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29 上午 02:53:22
學系特色
1學程分組:「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與「醫務與心衛社工組」,呼應社會安全網與長照需求
2國際化:積極推動日本與印度國際志工與海外實習
3產學合作:與公私部門合作多,強化課程與實務結合
4研究培育:指導學生申請國科會計畫,成果名列前茅
5證照輔導:完善制度,提升專業與職涯競爭力
6導師伴四年:學業、生活與職涯輔導
7師生與系友情誼深厚,系友連結緊密,展現高度認同感
學科意涵
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的專業,是尊重人類價值的行業 ,它的特殊點在於發現人們生命的價值,在這個快速變遷浪潮不斷的時代,它是保障自己與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礎。以預防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失調,發掘個人及家庭社會資源及潛能,恢復個人及家庭的社會功能。本組培育兼具家庭、兒少與司法保護之社會工作人才,以利學生未來在兒少保護、家暴防治、司法體系、學校就業。
學習方法
運用翻轉教學,善用媒材,引導學生思考助人價值與自身優勢能力,思維在成為專業助人者可以有哪些特質與能力的長成,實踐翻轉教育的精神。
圖解:社會工作概論課程教師善用媒材引導學生思考
實習(做中學):課堂講授並實務操作,進入機構或社區,進行方案設計執行評估管理。
圖解:方案實習進行團體督導
多元教學策略:結合PBL教學、個案教學法、遠距教學、合作學習、服務學習、反思寫作、體驗式教學。
圖解:本系三門遠距課程通過教育部認證
運用社會個案學習方法,運用個案研究、案例分享。
圖解:在團體工作教室進行團體工作演練
各課程重視業師協同教學,邀請業師或系友分享與探索職涯與專業發展歷程
圖解:實務經驗豐富的業師分享職涯與專業發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多參與學校社團活動、社會關懷服務的參與,藉由參與各項活動,增加人群服務接觸機會,探索了解自己對人群服務的喜好。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諮商輔導學系、心理系與社工系都關心人的心理健康與福祉,但焦點與訓練方向不同。諮商輔導學系著重於助人技巧與輔導實務,培養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職涯諮商的能力。心理系則以研究人類行為與心理歷程為核心,強調理論、實驗與科學方法,畢業後可從事研究、臨床或應用心理相關工作。社工系則以社會福利制度與資源運用為重,關注弱勢群體與社會正義,訓練學生在家庭、司法保護、醫療心衛與社區中介入與協助。三者皆以「助人」為目標。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本系畢業學生只能從事慈善事業工作,但本系畢業生是以從事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心理與社會個案管理、醫務社會工作以及長期照顧社會工作為主。社會工作者不但不是志工外,還是國家社會行政高普考和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級的一員。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學習內容或學習方法方面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對於社會工作的服務被界定為慈善服務,其學習方法與內容都是如何捐款與募款。但事實上本系是以學習如何整合社會資源,激勵個案、團體、和社區的能力為教學重心。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1)在學習資源方面,本系長期深耕海外學習與交流計畫,提供學生多元的國際視野與學習經驗;同時配合本校推動的AI與跨域課程,強調跨領域應用與創新思維,培育學生能將AI技術整合至實際生活與專業場域中,解決複雜問題。(2)本系重視學生的社會關懷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溝通協作、組織規劃、問題解決與自我反思等核心素養,並在專業知能上不斷精進成長。(3)此外,本系師生互動良好,形成亦師亦友的關係,畢業後仍維持密切聯繫。系友之間透過系學會、系隊與社團所建立的緊密系友網絡,在職場上互相支援與交流,展現出對系上的高度向心力與認同感,並獲得業界的肯定。
特色課程
方案設計與管理
1.認知面:了解方案問題的定義、處遇策略以及資源的開發,進而發展出具邏輯性及有效性的服務方案。
2.技能面:從實際了解現有方案及設計新服務方案的練習中,增加方案規劃及撰寫技巧。
3.情意面:練習學生建立具邏輯性之整合能力,協助學生方案管理及學習方案設計與評估之關係及評估方法。
圖解:本系學生獲南山人壽菁英夢想金完善方案實習
社會個案工作
