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學系特色 |
臺中教育大學為中部地區唯一設立音樂學系(含碩士班)的國立大學,本校前身──台中師範及台中師專,自日據時代起,便是中部地區培育音樂人才重要的搖籃,造就無數音樂菁英,聲譽卓著。 |
以代表性的南管樂、北管樂、古琴、琵琶,結合音樂理論為五個主修項目。以保存、傳承、研究並發展傳統音樂為宗旨,兼融傳統與現代,發展精緻傳統音樂。從在臺灣流傳廣泛的樂種,延伸至亞洲傳統音樂的學習,並積極開發傳統音樂於當代社會的發展和應用,以培養具本國音樂專業技藝、國際文化視野的新世代音樂人才。 |
學科意涵 |
本系自九十五學年度起招收鋼琴、聲樂、弦樂、管樂、擊樂、國樂與理論作曲主修的學生。本系專兼任教師均為國內外音樂演奏或理論之碩博士,師資陣容堅強、教師專業學養均佳。學生將透過演唱(奏)與創作的學習與涵養來表達音樂藝術之美,以及音樂教育理論與實際的學習,培養音樂教育能力,使建構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表現。 |
「傳統音樂」與民族的社會生活及文化涵養有密切的關係;本系的教學內容包括臺灣、中國與亞洲的音樂傳統,傳承傳統音樂的智慧與技藝,並融入當代藝術發展與社會生活。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本系術科個別課程含主修、副修及畢業製作,採師徒制一對一方式學習,以達學習成效,使學生在音樂演唱(奏)與創作等專業演奏或理論相關能力具備相關演奏與表現能力。 圖解: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卡爾.海因茨.舒茲大師班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團體實踐課程:透過室內樂或大型合唱(奏)課程,在團隊中共同合作學習,提升專業能力與群育涵養。 圖解:音樂學系弦樂團巡迴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演講式課程:以老師講授為主的課程或專題演講,進行各類研究 圖解:專題演講活動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
1.觀察與實作,口傳與寫傳,掌握唱奏技藝。 圖解:古琴教學法上課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2.講解與討論。 圖解:傳統器樂課討論(潮州音樂)即興演奏手法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李婧慧老師 3.展演製作及推廣教學實習,統整、強化專業技藝與知識。 圖解:北管樂之推廣教學(古亭教會松年大學)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4.小組創編能力訓練:從傳統音樂演奏者即創編者的生態,輔以跨領域和跨文化的課程涵養,激發創編能力。 圖解:傳統器樂創作成果發表-與電影及舞蹈系合作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高中階段可持續充實個人之主修樂器或理論作曲專業技能,並兼顧學科理論的學習,以為參與全國大學入學音樂術科考試做準備。 |
不論是觀察與實作、講解與討論、展演製作及推廣教學實習或是小組創編能力訓練,同學須能自發性且積極投入高中端的各項課程學習或活動參與,亦要培養提問、思考與勇於嘗試的習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與中國音樂學系不同之處,本系以西方古典音樂與樂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與主體。 |
本系與「國樂系」(中國音樂系)本質上全然不同。國樂系是以交響化後的中國樂器及其相關理論為其課程建構,本系是全國唯一將臺灣兩大重要傳統樂種南管與北管列入主修的音樂系,教師包括國寶藝師;此外也以中國兩件代表文人與庶民的重要獨奏樂器古琴與琵琶為主修項目,又為了厚植前述展演相關的研究基礎,另設有音樂理論組。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當音樂家會餓死? |
出路狹窄?本系注重培養學生多項能力,足以因應專業或往其他方向發展職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如附件檔案 |
本系最常被誤解的是南北管主修,非單一樂器,而是多種樂器和演唱的學習。其方式亦非照譜唱奏,而是口傳與寫傳並用,從模仿、學習基本旋律/節奏開始,熟練後培養即興能力。使用的樂譜是很酷的工尺譜,而不是簡譜。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畢業學生除了就業外具有多元化出路: |
