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新聞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學系特色 |
歷史悠久:成立於1963年,為台灣最早成立的大眾傳播學系,畢業系友眾多。 |
文化大學新聞系民國52年成立至今已60 年,我們以培養全方位新聞媒體人才為宗旨,從基本新聞報導製作、深度紀實報導及新聞幕後相關企劃與採訪能力訓練,本系均提供豐富資源及紮實訓練,在新聞及媒體產業備受肯定。本系培育人才遍及新聞、影視、公關、廣告和新媒體各個領域,設備包括攝影棚、廣播製作錄音間、報刊編輯室、及專業剪接影片製作教室,採用的新聞製作器材與軟體均和業界接軌,學生畢業後將可立即進入就業市場。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大眾傳播學系為一結合社會科學與人文藝術領域之應用研究(或實踐),是如何透過傳播媒介向閱聽大眾傳遞訊息的學系。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AI)技術的快速發展,本系教育目標與學習核心能力亦應與時俱進。原有目標「以人文素養為基礎的思辨思維能力;培育具有傳播專業及專業整合能力之人才」之基礎上,增添「生成式AI應用於傳播內容創造與分析的能力」。 |
本系大學部教學分為理論充實與實務訓練兩大類。前者系統性介紹當代新聞、媒介及傳播理論及相關辯論,並輔以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律、政治學、文學、大眾文化等基本素養的培育;後者側重新聞採訪、編輯、出版、製作、播報及媒體企劃與管理等新聞實務訓練,並結合平面、廣播及電視等三大實習媒體實作,奠定紮實專業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業界講座、跨域專題每學期都會辦理業界講座、電影講座,近期辦理講座包括:謝馨慧 奧美董事總經理黃瀞瑩 台北市議員賴麗君 老鷹之手導演林靖傑 大俠胡金銓導演 圖解:辦理專業講座-《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組 團隊學習由大傳系於2023年5月4日舉辦的演唱會,在文化大學百花池盛大開唱,由於演唱會前已在社群、校園中獲得師生熱烈討論,湧現後疫情時期的報復性人潮,上千名師生在孫盛希、陳華等歌手的歌聲中,嗨到最高點!本次演唱會由永慶房屋贊助,並以網路行銷課程同學規劃辦理。 圖解:辦理2023校園演唱會 動手實作辦理高中媒體素養營隊,讓大傳系學生大手牽小手,帶領高中生學習傳播基礎課程,並拍攝影片,從做中學習專業知識。 圖解:辦理高中生媒體素養營隊 國際交流學習近年合作學校如:University of Missouri, 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 Westminster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ondon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杭州電子 圖解:2023杭州、山東、北京移地教學 企業橋接課程課程融入專業學習,並持續與媒體、公關公司與業界專業人士辦理企業橋接課程與參訪 圖解:國際音效大師杜篤之老師專業學習活動 |
本系所大學部之教學方向前兩年以理論充實為基礎:透過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律、政治學、文學、大眾文化等人文學科基本素養培育新聞暨傳播專業知識。 本系所大學部之教學方向後兩年以實務訓練為主:透過採訪、編輯、出版、製作、播報及媒體企劃與管理等新聞實務之訓練,並輔以實習媒體之實際操作與營運,使學生們能從做中學,以奠定其紮實之專業實務能力。 本系所大學部之教學方向,透過各種新聞相關課程,培養具有知識性與獨立思考的新聞人,並且在校期間能夠積極參與各項公民活動,關心社會跟國家大事,系所老師會透過各種新聞時事探討社會相關議題,讓同學能夠成為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 課程結合平面、廣播及電視等三大實習媒體實作,使學生們能從做中學,奠定其紮實專業實務能力。近年來課程更強化和數位時代新媒體發展的銜接,讓課程更貼近時代轉變。 圖解:新聞系三大實習媒體支援全國中學運動會轉播 版權:文化新聞系提供 近年來本系課程更強化和數位時代新媒體發展的銜接,以及本著「融媒體」精神,本系學生在畢業之前,均須在本系三大實習媒體中有一定比率的實習時間,打破媒體的界限及格式,各實習媒體之間相互合作產出,讓本系學生可以在畢業後能因應目前業界的挑戰。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注重學生多元學習成果,與表述能力。 |
