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1/9/1 下午 03:48:04
學系特色
本系通過IEET工程教育認證,以程序設計、精密分離、綠色科技、能源工程、廢水處理、奈米/光電/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薄膜為重點,強化電腦輔助與人工智慧,設立製程科技、材料科技及能源科技學分學程,設立就業學分學程鼓勵學生至業界實習,設立預研生制度與研究生入學獎學金,積極推動國際交流,系友會積極回饋協助運作。
學科意涵
以數學、物理、化學與材料為基礎,結合工程原理與實務,利用安全、環保、經濟的程序生產物資或解決問題,包括程序設計、精密分離、綠色科技、能源工程、廢水處理、半導體製程、奈米/光電/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學習方法

實驗法:根據原理進行實際操作,利用數值方法分析結果並完成報告。
圖解:實驗室實機操作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分析法:流體力學、熱量傳輸、物質傳輸、反應動力、材料性能之理論與實務應用。
圖解:貴重儀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SEM)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模擬法:使用專業化工程序、材料加工與人工智慧軟體(Aspen Plus, Aspen Dynamics, ANSYS Fluent, Moldex3D)解決問題。
圖解:2019模具展(Moldex3D軟體)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設計法:以團隊合作及討論,使用專業化工程序軟體規劃化工流程、分離設備、反應器、控制系統等,並完成報告。
圖解:實驗室實務操作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學系著重原理,化工系著重應用。化學反應與材料生產密不可分,化材系演變使學生成為具有化學與材料背景的工程師。除石化工業與人工纖維外,逐漸進入到能源、光電及生醫等產業,並在程序減廢、水處理、潔淨能源、減少二氧化碳、降低環境污染等貢獻很大。材料系以金屬和陶瓷為主,高分子與生醫材料較少。化材系著重尋找合適的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和操作程序,做出符合功能的材料,並測試分析材料的各項性質以瞭解它們的應用特性。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化材系課程已跟傳統化工系不同,學生誤解畢業後只能到化工廠工作,事實上化材系為出路最廣的科系,舉凡電子業、光電業、半導體、生醫製藥、特用化學品、紡織業、油電產業、石化工業、食品工業、環保產業、化妝品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常被誤解偏重化學及材料,不會用到數學和物理。這四項基礎都會用在製程的原理、設計與操作,及各項材料/產品的應用與分析。本系強調實做實驗與程序設計,培育學生解決實際生產問題,也注重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開設製程科技、材料科技與能源科技三個學分學程,另開設就業學分學程與暑期實習。鼓勵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參加實做競賽及出國交換學習。本系實驗課程比例偏高,注重電腦輔助程序設計。畢業生進入研究所比例很高。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概論
- 普通物理
- 微積分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驗
- 材料科學
- 質能均衡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實驗
- 物理化學
- 無機材料
- 物理化學實驗
- 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一)
-
大三必修
- 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二)
- 化工熱力學
- 高分子化學
- 化學工程實驗(一)
- 分離程序
- 化學反應工程
- 化學工程實驗(二)
- 儀器分析
-
大四必修
- 程序控制
- 程序設計
- 材料工程實驗
- 化學工程實驗(三)
- 儀器分析實驗
專業選修課程
-
製程科技
- 精密分離概論、環境工程概論、生物技術概論、化學工業減廢、化工程序電腦輔助設計、生化工程、化工機械、廢水處理
-
材料科技
- 奈米材料概論、精密陶瓷概論、光電材料與技術、固態物理與化學、半導體製程概論、生醫材料工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鑑定與性能檢測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工程、電化學工程、新能源材料、儲能材料科技、節能照明技術
-
共同領域
- 化學工業安全概論、工程統計、智慧製造數據分析、化工技術與材料市場分析、專題研究
特色課程

