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4/10/28 下午 01:24:57
學系特色
本系以機械為基礎,結合電子、電機、通訊、資訊工程、光電工程、生醫工程、材料科學及能源等,進入高科技領域如半導體製程設備、奈微米科技和綠色科技。規劃之課程及研究皆因應科技潮流之發展,本組發展重點有二:1.教育足以操作維護光電整合系統的自動化系統操作維護工程師;2.教育足以開發光機電整合系統的自動化系統設計工程師。
學科意涵
機械工程是一門涉及利用物理定律為機械系統作分析、設計、生產及維修的工程學科。 這學科要求學生對力學、熱學、電學、磁學、化學等基礎科學原理有鞏固的認識,並利用這些知識去分析靜態和動態物理系统,創造、設計實用的裝置、產品、設備、器材、工具等。
學習方法
實驗法:規劃、設計與執行實驗,並且可以分析實驗結果與解釋數據所代表意義。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系
專題實作:自動化光學檢測(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是近年來精密自動化量測所需之必要技術。本課程會介紹AOI的原理、功能、應用領域及AOI對於產業的影響與未來的發展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系
探究應用:發掘、分析工程問題,並且運用數學、科學、工程知識以及應用現代化工具、方法加以解決。
圖解:高階ADSP電腦儀控 智慧型酬載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系
自主學習:學習過程除了教師教學引導,亦仰賴學生自主尋找資源,注重個人的自主探索能力。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系
專業軟體應用:熟練使用機械設計軟體,並強化程式設計撰寫能力。
圖解:光機設計與整合分析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系陳怡呈老師實驗室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現今新興科技快速演變,我們在目前的課程架構下,學生並無法掌握到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往往在學習過程中迷失學習的大方向,而無法學會如何善用知識、工具解決問題,甚至喪失學習動機,只流於應付各課程之考試,而僅習得瑣碎的知識。
建議積極參與高中自主學習課程,除了單方面接收知識外,可統整各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知識與擷取新興科技知識,並進而實踐所學知識。也可積極參與專題課程,藉由應用知識增加對理論內涵的理解。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與電機系:同-相近的部份是關於電子及控制的理論課程/異-在於除了控制介面外,更可學習到控制介面與機構本身的關聯性,以及整體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與光電系:同-本系光機電工程組與光電系的相同的部份,在於光學的理論課程。/異-本系光機電工程組除了光電材料探討及光學檢測等應用外,更注重與實際工程應用之結合及產品的開發。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機械系畢業以後會去當黑手,黑手目前是台灣很缺乏的專業人才,不是想當就可以當。
機械系畢業以後會被以為只能去傳統產業工作,傳統產業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劍的技術,此技術並非想學就學得到,老經驗的師傅沒有義務一定要傳承。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以為機械系只學力學、是培養學生操作機器之黑手,但機械是工業之母,任何高科技行業皆需要機械背景之人才,尤其是知識爆炸及科技整合之時代,更極需有系統整合知識之人才,而機械系就是扮演培育系統整合人才之最佳系所。本系光機電工程組更是整合光機電等方面的知識,培育光機電系統整合人才。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發展以機械為基礎,結合電子、電機、資訊工程、光機電工程、能源工程、生醫工程及材料科學等領域,並涵蓋新興科技領域如半導體製程設備、奈微米科技、智慧製造、機聯網、人工智慧等。,故本系畢業之學生就業領域相當寬廣,除機械產業、電子資訊產業、教育研究機構外,亦能進入新興高科技產業 (如能源、光電、及生技產業) 服務。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製造工程實習
- 機械製圖
- 靜力與材料力學
- 光機電工程概論
- 微控制器
- 普物實驗
- 熱力學
- 微積分
- 工程程式設計
- 普通物理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基礎工程光學
- 機構學
- 電路及電子學
- 電路及電子實驗
- 動力學
- 基礎工程光學實驗
- 材料科學
- 精密機械製造 I
-
大三必修
- 精密機械設計 I
- 流體力學
- 量測實驗
- 自動控制 I
- 電磁學/近代物理導論 (必選一門)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
專業選修課程
-
光學原理與應用
- 工程光學、光學量測、工程光學設計與應用、自動化光學檢測
-
光機原理與應用
