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跨
管理學群
文化產業學類 |
文史哲學群
跨
管理學群
文化產業學類 |
所在校區 |
屏師校區(舊名林森校區) 900393屏東縣屏東市林森路1號 |
英才校區 403012台中市西區民生路227號 |
學系特色 |
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經十年的整備,希望以適性揚材的陪伴讓同學能找到自己對部落與文化的熱情,本專班隸屬人文社會學院,推動跨系、跨院整合學分學程,建立培育創新人才之文化課程。全國最堅實之5位專任老師以專業及資源的現況聚焦特色,指導同學志趣培養與選擇就業方向。 |
1.文創設計專長:品牌行銷設計、包裝設計、流行設計、工藝設計、創意生活設計等行業。 |
學科意涵 |
本專班主要著力於為原住民文化與事業發展培養人才,以適性適才、開發潛能、回饋部部落的教育理念,專門培育原住民族學子邁向部落文化發展與事業的搖籃,並以「來自部落、回饋部落」為主要教學理念,以期對部落、社會、國家貢獻出多元文化永續性的發展。 |
本系主要以文創設計+產業營運為主軸,為培育文創設計與營運之多重能力人才。 |
學習方法 |
![]() 本專班強調地理資訊系統學習,鼓勵對於傳統領域與土地或自然資源管理投注興趣,採購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軟體培育資訊運用能力。 圖解:文化空間建置工作坊 版權: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班學程辦公室 ![]() 以「向部落學設計」的概念,辦理「文化空間建置工作坊」,由耆老協同教學,共耕共作的過程成為學習傳統知識的場域,透過校園農耕的實踐適切地提供原住民文化學習的實踐場域。 圖解:共耕共作的過程成為學習傳統知識的場域 版權: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班學程辦公室 ![]() 105-112學年度共開設6種語種包含排灣、魯凱、阿美、布農、泰雅及太魯閣語,並鼓勵學生修習人文社會學院辦理之「原住民族語言師資培育學分學程」及「原住民族語言應用學分學程」。 圖解:課程規劃圖 版權: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班學程辦公室 ![]() 原住民文化產業師資與教學方法提出「南島文化產品發行與推廣」,鼓勵同學要從文化的內涵中發展致少一項產品自己的商品,利用相關課程如文化商品設計、專題製作、音樂學程…等,持續透過文化產品的設計、製作、發行與推廣,鼓勵師生共同創作研發,將具有原民民族文化傳承特色之研發成品,依照正式出版的流程出版。 圖解:本專班師生共同創作出版品 版權: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班學程辦公室 ![]() 為了讓本學程專班學生有機會整理思考自己的經驗與認同,探索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自108學年度起透過教育部補助原住民專班計畫,規劃部落研習課程,並連結到其他課程,作為成果轉譯與發表的內涵。 圖解:部落生活與生態空間立體地圖 |
設計實務演練 圖解:設計作品發表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腦力激盪 圖解:日本千葉大學教授講座激發學生想像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組織邏輯概念 圖解:學生自籌組織辦理期末設計展覽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文化認知 圖解:跨域文化產品設計獎座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時間管理 圖解:設計展前布置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專班未來發展秉持「打造屏東大學成為一個具有熱情能面對未來挑戰能力的韌性大學」之目標,同時也遵循人文社會學院擘劃之培育具備文化素養與國際視野之專業人才為圭臬,未來發展面向有(1) 學生安心就學,建立文化自信、(2) 課程規劃調適,養成自主學習、(3) 鏈結部落文化,培育專業人才及(4)擴大資源效益,投入原民發展課程規劃調適,養成自主學習。 |
多看展覽、參與活動,激發自己多元的想法,增進視野,並多嘗試一些手作作品或繪圖。平常可多試著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計畫的去完成一些事情。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專班秉持「打造屏東大學成為一個具有熱情能面對未來挑戰能力的韌性大學」之目標,同時也遵循人文社會學院擘劃之培育具備文化素養與國際視野之專業人才為圭臬,特別凸顯原住民文化發展為學習核心,並著力於原住民跨領域人才培育。有別於「社會發展學系」;「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等科系之學學習內容。 |