程序設計
學習化工程序與化工產品之設計方法與過程,使用專業軟體,藉由團隊合作完成化工製程設計。使學生具有應用專業知識以完成一個完整程序之設計、培養報告撰寫及成果簡報之能力。學生結合三年所學,使用化工專用軟體設計一完整的工廠製程,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圖解:化工程序設計報告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奈米材料概論
本課程給予學生介紹學習奈米材料的基礎知識,包含結構、性質、製備與應用。老師解說生動有趣,並配合實際範例,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圖解:奈米材料結構圖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高分子材料應用實習
強化在校課程與職場體驗的工作導向學習,於相關產業及研究機構實習,將課堂所學應用於實際工作中。透過產業技術的訓練提升就業競爭力,強調實務報告或專案研究激發學習動機。
圖解:大三升大四暑期全時全職校外實習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質能均衡
培養學生具備分析及計算質量與熱量平衡,為後續專業課程之基礎。學習以工程計算處理問題,獲得程序相關問題解答。老師和藹親切,學生能了解質能均恆的基礎與應用。
圖解:化材週作品(系學會製作)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單元操作
教授輸送現象中「動量傳輸」之概念、理論與應用,並讓學生瞭解熱質傳現象,包括熱傳導、對流與輻射、擴散質傳,同時介紹相關的傳遞方程式、數據處理、與熱質傳遞程序分析方法。
圖解:化工廠模型(系學會製作)
版權:淡江大學化材系版權所有
適合從事工作
-
製程工程師
-
規劃及執行化工、能源、材料、電子、半導體與生醫等產業產品的生產流程,提高良率,維持工業安全,減少汙染,降低生產成本
-
-
研發工程師
-
新製程與新材料之研發
-
-
化學工程師
-
特用化學品、生物技術、石化工業、食品加工、纖維紡織相關領域之研發
-
-
檢驗分析工程師
-
實驗與分析儀器之操作與維護
-
-
測試與品管工程師
-
檢測並維持生產流程及產品之品質
-
系友生涯發展

孫瑞隆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化材系前身)
美國Madonna University 企管碩士
台灣黏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伯馬企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孫瑞隆總經理因緣際會接觸到瞬間接著劑,當時公司的瑞典工程師用這個來快速黏合斷裂的水管,實在太神奇。心想應該可以把這種好用的黏膠引進台灣,因而創業。在他非常勤勞地拜訪各個需要用到黏膠的行業、公司之下,一步一腳印,伯馬成為以技術服務累積出口碑的代理廠商。第七年為了找出自己的藍海,伯馬從日本進口更高技術及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售,以解決客戶更高端的問題。

葉秉陽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化材系前身)
MS, The University of Utah,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har
葉博士在美國製藥産業經歷豐富,有多篇著作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以及擁有多項國際專利,曾參與及領導將近45項新藥開發生產。
AMGEN 公司藥物藥劑研發處的執行處長 (2011-present)
BIOGEN IDEC 藥劑研發處的首席處長(2006‐2011)
GLAXOSMITHKLINE 生物藥品開發副處長和藥物輸送處的資深研究員(1995‐2006)

卞宏邦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化材系前身)
臺灣大學法律學士
臺灣大學資管碩士
曾任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委員、經濟部促進投資聯合中心副組長、面板大廠瀚宇彩晶公司法務室智權處長、美商通用器材公司半導體實驗室主管
1.智慧財產局服務期間審結500餘件專利案
2.經濟部促進投資聯合中心服務期間協助百餘家企業排除投資障礙,根留台灣
3.瀚宇彩晶公司服務期間處理國內外訴訟案件,獲致十餘億以上專利權益
4.美商通用器材公司服務期間建立半導體實驗室製程自動化管理系統

石健學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碩士 博士
DSM-AGI新力美科技研發總監 -帶領全球研發團隊致力於光能源固化樹脂材料開發和量產,全球化學法令法規事務
BASF巴斯夫化學電子材料,資深經理資深全球技術經理,資深全球產品經理,全國業務總監
台積電主任研發工程師,研發經理
超過30篇半導體銅製程相關專利發表

魏銘彥
淡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
比利時新魯汶大學核子工程系碩士
比利時魯汶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特聘教授
88學年度「青年教師研究獎」,國科會92年度「傑出研究獎」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一百年度工程獎章(學術研究類),科技部環境工程學門召集人,高考典試委員及命題委員,國科會複審委員(工程處環工學門、永續會) ,環保署空污工廠評鑑及輔導委員,環保署大型垃圾焚化廠查核評鑑委員,環保署資源回收考核委員,環保署代處理廠及再利用廠審查及查核評鑑委員,經濟部及國科會再利用廠審查委員
多元能力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