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7 下午 01:33:36
學系特色
自1983年創系以來力求多元化教育導向,提倡自由學風,創造專業學習環境,開拓學生寬廣視域。重點階梯課程逐步提升創作技能的圓熟,輔以新時代特色的選修課程,加強東西方美學、中西藝術史的知識與訓練,期使學生於美學思考與人文素養有深厚訓練和跨域的發展。美術創作的專業領域上皆有獨特發展,其中膠彩課程為此類型創作的標竿系所。為使學生未來有更寬廣之發展,創造更完整的藝術生態,亦建立藝術策畫和中介人才的培育機制。
學科意涵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課程涵蓋平面與立體創作、當代影像、複合媒材、設計概論、攝影暗房及藝術管理與實習等領域。系上重視創作與理論並重,鼓勵跨域學習與多元探索,培養學生以創意思維表達自我,從基礎技術到策展實務,皆能奠定專業基礎。透過完整的課程與實習安排,讓學生在充滿人文與自然氣息的校園中,發展出兼具藝術創造力與職場競爭力的專業能力。
學習方法

理論課程:中西藝術史、現當代藝術史、美學與當代藝術理論、畫廊經營與策劃管理、藝術管理與實習等。
圖解:課堂參觀高美館《石晉華個展》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專題實作:從階梯式課程的實務操作,學習個人專業表現能力。
圖解:專業課程上課情形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工作坊、校外實習或參訪:原有工坊課程外,透過專題式工作坊、參與校內外實習提升專業廣度及團隊合作能力。
圖解:參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自主學習:各類藝術創作,學習自我探索或團隊經營的各種操作模式。
圖解:小組分工合作製作作品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成果發表:除專題口語報告及創作自述之寫作表達能力外,更透過個人評鑑展、畢業展、自主小型聯展模式發表學習成效,亦能藉此實際參與展場空間規劃與實作。
圖解:東海大學43號創藝實習中心展覽空間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若你喜歡觀察生活、對色彩或形狀特別敏銳,那就已經踏上創作的起點。建議多參觀展覽與美術館,親身體驗作品的構圖與氛圍;平時可用手機拍照、畫速寫、寫下靈感筆記,讓生活成為創作的素材。嘗試不同媒材與表現方式,培養獨立思考與審美能力。
閱讀藝術相關書籍,如《藝術的故事》、《紫色大稻埕》、《你不可不知道的101位中國畫家及其作品》,了解藝術的發展與文化脈絡。北部可參觀台北市立美術館、MOCA當代藝術館;中部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審計新村藝術聚落;南部則有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奇美博物館。保持熱情與好奇心,用創作說出你看見的世界。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創作教學兼顧東、西方媒材之運用,提供從基礎到進階課程之訓練。各主修領域提供完善的配套課程,鼓勵多元發展。理論方面,不僅強調東西方藝術史之研究基礎,並積極提供美學、藝術行政概論與實習等課程,作為學生日後走向藝術策劃、藝術評論與文化創意產業之培養。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培養的人才除了純粹東西方媒材之藝術創作之外,亦能在教師師資、文創產業、室內設計、影像、畫廊經營管理等相關領域培育優秀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創作相關課程,除了傳統的東西方媒材平面及立體的藝術創作之外,並有當代影像創作、藝術家基礎實務、設計概論、紀實攝影...等設計與影像相關課程,兼顧傳統與創新之課程設計。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師資與多元課程並重:本系師資均為藝術、設計、策展與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具備豐富的創作與教學經驗。課程內容涵蓋傳統與當代藝術等,兼顧理論深度與實務應用,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與創作能力。
◆跨域與創新實作:課程鼓勵跨域探索,學生可依興趣選修校內課程,如文化創意、視覺傳達、建築設計等,讓藝術結合科技、人文與社會議題,拓展職涯方向。
◆環境優越:東海大學坐擁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校園環境,系館設有完善工作室與展覽空間,提供學生實作、展演、策展與競賽的舞台,從校內創作展至國內外藝術展覽皆有亮眼成果。
◆實習與職涯:必修「藝術管理與實習」課程,讓學生在學期間即能接觸展覽實務,並由導師群提供升學與職涯輔導。
專業選修課程
-
創作組-平面(水墨)
- 水墨基本技法、水墨媒材運用、水墨造形/創作
-
創作組-平面(膠彩)
- 膠彩畫基本技法、膠彩媒材運用、膠彩造形/創作
-
創作組-平面(西畫)
- 西畫基本技法、西畫媒材運用、西畫造形/創作、西方媒材創作
-
創作組-立體(雕塑、金工、陶藝)
- 雕塑基本技法、複合媒體、雕塑專題/創作專題、金工設計、金工創作、陶藝、西方媒材創作。
-
創作組-複合媒體
- 雕塑基本技法、複合媒體、雕塑專題/創作專題、金工設計、金工創作、陶藝、西方媒材創作。
-
創作組-版畫
- 版畫、平面繪畫課程8學分、雕塑或複媒4學分課程、西方媒材創作。
-
創作組-影像/設計/綜合媒材
- 數位設計與表現應用、數位影像與藝術創作、當代影像創作/專題、西方媒材創作,以上課程外,視創作方向由指導教師建議選修相關課程。如未按學分自我檢測及主修課程規畫表之指導教授建議修課,不得參與畢業總評。
-
理論組
- 台灣美術史、美學與當代藝術理論、畫廊經營與藝術策劃。另列入研究所課程:台灣美術專題、亞洲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專題、東西方藝術比較專題,彈性選課。其餘課程可視主修方向由指導老師另行指定4學分課程。如未按學分自我檢測及主修課程規畫表之指導教授建議修課,不得參與畢業總評。
特色課程

