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4/10/7 上午 10:02:57
這個學類學什麼?
運動保健學類是結合運動與醫學的一門學問,應用於運動指導、運動傷害防護、慢性病預防及老年照護等領域。
此學類以解剖學、生理學、運動醫學等課程為其理論基礎,了解人體的構造及運動科學的內涵。並以紮實的實踐課程為其重心,包括:運動傷害防護、運動貼紮、健康體適能檢測、體適能指導、解剖學實習等,學習各項體適能的訓練方式,提供骨骼肌肉系統相關的臨床評估,並學習擬定適切的運動防護計畫。
如果你學習運動保健,你可以學到有關體適能指導及運動傷害防護的相關知識及技能,並給予運動選手賽前的體能訓練計畫及比賽過程中的保健及防護等。
相似學類比一比
本學類以健康照護及運動傷害防護為宗旨,健康照護包含:提升身體功能,慢性病預防及健康促進;運動傷害防護包含:運動選手賽前體能訓練,賽中及時防護,賽後的治療處理。相較於物理治療學類,運動保健學系更著重在運動傷害的預防,也因為更了解運動所造成傷害的原理及過程,較能夠對於運動導致的傷害種類作及時的處置及照護。
本學類容易與物理治療學類、運動管理學類相混淆。
物理治療學類:要針對骨科、神經、小兒、心肺四大領域的病人,提供罹病後的復健工作。
運動管理學類:作運動組織及活動的經營與管理。
運動保健學類與物理治療學類一樣,對於骨科、神經、肌肉、心肺提供照護;和運動管理學類一樣,關注運動組織及活動的經營與管理及生態發展。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喜愛參與各種體育賽事,並期望能提供各式的活動,來強化運動時的表現以及運動傷害防護,喜歡為所服務的群體,提供按部就班、有條理的活動程序。若具備以上特質,將有機會成為一名出色且值得信賴的運動傷害防護員或健康體適能指導員,作為運動員最貼身的防護員。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要上解剖學,必須敢看大體老師
●大三開始要至球隊或是健身中心實習
●必須要通過EMT1證照考試或是考取救生員執照
●要讀原文論文,撰寫研究專題報告
●最好了解每一種運動的競賽規則
必修或核心課程?
●體能規劃:運動保健學導論、健康體適能學、健康管理
●基礎理論:人體解剖學與實驗、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理學、人體肌動學、運動傷害防護學、營養教育、研究法與統計概論
●實習實務:急救學與實習、阻力訓練理論與實務、運動貼紮與實驗、運動保健之經營與管理、運動處方、體適能測驗與評量
●體能課程:肌力訓練、體適能指導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以為是體育學類或醫學學類 !?
運動醫學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所要學習的是透過醫學相關學問應用在運動上,目的在增進運動表現、運動傷害預防與治療,以及藉由運動指導及運動處方設計,來促進民眾健康為宗旨的學類。
只是健身教練 !?
出路非常多元。例如:職業隊伍或各級學校的運動防護員以及體能訓練師、醫院的運動治療師、健身中心或社區的運動指導員等。體適能指導員能藉由醫學相關檢測,評估身體健康及適能狀況,開立專屬的運動處方,為全面性的健康照護工作。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加深加廣課程
安全教育與傷害防護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參與各大運動賽事:可以觀看各種比賽,學習每一種比賽的規則。除了可以了解運動可能發生的各種傷害外,更可以注意到場邊的防護團隊在運動防護所扮演的角色,怎麼即時處理傷害,對於運動傷害防護有初步的認知。寫下你對運動員在防護與生理保健的課程,去推敲可能所需要的生物生理機制,並且進一步尋找相關資訊來閱讀,整理出你的理解與判斷。
關注生物學、營養學和健康科學:你將了解身體的運作方式,並為大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嘗試應用運動防護的概念:學會一個運動防護的概念,並在學校社團活動中特別注意某些活動可能帶來的傷害,並且與同學、朋友溝通這些觀念和應該如何防止受傷
選修自然科學課程:參加具有挑戰性的進階自然科學課程,包括生物學、解剖學,化學和物理等實驗課程,充實自己的自然科學實驗基礎,有助於未來學習運動保健大學課程時,更了解人體的構造及更容易理解課程內容。
投入體能訓練了解生理機制:運動保健需要以生理運作做為主任務,建議你透過不同體能活動、校內器材,如是田徑、核心訓練、球類運動等,訓練、觀察並記錄自己一段時間內的生理機能表現之變化。
學習人體生理結構:運動傷害防護、健身指導或運動科學等領域,都是以人體的生理結構為學習基礎。建議你可以先對人體的肌肉、骨骼、生理機制等有些認識,不僅認識基礎的功能,更著重在各式運動狀態下的良好與不良反應,以此來理解生理的機制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