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比較清單
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4/9/13 上午 09:52:31
學系特色
中原電子工程學系致力於培育兼具專業知識、實作能力與國際視野。課程涵蓋電機電子領域,以符合IC設計、晶片製程、嵌入式系統、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應用等領域就業及就學市場。學理與實務並重,特別重視學生實作能力,鼓勵參與國內外各項專題實作競賽,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銜接就業」。本系邁入創系60週年,畢業系友與未來學(職)涯的發展,擁有勝過國立同科系的多元的可能性,促進學生「學以致用、銜接就業」!
學科意涵
中原電子工程學系旨在培養高科技電子工程人才,以從事類比、混模、數位積體電路設計與製造、光電元件開發與應用、多媒體網路通信、計算機及人工智慧相關領域之整合與應用,課程結構涵蓋電機、電子領域之基礎知識培養,主要分為半導體、晶片設計、通訊系統與人工智慧四組,強調電子專業知識之養成,以符合國內產業發展趨勢。
學習方法
課堂教授:由老師講授電子、電機專業領域之相關學理,厚植學生電學領域基礎素養。課堂上並行以討論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可與老師互相討論,教學相長。
圖解:老師帶領社團投入競賽
版權:系所提供
多元學習場域:片設計實驗室、AIoT創新實驗室、5G通訊實驗室等,每位學生皆有專題製作與企業實習機會,銜接研究所(電子、光電、AI方向)或直接進入半導體產業,可強化動手能力。
圖解:實驗與多元學習場域
版權:系所提供
實驗實作教學:老師及助教協助同學透過電子、電路與電子系統等實際實驗課程操作,同學有充足的實驗課程與設備,可以驗證課堂所學理論。
圖解:由教授與業界導師共同教學
版權:系所提供
 
                                                                    中原電子系積極帶動與國內外企業保持緊密合作及業師開講,推動「學用合一、全球鏈結」的教育模式。最新包含:(1)鴻海科技集團-工業富聯(Fii) / 科技集團:台積電、聯發科、華碩、Google、聯電、日月光、台達電等半導體龍頭人才合作培育及就業實習方案。
圖解:引進全球業界教授世界最新潮流知能
版權:系所提供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本系不強調修課學分數及領域數,但所著重的成績表現以數學、自然科學與語文領域科目為主。高中學生若對電學之物理現象或程式語言感到興趣或有專題經驗則更適合本系。推動英語授課課程(EMI),讓學生能以國際語言學習專業知識。與歐、美、日多所大學簽署雙聯學位與交換協議,培養電子專業、AI思維、跨文化合作與全球溝通力,為台灣與國際半導體產業輸送頂尖人才。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相關學系為電機系和資工系。電子系主要著重領域為半導體元件與製程、晶片設計與通訊系統,即所謂的輕電產業亦為台灣最大產業電子業,本校電機系處所謂重電產業,其規模遠小於電子業。資工系所處產業為軟體寫作及韌體開發,其產業規模在台灣目前亦無法與電子業抗衡。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電子系處台灣最大之電子產業,因此電子系的畢業生未來學涯或職涯的發展也擁有最大及最多元的可能性。如積體電路設計或製造、電腦資訊、半導體材料及元件、通訊業、人工智慧...等行業。本系畢業校友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者亦不在少數,包括在各公私立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或各研究單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電子系的課程結構涵蓋電子、材料、資訊、控制、通訊與數學等各領域,但不代表所有都需要精通。一位電子工程師的培養,基本上只要求其熟練一個領域,如光電、通訊、半導體或積體電路設計之相關技術,之後進一步陶冶其設計電子產品之綜合眼光及整合團隊完成目標之能力。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中原電子系成立於1966年,系友遍佈海內外,教學與研究成果廣受國際肯定,眾多之畢業系友為本系學弟妹最大資產。本系課程涵蓋電子電機各領域之基礎知識,強調理論與實務配合及學生動手之實作能力。本系亦重視學生溝通技巧與團隊精神,善用學校多元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以達電子電機通才教育之養成,為學生後續於產業或學界發展打下厚實基礎。
特色課程
 
