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23 下午 03:25:29
學系特色
本系旨在培育學生具備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的學識專長,理論與應用能力兼備,為符合台灣重點產業需求,設定發展特色方向如下:(1) 奈米與分子工程、(2) 尖端功能性材料、(3) 生醫工程及材料。
本系設計並建立專屬化工與材料的實驗室與實驗課程如材料化學實驗、化工材料實驗等,期能訓練學生理論與實務兼備,能動腦亦能動手,成為手腦並用具備研發創意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學科意涵
本系系名整合「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其中,化學工程是將數學及物理理論為基礎,應用於化學工業,理論基礎主要是化學、數學和物理學;材料工程為整合應用物質的性質及其在各個科學和工程學領域,理論包括固體物理學,材料化學,應用物理和化學等,為整合化工及材料工程之跨領域科系。
學習方法
一、 化材領域的知識基礎建立。1.結構化與系統性學習:先建立好單一科目基本知識基礎再與後續專業科目建立連結。2.公式與觀念的「推導理解」:不要只死記公式,務必親自推導工程中的核心方程式,如此才能訓練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考。
二、 「實驗法」與「動手實作」的學習法。1.從「驗證」到「探討」:實驗課不只是按照步驟操作,而是要學習設計實驗、操作儀器設備,並將實驗數據與課本的理論或方程式相互印證。2.
儀器分析與數據處理:熟悉各種分析儀器的操作原理與數據判讀。數據是工程師的語言,學習如何準確獲取與解釋數據至關重要。
三、 「整合應用」與「計算模擬」的學習法,現代工程問題複雜,單一科目的知識已不足以解決,需要仰賴軟體工具進行整合與模擬。1.軟體應用與計算工具:積極學習使用化工相關軟體。2.專題研究:專題研究是訓練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從無到有地設計、實驗與驗證一個研究題目,這是最高級的整合性學習。
未上傳圖片
本系學生的學習心態:最核心的學習心態是:
•
從「What」到「How」: 不只問「是什麼」,更要問「如何應用」和「為何如此」。
•
強化邏輯與系統性: 化材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不要將科目視為獨立個體。
•
動手實踐與批判反思:進實驗室動手實驗,並對所有結果保持懷疑與探討的態度。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參與科學相關領域競賽(如化學或物理領域等,但不限於上列之項目)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一般化工系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氣體與液體,材料系則以固體為主,本系則結合化工系與材料系,因此研究對象為整合氣體、液體與固體三者,研究領域廣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就業、升學範圍廣泛,主要進修管道: 進入國內外大學化工、材料、奈米科技、高分子、化學、生化、環工、能源技術、醫工、企管、電機、資工、工業工程等相關領域研究所就讀。化工與材料專長畢業生就業後平均年薪除遠高於文法商科畢業生外,在所有理工科系亦名列前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化材系常被誤認為只學化學、或易被誤解為一直在實驗室做實驗,甚至以為很多化學原理,但實際上本系物理與化學並重,著重於工程與應用,涵蓋範圍廣泛,課程多元化,整合理論及工程應用,更設計實驗及專題課程,讓學生手腦並用。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為化工與材料跨領域整合科系,同學依本系課程規劃修課即可建立跨領域整合概念,並充分提供學生進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機會,大學生即可有機會使用千萬等級貴重儀器,暑假或大四第二學期則提供同學進入優質公司實習機會,另配合學校國際處亦提供有國際交換生學習機會。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I)
- 微積分(I)
- 普通物理
- 普通化學實驗
- 生命科學概論
- 化工與材料科學導論(I)
- 微積分(II)
- 物理化學(I)
- 普通物理實驗
- 普通化學(II)
- 化工與材料科學導論(II)
- 電子電工學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I)
- 物理化學(II)
- 有機材料化學(I)
- 物理化學實驗
- 材料化學實驗
- 物理冶金
- 工程數學(II)
- 化工與材料動力學
- 有機材料化學(II)
-
大三必修
- 化工與材料熱力學(I)
- 化工與材料 輸送現象(I)
- 材料物理
- 化工與材料實驗(I)
- 化工與材料 熱力學(II)
- 化工與材料 輸送現象(II)
- 化工與材料 實驗(II)
- 專題討論(I)
-
大四必修
- 專題討論(II)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普通化學
介紹化學現象之基本原理及其衍生現象,並舉例說明日常生活及產業上應用之實例與化學的關聯性。
圖解:普通化學
未上傳圖片
化工與材料科學導論
由材料結構入門探討材料在構造、性質、性能間的關聯性,以便瞭解固體構造、缺陷等對材料機械性質的影響,進而學習如何強化材料性質。
圖解:化工與材料科學導論
未上傳圖片
物理冶金
本門課為材料的精華課程,使學生瞭解材料的各種重要現象與特性以及整合性的材料概念,課程內容十分豐富,本課程可奠立學生材料科學的核心基礎概念。
圖解:物理冶金
未上傳圖片
化工與材料輸送現象
1.熟悉流體流動的物理現象 2.類比至熱傳遞以及質量傳遞
圖解:化工與材料輸送現象
適合從事工作
-
生產設備工程師
-
負責規劃配置由原料接收至成品出廠,全部過程之機器設備,使空間配置適切,並定期設備檢查。
-
-
產品研發工程師
-
依據市場產品需求,進行產品的初始設計,並負責新產品製程的導入,並進行製程的檢測,以使新產品能夠穩定生產且符合相關標準之工作。
-
-
化學工程師
-
從事商業性化學、物理或生物轉換作業(如:化學品、石油衍生物、金屬、食品、藥品、添加物、合成材料等物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及汙染防制等),並規劃與監督工廠之設計及設備之安裝、操作、維修。
-
系友生涯發展
胡晉誠
畢業第二年進入全台最大的煉鋼廠──中鋼,大學畢業甫進入理想的公司工作,我誠摯感謝所有高大化材系傑出的系友與教授,還有親切的系辦姐姐們。系上提供學生完善的課業輔導以及各大業界實習的機會,甚至系上所擁有的貴儀均可以透過考取相關使用證,在各科優秀教授的指導下利用時間完成專題,參加系上定期舉辦的專題競賽。
目前我的工作必須維持產線順利生產,所以適當的設備材料選用,靠得是鐵-碳平衡圖及物理冶金知識,以及透過化工計算油壓及氣壓,確認各管線適當使用的壓力、溫度及長度。唯有不斷學習並與實務正確結合,才能達到零災害,避免工安意外發生。
陳鳳儀
大學畢業後進入成功大學就讀化學工程研究所,深刻感受高大化材系給予學生的資源與協助非常多,課程安排讓我穩紮穩打,進入碩士班後,能夠順利銜接碩士班課程。
碩士班畢業後,首先進入台積電工作,考量志向後獲錄取台塑集團工作,大學與碩士的學習,得以學以致用。
洪健雄
大學進入高大化材系就讀,配合系上規劃課程按步就班學習,給我們循序漸進的專業知識培養。系上課程最具特色之處為實驗課程,大一到大三實作課程,訓練我們手腦並用及整合能力。大學畢業後考上台大化工碩士班,慶幸有高大化材課程穩紮穩打的根基,碩士班能順利與其他菁英份子一同學習及畢業。
畢業後任職李長榮化工,因大學與碩士知能培養基礎深厚,在工作上得心應手,且能與大學專題指導教授討論專業問題,目前任職中鋼碳素,幸有高大化材的培育,讓我們化工、材料領域皆能就職。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性格特質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