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新聞 學類 加入比較清單
大眾傳播學群

資料更新時間:2024/9/3 上午 10:07:37

這個學類學什麼?

新聞學類主要在培養當代事實資訊之產製流程之學理與能力,讓學生具備全球與在地關懷的跨文化/跨領域溝通與合作能力,同時具備傳播生態與政策等相關議題思考能力,藉此增進洞察社會、議題的思辨力,成為日後事實資訊處理和媒體經營人才。
新聞學類課程培養學生根據事實從事資料蒐集、分析和呈現,根據媒體組織定位、透過平台載具和閱聽人互動的能力。在數位匯流下,更需要因應新聞載具平台演化,更新新聞傳播技術。
如果你進入新聞學類,你將可以學到事實資訊處理,包括訪談、觀察、查核、寫作、報導等實踐知能,你將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媒體及社會上各階層人們,拓展自己的人際圈;同時,在觀察現今的媒體現象時,也會有不同於一般人的深入了解。

相似學類比一比

本學類重視批判能力和人文關懷,為社會培養「尋找事實真相」的人才。學生應培養實踐能力包括事實蒐集、查核、分析、議題設定、跨媒材敘事等基本技能。
本學類易與大眾傳播學類、廣電電影學類搞混。
大眾傳播學類:主要是培養具備傳播學基本理論、各類媒體創作、跨媒體實作能力的多方專門人才。
廣電電影學類:主要是培養「影視音」產業的專業人才,包含導演、編劇、攝影、剪輯、主持、表演、節目企畫等。
然而對以上這些學類來說,無論是閱聽人分析、資訊蒐集和整合、以及跨媒敘事能力的掌握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具有真相的熱情與能力,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將所獲取的事實傳遞出去,促使閱聽人獲得可信賴的訊息。期望你具有批判思考能力,能「問對問題,找答案」,具備獲取正確訊息的能力。從事報導工作還需要有克服壓力的心理準備、時間管理能力、以及善於運用配置資源的能力,才能完成任務。如果你期待在有限時間內收集、分析、查核和報導正確的訊息,讓社會大眾有可信的資訊可以依賴,那麼新聞學類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當代媒體正從傳統轉向數位匯流,數位媒體素養也越來越重要。未來傳播載具和產製工具/軟體將不斷更新,因此在學期間必須具備學習未來自我學習的能力,使自己未來可以在快速變化的媒體環境中與時俱進
●新聞講求時效性,因此必須培養時間管理能力,並充分善用組織資源,與團隊成員共同合作
●在校期間,可參加校園實習媒體,也可充分利用校外實習機會,到媒體機構見習,瞭解自己所學不足之處,為進入職場預先準備

不可不知的知識領域


傳播媒體 本國語文 心理學 社會人類

必修或核心課程?


●基礎課程:媒體與社會、傳播史、傳播倫理與法規、媒介敘事、資訊蒐集與應用、程式設計、傳播統計
●實作課程:媒介實務、新聞編輯、採訪寫作、紀實攝影、資料視覺化
●進階課程:語藝理論、數據分析、媒介心理學、媒介社會學、傳播理論、研究方法、傳播倫理與法規、閱聽人分析、社群經營
●實務訓練:校園刊物實習、校外實習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記者都不用讀書 !?


記者必須具備批判思辨的能力,才能在當代海量資訊中分辨真假訊息,並設定媒體議題,從事深度報導。這種批判思辨的能力能力,必須透過大量閱讀和深入學習才能養成。因此「記者都不用讀書」是一種未經深思的媚俗講法。

新聞產業正在沒落 !?


正如同當代社會許機構如銀行、醫院、工廠都在轉型,新聞業也正在轉向數位媒體,新聞需求始終存在,並因科技融入,可以發展出更有趣、更有創意的事實訊息溝通方式。自古迄今,只要有社會存在,就有事實訊息的需求,只是社會賦予的名稱不同,因此新聞媒體將在傳播科技演化同時,會發展出新風貌,但是事實資訊處理的核心依舊不變。

畢業後只能當記者、主播 !?


當代社會許多機構都需要事實資訊處理人才,除新聞產業,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NGO)都是需要事實資訊處理人才,所以新聞系畢業生不只是進入傳播相關行業,也可以到各行各業資訊處理部門任職。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3.75% Complete
23.75%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15.00% Complete
15.00%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13.75% Complete
13.75%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10.00% Complete
10.00%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10.00% Complete
10.00%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10.00% Complete
10.00%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7.50% Complete
7.50%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7.50% Complete
7.50%
more...


高中課程領域


國語文
25.00% Complete
25.00%
公民與社會
17.50% Complete
17.50%
英語文
16.25% Complete
16.25%
歷史
11.25% Complete
11.25%
資訊科技
8.75% Complete
8.75%
地理
6.25% Complete
6.25%
more...


加深加廣課程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50.00% Complete
50.00%
英文閱讀與寫作
12.50% Complete
12.50%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7.50% Complete
7.50%
專題閱讀與研究
7.50% Complete
7.50%
國學常識
5.00% Complete
5.00%
各類文學選讀
5.00% Complete
5.00%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00% Complete
15.0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2.50% Complete
12.5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1.25% Complete
11.2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00% Complete
10.0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00% Complete
10.0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8.75% Complete
8.7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8.75% Complete
8.7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6.25% Complete
6.2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00% Complete
5.00%
more...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5.00% Complete
35.0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7.50% Complete
17.5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00% Complete
15.0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00% Complete
10.0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7.50% Complete
7.5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00% Complete
5.00%
more...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練習對事件的如實寫作:新聞學類的訓練多半離不開寫作,需練習以極短精煉的文字傳達想說明的訊息。因此,你可以加入高中的校刊社,或是培養寫作、寫日記的習慣,讓自己習慣以文字表達想法,替未來的訓練鋪路。


練習在新聞報導中看出完整圖像:了解新聞的管道,不再限於傳統的報章雜誌與媒體,網路新聞、手機APP也是其中的管道,閱讀多個管道對單一新聞事件的報導,分析其報導角度的優缺點,建立對新聞事件的批判思考。


閱讀社會學及心理學叢書:透過閱讀社會學叢書,除了能夠協助掌握社會結構的問題與運作弊端,還可以從中培養社會觀察所需的反思能力。而心理學叢書則會協助你判讀新聞人物行為背後的意義,提供你更多對於推論行為意涵的原理原則。你可以嘗試以這些知識來描寫一個新聞事件的成因。


嘗試用記錄分析生活事件並分享給他人:新聞題材通常來自於生活,這仰賴你對於議題的觀察能力。建議你日常碰到有趣的事、新奇的事,也可以運用手邊的工具(手機、相機)記錄下來,與他人分享並與他人討論,重點在於來練習自己觀察議題角度的多元性。


訓練邏輯思考及口語表達:事件的蒐集,不全然是紀錄,更多是透過訪問,因而訓練自己看見事件最核心的要點,並且能夠提問出重點之處詢問。


進一步規劃學類體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