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3 上午 10:41:35
學系特色
本系結合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課程規劃兼具行政管理與國際關係,涵蓋SDGs、AI與ESG等重要議題,培養具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力的人才。擁有來自國內外博士的堅強師資,學習資源豐富,並提供多元海外交流機會。校園環境幽靜宜人,是安心學習的好地方。畢業後可進入政府機關、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發展,未來出路寬廣,是關心社會、想影響世界的你最佳選擇!
學科意涵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為跨領域社會科學,融合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基礎。前者聚焦政府運作、公共政策與行政效能,後者探討國際關係、外交政策與全球治理,強調跨文化理解與國際視野。兩者結合,培養具政策思維與全球觀的人才,能於政府、企業與國際組織中,在SDGs、AI、ESG等議題發揮關鍵影響力。
學習方法
未上傳圖片
搭配傳統的課堂講授與數位教學設備外,本系更重視將下列教學法融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未上傳圖片
1.個案教學法:透過真實或模擬的公共政策與國際事件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制定對策,訓練其決策與批判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2.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例如模擬聯合國(Model UN)或地方議會之運作,學生扮演決策者或代表,在互動中學習溝通、協商與國際、府際關係運作方式。
未上傳圖片
3.專題研究與跨域實作:鼓勵學生針對特定公共或國際議題進行研究,結合在地資源與AI等工具,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強化實作與跨領域整合能力。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為對應個案教學法,學生可建立「公共議題觀察筆記」,每週選一則公共新聞,以簡單架構書寫:包含事件本身、涉入角色、核心問題、可能對策…等等?並寫出「我會怎麼做」的看法。可培養問題分析與政策思考能力。角色扮演與模擬方面,可參加模擬市議會、立法院活動、公民辯論社,或與同儕組隊進行角色模擬(如市長、議員、利害關係人),訓練溝通協商與公開表達能力,深化對政府與國際組織運作的理解。專題研究與跨域實作方面,可選擇關注議題(如性平、減碳),進行簡易研究與寫作,嘗試投稿、參賽,或經營社群平台分享成果。亦可結合AI工具進行資料分析、圖表製作等,並與其他學科跨域合作,提升數位與公共參與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是一個跨域整合的設計,結合公共治理實務、法律實務應用,以及地緣政治與國際兩岸事務分析,對於新興議題如SDGs、ESG、AI等均融入課程講授,相較傳統單一取向的科系(例如政治學系、公共行政學系、行政管理學系、公共管理學系、公共政策學系、國際關係學系等),本系更強調應用導向、在地連結與區域專長,對未來投入公部門、非營利組織、國際NGO或政策研究單位都具實質幫助。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您以為讀公事系只能考公職或當導遊嗎?其實,本系培養的是具備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力的跨域人才!畢業生活躍於政府機關、私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從國際事務、公關行銷、教育訓練到電子商務、國防軍事與宗教組織的管理,都是我們施展專業的舞台。扎實的課程訓練與多元實作經驗,讓您未來職涯無限寬廣,精彩程度超乎想像!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多人誤以為本系是公民課的升級,實則培養跨學科分析與實作能力,法學則強調實用法律常識,促進公民參與;誤解本系生只能參加國考,實則強調跨領域應用,培養學生應對SDGs、ESG、AI等能力。課程兼容政策批判思維、國際視野與法律素養,在政府、企業與國際組織中發揮影響,故關注時事、培養批判思維與跨文化理解力是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十分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學習,並積極推動海外交換生與實習,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學士班畢業生出路廣泛,除公職外,亦活躍於人力資源、社造文創、行政管理、公關企劃、教育機構與民調分析等領域,亦有創業成為青年企業家者。面對AI、ESG、SDGs等全球議題趨勢,本系強調跨領域能力培養,銜接社會與未來挑戰。碩士班畢業系友多任職軍公教職,或當選地方機關首長及民選公職,成為地方公共事務的中堅力量。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行政學
本課程介紹行政學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探討政府部門的組織運作與管理、人事行政與預算制度、以及政府部門所面對的改革挑戰與創新。學生通過理論基礎與案例分析,理解如何應對現代公共事務的各種問題,並提升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本課程有助於學生建立對公共行政運作的全面認識。
未上傳圖片
國際關係
課程主要目的在學習國際關係理論與分析架構,再加上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相關學理,說明與解析當前國際互動關係及相關現象、事務。本課程也能增進學生對於國際局勢現況與發展、重要議題與影響,以及國家對外政策與作為之認識和瞭解。本課程也培養學生國際觀與國際視野,並深入認識全球化過程、現象及衍生議題與影響。
未上傳圖片
大數據與問卷調查分析
本課程結合統計學、數據分析技術及問卷設計方法,有效收集、分析並解釋大規模數據,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洞察。學生也會學習如何設計有效的問卷,確保收集到高質量的數據。此類課程涵蓋數據處理工具、數據清理與預處理技巧、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問卷調查來進行市場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或顧客滿意度分析。
