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7 下午 01:37:02
學系特色
清大動機系橫跨「機械」與「電機」兩個領域,是台灣第一個推動「機電整合」的系所,更透過課程與師資結構的調整,成為「光機電整合」的先鋒。2018年更進一步結合人工智慧與資訊科學,利用最佳化技術、機器學習、資料探勘與大數據分析,推動機械工業與製造生產系統之智慧化,邁向「AI光機電整合」。
學科意涵
只要是會動的機器,無論是手動的或電動的、燃燒汽油或瓦斯的、利用太陽或風力的,都屬本系的研究範疇。日常生活中除了發電機、汽車、渦輪引擎等大家已熟知的大型機械外,電腦、手機、晶片系統等尺寸小、精密度高的電子產品、奈微米元件、生物醫學用微小晶片系統等,也都是近年來本系重視的研究主題。
學習方法

專題實作:選定一個專題研究題目,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藉由實際設計與實驗操作來解決務實的工程問題。
圖解:學生專題研究實作作品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學生動手作團隊-清大賽車工廠:一群熱愛賽車的同學組成的學生方程式賽車團隊,以從零開始的方式打造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行銷的方程式賽車。2016年起第一次赴日本參加JSAE(學生方程式賽車競賽)獲台灣隊伍第一名;自此每年皆重新打造新賽車參加比賽,並不斷調整精進賽車性能,每年屢獲佳績。
圖解:賽車工廠團隊學生與自行打造之賽車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學生動手作團隊-DIT Robotics:由一群喜愛機器人的學生組成。DIT=Do, Improve, Try,即秉持動手實作、不斷改進、勇於嘗試的精神迎接挑戰。團隊學生自行打造機器人,參加國內各種不同比賽,甚至每年赴美國、歐洲等地參加國際性機器人比賽,屢獲佳績。
圖解:DIT Robotics參加歐洲機器大賽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能培養能夠主動發掘問題,並解決問題之能力。
2.能利用所學知識,將理論於實際應用。
3.能在投入任何學習過程中能夠反思。
4.能融入團隊合作,發揮自我價值。
5.能提升自我英文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研究範疇包括動力能源、電機控制、微機電與奈米科技、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生醫工程等。有別與一般機械系,本系致力於整合「機械」與「電機」,為台灣第一個推出機電整合課程的系所;並將結合人工智慧與資訊科學,推動機械工業與製造生產系統之智慧化,邁向AI光機電整合。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容易誤以為機械系未來出路多為傳統產業,甚至需上機台做黑手。實際上本系畢業生廣泛從事於學術研究、政府或國營單位、3C科技產業、製造產業等,未來出路廣。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容易對機械系的學習內容認為須做粗重工作、做黑手修理機器等刻板印象,甚至認為女生不適合念機械系,此為錯誤觀念。本系的研究領域涵蓋動力與能源系統、電機控制、精密機械技術、人工智慧、光機電系統技術、微機電系統與奈米科技、生物與醫學工程等。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大一修習包括基礎必修科目(普物及實驗、普化及實驗、微積分、工程導論等)、程式設計、材料科學導論、工場實習。大二修習動機系專業科目,如工程數學、應用力學、熱流學、電路學、電子學等。大三可依興趣選擇於「能源」、「電控」、「奈微米」、「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四個專業學程中擇一修習。最後在專題研究這堂課,學生利用三年多來所學的知識技術,以團隊方式進行題目研究,動手解決務實的工程問題,參加公開專題成果展。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資料準備中
信箱:資料準備中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物理五選二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二
- 工程數學一、二
- 應用力學一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驗
- 程式設計
- 工程導論
- 工程圖學
- 工場實習
- 材料科學導論
-
大二必修
- 基礎熱流學一、二
- 電路學
- 電子學一
- 電子電路實驗一
- 材料力學
- 機械製造
- 應用力學二
-
大三必修
- 固體力學與奈米材料實驗
- 機械設計
- 專題研究一
-
大四必修
- 專題研究二
- 熱流與動力系統實驗
專業選修課程
-
電控學程
- 培育系統分析、設計、量測控制與系統整合的能力。課程應用包括馬達、機器人、自走車、半導體製造與自動化、聲學系統、機械視覺、訊號影像處理、光機電系統、生物醫學微系統、系統微型化可攜式與穿戴式應用。
-
奈微米學程
- 奈微米學程是理論性強,且應用廣泛的尖端科技學程。包含 微機電感測控制及驅動元件製程開發技術、微機電系統整合技術、射頻、光學、生物醫學、電腦與週邊微機電系統研究等領域。
-
能源學程
- 培養具備新興與傳統能源及動力系統科技所需基礎能力之科技人才。能源與動力系統包含 太陽能、燃料電池、風能、航太科技、磁浮系統、車輛動力系統、複循環動力系統、汽電共生等領域。
-
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學程
- 強調以領域知識技術為主之學習及抽像理論與實務工程問題之連結,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課程包含了精密機械技術、人工智慧、電腦輔助設計製造、光機電系統設計、工具機、超精密加工技術、奈米加工技術等領域。
特色課程

