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4/9/20 上午 11:29:37
學系特色
專任教師32位、合聘教師7位及講座5位,在有機、無機、物化、分析、材料、化學生物學、奈米等研究均有傑出表現。藏書2萬餘冊、中西文期刊2百餘種。儀器設備有多部核磁共振儀、X-光繞射儀、質譜儀、光譜儀、雷射光譜系統及各式層析儀等貴重儀器。每年舉辦多場國內外研討會及國際化學工作坊。
學科意涵
化學從探究原子間的鍵結為基礎,開發改變化學鍵結的合成反應來創造新分子結構,發展鑑定結構與分析性質的方法,揭開分子結構與化性及物性的因果關聯,再將其應用於設計、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分子以開創全新的應用科技。
學習方法
未上傳圖片
理論:學習化學鍵量子理論,以數學與圖形理解電子運行之分子軌域與原子核運動的原理。以分子結構出發,了解分子聚集或堆疊排列的特性。並進一步了解分子與光、電、生化環境等不同外在因子交互作用的微觀原理。
未上傳圖片
實驗:藉由各類化學反應的學習與開發,調整反應進行的條件與純化程序,來創造新的分子結構或新材料。
未上傳圖片
實驗:以即時或反應後進行的各類光譜鑑定分析或化性、物性檢測,交叉驗證或推測反應的分子結構與外在因子交互作用的變化。
未上傳圖片
實驗:從光電等應用的材料功能需求出發,設計新分子結構並合成以開創新的應用。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根據個人在校資源或興趣時間多寡,可以考慮以下自我準備的管道:
1 化學相關的選修課宜多修修滿,以拓展化學知識面向。閱讀深度恰當的科普文獻也能增進對化學基礎或應用的涉獵與理解。
2 編寫優良的大學普通化學教課書或線上課程與高中化學有不少重疊的主題,內容深度也更為豐富完整,也是自學的良好起點。
3 如果有機會進行專題研究,也能就選定的主題設計實驗,更深入地學習。
4 各種化學競賽也篩選與培訓對化學感興趣的學生。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學系與化工系、材料系在分子的研究及應用方面有部分課程相近,但化學系強調基礎學理能力的學習,讓學生可以了解化學結構與性質的關係,並強化學生面對不同創新科學議題的挑戰能力。因此從了解化學鍵原理,到如何合成新分子,到如何用光譜實驗技術來鑑定結構與分析其性質,到探究涵蓋各類元素的有機無機化學等相關課程的介紹,都較為深入也比較完整。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化學系畢業生以後只能當老師或到傳統化學產業進行高危險性工作。
未來想要參與製藥或材料的工作,一定要唸藥學系或材料系,其實理解化學是許多科學研究與工業發展的基礎。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概略分為四點,請詳見檔案說明
補充提醒與說明
許多本校化學系畢業學生正從事各式工業高端材料或醫藥保健產品之研發。半導體工業的製程及研發部門每年都會招聘大批具化學專業的人才,其中碩士學歷以上者為大宗。台灣的製藥業開始起飛,新藥的開發也是以化學家為主力。在現今知識型經濟中,專利技術的申請往往也需要涉及化學的專業知識,本系畢業生不乏在相關專利事務所工作。繼續從事化學尖端研究的系友也很多,化學系的系友是歷年的中研院院士中比例最高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一二
- 微積分1234
- 普通物理學甲上下
- 化學實驗一二
- 普通物理實驗一二
-
大二必修
- 有機化學一二
- 分析化學一二
- 物理化學二-量子化學
- 化學實驗三四
-
大三必修
- 無機化學一二
- 物理化學一-熱力學
- 化學實驗五
-
大四必修
- 書報討論
專業選修課程
-
分析化學
- 生物分析化學、分析化學特論、質譜影像與分析
-
有機化學
- 有機光譜特論、高分子化學概論
-
無機化學
- 主族化學、無機金屬化學、同步輻射及其相關研究,觸媒化學、材料化學
-
物理化學
- 量子化學導論、生物物理化學導論、分子模擬導論、核磁共振導論、動力學特論
-
化學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概論、藥物設計與開發
特色課程
從化學看世界
從化學探討生活,由生活看見世界,生活與化學是息息相關的。黃色炸彈的製造、奧運選手的禁藥檢測、藥物的製造和藥效、毒奶粉三聚氰胺的爭議、超級電池、燃料電池和液晶的原理,巧克力與咖啡為何使人著迷。藉由瞭解基本化學知識、化學結構與性質的關係,我們能從另一種角度來看生活中許多議題背後的化學變化。
普通化學實驗
著重於動手操作,近距離觀察與體驗化學反應變化過程。課本內過錳酸鉀滴定中的顏色改變,藉由實作能瞭解到為何使用這個技術,並在課後書寫報告探討實驗變因以及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鍛鍊扎實的實驗技巧之餘又能夠開心地做中學!