                                                                    高速數位電路訊號完整
隨著通訊科技日新月異,傳輸速度即將進入6G時代,如何設計一個可以乘載前所未有的高速信號,足以迎接6G甚至未來7G的電路與電路板已經成為全世界通訊產業的挑戰,本課程從電磁學的角度切入,活用電磁原理,教授如何設計高速電路板並維持高速通訊時訊號的完整性。
圖解:老師課堂授課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奈米電子學
課程以英文講授為主,對於先端奈米電子與量子運算之知識的簡介課程, 提供修習者從基本的觀念及技術知識, 建立先端奈米電子知識。課程內容介紹當前之奈米材料、 奈米結構、 及奈米元件的先端觀念與技術,並以奈米電子、 二維材料、自旋電子學及量子運算為討論重心。
圖解:中原大學知行領航館量子中心參訪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固態元件創意發展(一)
使學生對“ 固態元件”的基本運作原理、設計、模擬、實驗與應用等,能有實際觀摩與接觸的機會,啟發其對“ 固態元件”相關領域的興趣。藉由半導體三位老師的協同教學,透過問題導向的教學方式,可有效誘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提供學生未來選擇“ 固態元件”相關領域,進行專題研究的先期準備。
圖解:老師解答學生問題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超大型積體電路測試
積體電路設計須同步考量電路內部設計與可測性設計,超大型積體電路測試這門課即在說明積體電路設計階段之測試準備工作,課程使用功能強大的軟體分析電路及產生測試信號,以及進行電路之可測性設計,同學們能瞭解測試基本概念,也能實際練習測試準備過程之使用軟體,建立完整之電路設計及測試準備等重要常識。
圖解:課程圖解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模式化通訊IC設計
「模式化通訊IC設計」課程,上學期採用E-1000/YTPC SDR Platform來驗證數位通訊系統的傳收技術,下學期利用Mathworks所提供的模式化通訊IC設計流程,快速雛型化通訊系統實現,以降低同學在 IC設計的困難度,使學生能同時熟悉IC設計的流程與無線通訊系統在FPGA上的實作。
圖解:邀請業師演講擴展學生產業視野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適合從事工作
- 
                                                    硬體研發工程師- 
                                                            從事電腦硬體之研發設計、修改測試、偵錯等工作,並負責監督設備及其零組件之製造與安裝工作。 
 
 
- 
                                                            
-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依產品的系統規格(如:速度、面積、價格)和半導體製程,從事積體電路設計、修改、測試、改良、偵錯等工作。 
 
 
-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Cloud Mile執行長
版權:經劉永信學長同意至其FB下載
劉永信
學習經驗:劉永信先後取得中原大學電子工程系、台灣大學EMBA學位,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職業經驗:CloudMile創辦人暨執行長,擅長雲端服務、大數據與商業拓展,是台灣第一代網路奇蹟「蕃薯藤旗下賣蕃天電商平台」創辦人。CloudMile獲得Google Cloud Infrastructure Specialization認證,更是北亞地區唯一擁有Google Cloud Machine Learning Specialization認證的Google Cloud核心策略合作夥伴。
 
                                                                    圖解:林鼎然老師
版權:本人提供
林鼎然
學習經驗:1997年9月就讀中原大學電子系,利用數學的演算法以及程式實作出系統,大大提升研究學習的興趣,也才知道之前的學習是真的有意義。大學畢業後(90級)繼續在中原電子就讀碩士班,並在畢業後(92級)役畢後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電機博士(2010年12月拿到學位)。
職業經驗:2011年2月歸國回母校母系擔任助理教授,2015年8月升等為副教授。自2018年8月轉任教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現升任為教授。2023年8月前往美國矽谷就職。
 
                                                                    圖解:李鎮宇學長
版權:本人提供
李鎮宇
學習經驗:高中畢業時,因為當時導師的建議及本身個性執著與堅持的特性,選擇就讀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大學時加入系上温老師以及核研所籃博士的研究團隊,温老師與籃博士跟我亦師亦友的關係,讓我從大學到博士畢業學習到很多知識與經驗。畢業後則被網羅至交通大學當博士研究員。
職業經驗:交大博士後研究員之後,先到名古屋大學Prof. Amano(2014年諾貝爾獎)研究團隊當訪問學者。2011/10進入台積電,擔任主任工程師。離開台積電後進入中研院繼續研究,2015/01進入晶元光電擔任處長,學習公司運作與管理,以及產品規劃經驗。2018/03選擇創業,經過一番努力,現任三實科技董事長。
 
                                                                                                                                蔡欣儒
學習經驗:2010/09進入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就讀時加入了陳世綸老師研究室進行多媒體影像數位設計,除了學術上的研究,也著重實務上的操作,有機會跟老師一起參與產學計畫,更了解業界工作所需技能。研究所延續專題的研究,感謝老師指導得以確定研究方向,投稿國外論文並參加全國性比賽獲得優勝。
職業經驗:因研究所的IC設計經驗,2016/09 進入瑞昱半導體有限股份公司,擔任實體電路工程師,在公司進行通訊晶片設計後端(APR)的工作。2017/04 加入聯發科技,擔任實體電路工程師要職,主要產品為手機晶片。感謝陳世綸老師提供很多學習的資源,可以完整學習到晶片製作的完整流程。
 
                                                                    圖解:鄭弘孟學長當選114學年傑出校友
版權:中原大學校友處
鄭弘孟
電子系78級大學部畢業,當選114學年傑出校友。現任「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富聯Fii)董事長長。乃鴻海科技集團最大上市子公司,包含雲計算設備、通信網絡、通訊終端精密機構件及AIOT等先進設備。掌管海內外龐大事業版圖及人事,帶領工業富聯成功上市及轉型,積極佈局多角化及全球化發展。也一舉讓工業富聯成為鴻海集團裡,最閃亮的業績及最成效卓越的事業發展體系。
2023年 上海報業集團【金勳章獎】「年度年度企業領袖」
2023年 澎湃新聞「中國上市公司年度人物」
2023年 界面新聞「中國上市公司年度職業經理人」
2024年 證券時報「中國上市公司年度卓越管理先鋒人物」
2024年 界面新聞「中國上市公司年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