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3/3/3 下午 02:48:05
這個學類學什麼?
華語文教育是研究「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理論與實務,以及華語語言與文化的學科,著重如何將華語及華人文化有效的傳授給外籍人士。近年結合數位科技、第二外語、跨文化溝通、企劃文案、專業寫作等課程,培養華語文產業人才。
學習內容涵蓋漢語語言學知識、華文文學與文化知識、華語教學知識等華語教學能力,也包含華語文教材編寫能力、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華語文測驗評量能力等華語應用能力。
學類特點為除了提升自身的語言及文化知識,更能將知識應用於教授外籍人士華語文。如果你學習華語文教育,你可以學到如何向外國人教授華文與華人文化。
相似學類比一比
本學類主要在培育國內外華語文教學、推廣、實務應用之人才。
本學類易與中國語文學類混淆。
中文語文學類:以中國古典文學、訓詁學及聲韻學為主;本學類則是以華語文及教學應用為主。
有些中國語文學類的必修課程是本學類的選修課;反之亦然。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對於文學文化以及多元語言有興趣,對於跨文化溝通的敏感度高,並且樂於提供良好的教學設計以協助他人解決語言學習上的困難,那麼你很適合華語文學類。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頻繁地學習外國語言,除了英文能力需持續提升,會第二、第三外語也有很大的優勢
●課堂中經常分組討論、撰寫教案、以及上台試教
●教學實習期間有大量的機會直接面對外籍學生進行語言輔導,甚至上台授課
●可以申請出國實習、交換或申請教育部的華語助教並派赴外國進行華語教學
必修或核心課程?
●語言學:漢語語言學、華語語音學、華語詞彙學、華語語法學
●華語教學理論:第二語言習得、第二語言教學法、華語課程設計與教學、多媒體與華語教學
●華語實務教學:華語文教材教法、華語文測驗與評量、華語文教學實習
●中華文化: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化導論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只要會講中文就能教華文 !?
會說標準中文只是基本要求,如何有效能的教授華語文給非母語者的教學設計、實務等均須經專業學習。
只能當老師 !?
除教職外,行政工作、文字企劃及教材編輯工作等都能從事,出路多元。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加深加廣課程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個人特質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志願擔任課輔小老師:如果你的老師或學校正在推廣同儕教學,你可以志願成為課輔小老師,教導需要教學支援的同學。
觀察老師的教學方法:學習外語時,注意每一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老師是否有不同的風格?哪一種對你更為有效。
學會說第二外語:會的語言越多,華語文教學的廣泛度更高。如果時間、能力許可,不妨在另一個國家度過一整個假期,幫助你更快掌握那國的語言及文化。
正音練習:念一篇日常短文,並錄音,聽聽自己是否咬字清晰?聲調是否明確?需要尋找正音專業課程訓練嗎?外籍生是跟著華語老師學習中文的,因此咬字清楚、聲調掌握清晰是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