專題研究一、二
在這門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課程中,學生必須利用三、四年來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術,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選定研究題目,藉由真實的設計與系統的建立來解決務實的工程問題,並於一年研修後之期末參加公開專題成果展。
圖解:動機系期末專題成果展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基礎熱流學
以熱力學(包含第一及第二定律)分析系統的物理化學能量變化,並應用在許多熱力學循環分析,是所有機械、電機、化工應用工程的基礎學程。
圖解:動機系機工實驗室-燃料電池量測平台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應用力學一、應用力學二
應用力學包含包括靜力學及動力學。靜力學為固體力學之基礎,它以質點或剛體探討靜力平衡問題,也是動力學之基礎。動力學主要討論的範圍為研究運動的變化與造成這變化的各種因素,亦即研究的是力對於物體運動的影響為主,其基礎定律是牛頓運動定律。
圖解:動機系機工實驗室-動平衡測試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電子學一
學習如何使用基本電路理論於電子元件之應用。包括固態電子元件理論、電子元件之介面、固態電子元件之發展歷程、電子元件模式及如何使用電腦輔助工程軟體LTSpice於電子電路分析。
圖解:動機系電子實驗室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機械製造
課程的目的在了解與機械工程相關的各種主要工業與商業的產品及其零組件的生產方法、可採用之各種加工法、各種加工法的基本原理、特性與所須之設備、以及生產加工過程中要精進生產力所涉及的工程方法。
圖解: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製程
版權: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機電整合工程師
-
研究有關電機與機械之能量轉換與訊號處理系統、原理,從事機械模組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設計規範,進而達成整體最佳化之工作。
-
-
自動控制工程師
-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
熱傳工程師
-
負責設計規劃熱能利用、散熱系統及熱能傳送等相關應用產品,及熱能處理有關設備之製造、裝置、操作、維護及保養等作業。
-
-
微機電工程師
-
從事微機電元件或產品的研發、設計、測試、維護等工作。
-
-
機構工程師
-
負責設計模組、機構及製圖、製作軟版如TAB、COF、FPC、COB等,並協助模組製程設計、製作樣品測試並檢修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黃有執先生
黃有執
清華大學動機系學士92級、碩士94級畢業。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長。

圖解:史維先生
史維
清華大學動機系學士77級畢業。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圖解:徐敬全先生
徐敬全
清華大學動機系學士91級、博士97級畢業。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圖解:楊威迦先生
楊威迦
清華大學動機系學士76級畢業。
喬治亞理工學院航太工程學院 William R. T. Oakes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圖解:蔡進步先生
蔡進步
清華大學動機系學士81級畢業。
巨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多元能力
機械推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與電子設備的運作原理或方式,且能組裝、調整或修理。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