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1/10 上午 07:28:59
學系特色
本系以完善教育研究環境,培育具有宏觀視野以及國家現代化產業發展所需的電機工程專業領域人才為宗旨,目前已完成大學部、碩士班、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在職碩士專班以及博士班等完整教育體系,教學研究涵蓋光電、通訊、計算機及微電子等四大領域,以培養具有科技與人文整合能力之國家產業現代化電機專業人才為目標,特別針對鄰近科技產業特色,除了扮演人才培育角色之外,也積極參與企業產學合作的執行與推動,以提昇產業技術能力。
學科意涵
電機工程學系係研究電力、電子、資訊與通訊等相關技術之綜合性學門,涵蓋理論、設計、製造、控制與應用等多面向領域。其核心在於電能之生成、傳輸與運用,以及電子與資訊技術之整合應用,藉由系統化的工程方法,發展創新科技並解決實際問題。本學系兼具基礎理論與實務應用特質,橫跨光電、通訊、計算機、控制、微電子、人工智慧與綠能等領域。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專業學科。
實作課程:課程設計包含學生實作、上機演練。
團隊學習:分組專題報告及專題實務研究之探討。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同學在閱讀基礎學科時,基礎原理與邏輯推論需加以理解與運算。實作的練習可透過參加專題展出,在團隊合作下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同時培養動手做的實力。在基礎理論與實驗實作的相輔相成下,將問題歸納、聚焦並融會貫通,提升能獨立完成問題解決能力。此外,上課用書多為原文書,學生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並提升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大致來說,舉凡和電有關的領域幾乎都是電機系的教學研究範疇。本系之教學研究分為四大專業領域:微電子領域、光電領域、計算機領域和通訊領域。由這四大領域延伸之子領域則涵蓋:半導體元件設計、積體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光電元件設計、光通訊、電腦、網路、人工智慧、嵌入式系統、通訊系統、訊號處理、射頻電路設計、微波電路設計和天線設計等。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就職範圍廣泛,不只科技產業工程師,更有系友結合創業計畫,創業成立系統開發公司。畢業出路及應用職別相當廣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普遍分不清楚電機系和機械系。電機系的教學研究領域甚廣,從電子元件到電路而至電氣系統皆是電機系的範疇。若欲以高中所學之知識連結,可以說是以物理學中的電學、磁學、光學和近代物理為主軸而延伸的教學研究。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涵蓋光電、通訊、微電子及計算機等多元領域,提供完整且扎實的電機專業課程,培養高科技產業人才。本系課程規劃完善、師資陣容堅強,研究成果屢獲肯定。除學術表現亮眼外,本系亦積極爭取豐富的業界實習資源與海外交換機會,協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累積實務經驗。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二)
- 計算機概論(一)(二)
- 數位邏輯
- 普通物理學(一)(二)
- 普通物理學實驗(一)(二)
- 工程數學(一)線性代數
- 數位邏輯實驗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二)微分方程
- 電子學(一)(二)
- 電子電路工程實驗(一)(二)
- 電路學(一)(二)
- 電磁學(一)(二)
-
大三必修
- 電子學(三)
- 電機實務專題(一)
-
大四必修
- 電機實務專題(二)
- 工程倫理與法律
專業選修課程
-
光電領域
- 以光通訊及光電積體元件技術為重點,包括近期矽光子相關的基本原理、元件設計、應用等。光電元件的設計、製程、測試、構裝、系統,構建一貫完整的光通訊元件發展架構。
-
通訊領域
- 課程內容涵蓋多媒體訊號處理、資訊安全、最佳化技術、微波電路、通訊積體電路測試、數值電磁與射頻 VCO 設計等領域,兼具理論與實務應用。透過多元訓練,培養學生在通訊、電磁與積體電路設計等前沿技術的專業能力,強化跨領域整合思維,為投入高科技產業奠定基礎。
-
微電子領域
- 課程內容涵蓋半導體元件設計、製程技術、高頻元件與封裝檢測、VLSI電路設計、SOC系統整合及混合信號電路設計等領域。著重從元件到系統的整合訓練,培養學生具備晶片設計與半導體製程的專業能力,銜接未來高科技產業需求。
-
計算機領域
- 課程涵蓋內容包含:人工智慧、軟性計算、演化式硬體、軟硬體正規驗證、GPS系統、機器人視覺資訊計算、演化式計算、智慧物聯網、邊緣運算、人工智慧、嵌入式系統、資訊安全、即時嵌入式系統設計、軟體/硬體協同設計、高效能計算、生醫系統晶片設計、 醫療器材軟體確效。
特色課程
潔淨室製程技術
透過無塵室的操作實務訓練,以建立學員對半導體微元件製程的基本能力以及未來元件製程專業能力的基礎,如黃光微影技術,鍍膜技術,真空技術,蝕刻技術,電子顯微鏡技術等基礎製程操作能力。
圖解:潔淨室製程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電機系
機器人影像控制技術
機器人的發展已經從科學幻想進入日常實用階段。雖然離全自主型的機器人還很遠,已經有許多機器人應用早入娛樂、家庭生活應用、國防、保全等。機器人應用要能實用化,其中與機器人系統硬體搭配的軟體程式設計不可或缺。本課程的目的是提供學生對智慧型機器人有基礎的認識,以數種不同形態的機器人平台,進行AI與機器人的整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導論
