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直擊】ColleGo!多樣資源運用與大學教授審查後經驗分享
2022/8/15
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ColleGo!焦點話題本月推出的主題有ColleGo!資源的運用、學習歷程檔案分享與研究資料的多元探討,由ColleGo!團隊的夥伴介紹網站資源與未來規劃,還有大學教授分享個人申請審查後的發現、高中同學分享校內多元學習活動後對於未來規劃的影響,以及國家教育研究院對於入學管道分析後的研究資料,在暑假下半場假期之餘也能發想開學後的學習方向。在8月底開學季的時候也會有新的文章與活動與大家預告,別忘了繼續關注!
高中生涯任務引導,提供多樣資源的運用
ColleGo!持續提供大學資訊給同學們進行高中生涯探索,「資訊平台的生涯協助:ColleGo!能給予怎樣的協助」一文,可以瞭解各大學的特色,也讓同學們對於感興趣的學群、學類、校系有較清楚的樣貌雛形。
在高中生涯探索方面,則希望能協助同學們連結自己與大學之間的關聯性,以興趣類型、多元能力、領域課程等多元化的探索指標,在未來更規劃引導同學以線上互動的方式展開自己的生涯任務。
生涯任務的協助上則透過提供資訊,連結各項任務與資訊的應用關係,包括興趣、學科領域、多元能力等面向進行「生涯探索」;以領域課程來對應學群進行「班群試探」,提前規劃課內外活動;透過升學管道、學習規劃等角度協助同學進行「高中三年行動任務」。而面對生涯議題,ColleGo!也提供線上、實體的互動活動來協助同學們,包括與大學教授面對面交流的「科系預覽與直擊」、以學長姐的生命故事經歷為引導的「生涯故事引導」等活動。
個人學習經歷呈現,大學教授分享審查後建議
延續上個月邀請幾位大學教授們分享審查後的經驗,這次也持續邀請教授提出今年審查後的感受與建議,可讓同學們未來準備學習歷程時,有更多的參考想法。
成大機械工程學系的張家源教授,以「學習歷程的呈現與建議」分享自己瀏覽學習歷程檔案時的經驗,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為同學們將高中三年的經歷,以多方面有條理的方式呈現自己,包括「修課紀錄」、與三年修習課程相關的「課程學習成果」、展示個人特質、能力與成果的「多元表現」,以及透過「學習歷程自述」呈現高中學習過程的心得,並連結所選擇的大學校系。
而靜宜大學的鄭志文教務長則以「從大學擇才看學習歷程準備」分享「擇才擇什麼」,做為系列文章的開端。隨著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進入大學書審,不論是高中師生或家長,都對大學教授如何看待學習歷程檔案,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好奇與解讀,鄭教務長以自己在大學現場的觀察,從對的人、有能力的人、有潛力的人等多種不同的角度描述大學擇才關注的項目。
課內學習經驗展現,高中同學分享學習歷程
臺中市明道高中的蕭翔文同學,以「UN聚光燈計畫—聚光我的夢想」分享自己參與學校與「聯合國世界協會聯合會」的訓練課程後的經歷,透過課程讓他有機會和聯合國的講者互相交流,了解外交與國際關注的議題,也克服原本害怕發問的壓力,勇敢嘗試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讓蕭同學後續對於訓練課程上討論的分組主題感興趣,當作之後的專題研究主題,持續探討議題的成因。
多元角度探討,個人申請與家庭資源的研究
「申請入學」管道現在已成為多數高三同學的主要升學管道,國內也有許多單位、甚至是各大學都進行入學管道的資料研究。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陳婉琪教授,同時也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與國教院的王淑貞及許哲維兩位老師以「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一文,從不同角度探討家庭經濟與資源對於應試結果的關聯性。
◆ColleGo!團隊每月定期上架新作品,除了本團隊自行編製、拍攝的文章及影音之外,還包括與其他單位合作轉載的資源,以及開放長期徵稿(投稿請參考我們的徵稿辦法),歡迎各界師生投稿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