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10/15 上午 09:47:03
學系特色
本系擁有優秀師資,課程涵蓋佛典語言、思想哲學、歷史文化與心理學,培養學生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系上提供中、英、日、梵、藏等語言訓練,並結合跨領域課程,培養國際視野與研究能力。學生可參與國際交流、雙聯學位與學術研討,畢業後能在教學研究、文化傳播、社會服務及宗教推廣等領域發展。共住共學的書院環境,養成團隊合作與人文關懷,成為未來跨領域佛學專業人才。
學科意涵
「佛教學」的範疇涵蓋佛典語言、思想哲學、歷史文化與宗教實踐,亦即除了延續傳統學術中經論詮釋、義理探究及文獻考據的主要領域,也拓展至現當代的佛教文化研究、宗教社會關懷及跨文化比較。學生將學習漢文、梵文、藏文、英文與日文等佛典語言,並培養批判思維、研究方法、跨文化交流與實踐服務等專業能力,為未來從事學術研究、文化推廣、教育及社會服務奠定基礎。
學習方法

經典閱讀+AI 摘要:不只單純讀佛經,我們會用 AI 工具幫忙整理重點、翻譯不同版本,讓古老智慧也能用現代方式快速掌握。
圖解:16+2彈性教學模式辦理「AI工作坊」
版權:佛教學系「AI工作坊」

熱門議題討論:從 AI 科技、心理健康到永續發展,都能用佛教角度來思考。小組討論不只是課堂活動,更是訓練你思考現代問題的方法。
圖解:課堂小組討論
版權:佛教學系課堂授課

語言訓練:學習漢、梵、藏、英、日等語言,強化國際交流。
圖解:2025年同學前往印度學習藏語及文化體驗
版權:佛教學系

跨領域討論:結合佛學、心理學、哲學與社會議題等,培養整合思維與多元視角。
圖解:與佛教研究中心合辦與心理學相關議題工作坊
版權:2024年「從語言為身到以戒為體」工作坊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如果你對佛學、人文或心理議題有興趣,高中階段就可以開始培養相關能力!
平常可以多閱讀佛教故事、哲學或心靈成長的書籍,訓練思考與整理觀點的能力;也能參加志工服務或社會公益活動,學習關懷他人與付出行動的力量。除此之外,嘗試用寫作、演講或影音創作表達想法,不只培養溝通力,也能讓更多人聽見你的聲音。透過這些持續性的累積,你將培養同理心、批判思維與跨文化理解,為未來在佛教學系的學習做好準備!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人文宗教學群相關科系:中文系重在文學與語言研究,哲學系探討存在與思辨,歷史系著重於時代脈絡與史料詮釋,宗教學則以比較不同宗教現象為主。而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則是全國唯二的專屬學系,兼具傳統佛典研讀、思想哲學與歷史文化探究,並融合佛典語言學習、心理學及跨文化交流等,另以「共住、共學、共食」書院制度為特色,培養學生在人文思維與實踐應用上,皆具備獨特優勢。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佛教學系畢業不是只能到寺院服務或當法師。實際上,出路相當多元,包括學術研究、文化推廣、教育行政、翻譯與國際交流、心理諮商、傳播、產品媒體設計、教育、社會服務及非營利組織等領域,皆能運用佛學的人文思維與關懷精神,展現專業價值。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容易誤以為佛教學系是在誦經拜佛、出家修行,或畢業後只能到寺院工作,這是錯誤觀念。本系屬人文社會領域,研究範圍涵蓋佛教哲學、經典語言、歷史文化、心理學與社會關懷等,重視思辨、實踐與跨領域應用,培養具人文素養與國際視野的人才。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佛教學系提供多元學習資源,包括海外交流研習、日本與印度佛教大學合作計畫,以及佛光山與佛館等實習機會,讓學生體驗佛教文化的實踐。並設有跨域課程,如心理學、傳播、行銷、文化創意與永續發展等,培養人文思辨與國際視野,強化未來職涯競爭力。
專業選修課程
-
佛教經典與思想領域
- 此領域涵蓋佛教重要經典與思想傳統,如般若、中觀、如來藏、法華、華嚴、淨土、唯識、阿毘達磨等,並涉及佛教倫理與社會學視角。透過經典研讀與思想探討,培養學生哲學思辨與宗教詮釋的專業能力。
-
佛教語言與跨文化研究
- 學生可選修多種佛典語言與國際研究課程:梵文、藏文、日文、英文佛學文獻選讀、佛典語文(梵文、西藏文)、日文佛學論文選讀、英文佛學論文選讀,透過語言訓練,培養跨國研究與國際交流的能力。
-
佛教文化與身心療癒領域
- 此領域強調佛教與生活、文化及社會的連結,課程涵蓋寺院文化、藝術、音樂、史地交流、民間信仰、世界與台灣佛教等,並延伸至文化行銷與心理諮商。透過跨領域結合,培養學生在人文、藝術與實務應用上的多元能力。
特色課程

佛教文化行銷
佛教起源於印度東北部,歷經兩千多年傳播,已遍佈全球。課程將探討佛教傳播的歷史與方法,並結合當代文化產業與行銷管理的應用,融合影音製作與 podcast 錄製技術,讓學生在理解佛教文化交流的同時,也能掌握數位行銷與新媒體實作能力,培養跨領域的專業技能。
圖解:佛教學系「佛教文化行銷」課程線上成果
版權:佛教學系「佛教文化行銷」課程