本課程為積體電路設計之入門課程,涵蓋CMOS積體電路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機實務專題
本系同學在大三上學期會依照自己的研究興趣與合適專長的老師進行討論,並在大三下、大四上選修適合領域的專題實務課程。專題實務課程的修習過程,除了訓練基本的資訊蒐集、分類與檢索的能力之外,特別著重於整合相關資源進行問題解決能力的養成。並於大四上學期參加電機專題競賽,展現專題研究之成果。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電機系
電子電路工程實驗
培養學生基礎電子電路儀表操作能力。搭配電子學與電路學課程內容,觀察討論實驗數據,由電路量測,配合理論與實驗結果。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電機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通訊系統工程師
-
從事電信、通訊系統與線路工程之規劃設計與整合、新技術開發,並提供技術支援等工作。
-
-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
從事電子晶片設計與開發、佈局設計,並完成驗證模擬等工作。
-
-
系統分析師
-
透過分析使用者需求,了解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執行的任務,負責定義使用介面、程式編碼、切割功能模組以及系統規劃與分析,然後根據公司或客戶的目標建立適合的資訊系統。
-
-
半導體製程工程師
-
從事半導體製程實驗分析、測試等工作,從事製程維持與改良,新產品導入與設備管理等工作。
-
-
光電工程師
-
負責光電系統和元件的研究、設計、製作、測試、製程改善、良率產提昇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系友陳宗益本人
陳宗益
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95級/碩士97級
國立交通大學電信所博士
現職:立錡科技-副理
在碩、博士期間,專注於連續型三角積分類比/數位轉換器的研究。於博士畢業後,加入立錡科技,專心投入音頻放大器(音響喇叭),電池電量檢測計(行動電源)和電流檢測放大器(AI伺服器)的產品研發與設計。
於2020外派至美國分公司,與客戶直接討論設計規格,幫助公司的音頻放大器 首次打入美國市場,並已於2022年回到新竹總公司。立錡科技是一家台灣的類比IC設計公司,專注於電源管理IC和解決方案的設計與製造。 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新竹,產品廣泛應用於電腦、消費性電子、通訊設備等領域。 2015年,聯發科收購了立錡科技。
版權:系友吳禹辰本人
吳禹辰
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100級 學士
美國紐約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分班 第三十六期
現職:Pioneer Services 資訊安全長
畢業後投身資訊安全領域,曾任職於惠普科技、微軟與星展銀行。目前任職於金融科技外商公司,專注於協助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其生態鏈夥伴推動資安與合規體系建置,涵蓋 註冊。同時負責歐盟、中東與北非地區的監管合規規劃,主導依循歐盟 DORA、MiCA及法國 PASSI 之資安與合規框架,協助企業強化資安韌性、風險管理與營運持續能力。致力於推動區域落地合法化與全球信任基礎的建立,推動產業邁向長遠而穩健的發展。
版權:系友游皓婷本人
游皓婷
國立高雄大學電機系99級學士
國立中山大學通訊所碩士
恩智浦半導體失效分析工程師(2012~至今)
2006年6月畢業於國立豐原高中。高中時期對數理課程較感興趣,復以喜歡高雄溫暖的環境,而選擇就讀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大學時期,熱心參與系上事務和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系上師長親筆推薦錄取研究所碩士班及工作的公司。
2012年9月加入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半導體,擔任失效分析工程師協助公司開發新產品並為產品品質把關。在工作上,因與各部門合作密切,對於團隊合作及溝通協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體會,而這樣的態度正是過去系上一直對學生培育的重點之一,也因此對於系上師長當年之教導深懷感激。
版權:系友陳詣翰本人
陳詣翰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100級學士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計算機組碩士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計算機組博士
經歷:
103年任雷瓦迪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
107年任國立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108年任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兼任講師
110年任聚落科技人工智慧技術顧問
2018年任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專案經理,承接教育部與國科會計畫,推動產學合作。2020年攻讀博士,專注AI與機器人整合,開發工業機械手臂三維視覺與AI光學檢測技術,發表多篇論文並累積實務經驗。同年於樹德科大兼任講師,教授資訊與APP設計。2025年博士畢業,將投身教職,持續推動AI研究與教育應用。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