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27 下午 05:21:11
學系特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為臺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其學士班為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以及相關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培育系所,所修習之課程主要涵蓋教育學程與未來對應職業類科之專業科目。訓練學生具有優秀的人格特質,培養自我實現的積極態度,教育學生具備良好的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並奠定繼續進修研究之能力。
學科意涵
本系為培育高職專業課程師資之系所,並同步培育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所需專業領域人才為教育目標。
學習方法
理論課程:學習各學科之基礎及進階理論,培養學生基礎研究能力。
圖解:專題製作競賽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專題實作:由教授帶領學生,透過實際實驗操作,增強原理應用與實務能力,培養學生專業設計、研究能力及實務操作技能。
圖解:專題製作競賽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合作學習:經由各學科之小組討論,培養團隊合作,互助學習。
圖解:寒期能源創意育樂營
版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此外,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主要為培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並培育相關產業專業技術人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主要培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師資。除此之外,亦同步培育技職教育專業領域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主要學習課程內容,除各群師資課程外,亦有技職教育相關專業領域課程。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為培育技術型高中專業課程師資之系所,基礎性課程偏重於專業基礎素養之養成,以理解分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與發展創新能力為學習目標;專業性課程以務實致用為主體,以精進各專業領域之實務技能、設計與管理規劃能力為目的。期許塑造學生優秀人格特質與積極工作態度,以提供各專業領域之工程、實務、研發、管理、設計、教育及訓練人才。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程式設計
從基礎概念到進階應用的內容,一般會從資料型態、變數、流程控制、陣列、字串和函式等基礎知識開始,逐步學習指標、結構和檔案處理等進階主題。
未上傳圖片
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
本課程為介紹各主要先進國家技職教育制度、發展概況,及其與經濟、產業發展之關聯性與互動情形,並加以比較與剖析其優缺點。
未上傳圖片
分科專業技術訓練
本課程為輔導學生至高職進行實習及證照練習,協助學生於在學期間充實職場經驗,以提升自我競爭力。
適合從事工作
-
中高職教師
-
具有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教師。
-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身分,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的工作。
-
-
研究助理
-
協助研究計畫的進行,並處理與計畫相關的行政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張天津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學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
經歷:私立大華工專校長、省立海山高中籌備處主任及首任校長、國立雲林工專創校校、國立台北技術學院及改制後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曾獲教育部學術獎、教育部教育文化獎章、教育部技職教育名人獎、中華民國技職教育學會首屆技職教育終身榮譽獎。積極推展國際學術活動,曾獲愛荷華大學頒贈工業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傑出行政管理獎、賓州大學頒贈傑出校友院士獎(2002)、傑出教育成就獎(1997)、傑出工業教育專業與學術成就獎(1975)。曾任IVETA會長、SME中華民國分會會長等。
饒達欽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院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教授、龍華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永達技術學院校長、華夏技學院副校長/研發長、亞東技術學院校長、佛光大學秘書室主任秘書、佛光大學總務處總務長
曾先後任職僑生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外籍學生輔導室主任,並於1986年獲聘為本系系主任,至1992年任期屆滿。期間由於其治事積極、眼光獨到,因此為本系開創了許多新局,建樹良多。於1999年榮登美國MARQUIS WHO? WHO世界名人錄、1999 Who’s Who in Asia and Pacific Nation名人錄,為國人站上耀眼的世界舞台。
吳正己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電腦)科學教育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現為資訊教育研究所)系主任、資訊中心主任、教務長、副校長職務,現職為資訊教育研究所優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現為12年國教資訊科技課綱研修小組召集人;參與制訂教育部「2008-2011資訊教育白皮書」,負責規劃「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持續擔任教育部高中電腦(資訊科技)教科書審查小組審查委員及召集人。台灣參與「IEA資訊科技教育應用國際比較研究」計畫主持人,台灣地區「英特爾教育」計畫(Intel® Education)主持人及共同主持人。
多元能力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