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台灣語文學類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3301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7段200號 |
校本部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尾路160號 |
學系特色 |
-以創造者文化為理念,用跨領域創意,實踐人文新視界- |
本系包括「行政管理組」、「國際與兩岸事務組」、「科技應用與地方創生組」和「宗教事務組」。特規劃「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與「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等二個專業學程,結合公共行政、國際與兩岸事務、永續領導、人工智慧與行銷...等相關領域為主要教學特色。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政府、企業、非營利及宗教組織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嫻熟電子商務與行銷、國際與兩岸事務的涉外關係人才。 |
學科意涵 |
「台灣文學」範疇多元廣闊,涵括台灣文學、文化、歷史、語言、思想等知識探究。除了台灣文學、文化基礎範疇外,亦延伸至華語文學、世界文學、數位人文學、本土語言教育、文化創意、藝文創作等面向。 下載詳細資料 |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包含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兩大領域。為因應全球化、永續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在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傳統的知識領域之外,尚須結合地方創生、大數據、永續發展與人工智慧、宗教與非政府組織管理、品牌管理與影音行銷...等新興知識與技能。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全方位人才。 |
學習方法 |
![]() 1、跨領域學習:跨領域學習鼓勵學生從不同的學科領域探索和獲得知識,也是本系最重視的學習模式。台文系強調不同領域的融合應用,包括文化創意、數位人文、多媒體應用、設計思考等。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與實踐,拓展知識視野,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兼具理論洞見與實務技能的多元人才。 ![]() 2、實作學習:唯有作品才是實力與能力的最好證明。實作學習的核心是「學以致用」,本系指導學生透過各種實作項目的實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透過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遇見和解決問題,並透過反覆的實踐來完善自己的技能,也讓學生有機會建立自己的作品集,是未來求職或進一步深造的重要資源。 ![]() 3、文化產業實習:產業實習是一個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學習過程,它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直接參與職場或社區的實務工作。本系與四十餘所機構簽訂產學合作,學生可透過進入職場實習,增強自己的職業技能和溝通能力、擴展人脈、理解文化產業,並獲得寶貴的生涯規劃洞察。 ![]() 4.畢業專題實作:專題製作能夠讓學生深度探索特定主題或問題的學習方式。本系以師徒制指導模式,各別化導引學生進行專題計畫與項目的實踐。學生從選擇主題到最終呈現成果的完整過程中,學習知識的整合應用、溝通與表達、以及如何有效地與他人合作。 ![]() 5、數位學習本系積極融入數位學習,以回應數位時代與AI技術迅速發展的需求。課程設計強調數位工具應用、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思維,培養學生靈活應對快速變遷的能力,並掌握AI技術的運用。 |
![]() 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方式,配合學習金字塔理論,期望增進學生學習效果,及實務問題的解決能力。 ![]() 1.聆聽教師課堂講授內容,並閱讀相關書籍教材,佐以考試以評定學習效果(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上課聽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2.研討會視聽會議廳聆聽專專題演講,促進問題思考與鑑別能力 (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研討會專題演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3.參與各種培育計畫,深入了解地方事務(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國發青年陪力工作站在地青農及學校環境教育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4.行萬里路、踏出台灣海外交換,擴增視野、培養進取心及實務能力(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美國西來大學交換(洛杉磯郡立美術館一遊) 版權:李琪瑄同學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持續閱讀與寫作:日常中多讀多寫是基礎,閱讀可以拓寬思維,寫作則可以訓練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
1.平日養成寫筆記的習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中文系:著重中國的語言、文學和文化的廣泛和深入的學習,包括古典和現代的各種類型和流派,以及中國文化的內在邏輯和外在影響。 |
