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社科教育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51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校本部 251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學系特色 |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強調教育與社會創新,以教育與未來思考及設計思考,培養具學習設計、社會設計與教育方案設計的專業人才。 |
((( 傳播內容的設計師與創造者 ))) |
學科意涵 |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教設系)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系,培養適應快速社會變邊,當前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在學習傳播相關理論與實務,利用文字、聲音、影像各種媒介的包裝、組合、設計,編纂成有意義的訊息(message),並將其傳遞給目標人群,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包括文字、聲音與影像的表達、收集、各種數位編輯工具,與不同媒體特性、製作工序、趨勢,也包括對傳播中或結束後的反應做評估與設計。 |
學習方法 |
培養學生具「設計思考」的能力:1.Empathize 同理心:理解人們2. Define 定義:界定問題3. Ideate 發想:提出你的想法4. Prototype 原型:創造及實驗5. Test 測試 :細緻化產出結果 圖解:教設系「淡水30世代策展」運用設計思考 版權:本系提供 培養學生具「未來思考」的能力:未來思考是嘗試創造新的、多樣化的未來想像,有遠見式地去探索可能會發生的未來情節的方法 圖解:教設系的產學研究機構合作運用未來思考 版權:本系提供 透過基礎課程,搭配加值課程:包含「社會設計」、「學習設計」與「教育方案設計」三大類專業課程。此部分課程主要透過基礎與核心課程訓練後,近一步塑造具有統合、總整與分析處理教育與社會議題能力。最後,搭配統整課程,讓學生具備構思、設計、實施、操作的CDIO專業能力。 圖解:CDIO學習路徑圖 版權:本系提供 學習設計專業力:為本系強調聚焦培養的三大專業力之一從大一延伸到大四的「專題與實作」課程,包含「專案型」、「活動企劃型」、「專題策展型」與「實習型」,層層累積多元的企劃與設計能力。 圖解:教設系食農教育學習設計專題 版權:本系提供 社會設計專業力:為本系強調聚焦培養的三大專業力之一專題與實作:訓練學生從一構想的發想到具體化操作實踐方案的一系列過程。專題實作提供的工具,包括透過工作坊、田野調查與專案方式訓練從構思到操作教育與社會設計企劃能力。 圖解:教設系「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 版權:本系提供 |
> 講授與討論:理論介紹、案例分析、實務研析與討論> 專案設計:行銷、數據、新聞與生活資訊等專案設計 > 工具學習:圖文編輯、影音剪輯與數據分析等軟硬體學習 > 媒體實習與實務:淡江電視台、淡江之聲廣播電台、淡江影像藝術工坊(暗房)、淡江網路新聞報 > 整合學習與成果展演:畢業製作與展演、校園大型活動現場轉播、攝影展(顯影季)等 > 業界資源:業師授課、專題演講、專家評析、媒體參訪、實習機會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教設系從大一延伸到大四的專題實作課程的探索議題能力、教育結合未來思考與設計思考的跨域力,及銜接職場的獨立專題企劃與策展執行力,是本系專業培力的一項特色。 |
建議同學積極表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程度、對各項科技趨勢的興趣、關心人類行為(包括語言/非語言行為)的改變、如果你的數理科表現很棒,也適合來讀大傳系,練習如何將艱深的科學知識表達成一班人可以理解、接受的訊息。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作為強調教育與社會創新的學系,學科基礎理論課程涵括教育學、學習心理學與社會學。 |
本系強調跨媒體學習,因此開設廣播、電視、新聞、攝影、數位工具、廣告、設計、行銷、創意開發等不同課程。本系也強調【跨領域學習】,為拓展學生跨領域的知識視野,學生在專業課程之外,選擇本校文、理、 工、商、管理、國際事務、外語等其他院系開設的課程修讀,皆計入畢業學分,以鼓勵學生建立跨領域的專業與人脈,提昇專業領域的範圍與能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名稱為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或與工業設計、雕塑、藝術設計學系會被相提並論。但本系強調培養的設計能力,主要並非物件的設計,而是以人為中心的組織創新設計、教學課程設計、展演製作人員、策展專案管理人員、媒體公關宣傳人員、使用者體驗研究員,及具社會調查師能力的社區與社會改造的地方創生人員。
|
> 本系畢業生就業方向寬廣,包含影視音、新聞、廣告行銷、娛樂、運動、科技等產業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強調透過教育與未來思考與設計思考引導組織、社區與社會的創新。未來思考易被誤解為是進行預測,設計被認為是物件設計,但我們強調以人為中心的設計,要影響組織、創新組織,都需要探究組織的願景,以及設計思考的同理心/定義問題/創意發想/原型製作/測試,結合為培養當代跨域人才的重要專業能力。
|
> 活潑外向的你,冷靜觀察人群的你,都希望在這裡見到你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有獨特學系識別標誌。 |