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的古板,亦非遙不可及的櫥窗化石。深耕在地傳統,往往是連結世界最好的跳板。相較於一般的音樂系或國樂系,傳統音樂學系的學生們,更有優勢帶著自己的聲音與文化,再加上跨領域、跨文化的學習視野,行走於世界各地,被全球化下的世界看見。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音樂劇製作實務「音樂劇場」這個術語用來指涉三種主要劇場類型:歌劇、輕歌劇及音樂劇,是跨學科的整合研究,概念性來說其涵蓋了音樂學與劇場研究。本課程旨在探討音樂與戲劇如何一起運作?如何結構音樂、動作、角色、空間、時間及所有連結戲劇文本的元素,以音樂劇研究切入學習的視角,從「音樂性」與「身體行動」的關係,透過劇場活動、 圖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劇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舞台管理導論
舞台管理在劇場及音樂會演出都是一個重要的位置,良好的舞台管理絕對是演出成功很重要的關鍵。舞台管理包含(一)排練前期(二)排練期間(三)劇場周及演出(四)演出結束四個階段,如何規劃排練場事宜、紀錄排練相關資料、演出執行技術點等等行程規劃,是舞台管理重要的任務。 圖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劇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音樂教育概論透過各類探討中西方音樂教育的書籍與文獻、相關媒體資源、不同國家音樂教科書之比較、四大教學法之簡介,以及臺灣暨世界不同國家對於現行音樂教學之現況與改革相關資料與影片,進行通盤理解、探討與熟悉,明瞭音樂教育之重要性,以及音樂教師之應有的素質與能力,並透過不同學科層面理解音樂教育,進而對於音樂教育具有宏觀 圖解:長笛滑管發明者Robert Dick講座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
南北管主修系列課程從基本樂器演奏能力到樂種唱奏整合,加入戲曲排演實作,由國寶級藝師傳授身段和舞台藝術,融會音樂與戲劇展演,再以服務學習及推廣實踐課程,培訓學生從教學服務中建立各年齡層的教學能力。 圖解:南北管主修系列課程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琵琶組課程琵琶組的課程設計國內獨一無二,涵蓋五絃琵琶、日本薩摩琵琶、潮州琵琶、越南琵琶與月琴、臺灣月琴、冬不拉等樂器的介紹與實作,從傳統音樂演譯式思維之音樂風格與內涵,養成聽、說、讀、寫、奏之能力。 圖解:琵琶相關樂器照片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王世榮老師 傳統器樂創作課程與曲式學依序建構獨特的理論與創作課程,並延伸至跨領域、跨文化的教學策略,小組討論碰撞出火花,創作新的聆聽方式。小組成員各依所長,運用各種音樂創編新曲,或為各種媒體與表演伴奏。 圖解:傳統音樂劇場-昭君出閣演出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國際大師班系列課程國際大師班是邀請亞洲各國大師指導的實作課程,本系提供樂器,以擴展音樂視野,建立多元音樂能力與知識。歷年來已有東南亞(越、泰、緬、印尼)、印度與日韓音樂課程或工作坊,學生並且有機會甄選出國展演交流。 圖解:國際大師班課程剪影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樂器工藝專題(製作)以一學期到一年的時間,跟著老師選材、處理材料、製作自己的樂器,已實施的項目有北管提絃和南管簫。 圖解:樂器工藝專題-製作北管提弦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王秋雯聲樂家 版權:王秋雯老師提供
王秋雯聲樂家各位同學好,在台中二中音樂班主修聲樂時,就很嚮往能在大學期間習得更專業的演唱能力,幸運地就讀中師的四年中接觸到許多優秀、充滿愛心的師長教授,收穫到滿滿的能量,無論是專業能力的積累、展演能力的機會練習,還有許多相關音樂教育的涉略,都不斷地為我畢業後留學旅義十多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種子。 畢業後即赴義大利,帶著大學四年所吸收的養分與基礎,旅義期間扎扎實實地順利的取得演唱家文憑、聲樂最高文憑、以及聲樂室內樂博士文憑,並且獲得許多與樂團及歌劇院演出的邀約,期間並擔任過義大利名歌劇導演的助理導演、歌劇鋼琴伴奏多年,也是義大利國立音樂院聲樂助教。回台後於母校擔任兼任聲樂助理教授並且不定期地參演NSO國家交響樂團的歌劇演出。 圖解:陳孟亨副教授 版權:陳孟亨副教授提供
陳孟亨當年同時錄取所有聯考第一志願的我,因為以擔任老師為志向,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台中師專並加入音樂教育組就讀。在這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中,老師與學長姐們無私的教導與關懷,讓年輕的我們愉悅地在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裡學習與成長,這樣如同大家庭般的好的鏈結,一直到現在,仍維繫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歷程裡。 自台中師專(現台中教育大學)畢業後,為了追求直笛吹奏的夢想,兩度辭去了正式學校教師的工作,在美國波士頓求學的兩千多個日子裡,雖然艱苦卻十分的充實,也帶給我未來在教學的路程上許多的養分與實力。一把直笛翻轉了我的人生,曾經徬徨拿著直笛演奏博士學歷回台灣是否會找不到工作,但憑藉不斷的努力,從演奏、從通識、從推廣、從扎根,堅持將所學回饋給台灣的理想,成就了今天的我。 未上傳圖片