本系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與政治學類,但不同於這些大學的相關科系,本系在四組架構下,共推出兩個專業學程提供學生選修:「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學程」、「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學程」。這兩個學程讓學生未來可選擇的生涯出路更為寬廣,不僅可在政府部門服務,也能成為民間企業、非營利及宗教組織的涉外事務或公共關係專業人員,甚至成為政治公關、電子商務與行銷管理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誰說讀台文系只能教台語?在數位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裡,思考、創新、創意、想像力等以人為本的技能將更有價值。讀台文系,可以培養各種文本資訊的分析與應用能力,養成創意、問題解決、決策、思考以及溝通合作等技能,可勝任許多工作,例如:輿情分析師、專案規劃師、文案企劃師、或者編輯、文創、遊戲腳本設計師等。 |
本系透過系專業學程與院跨領域特色學程,積極鼓勵學生開發廣泛的生涯就業機會。國內外許多大學公共行政領域的畢業生出路很多,學生就業並不侷限在政府部門。私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宗教組織...等的各類管理職務、國際事務、電子商務、公關企劃與行銷人才、教育訓練和軍事單位,也是本系畢業生可一展長才的工作機會。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對台灣文學系有著十分刻板的印象,認為台文系是學台語、政治化且缺乏實用性的學系,然而,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強調跨領域學習,以台灣文學、文化為素養基底,結合諸如數位、跨媒體技術、文創設計等多元領域課程,打造一個更寬廣的學習環境,打造未來人才必備的各種素養與技能。 |
本系雖歸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但在「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兩個學程當中,也包含了永續領導與智慧行銷領域課程,學習內容多元且貼近世界趨勢。其次,雖有法律制度等相關課程,但以實務專題取向來學習,教學方式亦十分活潑。目的在建立深度思考、全方位理解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靜宜台文系是一個沒有框架且與眾不同的學系,我們不斷重新定義「台文」的邊界,致力於打造最民主的學習空間、最自由的人文教育以及最多元的跨領域教學平台。在靜宜台文系,我們深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目標不僅是帶領學生走向成功,更希望在這個充滿探索的學習環境中,助力每位同學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為了應對數位時代的挑戰,我們也融合了數位技能的學習,讓學生探索文學的同時,也能夠掌握未來的必備技能。 |
本系十分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學習,充分體現佛光大學所強調的書院精神。推動海外交換生與實習也是本系強項。本系學士班學生就業之路十分廣泛,公職之外更多從事人力資源、社造文創、私企行政管理、教育機構、公關企劃、民意調查...等,甚至成為創業成功的青年企業家。碩士班畢業系友則多從事軍公教職,也有許多擔任民選公職(縣長、鄉鎮市長、縣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等),成為地方上公共事務的中堅力量。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創意思考與媒材實踐
教導學生使用水泥、羊毛氈、刺繡、手工書、絹版印刷等複合媒材創作,激盪文學與跨域創作的多元與可能性,培養文創設計與創作實作整合能力。 ![]() 視覺傳達設計
學習Photoshop、Illustrator軟體應用、視覺傳達設計,期末產出設計專題作品。 ![]() 影像敘事技巧
將文字轉化為腳本,進行拍攝與剪輯,最後產出自製的短片。 ![]() 創作課
課堂進行文章的導讀、邀請作家參與課程教學,啟發學生不同的寫作觀點。 ![]() 畢業作品匯集大學四年所學的文字書寫、影像攝影能力訓練,融合個人思想與情感完成畢業作品,產出內容包括:書寫故事的創作集、拍攝社會議題為中心的影片、編輯出版雜誌或書籍、社區產物設計品牌行銷等。 |
未上傳圖片 行政學本課程介紹行政學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探討政府部門的組織運作與管理、人事行政與預算制度、以及政府部門所面對的改革挑戰與創新。學生通過理論基礎與案例分析,理解如何應對現代公共事務的各種問題,並提升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本課程有助於學生建立對公共行政運作的全面認識。 未上傳圖片 國際關係課程主要目的在學習國際關係理論與分析架構,再加上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相關學理,說明與解析當前國際互動關係及相關現象、事務。本課程也能增進學生對於國際局勢現況與發展、重要議題與影響,以及國家對外政策與作為之認識和瞭解。本課程也培養學生國際觀與國際視野,並深入認識全球化過程、現象及衍生議題與影響。 未上傳圖片 大數據與問卷調查分析本課程結合統計學、數據分析技術及問卷設計方法,有效收集、分析並解釋大規模數據,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洞察。學生也會學習如何設計有效的問卷,確保收集到高質量的數據。此類課程涵蓋數據處理工具、數據清理與預處理技巧、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問卷調查來進行市場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或顧客滿意度分析。 未上傳圖片 地方創生理論與實踐本課程旨在介紹地方創生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法,探討如何透過經濟、文化、社會及環境策略來促進地方繁榮發展。學生將學習如何應用地方創生的概念與工具,並分析全球和本地成功的案例。通過實務操作和現場調查,學生將深入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地方振興計畫,並在地方發展中發揮創新與合作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宗教與非政府組織管理
