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3/3/16 下午 05:43:32
學系特色
◆逢甲大學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本系以培育產學所需的光電人才為目標,目前有專任教師18人,課程設計強調工程應用,內容涵蓋雷射、綠能、資訊三大光電主軸,實驗設備相當充足,並百分之百提供學生專題實作和企業實習的機會,提升就業競爭力。畢業生近半數繼續深造,其餘從事光電與半導體相關產業。
學科意涵
「光電科學與工程」的核心為光電子學(photonics)與光學(optics)的原理與工程應用。光電子學討論光和電子之交互作用,包括光的產生、偵測與操控。光學內容涉及光的性質,光學元件,和光學系統。近年產業熱門發展方向,包括半導體晶片曝光與檢測,VR/AR顯示技術,自駕車視覺,低軌衛星通訊等都是光電技術的直接應用。
學習方法

本系課程設計採用CDIO創新教育歷程(註)為內涵的成果導向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培養學生學用合一的能力,內容涵蓋雷射、綠能、資訊三大光電主軸,並百分之百提供學生專題實作與企業實習的機會,有利於就業接軌。
圖解:課程設計
版權:逢甲大學自製之圖片

大一:新鮮人專題(Freshman Project)、光電綜論課程。
圖解:精彩的新鮮人專題活動
版權:系上自製

大二到大三:提供2~3門深碗專題式課程,培養學生實際實踐與應用專業的知能。
圖解:光電距離感測裝置專題活動照片。
版權:系上自製(地點:應用電子學實驗室)

大三下~大四上:終端實作畢業專題。
大四:企業實習課程。
圖解:終端專題實作期末發表。
版權:系上自製(地點:人言大樓地下室)

專題式課程以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操作(Operate)之完整歷程,培養學生設計思考、跨領域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圖解:專題式課程設計。
版權:學校提供。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光電的製程與應用上,此外,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光電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與資電、電機、電子、通訊同屬資電領域的科系,光電科學與工程之內容以光電子學、光學為主軸,相關背景知識與應用涵蓋電機、材料、雷射、綠能、資訊等面向。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學生畢業後約35%直接進入職場就業、其餘畢業後繼續在本系碩士班或國內研究型大學研究所碩士班就讀,少數學生就讀國外大學相關研究所。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由於國內多所物理系改名為光電物理系或物理系光電組,高中生容易誤解「光電系」類似於「物理系」。雖然光學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但光電系與物理系在專業必修、選修的課程設計都是不一樣的。在學習方法上,本系以光電科技為主軸提供完整的「學用合一」實作訓練課程,更強調畢業後即具備就業銜接之職場專業技能。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之成立宗旨為「培育優秀學士及碩士級光電人才」與「發展光電學術及應用技術」。本系為大台中地區唯一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交通連結便利、氣候宜人,由於台中氣候乾燥適合發展光學產業,已成為台灣光學產業聚落之中心,且本系緊鄰中部科學園區及工業區,學生在此學習與就業發展具有極佳的地利優勢。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04)24517250#5051
信箱: photonics@fc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光電綜論
- 普通化學(一)
- 普通化學實驗(一)
- 普通物理(一)
- 普通物理實驗(一)
- 微積分(一)
- 計算機概論
- 基礎光電工程數學
- 普通物理(二)
- 普通物理實驗(二)
- 微積分(二)
-
大二必修
- 近代物理
- 電磁學(一)
- 應用電子學(一)
- 應用電子學實驗(一)
- 工程數學(二)
- 光學(一)
- 電磁學(二)
- 應用電子學(二)
- 應用電子學實驗(二)
-
大三必修
- 光學(二)
- 光學實驗(一)
- 光學設計概論
- 光學實驗(二)
- 光電半導體元件導論
- 雷射與光子學導論
- 光電專題實作(一)
-
大四必修
- 光電專題實作(二)
專業選修課程
-
雷射光電
- 分子光譜模擬與分析、光纖元件與應用概論、光學鍍膜概論、光干涉與檢測概論、雷射加工原理與應用、光偵測器原理與應用、光纖通訊概論。
-
綠能光電
- 普通化學(二)、積體光學、光電材料導論、太陽電池概論、固態照明技術、發光二極體原理與應用、電漿沉積技術。
-
資訊光電
- 色彩工程學、光顯示器概論、數位影像處理、液晶導論、全像原理與應用。
特色課程