> 本校為綜合型大學,另有商管、外語、國際事務、理工、教育、AI創智等學院,有利同學跨領域學習 |
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專案型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探索全球、社會、地方發展與產業趨勢與問題,培養學生面對真實世界的洞察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圖解:2023專題成果「速度風景練習曲」 版權:本系提供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活動企劃型
教育往往是推動變遷的關鍵性力量。前瞻教育未來專題活動企劃型由外籍老師與本國籍老師搭配,帶領同學如從「未來思考」引導出「未來博物館」的專題呈現。 圖解:工作坊的創意思考激發學習 版權:本系提供 設計思考理論與實務
設計思考與溝通方法是一門培養設計思考、溝通能力與實務整合實作。第一階段著重案例研究以及方法練習,第二階段會以微專題之形式讓學生發展研究與設計企劃,並以口頭報告或是海報展覽進行成果分享 圖解:團體討論x實作提案 版權:本系提供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專題策展型本系於大一及大二完成社會設計、學習設計與教育方案設計專題後,由兩組指導老師各自帶領約 20 位同學,於大三進行上下學期一整年之畢業專題製作。 圖解:本系學生於剝皮寮進行畢業專題策展 版權:本系提供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專案型以淡海輕軌為主要研究與學習場域,探討大眾交通建設對地方發展、生活步調以 及生態環境的影響。聚焦於三個面向:1. 人文地景;2. 生態地景;3. 經濟地景,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與提案。 圖解:專題成果發表現場,同學以摺頁展示 版權:本系提供 |
影視專案製作從影視專案企劃開始,分析影視各種類型專案的企劃方法,並學習如何進行田野調查、收集資訊,及如何進行專案之前製作業、撰寫劇本、製作團隊、人力協調與分工。讓學生成為主動、獨立學習者,並應用所學整合知識與經驗。 攝影:基礎與進階基礎攝影、專業攝影、報導攝影 電視新聞節目實務
本課程在培養電視新聞製作人才,定期製作「淡江新聞」,訓練同學影視製作的專業知識、技術及態度,深入瞭解各地區文化與活動,並將觸角延伸至公民新聞及數位敘事報導,走出校園,關懷弱勢與公共議題。 廣播節目製作實務
課程目標為培養聲音產業人才,課程實作輔以淡江之聲廣播電臺運作管理,培養同學具備聲音作品之企劃發想、執行製作、採訪編輯、播報主持之實務能力。除內容製作,專案策畫執行、媒體管理與行銷合作,皆為實作特色。 |
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曹世綸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4屆、現為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行銷長兼台灣區總裁。曾返回母校教授「公共關係概論與實務」課程,與學弟妹分享國際高度的實戰經驗,2020年獲選大眾傳播學系第5屆理事及第8屆傑出系友,2022年當選本校「淡江菁英」金鷹獎,獲選為傑出校友。 曹世綸的職業生涯從廣告行銷人出發,之後透過積極主動接觸科技類客戶,及自我進修相關課程而跨入科技產業。在SEMI的工作上,秉持傳播人精神,跨界整合,發揮長才,在國內積極佈局人才培育、將台灣半導體實力帶向全世界,為半導體業創造更多更大的機會。
李建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10屆,從事新聞記者工作20餘年,現為【遠見雜誌】總編輯,亦在本系教授「新聞學」。 在新聞媒體環境日愈艱難的今日,李建興仍秉持著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的初心,堅守在記者的工作崗位上,持續撰寫及帶動引領社會改變的報導,為台灣這片土地奉獻心力。
楊雅喆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8屆,退伍後曾擔任廣告公司企劃撰稿員、動畫編劇家等工作。現為導演/編劇,2017年以《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楊雅喆長期關懷社會議題,善於觀察小人物、領悟人性,他從事編劇、導演多年,作品範疇多樣,包含舞台劇、單元劇、連續劇、紀錄片及電影。
謝馨慧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5屆,現為台灣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剛進大傳產業時,意識到起薪低人一截,但深信畢業後的十年才是關鍵,約在第十二、三年時,她當上總經理一職。她認為每個人走的路都不同、環境也不同,只要確定方向是清楚的,接下來就是事情來就一個個去解決。
張正芬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屆,前三立資深副總兼發言人,被人稱為「華劇行銷教母」,也是《天下第一味》、《命中注定我愛你》、《犀利人妻》、《我的自由年代》金鐘獎節目行銷獎得主。現於本系教授畢業製作與展演課程。 張正芬曾在廣播電台播報新聞、錄製廣播節目,順著自己的喜歡的事情與興趣,喜愛「Mac Touch」麥金塔電腦,畢業後主動爭取到蘋果電腦上班的機會。在中國時報工作期間為該公司舉辦過各類型的活動,如《時報廣告金像獎》、《時報廣告金讀獎》、《時報廣告營》及《龍行奧運》等。 |
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