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3/25 下午 03:00:11
學系特色
本系創立於民國44年,為創校四系之ㄧ,民國88年將化學系分成化學組及材料化學組,兩組各招收一班,並同時設有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專班),經六十餘年不斷努力求新,已擁有一流的師資和設備。本系曾獲教育部全國大學--化學學門評鑑第九名,且是私立大學中排名第一。
學科意涵
中原大學化學系,教師研究方向包含,電池開發、生醫材料、高分子材料、新材料合成及特性研究、生物化學、藥物開發、環境保護、新分析方法開發、有機/無機合成及理論計算等。
學習方法
1.基礎化學與應用化學課程並重
圖解:本系課程與實驗並重
版權:林雨臻助教製作之簡報圖片

2.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設計之連年改進
圖解:實驗課程設計之改進(於107-1實施)
版權:林雨臻助教製作之簡報圖片

3.大學部跨領域學程課程設計
版權:林雨臻助教製作之簡報圖片
4.大學部專題研究課程必選。最終目的,乃培養學生具有自修、做實驗及解決問題能力。本系有4位講師,專職教授大學部相關實驗課程,著重實驗教學的品質及安全。
圖解:專題研究由四位短期講師教授
版權:林雨臻助教製作之簡報圖片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學系與化學工程系差異,化學系注重物質的變化,較專注於理論的探討,理論及應用同時並重、化學工程系注重大量生產所需的可行性,偏重應用。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而言,多被認為化學系畢業多半擔任研發工程師而化學工程系則擔任製程工程師,事實上,化學乃所有基礎,擁有基礎後並能學以致用於許多行業上,例如:研發、製藥產業、材料產業、電子產業、食品產業、學士後醫、生物科技業、專利師及化妝品產業等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外界常誤解就讀化學系做實驗有危險性,相反的化學能更了解許多日常生活中化學物質的作用,進而避免或降低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再者本系有4位講師,專職大學部實驗課程,著重實驗教學品質及安全,目的是希望同學們養成謹慎的實驗習慣。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研究特色 :
(1)發展「新型奈米材料之研發」為本系研究特色領域
(2)整合教師研究專長,申請跨領域整合型計畫
(3)本系教師研究與學生專題實作課程及研究生化學技術課程結合。產業實習與實務應用講座:三年級暑期可至企業實習約八週,提升學生畢業後的競爭力與就業力。大四每週之實務應用講座,邀請業界主管分享生涯與職場秘辛,讓學生了解現今產業狀況及脈絡,督促自我成為學以致用的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
- 化學實驗(一)、(二)
- 微積分
- 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
- 分析化學(一)、(二)
- 化學數學
- 有機化學(一)
- 自然科學與人工智慧導論
-
大二必修
- 有機化學(二)、(三)
- 量子化學
- 化學實驗(三)、(四)
- 物理化學(一)
- 無機化學(一)
- 群論
- 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組)
-
大三必修
- 儀器分析(一)、(二)
- 無機化學(二)
- 物理化學(二)
- 材料科學(一)、(二) (材料化學組)
- 生物化學(化學組)
- 前瞻化學實驗 (一)、(二)(化學組)
- 功能性化學實驗(一)(二)(材料化學組)
- 專題研究A-F
-
大四必修
- 論文導讀與專題寫作
- 進階專題研究(一)、(二)
專業選修課程
-
綜合領域
- 工業化學
- 科學與倫理
- 實驗室安全
- 數據科學導論
-
有機化學
- 有機金屬化學
- 化妝品化學
- 有機光譜分析
- 藥物化學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合成
- 新興材料導論
- 奈米科技導論
- 有機/無機混成
- 無機螢光體材料化學
-
物理化學
- 核磁共振與應用
- 計算化學
-
無機化學
- 群論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合成
- 新興材料導論
- 奈米科技導論
- 有機/無機混成
- 無機螢光體材料化學
-
物理化學
- 核磁共振與應用
- 計算化學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合成
- 新興材料導論
- 奈米科技導論
- 有機/無機混成
- 無機螢光體材料化學
-
生物化學
- 認知神經科學
- 生化感測技術概論
-
分析化學
- 有機光譜分析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合成
- 新興材料導論
- 奈米科技導論
- 有機/無機混成
- 無機螢光體材料化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金屬化學
- 化妝品化學
- 有機光譜分析
- 藥物化學
-
生物化學
- 認知神經科學
- 生化感測技術概論
-
綜合領域
- 工業化學
- 科學與倫理
- 實驗室安全
- 數據科學導論
-
有機化學
- 有機金屬化學
- 化妝品化學
- 有機光譜分析
- 藥物化學
-
綜合領域
- 工業化學
- 科學與倫理
- 實驗室安全
- 數據科學導論
-
材料化學
- 高分子合成
- 新興材料導論
- 奈米科技導論
- 有機/無機混成
- 無機螢光體材料化學
特色課程

工業化學
從實際應用的觀點介紹重要的工業化學品;引導純化學背景的學生能從合乎經濟的化學品製造程序來認識工業化學。

化妝品化學
提供學生基本的化妝品觀念及應用之基礎訓練。

奈米科技導論
認識奈米科學知基本原理、奈米科學之範疇、奈米科學之應用及奈米科學之世界潮流。
適合從事工作
-
研發人員
-
新材料的評估、測試、分析與選擇,開發負責新產品或技術的製程開發及導入等等相關研發事項。
-
-
製藥工程師
-
運用製造工程的知識,結合電機、電子、機械、液壓、油壓與電腦技術,建置、測試與調整製造機械與設備。
-
-
半導體廠研發和製程工程師
-
一個初級製程工程師需具備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學知識即可勝任,甚至更進一步還要具備基礎電子學及半導體元件的知識才能配合先進製程技術的發展。
-
-
品管、生物科技業
-
執行檢測以確定原料、半成品與成品的品質。可以執行檢測樣本的穩定性。
-
-
材料工程師
-
評估材料和開發機械裝置和製程,製造符合產品設計與規格的材料。研發現有材料新用途,包含單一材料與複合材料,如石墨、金屬和金屬合金、陶瓷和玻璃、塑膠和聚合物與天然材料。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化學系拍攝之
黃雅夫
本校傑出校友,民國54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學系。
美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宇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中原大學副教授
Inertech Incorp. (USA) / President & CEO

版權:圖片出自工研院
林健男
本校100學年度傑出校友,民國55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學系。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版權: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網頁
蕭廣仁
本校104學年度傑出校友,民國60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學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教學研究部顧問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特約研究員
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執行長

版權:長庚生物醫學系網頁
周成功
本校105學年度傑出校友,民國60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化學系。
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臺北榮總教學研究部特約研究員
多元能力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個人特質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