普通化學
高中化學每每提及薛丁格的貓總讓人一知半解,為什麼當一隻貓被關在箱子裡時,活跟死的機率會各是二分之一?普化課堂上會娓娓道來緣由,介紹理論模型,藉由數學公式推導出化學意義,解釋深奧的量子力學,並且深入淺出的用公式得出分子能階。學習過普通化學才能瞭解分子是什麼?分子又為何無所不在?
適合從事工作
-
材料研發人員
-
從事材料、元件之研發、實驗、分析、改善與應用工作。
-
-
特用化學工程師
-
應用化學技術進行特用化學品製造研發,並規劃特用化學製品的生產流程、製造設備設計與改善工作。
-
-
實驗化驗人員
-
應用化學知識,從事科學試驗、檢驗、分析、化驗儀器操作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李遠哲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
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博士
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1984年返台協助籌辦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並於1986年以台裔美國人的身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4年返國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劉兆玄
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後赴加拿大深造,在雪布克大學(法語: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獲得碩士學位並在多倫多大學取得化學博士學位。
曾任行政院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東吳大學校長、李國鼎基金會董事長、國政基金會副董事長、中華文化總會會長、交通部長、行政院國科會主委、行政院消保會主委、行政院教改小組召集人、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現任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及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楊台瑩
1974年畢業於臺大化學系,在中研院生化研究所任職研究助理一年後,赴美於1980年取得南加州大學有機化學博士。
曾在吉利德科學擔任藥物開發及生產執行副總裁;在1993年加入吉利德之前,曾在Syntex Corporation工作了十餘年, 為十多種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做出了貢獻。COVID-19全球疫情難以控制時,楊博士帶領團隊主導研發製造的一款針對治療新冠病毒藥品-瑞德西韋,在全球持續擴大生產,為全球疫情控制上盡力。2020年獲得台大社會服務類傑出校友、2022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王惠鈞
1967年畢業於臺大化學系,1970年取得化學碩士後,赴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進行結構生物學相關研究並於1974年取得博士學位,隨後赴麻省理工學院投入研究工作14年,並於1988年起任教於伊利諾大學。
2000年受延攬回國任中研院生化所所長,2006年任中研院副院長,2011年接任亞太生化暨分生科學家聯盟(FAOBMB)會長,並於2018年接任國際生化暨分子生物學聯盟(IUBMB)會長,IUBMB涵蓋歐、美、非洲及亞太大洋洲,是臺灣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2018年獲得台大學術類傑出校友。
戴海龍
1974年畢業於臺大化學系,1981年取得柏克萊加州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之後於1984年加入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1989年獲終身職並升任副教授,1992年升任教授,1996-2002年任賓大化學系主任。2002年起被任命為赫煦曼-麥肯尼終身講座教授。2004年創辦賓大科學教師研習所並擔任所長。2007年被延攬至天普大學擔任科技學院院長及卡奈爾化學講座教授兼任國際事務副教務長。
1996-2006年兼任美國杜邦公司顧問,並被賓州州長任命擔任州藥品儀器委員會委員。2012-16年,他被任命為天普大學主管學術事務的執行副校長(Provost)。自2017年起他從研究教學中復出擔任主管國際事務的副校長。在美國大學主要領導人中,他是極少數的亞裔之一。2017年獲得台大綜合類傑出校友。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