1.認知面:本課程主要教導學生具備個案工作應有之態度與知識,了解個案工作之重要理論及學習基本工作技巧。
2.技能面:藉由案例演練與角色扮演,協助學生學習如何運用理論知識。
3.情意面:協助學生組織讀書會,藉由閱讀和討論,能對社會個案相關議題有所反思,提升對本課程的理解層次。
圖解:學生透過個案和團體工作陪伴花東新村孩童
社會團體工作
1.認知面:了解團體不同發展階段之任務及學習各團體學派之理論架構及多元文化下的應用重要性。
2.技能面:協助學生由結構式的活動中來學習團體帶領之技巧及應用在特殊族群的價值。
3.情意面: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有效的多元文化團體的助人工作者,從文化覺察與敏感度、知識的主體或是一組特殊的技巧運用。
圖解:學生至機構帶領團體活動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1.認知面:使學生能理解、應用、分析社區工作之基本理論與概念。
2.技能面:使學生能獲得運用與實做社區工作理論與概念之技巧。
3.情意面:引發學生對社區工作之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加觸類旁通與自主學習。
圖解:印度國際志工團,學生至社區進行服務。
諮商與輔導
1.認知面:使學生能理解與應用諮商與輔導各學派的理論與概念。
2.技能面:使學生能獲得運用與實作諮商與輔導各學派的技術。
3.情意面:能引發學生對諮商與輔導各學派之興趣,激發其選擇某學派作為其主要之諮商取向。
圖解:系友榮獲衛福部績優社工表揚
適合從事工作
-
社會工作師
-
社會工作師須具社工師證照,與社工員差別在於薪資具證照加給。工作內容包括評估個案需求、擬定處遇計畫、提供個別、家庭或團體輔導與危機介入,整合社會資源並執行服務與方案管理。服務領域涵蓋醫務、精神醫療、學校、老人、長照、身心障礙、兒少、婦女與家庭、家庭暴力防治、矯正及社區工作等。
-
-
社工人員
-
社工運用專業知能,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社會問題,提升社會功能與福祉。工作包括社會心理評估、資源整合、提供預防與支持性服務,並參與方案規劃與政策倡導。服務領域涵蓋醫務、精神醫療、學校、老人、長照、身心障礙、兒少、婦女與家庭、家庭暴力防治、矯正及社區工作等。
-
-
居家服務督導員
-
居家照顧服務督導負責管理與支持居服員,確保長者或身心障礙者在家中獲得適切照顧。主要工作包括評估服務需求、擬定與調整照顧計畫、督導居服員執行服務、協調家屬與專業人員溝通,並進行服務紀錄與品質稽核。需具備社會工作與長照專業及良好溝通協調能力,確保服務安全、專業並符合使用者需求。
-
-
就業服務人員
-
就業服務社工或職業重建人員主要協助弱勢族群(如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單親家庭等)提升就業能力並順利就業。工作內容包括就業評估、職涯諮詢、履歷與面試輔導、職缺媒合、就業追蹤及與雇主合作。另提供心理支持與資源連結,協助服務對象建立自信、穩定就業,達成自立與社會參與目標。
-
系友生涯發展
蘇尚庭
113保護專線社工督導
具多年第一線社會工作與危機處遇經驗,現任113保護專線社工督導,負責個案評估、危機介入、跨單位協調與人員督導,專長於家庭暴力、性侵害與兒少保護案件之處理與服務品質提升。
蔡教仁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會工作室副主任
具豐富醫務社會工作經驗,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會工作室副主任。負責整合臨床社工服務、提供病患與家屬的心理社會支持、協調醫療與社會資源、協助經濟援助及處理出院後續事宜等,並進行跨專業團隊協作與社工人員督導,致力提升病患整體照護品質。
陳巧禎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社工督導;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
具豐富實務與教育經驗,從事減少傷害服務、藥癮青少年與成人及其家庭輔導,並推動愛滋與性傳染病防治教育與個案處遇;同時致力於性別與多元性別教育推廣,以及助人專業人員之培訓與督導工作。
黃凱威
新北市瑞芳社福中心社工督導
具多年社會福利與個案管理實務經驗,現任新北市瑞芳社福中心督導。負責社工專業督導、資源整合與跨網絡協調,專長於弱勢家庭支持、兒少保護及社區福利服務推展,致力提升在地社福服務效能。
吳政杰
嘉義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社會工作師、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講師
畢業至今從事學校社會工作與輔導實務經驗,資深學校社工師,現任嘉義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社會工作師。負責學生個案輔導、危機介入與家庭支持服務,並推動校園心理健康與多元輔導方案,協助學生適應學習與生活挑戰。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