本課程旨在探討台灣宗教發展,促進學生瞭解台灣各地的宗教領袖、非政府組織以及宗教社會服務團體,促進宗教自由發展。同時促進對宗教型非政府組織運作、行銷及公共關係、績效評價之認識,進一步分析宗教型組織與非政府組織間互動、角色及功能。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羅健福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8級畢業生 現職為墟聲創營有限公司執行長,曾任穀雨展演協創攝影師.剪輯師、公共電視台接案攝影師、桃囍人文藝術館攝影師。 ![]()
舒懷緯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1級碩士畢業生 東森新媒體新聞部創新中心主任 ![]()
沈夙崢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9級畢業生 南投縣議會議員 ![]()
鄭勝奕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8級畢業生 旺旺中時、時報週刊等多媒體工作者,金曲獎年度專輯、原住民語專輯入圍、金音獎民謠歌曲入圍。 ![]()
陳書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7級畢業生 現職為聯經出版行銷企劃副組長,曾任晨星出版編輯暨網路行銷企劃、聯經出版行銷企劃。 |
![]() 圖解:擔任佛光大學校園形象大使 版權:蔡雅涵
蔡雅涵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班學士(100學年入學~103學年畢業) 佛光大學公事系系學會會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104學年入學~106學年上學期畢業) 107學年元月碩士班畢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擔任專責導師迄今。 蔡雅涵同學大學四中年,兼顧課業之餘,更是熱衷課外活動與公共事務,無論校際或系上參與,皆讓她發揮和磨練許多,並走向國際學術開闊視野。107年1月,蔡雅涵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專責導師室上班。 這是蔡雅涵正式踏入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成家立業、培育下一代的穩定基礎。 ![]() 圖解:張凱智返校演講照片 版權:公事系丁念慈
張凱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105~108學年) 宜蘭大學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108~109學年) 校園內的創業經歷:大二時透過研發處創業吧競賽榮獲第一名,取得佛大德香樓中庭的校園創業場域,營運成功。張凱智也運用校園資源與管道,培養出跨域的各項知識與能力,陸續參與創立了佛大康樂性質社團「旅人」、服務性質社團「知心服務隊」、佛光大學啦啦隊…等;同時也積極參加教務處自主學習活動各項競賽,屢獲佳績。 就讀公事系期間,張凱智注意到長照領域,開始深入了解相關政策與法規。在郭冠廷老師引導與啟發下。大三又選了輔修外系學程,前往衛生局長照所實習,在大四畢業那年的9月1日,申請了設立了第一間長照機構。迄今已創辦七家長照及日照機構。可謂充分運用公事系專業知識與佛光校園資源,打造自己成為青年企業家。 ![]() 圖解:張阜康回校分享創業過程 版權:公事系陳尚懋教授
張阜康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 張阜康在校期間,擅長舞蹈、主持與親善大使等活動,建立優良表演與社交能力。 學士班畢業時,因機緣在親友邀約下,親赴緬甸創業經營火鍋店。數年間奮鬥有成。並深諳緬甸語與東南亞多元文化。如今張張阜康結合原先舞蹈與主持之長才,轉型從事藝人經紀人以及街舞活動主辦人。 張阜康在本系所學,如國際關係、區域研究、跨國文化...等學科,為張阜康打下國際化視野的基礎,跨出台灣、立足世界。 ![]() 圖解:簡佳敏遊學韓國 版權:簡佳敏
簡佳敏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2007~2012) 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2009-2010,佛光大學交換生) 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2011-2012,教育部獎學金) 本系就讀期間,簡佳敏運用佛光大學海外交換生機會,前往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一年。留韓期間深獲老師肯定,帶他參加韓國各種傳統典禮、慶典,並給予工讀機會,充分體會國文化。回台後,簡佳敏獲教育部獎學金,大五再度前往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兩年韓國留學經驗,簡佳敏韓文流利。畢業後順利進入外商公司,擔任韓文秘書。之後回故鄉烏石港觀光漁港,從事賞鯨船海外業務推廣。遠嫁韓國後,致力於台韓文化交流,常於二地間往來 。 ![]() 圖解:沈泓羽在社區發展協會工作身影 版權:沈泓羽本人
沈泓羽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105學年入學) 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109學年入學) 佛光在校期間,即積極參與社區營造、農村再造相關計畫競賽,並屢獲佳績。長期積極參與社區發展、社區關懷據點、地方並曾參與台東史前博物館考古遺址出土及典藏計畫工作。 佛光公事系畢業後,沈同學考入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就讀。同步歷任台東豐田社區、都蘭社區、新興社區發展協會多屆理事長,業務包含:社區評鑑、社區關懷據點、日托站相關業務、弱勢歸懷訪視...等。宗教事務方面,曾任台東市安南宮執行秘書、佛光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青年部全國總幹事。目前職務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業務輔導員,以及台東新生社區發展協會秘書。可說學以致用。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