因應整體大環境趨勢,本系期許培育具複合型、跨域能力之人才,因此以文創設計+產業營運為主軸。不同於純設計科系或是純管理科系。本系學生畢業後,比單一專業科系的學生有更多的發展性,就業市場也更廣,且因為所學能使學生精通設計與管理雙領域,溝通與適應性也更強,因此廣受雇主、單位好評,職場晉升速度也較快速。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專班為強化學生熟悉職場之需求,儘早與就業職場連結,以完整的課程地圖流程協助學生畢業後未來發展方向。積極推展文化參訪、商品設計成果展與創業輔導等,豐富學生的視野,擴展職涯能力,讓學生畢業後即能直接銜接,強化其於職場的競爭力。 |
多數人認為自本系畢業之後一定從事設計工作,但並非如此。本系就業發展多元,除擔任各種類型設計工作以外,亦可從事商管、行銷、企劃、文化行政、藝術行政等領域職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專班著重培養學生對自己族群文化的認同和文化創意發展,透過民族誌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課程學習,搭配原住民族語及部落文化體驗,讓同學沉浸在族群文化的氛圍,並試圖結合現代科學與技術研發,凸顯原住民文化的再發展。 |
本系以多元培育為主,因此學生需具備複合性與跨域整合能力(設計+營運管理雙重能力)。常有想學習純管理、純藝術或純設計之學生來就讀,當需學習另一專業時就易產生排斥感。大學四年同時須學習設計+管理,故所學無法如單一管理、單一設計或單一藝術科系那麼深根,故若想單一專業深入者,較不建議就讀本系。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專班鼓勵同學報考國內外相關語言、教育、民族、人類、社會及休閒產業等碩博士研究所就讀。因為本專班發現目前原住民相關領域的事業職場,通常需要讀過研究所,比較能發現原住民文化的內涵與發展前程。 |
本系2008年成立。文創特質為文化積累之「跨領域異花授粉」設計加值。2009年設立「文化創意設計中心」加強產學連結。2011年再建「花漾柳川創藝屯」推動工藝傳習、營運實驗場域,後轉型「創新育成中心」,積極打造中台灣文創基地搖籃。2014年設日間部碩士班、產業碩士專班,延伸設計與管理再造加值發展,產學界融合的新機。2015年成立「林之助膠彩畫之父室紀念館」,復甦在地藝文能量,促成學生藝文實習平台。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本專班課程特色「部落研習」、「專題製作」、「地理資訊程式設計」、「傳統領域調查社區製圖」、「原住民族影片製作」、「策展實務」、「原住民族樂舞」、「原住民族樂舞製作與展演」等為校內學習與部落文化實踐鏈結的介質。即以該若干課程中規畫參與部落實察、實作與實習、訪談等教學活動來拓展校內教學知識文本與學習的情境。 圖解:課程地圖 版權: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 部落研習「部落研習」為了讓本學程專班學生有機會整理思考自己的經驗與認同,探索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自108學年度起透過教育部補助原住民專班計畫,規劃部落研習課程,並連結到其他課程,作為成果轉譯與發表的內涵。 圖解:部落聯展 版權: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 專題製作「專題製作」鼓勵師生共同創作研發,將具有原民民族文化傳承特色之研發成品,依照正式出版的流程出版 圖解:師生共同創作成品 版權: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 地理資訊程式設計「地理資訊程式設計」課程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設備與軟體培育同學對於地理資訊的運用能力,為部落發聲土地問題或者找工作都很多需要 圖解:傳統知識的學習場域:部落 版權: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 原住民族樂舞製作與展演「原住民族樂舞製作與展演」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們在田野調查中,學會去從零開始認識非自己認知的該族群文化及部落,去聆聽部落長者們真正的聲音,也透過最後統整的部落文化、樂舞等訊息,用年度展演來呈現,並實踐讓學生們增加舞台上的經驗,每年度辦理展演 圖解:古源穗文化藝術團年度展演 版權: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
![]() 專題課程綜合來自世界各國的設計與管理教師共同教學,目前已有來自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義大利米蘭、日本千葉、澳洲、德國、美國、英國、丹麥等地教師授課。 圖解:外籍教師帶領學生校外參展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基礎攝影/商品攝影從室內基礎攝影觀念與技術授課,到戶外熱門景點拍攝。另有專業商品拍攝,串聯網路平台需求。在講究手感的世代,由學生自己動手洗出自己拍攝的底片。 圖解:本系攝影棚教室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模型製作動手打造理想中的商品或產品。實際進入學系模型工廠與實驗室,使用3D列印、雷射切割等專業機具進行製作。 圖解:模型工廠教室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田野調查與設計引領學生前往各地特色文化據點,需東奔西跑體驗接收在地的改變需求,進而進行文化分析或特色再造。 圖解:國際工坊參與之田野調查活動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文化資產授課教師為台灣無形文化資產國寶級大師。課程需親身體驗台灣傳統文化習俗,例:大甲媽遶境、燒王船等民間活動。教師授課搭配吉他說唱台灣民謠詩詞,課程活潑深受學生喜愛。 圖解:繞境活動一日體驗 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版權所有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林偉哲106級畢業系友 林偉哲 未上傳圖片