吳盈麗老師本人在職進修就讀碩士班音樂教育組,碩士班之前已在小學服務15年。想進修的原因是希望能將十多年的音樂教學經歷結合專業理論,做進一步的反思探究。兩年的碩士班生涯,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同學,一同到德國及北京參加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與世界接軌,過程雖然辛苦,卻留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以及難忘的人生經驗。 畢業之後,回到我熱愛的音樂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能用更專業及彈性的角度去看待學生們各種差異化的學習歷程,並找出各種解決方案。在累積多年的教學經驗之後,深知教學與行政之間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及支持系統,便開始接觸校務行政工作,取得候用主任資格,期許未來有更多磨練的機會為學生及教育盡一份心力。 |
圖解:葉時華(第5屆,主修古琴) 版權:葉時華提供
葉時華(第5屆,主修古琴)從小就對中國音樂藝術有很大的興趣,家長曾一度反對,最終還是被我的決心和毅力說服,如願就讀北藝大傳音樂系主修古琴。畢業後赴英國修讀民族音樂學碩士。曾任教於景文科技大學,之後定居紐約。因著對古琴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在紐約堅持專業表演及教學,累積學生無數。先後創辦了『紐約梅庵琴苑』與『夢想家音樂藝術中心』。 在美國音樂家多都是找一份正職的工作,假日才到音樂教室兼差。我選擇做自己的專業,所以我創辦了『紐約梅庵琴苑』。有別一般的音樂教室,這是美東第一所專業教授古琴的學苑。至此,我一直希望發展的古琴表演與教學才有了基地。雖然創業至今仍需努力,還未到坐等豐收之際。但更重要的是,我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很開心! 未上傳圖片
林玟君(第9屆,主修琵琶)一路學音樂到研究所,在國中時曾經想我是否要繼續學音樂,因為練琴好累,有一次我練琴練一練,抱著琵琶跟媽媽說我不要學了。在一次機會中,我聽到了一場好聽的音樂會,在音樂中我深深的被演奏者感動。聽完音樂會,我覺得自己好幸運,能和台上演奏者一樣走在音樂的道路上。 思考自己未來的志向時,很希望自己成為學校的老師,準備學程考試有一門課是特教導論,上課過程內心萌發一個強烈念頭:「成為特教學生和這個地球溝通的橋樑」,幾年努力,進入了啟明學校任教。歷屆表藝班已培育了許多表現傑出的街藝音樂工作者,雖先天的殘障,但憑藉音樂專長,獨立自主於未來的人生道路上。 圖解:廖尹君(第9屆,主修音樂理論) 版權:廖尹君提供
廖尹君(第9屆,主修音樂理論)期望在就學期間學習到校內外專業與其他相關知識。大學時加入校外南管音樂團體,學習將南管透過戲劇舞台傳遞給社會的每一份子。赴美攻讀碩士時,學習各項音樂治療技法透過音樂表演以外的方式,將音樂傳遞給大眾。現攻讀醫學院博士,了解音樂與人結合如何應用於醫學臨床。 就業期間期望自己提升專業治療領域,常與同行治療師請教與分享。學位在職場上的應用,除了專業領域外還可學習邏輯思維分析,並透過撰寫論文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而做出決定。學位在職場上的重要性,不在於學歷高低,而是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職場與學位兩者可相互應用。 圖解:魏伯年(第10屆,主修南管樂) 版權:魏伯年提供
魏伯年(第10屆,主修南管樂)自小喜愛中國音樂,四歲起學習鋼琴,國中學習竹笛,高中考取音樂班主修竹笛,自此開展專業音樂學習歷程。升大學時,由於國樂專業選擇較少,加上個人開始喜愛內斂深沉的音樂形式,便決心進入臺北藝術大學傳音系學習南管。在南管的浸淫中,深深著迷於南管的古老深邃,自此覺悟到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此生已離不開南管。 在學期間很幸運地跟隨系上出訪多個國家進行交流學習,也因緣際會進入心心南管樂坊參與多場演出,豐富舞台經驗。碩士班畢業,曾於新加坡城隍藝術學院擔任近三年的南管專任教師,回台後繼續從事南管教學及演出,並陸續將個人南管學習心得錄製唱片出版(入圍第27、28屆傳藝金曲獎),為弘揚這一古老的民族瑰寶盡一份心力。 圖解:蔡婷如,集思小劇坊《憶起‧南北》音樂會 版權:2018/8/29,拍攝劉妍伶
蔡婷如(第14屆,主修北管樂)國、高中主修二胡,副修鋼琴,期間學習了北管扮仙戲音樂,之後以北管嗩吶報考入取傳統音樂學系北管組,入學後才知自己對北管的認知不足,除了扮仙戲外,原來北管還有其他不同的音樂類型,從工尺譜開始學習,慢慢認識北管樂的演唱技巧、樂器演奏、不同樂曲的表現內涵,深刻體會北管樂的迷人之處。 為了繼續學習北管音樂,決定就讀傳統音樂學系碩士班,學習期間與系上同學、學弟妹共同成立「集思小劇坊」,除了保留傳統音樂的演奏以外,也希望借助眾人的創意想法,結合不同的元素,讓南北管音樂的展演有更多的可能性,並使更多人欣賞到臺灣的傳統音樂。最初以新編南北管戲《鏡‧私語》作為第一部作品參加臺北藝穗節,而後也嘗試以肢體動作配合傳統音樂的演奏,目前集思小劇坊積極參與不同場合的演出,並致力於推廣南北管音樂。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