佛教藝術入門
佛教藝術與佛教的發展息息相關,本課程以佛教的發展為軸線,通過早期具代表性的佛教藝術作品的觀察,系統地介紹佛教藝術基本知識,以及佛教藝術自印度、中亞到中國魏晉南北朝的發展脈絡,以奠定學術研究及文化應用的入門基礎。
圖解:郭鳳妍教授導覽「敦煌石窟藝術特展」
版權:佛教學系

職場體驗
同學利用暑假期間,前往佛教相關機構單位,進行職場體驗,學習實務技巧以及職場應有知識。
圖解:同學運用軟體剪輯佛學講座影片,學以致用。
版權:佛教學系「職場體驗」課程

畢業專題
畢業專題是佛教學系四年學習的整合展現。學生可依興趣選擇「論文組」或「實作組」。論文組著重研究能力培養,從題目擬定、文獻蒐集到架構建立,逐步完成完整的學術論文。實作組則透過活動企劃、藝術創作或文化推廣,將佛教精神融入社會參與,展現實際成果。無論路徑,皆強調團隊討論與創意發想,讓學生在專題中發現自我優勢
圖解:同學以繪畫轉化〈法華經:藥草喻〉中的意境
版權:佛教學系「畢業專題」課堂
適合從事工作
-
華語文教師
-
具有華語文教師身分,擔任各華語文教學單位的老師,對外籍人士進行華語文教學、擬定課程教材,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
經營管理主管
-
負責領導企業整體營運,制定並執行營運策略與發展目標,在董事會或高階管理層指導下,推動公司長短期計畫,確保組織運作符合市場需求與企業願景,需監督各部門工作進度與績效,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以提升營運效率與整體競爭力,並參與重大決策,確保公司目標的實現。
-
-
教育訓練人員
-
規劃員工教育訓練課程,並評估員工學習發展之成效工作。
-
-
其它雙語翻譯人員
-
精通兩種語言以上,能將一種語言的文字內容轉寫成為另一種文字,或在說話者說話的同時,即席用口語的方式翻譯出來。
-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身份,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畢業系友莊祐銓接受佛教學系訪問
版權:佛教學系
莊祐銓
在高中時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培養了責任感與團隊合作精神,並在升學抉擇時選擇就讀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大學期間,他對佛教思想與社會實踐特別感興趣,從課程與活動中累積了人文關懷與實務應用的經驗,培養了冷靜判斷與溝通協調的能力。畢業後,他投身公職,進入海巡署服務,並一路努力,現任龜山島安檢所所長,持續在第一線守護海域安全,也將大學所學的人文素養融入實務工作,展現了專業與關懷並重的特質。
畢業於佛教學系學士班,隨後投身公職體系,加入海巡署服務。憑藉大學期間養成的人文素養與責任感,他在基層歷練中展現穩健與專業,逐步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歷經多次海域巡防與安檢任務,他不僅鍛鍊了臨場判斷與領導能力,也深刻體會到守護海域安全的重要使命。目前擔任龜山島安檢所所長,帶領團隊守護邊境與漁民安全。他將佛教學系所培養的關懷精神運用於公職服務,讓專業執勤與人文關懷兼具,成就了一條兼具使命感與實踐。

圖解:劉珈妗獲學系獎助至日本語言學校學習日語
版權:佛教學系
劉珈妗
劉珈妗在高中階段展現出語言與人文領域的興趣,升學時選擇就讀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專注於佛典語言、思想與文化課程的學習。大學期間,她積極參與跨文化交流與專題研究,培養了批判思維與組織能力。因對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實踐的連結感到興趣,她進一步攻讀佛教學系碩士班,深化研究視野。畢業後,勇於跨足不同領域,投入貿易超市區域管理及大學軟體開發,結合人文素養與現代產業需求。
劉珈妗畢業於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學士、碩士班,憑藉在學期間培養的語言能力與跨文化視野,畢業後投入職場,首先從事貿易超市區域管理,累積了實務經營與團隊協調的經驗。其後進一步挑戰科技領域,於 UADE 大學參與軟體開發工作,展現跨領域學習與應用的能力。面對職涯轉換,她以穩健與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並逐步取得專業成就。

圖解:傅啟晏
版權:佛教學系
傅啟晏
在學校培養的軟實力,讓我畢業後在金融業穩定發展,成為單位內晉升最快的新人,也是單位唯一派駐海外,並承擔管理職的員工。學校所教的念佛、禮拜,在高壓的海外生活成為我釋放壓力和自我砥礪的重要儀式,因此能夠在辛苦的海外生活裡順利考取國際執照,這是後來回國後我可以進入全球前四大外商管顧公司的關鍵,也為我目前的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任職於火烽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面對與AI競爭的職場,許多生硬專業技能都可以被取代,唯有以人為本、重視個體差異的服務和工作難以AI取代,因此軟實力絕對是優勢契機,深研佛學、解行並重,如果您對未來有不一樣的期待和想望,報考佛教學系可能是您翻轉生命未來式。

圖解:萬子菱
版權:佛教學系
萬子菱
在學校奠定佛學基礎、培養品格素養、訓練團隊合作、落實三好精神。不要小看任何出坡協助活動的經驗,都是對於將來工作抗壓、待人處事的最佳訓練,這是佛教系解行並重的精髓。佛教學系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師長同學互相照顧,都在需要時給予幫助。這份溫暖是奠定將來人生當中積極正面態度的重要基地。
目前為亞利桑那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候選人;佛教系師資陣容堅強,我得到紮實的佛學研究訓練,同時得到知識與品格的良好教育,難以在其他學校甚至系所獲得,讓我在美國讀博士班時能夠基於這個基礎,再行積累深入。因此一直非常感恩系上的栽培,願將來能以所及之力回饋社會。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