應用電子學實驗
提供對類比及數位電路之分析及設計的基本能力實習,包含銜接實際應用的一些進階示範。上學期介紹主要元件的物理性質、工作特性和基本的應用電子電路分析。下學期介紹運算放大器及常用IC的物理原理、工作條件。
圖解:學生學習電路接線及示波器操作。
版權:系上拍攝(地點:應用電子學實驗室)
終端專題實作課程
為訓練學生運用所學光電知識,應用於學術研究。體驗專案計畫之規劃程序,並學習論文之寫作技巧與要領。
圖解:學生進行3D列印機台及雷射加工機台操作。
版權:系上拍攝(地點:雷射加工實驗室)

光學實驗
參與學生必須以小組方式完成各項光學實驗。
藉由實際完成之各項實驗,學生能習得光學實驗工具的使用技巧並獲得實驗技能。
圖解:學生進行光學實驗操作。
版權:系上拍攝(地點:光學與光電實驗室)
適合從事工作
-
光電工程師
-
負責光電系統和元件的研究、設計、製作、測試、製程改善、良率產提昇等工作。
-
-
光電工程研發主管
-
負責計劃、指揮及協調有關光電、顯像、照明產品技術等領域之研究發展或設計活動,及專案開發研究等管理工作。
-
-
光學工程師
-
整合光學、電子和機構知識,從事光學設計、研發、改良、調整及修理光學儀器設備及技術指導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到美國聖荷西與google開會。
版權:曾一峻系友提供。
曾一峻
學歷:
逢甲大學光電物理所碩士(2003畢業)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士(2001畢業)
經歷: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理(2011~2013)、技術經理(2013~2014)、經理(2014~2018)、部經理(2018~迄今)
鴻海精密高級工程師(2004-2010)
曾一峻系友從逢甲光電所碩士畢業之後,於鴻海從事光碟機研發工作數年之後,轉型成Project Manger,進而對於市場行銷領域有興趣,轉而去華邦新產品行動記憶體行銷部門,經過數年的歷練之後,帶領行銷團隊,與全世界一級大廠,做產品行銷推廣,並且導入高端消費性產品,部門業績穩定持續成長茁壯。

圖解:除了辛勤工作也要陽光滿滿。
版權:林易澤系友提供。
林易澤
學歷:
逢甲大學光電物理所碩士(2003畢業)
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2001畢業)
經歷:
友達光電面板技術開發處面板設計部副理(2011~迄今)
友達光電面板技術開發處面板設計部高級工程師(2008~2011)
瀚宇彩晶產品技術中心面板設計部高級工程師(2004~2008)
林易澤系友於任職瀚宇彩晶期間,成功開發TN mode 17” wide 、19” wide、 19” 等相關顯示器產品,並導入量產;並於任職友達光電期間,成功開發VA mode 24”, 32”, 55”(含3D function) 等相關電視產品。

圖解:參與印度RSB Cor客戶教育訓練活動。
版權:源祐工業有限公司提供。
張志維
學歷:
逢甲大學光電學系(2010畢業)
臺中市立后綜高級中學(2006畢業)
經歷:
源祐工業有限公司 機械工程師(2011-迄今)
逢甲大學光電學系系友會會長(2014/5/20-2015/5/19)
張志維系友學無止盡,外語能力方面,持續參加英文學習加強口說能力,參與國際展覽,並擔任接待外國客戶及出差各國進行售後服務之職務,足跡遍及德、美、義、土耳其、澳、日本等全球逾十國以上的地區。另外,在人際方面,也感到需要更進一步的專業培養,參加卡內基訓練認證,擔任系友會會長多能促進自身人格培養。閒暇之餘,也善用時間去學習電機、自動控制等工研院相關課程,拓展專業能力,期許自己有更大的發展。

圖解:不斷學習開創斜槓人生
版權:林主恩系友提供。
林主恩
在高中時,我對生物方面非常感興趣, 大學就讀期間, 我選修課程,主要以光電跟半導體為主。 所以研究所選擇逢甲光電系。 很感謝老師們在光電知識上面的啟蒙與指導, 讓我對光電這門研究產生興趣。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逢甲光電有紮實的實驗課程, 讓我在未來的研究生涯當中, 奠定了好的實驗習慣與基礎。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也是我第一次從事跨領域的工作,我需要學習的更多才能了解臨床醫學上的需求。在這些過程中,我一直磨練自己跨領域研究,所以我很積極學習過去跟我學科沒有關係的知識,並將光電的概念放入其中激起更多研究火花。
多元能力
操作能力:用手或手指完成精細的任務,例如抓取、操作、雕琢或組合物品。
個人特質
活動性:動作迅速敏捷,積極主動,容易付出行動,喜歡動態活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