1.基礎的學理知識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乃國內大學最早成立的大眾傳播學系,六十餘年間為國內傳播事業發展培育許多人才。文化大傳系向來是傳播人才搖籃,過去10年隨著新媒體發展並開始進入2023生成式AI元年,自113學年開始,開設以下三大領域職場專業的模組套裝課程,包括:公共傳播學群、多媒體傳播學群、傳播研究學群,每一學群課程都導入AI生成工具輔助八類模組內課程,讓學生依性向學習最新專業,培養未來職場菁英! |
本系所以其他相關學系相同之處在於,對於整個傳播環境有者相同的教導方向,不同之處在於,本系是培養具獨立思考跟專業知識的新聞人,並且透過校內三大媒體,文化一周、華岡廣播電台、華岡電視台,讓學生能夠在出社會前,找到自己未來想走的方向。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並非培育明星、主播或演員,多數本系畢業生多從事幕後/舞台後之工作。 |
畢業之後常常被高中生誤解只有新聞相關產業可以發展,事實上除了新聞產業以外,公關公司、傳播、各大公司都是可以是職涯發展的方向,透過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運用在社會各個工作上。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之目的為課程(教師教授)外學生自行針對有興趣之內容/項目學習並主動與相關教師討論。 |
新聞系的課程訓練是非常紮實與循序漸進的。每一位從新聞系畢業的記者,都具備有新聞專業知識。因當新聞記者在撰寫與報導某則事件時,都是需要深度且全面的了解事件的本身,才能夠報導出一篇完整的新聞。所以如果沒有相關的知識作為支撐,那寫出來的新聞就會空洞且缺乏依據。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強調多元專業與自主學習,故同學主動態度至為重要。 |
1.以「融媒體」精神為本系課程主軸,學生將在本系三大實習媒體(文化一周、華岡廣播電台、華岡電視台)中有一定比率的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畢業作品製作除了多元專業學習外,本系同學必須修習「畢業作品製作」以培養整合傳播之核心能力。此科目之修習方式為同學尋求合適之專、兼任教師為指導老師,教師則因同學不同之興趣施以適性教學。 圖解:109畢業展 虛擬實境影像製作
本課程將探索虛擬實境技術應用並在新媒體方面實踐應用,虛擬實境技術發展是高度跨領域甚至跨產業的,無論是音樂、影像、教育、藝術、醫療…等等,都可以運用虛擬實境的產品和技術再造新創高峰。 圖解:VR營隊課程 數位音樂製作
此課程透過現今主流的專業電腦音樂軟體,讓非音樂專門科系的學生亦能創作音樂,並且與影片、動畫進行搭配。 圖解:系屬專業電腦教室 網路行銷企劃與本課程主旨為使同學瞭解現今新媒體與電子商務發展、並培養學生團隊企劃與製作之能力。為使學生充分掌握網路媒體發展最新趨勢,課程與新聞媒體東森雲合作,安排一系列講座課程,並於109學年度起與YouTube 和Capsule Inc. 合作辦理創作者課程,提供最新業界資訊,以達到橋接業界實務經驗之目的。 圖解:辦理橋接課程講座 GAI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課程未來大傳系專業課程一定有20%的課導入AI科技,突破傳播產業與行銷傳統的教育方式,展現AI在捕捉與傳達人類多樣面貌中的強大能力,培養引領時代潮流的創新者。 圖解:生成式AI技術之矩陣式運算 |
新聞採寫與編輯學習如何編輯報紙,包括版面編輯、標題製作、文章的編整、照片處理、圖文整合等。 跨平台新聞採編實務融(多)媒體概念在新聞媒體中日益受到重視,但多媒體如何運用在新聞的實際報導之中,卻缺乏系統性的討論,因此本課程希望透過教師講授概念、學生實際操作、以及學生課堂討論等過程,讓學生學習多媒體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應用,同時也希望讓學生透過這些過程,瞭解多媒體運用在新聞報導上的倫理議題。 廣電多媒體新聞製作本課程之授課目的在於讓學生能夠藉由實習媒體的管理實務訓練,深入瞭解傳播媒體經營與管理的實際問題與困難,以增加學生對傳播產業的瞭解與認知。 畢業實習重點在於為期至少一個月的校外媒體實習(主要安排於大三生大四的暑假),同學們可真切體驗職場生活與實務運作情形,映證在學校所學知識與技能,實習結束回到課堂上校後,根據需求邀請相關人士來校談,提供經驗與意見交流。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於東森新聞雲訪談馬詠睿學長
馬詠睿大學畢業後,參加了華視新聞部的招考,數千人考試總共僅錄取個位數的人,而在華視待了幾年後,因緣際會下到了環球媒體,雖然在環球媒體只待了兩年,卻在裡面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從一個小主管到負責一整個新聞部的主任,對所有新聞的判斷、涉略以及新聞的採訪調度都為自己習得了更多的經驗。 【 現 職 】東森國際大陸事業部和媒體事業部兩個部門的執行長兼任東森新聞雲副董事長 【工作資歷】東森海外事業總部副總、東森公共事務部副總、東森節目部協理、東森新聞部總編輯、東森新聞部副理、華視新聞記者、華視地方新聞主任、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副總裁、中天電視台/ 董事長兼總經理。 圖解:劉淑金學姊(左)回大傳系訪問
