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3/5/8 下午 02:24:58
這個學類學什麼?
電子工程學類藉由控制半導體內部的電子行為,再組合成積體電路,配合軟硬體程式語言及演算法,進而發展出具記憶、運算、通訊或網路功能之智慧系統。
學習內容包括「半導體元件、積體電路設計、通訊與信號處理、電腦系統架構與網路技術」等領域。
如果你學習電子工程,你可以了解智慧裝置最根本的原理,知道建立一個智慧系統是多偉大,更能利用所學的電子知識開發新產品建立新系統,例如自動駕駛之光學雷達與辨識系統、網路資料中心之記憶與運算單元、人工智慧晶片等。
相似學類比一比
本學類發展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設計、信號處理、電腦,以進行3C(資訊、通訊、消費電子)與網路之軟硬體整合。
本學類容易與資訊工程學類與電機工程學類搞混。
資訊工程學類:偏重在軟體,電子工程學類則重視硬體及物理。
電機工程學類:傳統上涵蓋大電力控制設備,電子工程學類則往輕薄短小發展。
電子工程學類與資訊工程學類需要互相連結並進行軟硬體整合以建構電子資訊系統;另外,與電機工程學類有相同基本電學課程,子領域部分重疊部分各自分工發展。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對於電子運作和訊息互動感興趣,且不排斥英文閱讀,樂於閱讀電子工程相關的新知識,還有與人合作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你也能夠積極看待探索未知的領域時的失敗,那麼你會很快找到根本問題,突破自我的框架。你會是電子工程學類的最佳人選。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邏輯思考很重要,很多公式都是從數個小公式推導而來,常常需思考很久,在電子電路設計上,需要非常清楚每個單元的作用與影響,才能做出所要的結果
●運算推理的要求,進階課程多半利用電腦軟體協助運算,須通盤了解整體電路系統之關鍵,才能分析判斷並修正設計
●主動學習,課堂中有不懂的地方要主動發問,並搭配課後的複習,新舊課程都相關,問題累積下來無法建立整體概念與設計能力
●實作很重要,設計軟體硬體往往無法完全用筆試加以評定,但學術界與產業界相當看重相關實作經驗,直接影響後續研究所深造與職場就業
●團隊合作及分工很重要,在畢業前會做一個大型的專題研究,依據學生興趣與指導教授的專業領域分配相關的題目,通常需要收集大量資料且與團隊意見交流,做出屬於自己團隊的成果
必修或核心課程?
●物理: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固態物理、電磁學
●電子電路:電子學、電路學、電子電路實驗、數位邏輯電路設計、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
●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工程數學、機率與統計
●程式語言與電腦系統架構:電腦與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數位邏輯設計、微處理機原理
●半導體:半導體元件物理、積體電路製程、電子材料、光電元件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只做硬體 !?
雖然重視硬體但也涉及許多軟體的部分,系統軟硬體整合是目前發展趨勢。
坐擁高薪 !?
需要有能力面對全球化競爭,與國際接軌才有較好的薪水。
只做半導體產業 !?
不只半導體產業需要電子工程學類的人才,電腦資訊業、通訊業及跨國網路企業都需要電子人才。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高中課程領域
數學
加深加廣課程
數學甲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個人特質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認真學習理化課和數學課:大一很多科目以高三課程為基礎加以深化,紮實的基本觀念有助於面對大學的課業。
建立獨立學習能力:大學很多專業科目須自己摸索,須及早培養自己找資料,找參考書並綜合整理的能力。
保持英文能力:進入大學變化較大的是需要閱讀原文書,有時考題也是原文,基本的英文力必須維持,才能理解新的專有名詞,學習起來較輕鬆。
了解科技時事:多了解科技業、資訊業等電子工程相關產業的新聞及趨勢,閱讀科學期刊也是不錯的選擇,有利於選擇專業領域以及之後職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