未上傳圖片
地方創生理論與實踐
本課程旨在介紹地方創生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法,探討如何透過經濟、文化、社會及環境策略來促進地方繁榮發展。學生將學習如何應用地方創生的概念與工具,並分析全球和本地成功的案例。通過實務操作和現場調查,學生將深入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地方振興計畫,並在地方發展中發揮創新與合作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宗教與非政府組織管理
本課程旨在探討台灣宗教發展,促進學生瞭解台灣各地的宗教領袖、非政府組織以及宗教社會服務團體,促進宗教自由發展。同時促進對宗教型非政府組織運作、行銷及公共關係、績效評價之認識,進一步分析宗教型組織與非政府組織間互動、角色及功能。
適合從事工作
-
行政事務秘書
-
主要負責處理資訊及文書類的工作,並協助確認主管行程、會議安排及記錄等工作。
-
-
人力資源助理
-
協助人力資源相關業務、人力資源行政工作,以及執行部門主管交辦事項。
-
-
公關企劃人員
-
負責公關活動之企劃與執行(如:企業活動、產品上市、獎勵活動、主題餐會、開幕剪綵活動、慶典儀式、展示會、慈善贊助、募款或是其它公眾活動等)。
-
-
行銷企劃人員
-
從事行銷企劃擬定,透過廣告、公關、媒體、品牌的資源整合與運用,達成產品或活動最佳的曝光效果,以提升公司形象及產品競爭力。
-
-
國貿人員
-
處理國際貿易事務,如進出口作業、安排貨物運輸業務、市場開發、接訂單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擔任佛光大學校園形象大使
版權:蔡雅涵
蔡雅涵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班學士(100學年入學~103學年畢業)
佛光大學公事系系學會會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104學年入學~106學年上學期畢業)
107學年元月碩士班畢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擔任專責導師迄今。
蔡雅涵同學大學四中年,兼顧課業之餘,更是熱衷課外活動與公共事務,無論校際或系上參與,皆讓她發揮和磨練許多,並走向國際學術開闊視野。107年1月,蔡雅涵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專責導師室上班。
這是蔡雅涵正式踏入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成家立業、培育下一代的穩定基礎。
圖解:張凱智返校演講照片
版權:公事系丁念慈
張凱智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105~108學年)
宜蘭大學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108~109學年)
校園內的創業經歷:大二時透過研發處創業吧競賽榮獲第一名,取得佛大德香樓中庭的校園創業場域,營運成功。張凱智也運用校園資源與管道,培養出跨域的各項知識與能力,陸續參與創立了佛大康樂性質社團「旅人」、服務性質社團「知心服務隊」、佛光大學啦啦隊…等;同時也積極參加教務處自主學習活動各項競賽,屢獲佳績。
就讀公事系期間,張凱智注意到長照領域,開始深入了解相關政策與法規。在郭冠廷老師引導與啟發下。大三又選了輔修外系學程,前往衛生局長照所實習,在大四畢業那年的9月1日,申請了設立了第一間長照機構。迄今已創辦七家長照及日照機構。可謂充分運用公事系專業知識與佛光校園資源,打造自己成為青年企業家。
圖解:張阜康回校分享創業過程
版權:公事系陳尚懋教授
張阜康
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
張阜康在校期間,擅長舞蹈、主持與親善大使等活動,建立優良表演與社交能力。
學士班畢業時,因機緣在親友邀約下,親赴緬甸創業經營火鍋店。數年間奮鬥有成。並深諳緬甸語與東南亞多元文化。如今張張阜康結合原先舞蹈與主持之長才,轉型從事藝人經紀人以及街舞活動主辦人。
張阜康在本系所學,如國際關係、區域研究、跨國文化⋯⋯等學科,為張阜康打下國際化視野的基礎,跨出台灣、立足世界。
圖解:簡佳敏遊學韓國
版權:簡佳敏
簡佳敏
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2007~2012)
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2009-2010,佛光大學交換生)
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2011-2012,教育部獎學金)
本系就讀期間,簡佳敏運用佛光大學海外交換生機會,前往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一年。留韓期間深獲老師肯定,帶他參加韓國各種傳統典禮、慶典,並給予工讀機會,充分體會國文化。回台後,簡佳敏獲教育部獎學金,大五再度前往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兩年韓國留學經驗,簡佳敏韓文流利。畢業後順利進入外商公司,擔任韓文秘書。之後回故鄉烏石港觀光漁港,從事賞鯨船海外業務推廣。遠嫁韓國後,致力於台韓文化交流,常於二地間往來 。
圖解:沈泓羽在社區發展協會工作身影
版權:沈泓羽本人
沈泓羽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105學年入學)
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109學年入學)
佛光在校期間,即積極參與社區營造、農村再造相關計畫競賽,並屢獲佳績。長期積極參與社區發展、社區關懷據點、地方並曾參與台東史前博物館考古遺址出土及典藏計畫工作。
佛光公事系畢業後,沈同學考入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就讀。同步歷任台東豐田社區、都蘭社區、新興社區發展協會多屆理事長,業務包含:社區評鑑、社區關懷據點、日托站相關業務、弱勢歸懷訪視⋯⋯等。宗教事務方面,曾任台東市安南宮執行秘書、佛光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青年部全國總幹事。目前職務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業務輔導員,以及台東新生社區發展協會秘書。可說學以致用。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