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 加入比較清單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0 下午 03:36:39

學系特色

本系於民國92年正式招生。教學特色為兼重社會學、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等三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訓練,善用學校教育資源及附設醫院醫療資源,培養「符合社會變遷趨勢,培養具有醫學人文素養與反思能力的社會工作者及社會服務人才」。


學科意涵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所指涉的學科意涵包含「醫學」、「社會學」以及「社會工作」。本系特色在於結合社會變遷趨勢,著重「健康」、「疾病」、「醫療」在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變革。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自我省察及表達能力: 建議學生統整家庭背景、生命經驗及人格特質,規劃參與校內課程及課外活動,呈現學生面對解決問題能力及對社會問題的省察。從學生學習或探索的經驗中,呈現如何與學生對個人大學生涯的規劃進行連結。
2. 自主學習能力: 建議學生能累積學習成果與人文社會關懷能力之連結,展現自主學習歷程。此一學習歷程檔案能呈現學生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逐步累積、建構自我潛能的過程與反思。
3.對人文社會關懷能力:鼓勵學生以具體事例說明對社會服務、團隊合作與領導有深刻體驗與反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與其他綜合型大學社會學或社工系相較,本系的課程規劃優勢不但涵蓋一般綜合型大學社工系所需的社工師證照考科(例如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組織與發展、社會福利概論等)、社會學鉅視觀訓練的相關科目(例如社會學、組織行為、社會學理論等),更因校務定位涵蓋醫學相關課程裡所需的醫學以及人文課程(例如醫療社會學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普遍對本系畢業生出路的迷思多誤認薪水很低。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的工作皆依工作類型、機構類型、甚至是社工師證照有無而有明顯的差異。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社工專業並不是沒有領薪水的免費人力,不是志工,是需要透過跨專業領域的訓練而培養出來的工作者,社工是有薪水的。
(2)誤解醫社系所訓練出來的學生只懂醫學,不懂社會工作,這是錯誤的迷思,本系不僅有完善的社會工作訓練以及紮實的社會學反思訓練,更強化學生的健康醫療相關專業知識。


補充提醒與說明

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系所經營理念,專注「專業稱職能力培力」的教學目標,於課程中導入實務工作者演講、分享或雙教師協同授課,增強實作與實務能力,引導學生反思性及反身性的思考能力。運用系統回饋機制設計,發揮定期檢視及自我持續改善的功能,以符合「以學生為主體」及符應社會脈動需求。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04-24730022分機13012、13013;04-36098741

信箱:cs1340@csm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社會統計
    • 社會學
    • 心理學
    • 社會工作概論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社會福利概論
  • 大二必修
    • 社會研究法
    • 醫療社會學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醫療社會工作
    • 組織行為
    • 社會心理學
  • 大三必修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學理論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社區組織與發展
    • 質性研究
    • 經濟社會學
    • 社會福利行政
  • 大四必修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社會工作實習(一)
    • 社會工作倫理
    • 社會工作實習(二)

專業選修課程

  • 社工領域
    • 「會談與助人技巧」課程協助學生了解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之基本價值、原則、以及相關理論基礎,並藉由實際觀摩,演練進而增加會談技巧之能力,以達專業關係建立與互動之功效。
    • 「家庭暴力與保護」課程協助學生了解家庭暴力的成因、型態、防治、評估與處遇。
  • 醫療人文領域
    • 「醫療與文化」課程旨在介紹文化於醫療體系中的意義、特質,協助學生思考醫療場域如何因民俗等日積月累的習慣造就的就醫行為,潛意識地蘊含著社會文化的烙印。
    • 「醫病關係與溝通」課程讓學生從醫療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掌握醫病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了解醫療關係實務的現況。
  • 福利領域
    • 「醫療福利政策」課程協助學生認識醫療福利制度的歷史發展、制度類型與問題、議題分析與批判以及現代國際醫療福利議題。
    • 「身心障礙者福利」課程從障礙歷史與文化、障礙的概念、理論及ICF新制、不同障別特性、教育、就業、社區照顧等需求與政策法規討論、社會工作者服務輸送等面向進行廣面的介紹。
  • 社工領域
    • 「會談與助人技巧」課程協助學生了解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之基本價值、原則、以及相關理論基礎,並藉由實際觀摩,演練進而增加會談技巧之能力,以達專業關係建立與互動之功效。
    • 「家庭暴力與保護」課程協助學生了解家庭暴力的成因、型態、防治、評估與處遇。
  • 醫療人文領域
    • 「醫療與文化」課程旨在介紹文化於醫療體系中的意義、特質,協助學生思考醫療場域如何因民俗等日積月累的習慣造就的就醫行為,潛意識地蘊含著社會文化的烙印。
    • 「醫病關係與溝通」課程讓學生從醫療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掌握醫病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了解醫療關係實務的現況。
  • 福利領域
    • 「醫療福利政策」課程協助學生認識醫療福利制度的歷史發展、制度類型與問題、議題分析與批判以及現代國際醫療福利議題。
    • 「身心障礙者福利」課程從障礙歷史與文化、障礙的概念、理論及ICF新制、不同障別特性、教育、就業、社區照顧等需求與政策法規討論、社會工作者服務輸送等面向進行廣面的介紹。

特色課程

適合從事工作


  • 社會工作師

    • 具備社工師資格,根據其專業知識與技能,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社會資源連結、家庭訪問、辦理團體活動、申請計畫案、個案諮商、心理暨社會評估及處置等服務。除公立醫院外,國內外(如:新加坡)私立綜合型之各大醫院醫務社會工作、精神科社會工作、醫務行政單位及公私立立案之療養與安養機構。


  • 研究助理

    • 協助研究計畫的進行,並處理與計畫相關的行政工作。學術機構研究助理受聘參與公私立大學及公私立福利機構之社會福利、社區發展、社會政策、社會立法等之研究計劃案。


  • 社工人員

    • 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除公私立各級醫院之醫務社會工作外,針對服務兒童、青少年、老人、婦女與家庭、身心障礙及弱勢族群等各層面之公立或私立社會福利機構均為就業市場。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 從事各級政府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人員。內政部社會司、各縣市社會局、科、課或室及其所屬之家庭教育服務中心、青少年暨兒童服務中心;兒童局及北中南兒童之家;各縣市政府單位之婦女團體、身心障礙機構、老人照護與安養中心、教養院與博愛之家;司法機構之觀護人室;職訓中心及就業輔導中心以及區公所社會行政課等。



系友生涯發展


多元能力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40% Complete
40%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40% Complete
40%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20% Complete
20%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15% Complete
15%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15% Complete
15%
活動性:動作迅速敏捷,積極主動,容易付出行動,喜歡動態活動
10% Complete
10%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10% Complete
10%
開朗性:樂觀開朗精神飽滿,心無掛礙輕鬆愉快,幸福滿足心理負擔低
10% Complete
10%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10% Complete
10%
親和性:熱心,溫和,和善,關懷同情他人,幫助他人,追求和諧,重視利他
10% Complete
10%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10% Complete
10%
主導性:喜歡影響及領導他人、主導事物,樂於擔任指揮或帶頭角色
5% Complete
5%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5% Complete
5%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