證照模擬考場,讓同學透過分組實作方式,熟悉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使產生學用合一的綜效
圖解:太陽能證照模擬場域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在『實地參訪』中,則帶領學生至綠能場域、環境現場(如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工研院沙崙園區、太陽能)印證所學。
圖解:參訪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實習課程:透過相關研發單位及產業的實地學習,結合產官學的協助教學,提早體驗職場,完成就業準備。實習地點如工研院綠能所、工研院產服中心、新加坡商韋能能源、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群創光電等。
圖解:部分實習合約剪影
本系獨家結合課程,引導學生實際參與『NASA ASIA-AQ 台灣南部空氣品質大氣觀測實作活動』,並實地施放探空氣球。
圖解:施放探空氣球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 學習企圖與規劃能力(例如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等)。
2. 自主學習能力(例如修課記錄、學習書面報告、實作作品、自然或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等)。
3. 跨域探索能力(例如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檢定證照、活動特殊優良表現、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等)。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綠能與環境資源系的核心目標在於跨域綠能與環境人才的培育,環境資源面則是以環境科學為基礎,偏向以環境資訊的應用,進行與綠能結合的環境管理與評估等專業訓練。而相較於傳統能源相關科系,綠能與環境資源系著重在應用整合的層面,並非只專注在某一個特定的綠色能源科技研發,或是專注在特定的能源系統工程上。本系最大的特色是透過多元模組的選項,學習能源與環境的整合。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綠能與環境資源系畢業後的發展面向非常廣泛,並不止於綠能工程師相關職涯而已,亦可以從事綠能系統設計、環境規劃管理等工作。課程修習完整可參加環境類別的公職人員,亦可成為環境教育人員。除此之外,學術研究或創業,都是非常可行的生涯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綠能與環境領域並非想像中困難,本系更重視『跨域整合』,需數理與人文素養兼具。課程涵蓋環境科學、能源系統、規劃管理,著重綠能產業的開發與實務推動,培育能解決複雜問題的人才。因此,本系『兼收自然組與社會組』學生,歡迎加入。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最大的特色是充分結合環境變遷與綠色能源的循環關係,培育能因應未來新能源時代的人才。例如,因應氣候變遷,我們提倡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而其廢棄器具亦可充分轉換利用,研發產出新的節能商品。
本系課程含跨綠能、環境及管理,為因應世界發展趨勢,我們更提供多元的國際連結,包含與美國SUNY大學的雙聯學制、赴日本上勝町進行『零廢棄』參訪**等,藉此提升就業機會。搭配大四實習課程,提前進入職場體驗,達到畢業即可就業的實現。
特色課程
能源科技概論
結合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強大師資,配合目前全球綠能現況,介紹綠色能源的基礎與最新發展。
圖解:工研院綠能所楊秉純副所長教授能源科技概論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環境規劃與管理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環境劇變,以及台灣未來環境資源部的成立,結合綠能與環境科技發展,教授如何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培養環境資源的管理人才。
圖解:探索台南市巴克禮公園綠能設施與環境規劃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綠能與環境專題實作
透過教師指導,藉由一、二年級的學習基礎,發揮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從發想、規劃、到完成專題作品,培養完整的邏輯與良好的工作態度。專題成果更可以參加全國及全球性的競賽,建立自信與累積經驗。
圖解:綠能與環境專題實作課程實況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職場實習
學生依所學及興趣選擇未來可能就學就業的場所進行實習,尤其沙崙綠色科學城、工研院綠能所、南科等場域皆鄰近本校,職場實習可提早完成學生未來發展的最後一哩路。
圖解:從全國風能競賽服務學習,推動職場生活體驗
版權: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光電工程師
-
本系課程為填補綠能『人才缺口』而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因應產業趨勢從『建置』轉向『維運 (O&M)』與『儲能 (Storage)』,大四的實習課程更讓本系畢業生無縫接軌『光電維運』或『儲能系統』工程師,起薪可達 $50,000以上。
-
-
環境工程人員
-
本系課程為環工與永續『人才缺口』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因應產業從『污染防治』升級至『ESG』與『淨零碳排』,本系培養畢業生無縫接軌。擔任『環工人員』或考取『環工技師』,投入顧問業或高科技廠務,起薪可達 $40,000 至 $50,000 元。
-
-
環境教育行政人員、環境教育教學人員
-
本系課程為永續溝通與『環境教育』人才缺口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因應企業導入『ESG』與『淨零碳排』,亟需專業推廣人才,本系畢業生能無縫接軌。擔任『環境教育人員』或『企業永續管理師』,投入顧問業、NPO或企業永續部門,起薪可達 $40,000 至 $50,000 元
-
系友生涯發展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