東方媒材階梯課程
■膠彩/水墨基本技法: 媒材的認識與操作,並透過臨摹與寫生的訓練,理解膠彩/水墨基礎技法的實作經驗
■膠彩/水墨媒材運用: 媒材的應用,藉由介紹各種技法與素材,開發並擴充膠彩/水墨創作的領域
■膠彩/水墨(造形/創作): 創作主題的引導與開發,並擴及相對創作材料、技法的純熟度
圖解:膠彩課程講師講授材質的研發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西方媒材階梯課程
以西畫創作及雕塑與複合媒材創作作為二大主軸。西畫從解析繪畫材質、技法開始,並透過課程單元的進行深入研習討論。雕塑與複合媒體則是從材料及立體造型的訓練出發,培養跨領域的藝術形式。以上的課程在西方媒材創作裡合流,認識西方藝術媒材以及其脈絡和運用,幫助修課學生發展個人的獨立創作。
圖解:複合媒體課程-校園聖誕裝置藝術展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藝術行政課程
■藝術管理概論與實習:帶學生認識藝術管理的基礎概念、學習展場管理和推廣等相關技術與方法,透過個人與小組實習,認識藝術專業領域中的重要角色。
■畫廊經營與藝術策劃:進一步透過理論的研讀與紙上策展的操作,對藝術機構以及藝術策劃有所認知,奠定學生在創作之外,無論為個人或是職場工作上重要的統整與企劃能力
圖解:邀請講者賴信宇介紹燈光及燈具設計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民俗藝術專題製作
檢視和討論民俗藝術的可能內容,透過皮影、剪紙等實際製作過程與教學、演出的社區參與,尋求從傳統民俗藝術經驗出發,能與新市民生活及藝術創作間可以集結的自主性文化意識與美感經驗建構。
圖解:民俗藝術課程-皮影戲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紀實攝影與暗房應用
熟悉攝影相關的設備操作。
認識紀實攝影可以作為藝術的表現形式。
能在暗房操作相關設備與熟悉沖洗程序。
圖解:東海大學美術系-暗房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適合從事工作
-
美術老師
-
負責教授學生使用各式的繪畫工具及指導繪畫技巧,並設計及開發相關教育課程。
-
-
藝術創作者
-
藝術創作者,專職於專業藝術創作暨設計工作者,並舉辦各式展覽及申請各種相關計畫駐村。
-
-
藝術行政管理者
-
任職於藝術相關單位各項行政、管理、教育、藝術推廣等工作
-
-
文化展演人員
-
從事文化、藝文、劇場表現活動以及場務規劃、行政、行銷推廣、技術支援等工作事項。
-
-
美術設計師
-
從事各種商品形象、平面媒體形象相關的產品、物品之概念設計與繪圖工具,以強化商品的視覺形象。並與客戶討論設計要呈現的內容,說明需要投入的成本。進行視覺設計並將設計後的作品交付給客戶。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東海大學美術系
李貞慧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
現任: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兼任美術系學士學分班班主任
1994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講師、國立藝術學院(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1998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副教授(1998 ~迄今)
2004 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2004~2007)
2007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學分班班主任(2007~迄今)
200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2008-2011)
2017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2017~ 迄今)

版權:文化部公共藝術官方網站
陳姿文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畢業
原形場域有限公司
2001台中縣政府紀念921地震公共藝術設置【傾城之約】獲第一屆公共藝術獎最佳環境融合獎及最佳創意表現獎
2008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內湖線西湖站與西湖市場共購大樓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作品【跨越。蛻變】
2008 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公共藝術設置作品【春風化雨】
2008 國防部中部軍事法院檢察署公共藝術設置作品【鉅細靡遺】

版權:蘭陽博物館官方網站
陳碧琳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
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
現 任: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理事(2016-2017)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展示企劃組代理組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審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專員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推廣組代理組長
南華大學、朝陽大學、宜蘭大學等兼任講師

版權:系友提供
黨若洪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西班牙Salamanca 大學藝術研究所 碩士
2002年取得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之首獎,2005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08年獲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2016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2023獲台新藝術獎,活躍於藝術圈。

版權:林百貨官方網站
張嘉行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03年,成立台灣在地獨立設計品牌。「蘑菇」。
現任:
蘑菇手帖總主編,台灣創意品牌「蘑菇」共同創辦人。
從事設計製作業十餘年,期間擔任美術指導、動畫導演、後期製作之視覺風格指導。悠遊於概念擬定、文案撰寫、動畫製作、插畫創作、廣告企畫、攝影等工作,是多方位的文化工作者,作品以溫馨、幽默、富涵人文著稱。
作品《二狗一魚》獲金馬獎最佳動畫獎提名、台北電影節及金穗獎最佳動畫獎;《聲音書Audio Film》獲選誠品書店年度優良選書;《噤聲》獲金穗獎動畫獎。
多元能力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性格特質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