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時間:2024/11/5 下午 05:52:26
這個學類學什麼?
數學教育學類以學習數學該如何進行教育為主,包含數學理論、數學教育,且也將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育中,除了純數學、統計、資訊等理論專業,也結合教育、資訊科技等實踐面向,建構學習者的數學知識。
學習內容包含數學理論及數學教育。數學理論包含微積分、高等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論、統計學等;數學教育包含數學教育概論、數學概念發展、數學課程通論、數學教學與評量、數學教材教法等。
如果你學習數學教育,你可以學到數學的課程教育脈絡、趨勢,透過觀摩與試教,了解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如何教學、建構學生的數學知識。亦能在數學理論的課程中,增加自己的數理知識,精進邏輯思考與探究能力。
相似學類比一比
數學教育學類融合數學、資訊及教育等多元領域之特點與課程,讓學生能同時學習到跨領域知識。
本學類不易與其他學類混淆。
就要你這款
就要你具備教學熱情,需要你具備數理能力良好、邏輯能力好、具備創造力及想像力,能幫助你在這領域更容易上手。數理能力、邏輯能力對於寫程式語言及設計教案流程會有幫助,另外當你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具備創造力及想像力能幫助你設計出更能使學生學習成效提升的教學活動。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實際參訪國小,觀摩各式課程、各種教法,可以讓你見識到每個老師針對相同內容不同的教學方式
●能聽到國小校長演講,分享教育理念、及對孩子學習的想法,擴展對於國小教育的思維及眼界
●教學演示,實際設計課程,跟教授討論反覆調整教案後,在原導師的從旁協助下幫學生上課,讓你實際體驗教學生的感覺
●參加梯隊,去偏遠學校教書一個禮拜,每天跟小朋友一起吃營養午餐、睡在學校裡,從好幾個月前開始準備教學內容、教案、教具、練習各式表演,親身體驗一週國小導師
●更容易接到關於教學方面的打工或家教機會,可以讓你累積自己的教學實戰經驗外,也能讓你得到額外的兼職收入
必修或核心課程?
●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論、統計學
●資訊:程式設計
●教育:數學教育概論、數學教學與評量、數學概念發展、數學解題與思維、數學課程通論、數學教材教法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沒有純粹數學或資訊方面的課程 !?
可以透過選課,讓大家都能朝需求的領域修習相關課程,以取得未來相關職業之能力。
算數學枯燥乏味 !?
本學類學習範圍跨足數學、資訊、教育領域,數學只佔1/3的學習時間,且大學的數學內容除了計算外,更著重於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皆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 !?
未來並非僅小學教師能做為選擇,可繼續讀師範體系的研究所,另外修習中等教育學程;或是繼續讀資訊方面或是統計方面的研究所,往資訊方面當工程師也是大有人在;也可進入出版業編輯或撰寫數學教科書或科普叢書,或者繼續往數學方面繼續深入研究,成為一名研究學者。
學類內之各系選才指標仍有差異,若想了解特定科系資料,請點選至【對應校系】頁面進一步查詢。
適合從事工作
核心素養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加深加廣課程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圖表來源為學類內各校系之重視百分比的平均值,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學校 | 系組名稱 | 比較清單 |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數學教育學系 | 加入比較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數學組 | 加入比較 |
這個學類會不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呢?投入體驗與這個學類有關的活動,會讓你更了解這個學類是否適合你喔!
這是一種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體驗活動,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去體驗, 再想想看這些體驗活動會帶給你什麼心得與想法呢?
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利用小組報告上台發表的機會,多多練習自己的口語表達,試著嘗試看看用什麼方式能讓聽眾感興趣、聽得清楚、了解你要表達的重點,這會讓你成為一名具有教學啟發性的教育工作者喔。
以電腦軟體操作建構教學素材:成為一名數學教師,需要仰賴軟體工具製作教案及進行教學流程的設計。Office PowerPoint、Word等相關軟體的操作一定要熟練,這能夠輔助你的教學活動,甚至透過教材設計引導互動,你可以嘗試製作一個教學活動的素材,試著進行教學活動,寫下你的規劃與實際落差,你會感受到這些素材的引導學習者的加速學習。
培養自己對教育的見解:多翻閱書籍或去聽聽老師們對於教育目的、現場教學的經驗分享。
探索數學應用面:建議你可以在平時探索數學、科學於日常生活的應用,嘗試將數學與科技以自己所知的基礎知識,發展成進階應用,進行數理科學的詮釋。
提高資訊整合能力:建議你平時多閱讀,訓練自己歸納整理資訊,並且在課堂上的分組討論中,積極發言、觀察他人意見,培養溝通以及整合意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