- 電腦輔助製圖、光學機構系統設計與分析、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整合、微致動器、半導體設備及製造整合I、半導體設備及製造整合II
-
機電系統
- 光機電介面及實驗、機電整合、感測原理、電磁及電動機、系統動態、機械量測
-
機電控制
- 系統動態、感測原理、機電整合、電磁及電動機、應用控制(101-103)
-
系統控制
- 線性系統、數位控制、數位訊號處理演算法、自動化光學檢測、現代控制理論、振動學、機器人學、系統建模及識別
-
電控實作
- 光機電介面及實驗、數位訊號處理韌體
特色課程
工業機器人原理與自動化應用
教導工業機器人原理、應用與實作演練,以ABB IRB-120工業機器人為實驗設備,教導學生熟悉該機器人相關的軟、硬體操作,使得學生具有工業機器人相關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技能。
版權:本系賴景義教授提供
微控制器
本課程除提供一位機械工程師所應具備之機械基本知識外,亦是踏入機械設計工作的基本入門課程。課程主要透過結構化知識、實地拆解/參觀、應用工具軟體、 漸進式設計作業等策略,帶領學生學習完整的機械設計內容:學生透過作業學習如何從系統面思考,自概念設計、基本設計至細部設計等階段逐步完成一部機器設計與繪圖工作。
版權:本系MVMC實驗室提供
精密機械設計
本課程除提供一位機械工程師所應具備之機械基本知識外,亦是踏入機械設計工作的基本入門課程。課程主要透過結構化知識、實地拆解/參觀、應用工具軟體、 漸進式設計作業等策略,帶領學生學習完整的機械設計內容:學生透過作業學習如何從系統面思考,自概念設計、基本設計至細部設計等階段逐步完成一部機器設計與繪圖工作。
圖解:精密機械設計課程之主軸與應用輔助軟體
版權:本系自行繪製
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整合
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簡稱CAD/CAM),是指利用電腦來從事分析、模擬、設計、繪圖並擬定生產計劃、製造程序、控制生產過程,是自動化的重要中樞、影響工業生產力與品質。課程中規劃一主題,引導學生設計相關產品,並實際以3D列印製作出來,過程中學生將瞭解「設計」與「可製造」之間的鴻溝。
版權:本系3D列印實驗室
自主學習專題
以自主學習專題的方式,透過講授課程教學與專題課程實作同步進行,使同學除了單方面吸收理論知識外,也能理解到理論該如何實際運用,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目前本系共有6個主題,每個主題共有4個自主學習專題,學生須於大二上至大三下依序修習,專題主題包含智慧製造、光學、半導體...等主題。
圖解:自主學習專題學生成果
版權:本系專題指導教授提供
適合從事工作
-
產業工程師
-
包括半導體、電腦3C、汽機車、精密機械、電子、製造等產業。
-
-
學術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
-
包含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山科學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核能研究所等。
-
-
教研人員
-
於國內外大學擔任教職或從事研究工作之教師、博士後研究、研究助理等。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系友會
方永城
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士(74級,1986)
在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擔任系統產品和數位家電事業群總經理,所開發的產品屢屢榮獲「臺灣精品獎」殊榮,並且領先業界先後研發出超小型迷你電腦和數位家庭娛樂中心電腦;另服務大眾電腦期間,建立該公司PC系統整合能力,當時在業界首屈一指。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系友會
陳文傑
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所碩士(1991)
中央大學機械系學士71級(1983)
致力於產業技術創新,強化我國產業競爭力,曾開發精密鋼珠加工、流體動壓軸承、工具機用精密級斜角滾珠(子)軸承多項精密軸承技術,並擔任「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於公司內部成立「節能減碳委員會」,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及空壓機廢熱回收裝置,更與工研院合作設置「有機朗肯循環低溫廢熱發電機組」,帶動我國製造業投入低溫工業廢熱發電行列。
版權: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系友會
王陳鴻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2000)
王陳鴻校友於慶鴻機電公司自基層做起,經過研發、業務、行銷、管理等多方歷練,自接任慶鴻機電總經理之職,以創新思維領導公司發展,重視技術研發、品牌行銷、人才發展,帶領慶鴻團隊榮獲 42 項國家級大獎,並長期於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業獲利率第1名。經營管理績效卓越。業外,積極投入產學合作與社會公益,熱心參與母系之各項活動,持續投入與回饋母校。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