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6 下午 02:08:54
學系特色
本系致力於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堅強師資陣容與課程設計完整建構學生社工專業能力。課程設計不僅包含國家考試要求之45學分及二階段400小時實習課程,並聚焦在長照、家庭、兒少、醫務等社工專業領域,使學生除具備專業理論素養與實務能力外,更具有進階專業領域的涵養,畢業即具備社會工作員就業資格及社會工作師考照資格!
學科意涵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學科,結合社會科學、心理學與社會政策等知識,透過專業方法與實務操作,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困境並促進福祉。社會工作不僅強調專業技巧與倫理實踐,更重視培養反思與批判能力,使工作者能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因應多元需求,整合服務資源,推動社會改變與公平發展。
學習方法
課程講授:
基本的課堂授課,藉由系上教授講解專業知識,並使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反思理論,使學生能夠實踐學以致用。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團體分組報告研討:
經由課程學習需求,讓學生們進行團隊合作,培養多向溝通,培育找尋正確資訊的技巧,接受團體互助與整合資料的薰陶。
圖解:小組報告討論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實務實地實習實作:
先藉由系上必修課程,如:「自我探索與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實習」、「實地工作」學習助人技巧、自我探索、社會現象觀察,再分別地機構參與、個人機構實習、方案實習。以連貫性的方式,使學生一步一步的深入實務實作,實行實地實習。
圖解:實習成果發表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機構參訪:
進行機構參訪能將課堂知識與實務經驗結合,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社會福利機構的運作、服務內容與專業角色。透過觀察與交流,學生可體驗社工在真實情境中的工作方式,進一步理解專業挑戰與價值,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問題分析、資源連結與反思能力,也能啟發職涯方向,為未來實習與職涯發展奠定基礎。
圖解:長照機構參訪帶活動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專題講座:
籍由專家專業領域之寶貴經驗、深刻見解、專業現況、未來發展趨勢等分享交流,讓學生可更了解不同領域的工作挑戰與服務模式,拓展視野並深化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增進批判思考與專業判斷能力,啟發學生職涯規劃。
圖解:專題演講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我們建議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一、關心時事發展,並進行社會參與。
二、參與社會領域多元選修課程。
三、參與社團,並在團隊活動中學習協調合作的精神。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社會學偏重於「研究與分析社會」,重點在於以研究為主,探討社會結構、制度、文化與人際互動的運作原理,追求理解與理論建構。而社會工作則聚焦於「服務與改變社會」,以實務介入為主,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社會問題,強調助人與改變。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易被誤會社工與志工是一樣的,也常被誤以為社工畢業就是要當志工、社工為什麼還要讀到大學,不是只要有愛心就可以了… …等。
社工需要有高度訓練及專業技能,且在本科系畢業能從事職涯廣泛多元,而非僅限單一出路。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總以為社工是只有幫助銀髮族、家境清寒、婦女、身心障礙而已,事實在課程上除了學習「如何幫助」之外,還需要認識不同族群、領域的差異及認識自我的人格特質,而非只需要學習專業知識,自我察覺也是本科系課程所需要學習探討的。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官方網站:https://as3.nhu.edu.tw/
本系官方LINE帳號:@kug3314o
特色課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本課程將廣泛的認識各項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理論,旨在探討人類社會行為的本質與成因;從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團體、團體與團體間的層層關係,了解人社會化的過程、影響因素與結果。本課會深入探討的課題包括自我、認同、團體印象、刻板印象、利他行為等。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
此學科的主要目的在於介紹早期療育社會工作的概念、理論和工作方法。其內容包括:
1.嬰幼兒發展遲緩與障礙
2.早期介入的理論架構
3. 早期療育的家庭處遇
4.早期療育的社會工作方法:團體工作、社區工作與個案管理
進階社會團體工作
進階團體工作課程目標在於,使具有團體工作初步概念、知能的學生,藉由課堂上分組進行的討論團體或成長團體,學習並精進個人帶領團體的各項技巧,並藉由團體經驗體驗團體中的運作動力。
老人社會工作
本課程從高齡學的理論觀點探討老人福利的相關課題。範圍包括老人的生理、心理、社會與福利需求等,透過對於老人與環境互動之認識,提升對老人服務的知能與興趣。
長期照顧
本課程主要在介紹社會工作者在長期照顧領域中所須具備之基本知識範疇,期使學生能於課堂上充實基本之專業,以激發未來投入長期照顧領域之興趣,並充備其能力。
適合從事工作
-
社工人員
-
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
-
-
居家服務督導員
-
具居家服務督導員資格,負責聘任、安排、管理照顧服務員的工作,並擬訂照顧服務品質監測。
-
-
社會/人類學研究人員
-
從事社會現象研究,及人類行為之起源、進化、發展、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為課題之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余朕
剛接觸社會工作時,是以簡單的想法來認識,就像是募款、關懷弱勢、協助餐飲整潔...等,但當開始真正接觸這門領域時,不管是課堂中、實務上,都發現其實比我想像的還要複雜,從理論的基礎、三大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政策立法,及如何和服務對象建立良好專業關係,這些都經由不斷反覆練習,從失敗的經驗,找尋適合的模式。
在擔任生輔員的這段日子裡,從剛開始面試時,透過了其他人的經驗分享,讓我體認到要擔任生輔員是一份相當不簡單的工作,孩子中生活的各項大小事,都是需要生輔員耐心、細心的照顧與教導。而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都要不停的嘗試與磨練,增強自己的能力,以面對所有可能的問題。
段靖玟
在高中時期因為接觸了一些基金會舉辦的志工活動,開啟了我對社會工作的好奇心,在大學四年裡,聆聽過許多不同專業領域的老師的課程,無論是社會學亦或是社會工作,每一堂課都讓我在知識方面更為精進,最終我進入了社會工作實務界,繼續在我堅持的道路上努力學習
剛開始步入社會總是不安的,幸運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很多貴人,帶領一個不知道從何開始的新人一步步走上正軌,即使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我也依然感謝當時願意提攜我的同事,讓現在的我遇到任何困難都能夠冷靜面對並快速解決,希望未來的有一天,我也可以變成其他人的貴人,幫助他們繼續成長
吳季臻
在高中畢業之際,我唯一志願就是當社工,因此在詳查各大學科系後,決定申請應用社會學系就讀,原因在於我覺得應社系很特別,這個科系結合了理論與實務,在學習社工專業的同時,也能透過社會學的陶冶,從更廣的角度去看待服務對象及社會議題。
在大學過程中,因實習我踏入了社區工作,接觸到一個十分特別及有趣的日間托老中心,在過程中,我看見了亞健康老人的照顧需求,也見到長照政策中的不足,便毅然決然的留下來系上的碩士班繼續攻讀,並以此為題,進行研究,讀研究所的過程中,總有卡關的時候,但因指導教授給我十足的支持及指導,使我順利的兩年畢業。
多元能力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