劉淑金鼓勵自己勇於改變調整、與時俱進,啟動學習力、創新力、思考力、溝通力、整合力,創造無限可能性,邁向好未來。 【 現 職 】云陽創意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云陽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工作資歷】超級電視台 節目部經理/監製/編審組長、太平洋衛視 頻道主任/運作中心主任、中華電視台 執行製作、中國文化大學大傳系系友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長 圖解:何性東學長回校分享經驗
何性東本系夜間部第30屆畢業生,換算日間部為第二屆. 【 現 職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兼副教務長 【工作資歷】鳳凰衛視TV4執行製作,知鑫傳播體育頻道執行製作,美國世界財務集團資深行銷專員.教育部深耕計畫彈性薪資優良教授獲獎人.統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
何炳霖“解決問題是獲得經驗的養分”解決每一次的大問題都是我的轉捩點 【 現 職 】咖碼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 學 歷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 行銷EMBA學分班畢業、國立台灣大學 EMBA就讀中 【工作資歷】 李奧貝納廣告 / 客戶群總監 / 2006~2007 聯旭廣告 / 客戶群總監 / 2000~2006 花仙子股份有限公司 / 行銷經理 / 1996~2000 圖解:黃信堯(左二)與學弟妹於電影會合照
黃信堯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自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大傳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創作碩士。 作品擅長以戲謔的口吻道出青春的夢想與失落,以其幽默的敘事凸顯人生的荒謬意境,以大佛普拉斯獲得金馬獎,海口影像詩《帶水雲》獲201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大獎,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 《大佛普拉斯》導演 《同學麥娜絲》導演 |
未上傳圖片
馬湘瑩媒體人必要的技能和態度,一個主播不單單只是對著鏡頭讀新聞,肢體語言、說話的邏輯、語速和口氣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同時她也提到,「每個經歷,都有意義」,鼓勵同學們在大學時期多嘗試、累積作品,都是提升自己很好的方式。 「工作像戀愛,職涯像婚姻」,馬湘瑩希望所處的工作環境是自己喜歡的。對於職涯的選擇,馬湘瑩建議省視自我,建立目標,「有了方向,再遶路、再崎嶇都會到達。」職業生涯需要持續的累積經驗,並從過去的親身經歷中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可先從了解自身特質開始,進一步去思考喜歡什麼舞台,最後再選擇要進入哪一個職場及媒體環境。 未上傳圖片
謝向榮因為被主播播報新聞的專業樣子,深深吸引,而決定要念新聞系。 在大學努力練習,充實自我,訓練自己的儀態、咬字、聲調,為了能當上主播,做足了準備。 未上傳圖片
李濤在文化大學新聞系時期是中視節目部實習生。之後轉到華視新聞部當了5年的記者。1995年,出任TVBS總經理。2012年4月1日,李濤卸任TVBS總經理職務,任為2100全民開講主持人,與TVBS關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2016年,李濤為偏鄉教育奔走,全台學校巡迴演說,鼓舞老師士氣,並鼓勵多元教學。 現職為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長期為偏鄉孩童教育奔走,並推出《善耕台灣》、《熱血老師 翻轉教育》等節目,發掘偏鄉熱血教師故事,且關懷文教基金會長期認養偏遠地區中小學的清寒學生,並持續補助其獎學金。 未上傳圖片
張若妤在文化大學新聞系就讀的四年裡,至今仍是她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財富,因為在這裡,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在困境中找到前進的力量。 儘管已經成為一位主播,她還是以身為一位記者自居,因為她認為「記者才是一個新聞的最初」。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