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open day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上)

2022/8/15

陳婉琪/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王淑貞/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許哲維/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上)

自2002年「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正式上路起,「申請入學」至今已成為多數應屆生的主要升學管道,透過第一階段的考試成績通過門檻,加上第二階段的書審及面試,降低大學入學篩選判準完全倚賴「應試能力」的程度。多年以來,媒體輿論經常質疑入學制度改革造成教育機會分配不公,直覺地推論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將因缺乏家庭資源挹注,造成第二階段入學劣勢。換言之,多數臺灣人傾向認為考試選才客觀公正,[1]多元入學制度新增的入學管道「個人申請」倚賴考試以外的篩選形式,更容易受到學生背後的家庭優勢條件所操縱影響。

多元入學是否造成入學機會不公?事實上,已有不少研究嘗試回應此問題。以下四點精簡說明:

一、過去聯考世代的研究,均一致地顯示考試不利於弱勢家庭子女。即使是現在多元入學時代,也有類似發現。然而多數大眾似乎仍傾向相信考試更為客觀,因此公平。

二、雖然既有研究指出,高所得家戶子女並沒有特別集中在個人申請管道,但這類研究大多來自各大學校務研究,僅能針對單一大學「已入學」的學生來分析。究竟哪些考生被「排除」了?哪種申請者的通過率較高?整體圖像並不那麼清楚。

三、累積了超過3/4世紀、數不清的各國實證研究告訴我們,沒有哪個制度能讓不同階級背景子女都獲得相同機會、相近品質的教育(除了抽籤入學之外)。

四、也因此,「多元入學是否造成入學機會不公」這個常見問答,非常容易被過度詮釋、被錯誤解讀——因為它也與任何其他制度一樣,無法給不同背景學生提供完全均等的機會,但媒體報導及輿論經常順理成章地將教育階層化這個普世現象怪罪至制度變革。

若要評估教育政策變革,最精準適當的問法應該是:「多元入學是否比以往的聯考制度更不公平?」。不過,聯考世代已久遠,不易比較。因此,我們換個問法:「家庭經濟弱勢必然(因書審資料不夠精美,面試應對不算從容而)導向子女入學劣勢嗎?」[2],「個人申請入學的第二階段,是否如社會大眾所質疑的,相當不利於經濟弱勢家戶學生?」本文將介紹作者團隊即將發表的一份論文(外加一份補充性議題報告),這份研究突破過去的限制,使用全國性考招資料(涵蓋所有考生的考試與申請資料,及其通過與否之錄取紀錄),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直接的驗證。以下簡述四點研究發現。

一、經濟弱勢生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錄取的比例皆低

研究團隊分析2014至2020年大考中心及招聯會串接資料(亦即108課綱實施之前的應屆考生)發現,不論是許多人質疑公平性的個人申請管道,還是許多人認為公平的傳統聯考模式(考試分發),中低/低收入戶考生透過這兩種管道獲得入學機會的佔比均遠低於一般家戶考生。同時,數據也顯示經濟弱勢家戶子女「未有錄取紀錄」的比例遠高於一般家戶學生。從稍後的結論來看,有可能只要涉及到考試,經濟弱勢家戶子女在升學過程中就有較高的被排除機率。當然,也有可能部分原因來自於選擇行為。譬如,經濟弱勢家戶子女在財務壓力及就業需求下,更傾向轉而進入技職校院體系。

二、經濟弱勢生錄取劣勢主要發生在一階,而非二階

經濟弱勢家戶考生的錄取劣勢主要發生在第一階段,並非第二階段。從圖1及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中低/低收入戶子女的一階通過率每年都遠低於一般家戶生,但到了二階,卻經常出現反轉現象。經濟弱勢生的一階錄取率較低,主要原因是其學測分數較低(表3)。一旦通過一階篩選進入二階,中低/低收入戶考生並沒有明顯劣勢,其通過率還經常高於一般考生。

圖1另一項值得留意的觀察重點則是:雖然經濟弱勢生之一階通過率始終低於一般家戶考生,但此落差逐年縮小。這有可能是由於2016年以來逐漸推廣的招生扶弱政策(譬如,鼓勵各校增設扶弱招生組),發揮了降低經濟弱勢生一階通過劣勢的效果。

圖1:不同家戶背景考生之個人申請入學通過率(人系):一階 vs. 二階

三、相同學測成績下,經濟弱勢生之二階通過勝算高出15-16%

如果經濟弱勢生的弱點經常在於考試成績,而學測表現通常會影響二階錄取機率,這讓我們接著想問:在相同成績條件下,不同背景學生的二階通過機率又是如何?根據表3的B2模型,我們發現:在相同學測級分的條件下,經濟弱勢生於二階獲得正取之勝算(odds)要比一般收入戶考生高出了15-16%。(既有研究當中,也有類似發現:譬如,李浩仲等人[2016]分析政大資料發現「非考試入學的高社經地位家庭或明星高中學生,其入學成績門檻非但沒有較低,反而有可能較高」。)

為何如此?這樣的分析結果,不是和多數輿論、大眾認知抵觸嗎?「多錢入學」(書審面試非常花錢,因此二階篩選不利貧窮家戶學生)之相關論述,聽起來不是很有道理嗎?

「多錢入學」這個常見論述,我們先把它稱為假設一(亦即經濟弱勢生在二階不利)。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假設一雖很有道理,但也可能存在假設二,亦有其推論基礎。此時,兩種假設便形成競爭關係(competing hypotheses),需要實證研究來檢驗哪種假說更有道理,哪種社會運作邏輯所發揮的力道更大。在這裡,我們的假設二是:「一旦貧窮家戶子女與其他考生展現相同的學測成績,這表示該生在比同儕更為艱困的家庭環境中,展現相似的程度。這當中反映出的天賦或努力,會進而在面試或書審過程中,被判別出來。」(即,經濟弱勢生在二階有利)。

以上兩種假設,會導出不同的結論(經濟弱勢生在二階不利/有利)。但從我們的實證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個人申請的第二階段篩選,在學測分數相同的前提下,來自貧窮家戶的學生反而更有優勢獲得錄取機會!換言之,假設二獲得支持。

最近也有相關研究,透過質性訪談與參與觀察,嘗試瞭解個人申請過程中學生們的看法及策略行為,發現:部分富裕家庭受訪者認為,申請入學不公是因為申請入學對勞工階級有利。而在面試策略上,富裕家庭的明星高中學生往往刻意忽略家庭,放大個人性格;來自勞工階級的明星高中學生則刻意提及家庭,強調克服逆境(Chiang 2021)。這類研究利用田野觀察法,窺知了一般社會大眾比較少留意的運作邏輯,也呼應了此處的數據分析結論。

◆下一篇: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多元入學公平性(下)

(本文為合作轉載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原文轉載自「巷仔口社會學」官方網站文章

話題類別:老師看這裡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