王軍本專班105級畢業系友 王軍 未上傳圖片
浩然本專班105級畢業系友 浩然 未上傳圖片
鍾彥凱本專班106級畢業系友 鍾彥凱 未上傳圖片
廖曉蓉本專班110畢業系友 廖曉蓉 |
![]() 圖解:簡正強校友 版權:簡正強校友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簡正強進了大學後,接收到海量的資訊以及參加不完的社團與活動,特別是在文創這個資源豐富的系所!在設計跟管理課程互相交錯下,設計實務加上管理概念學習,時間管理,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學時、畢業後跟隨教授處理產學合作,並運用所學,逐步建立事業人脈。畢業2年後就讀系上研究所,精進事業經營管理能力,並籌備創業。爾後透過與系上教授的合作,接觸台中市審計新村文創聚落駐點計畫,並與台灣在地小農合作,打造一系列產品,規劃品牌創業,目前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店。也因此能夠幫助台灣在地農民經濟加值。 保羅市集有限公司 負責人。 ![]() 圖解:謝明劭校友 版權:謝明劭校友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謝明劭文創系是一個綜合能力學習平均的科系,也因為這樣可以在就學期間探索自己的興趣,進而不斷創造自己無限的可塑性,最後找到自己在設計領域中的目標,會因為熬夜趕作品而累,也會因為跟組員磨合而有爭執,但透過四年的洗禮以及自身的堅持,最終你能在結束時開出一朵名為「自信」的花,並且帶著它到業界以身為文創人而驕傲。 2022- 現為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研究展示組 資深專員 2020-2021 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 組員/設計專長 2018-2019 臺南市美術館資源開發部 組員/設計專長 2016-2018 教育部美感教育推廣課程計畫 專案助理 ![]() 圖解:陳玟天校友 版權:陳玟天校友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陳玟天在文創系裡,你會莫名的培養起各種強迫症,對美感、對提報技巧、對版面留白的龜毛、對管理概念的堅持、對諸多細節的觀察等,甚至在非本系的課堂中,被大量的稱讚!選擇文創系,大概是我這輩子最不後悔的幾個決定之一,歡迎準大學新鮮人的你們,一起加入我們,享受一個集設計與管理於一身的養成過程,真心不騙,向您推薦! 身為馬來西亞僑生,在學時便積極成立馬來西亞節令鼓社團,並由校內衍伸到台中市公家單位進行演出。離開學校後,主力打造節令鼓特色、下鄉教學節令鼓、工坊成立,目前身為众擊坊(節令鼓專業)主要負責人,相關演出廣受海內外歡迎。 ![]() 圖解:「點子樂」創辦人 版權:邱奕程校友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邱奕程「我逃脫大一的繪圖人生後知道設計是有方法的。」必修的「使用者經驗設計」教我如何為使用者設計更合適的體驗流程,教授會帶領學生前往5間觀光工廠實地參訪,學生須透過腦力激盪法、心智圖、顧客旅程、服務藍圖⋯⋯,檢視使用者的體驗是否存在問題,從而設計自己的文創商品,再經過期中評圖,將最終的產品正式展出。 將興趣結合所學的企劃、行銷、設計、經營管理能力,經手破百萬的募資專案,帶領團隊在寒暑假前往海外舉辦教育營隊。畢業後活動的範圍拓展到企業層面,創辦屬於自己的活動整合行銷公司,以「辦活動」為人生志向,期許幫助更多的人,帶給孩子更多的體驗,亦為品牌創造新的價值,目標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有所收穫。 ![]() 圖解:劉孟函校友 版權:劉孟函校友授權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劉孟函在文創系,你/妳鐵定會有無數個絞盡腦汁的夜晚,也會有無數個在系館奮鬥的可能,過程大概會忙到炸裂,累到不要不要的,甚至有可能每天見到最美的晨曦......,但是,透過這些努力,終將在最後的成果中,得到滿滿的成就感!! 現任伊德設計品牌設計師。經歷:金點新秀設計獎 產品的設計類 看見台灣展覽 設計團隊(榮獲 2018 DFA 設計大獎) 阿里山花季活動 形象設計 台灣五十週年設計專刊 編輯設計 RESARAH婚紗鞋品牌 年度形象設計 GNC女鞋品牌 年度形象設計 大謙科技材料品牌 形象設計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
---|---|---|
多元能力 |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