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玄奘大學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美術學系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新竹市香山區玄奘路48號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培育具「藝術文創化」思維的設計人才為主軸。課程涵蓋三大方向:1. 平面繪畫與純藝術 2. 插畫與數位繪圖設計 3. 立體工藝與文創設計,讓學生習得專業技能並與產業需求接軌。 |
文大美術系成立於民國52年,與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藝大美術系同為國內早期知名的美術系所。民國51年設立全國最早的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為今日碩士班前身。文大美術系歷史悠久,人才眾多,學生無論創作、升學、就業均表現亮眼,聲譽卓著。本系規劃有「學、碩士,五年一貫課程」,提供大學部優秀學生繼續就讀碩士班之管道。 |
學科意涵 |
藝術與創意設計(Art and Creative Design)以藝術創作為經,工藝與視覺設計為緯,融合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專業設計、藝術人文美學涵養、當代藝術導論、以及文化藝術與行銷管理等學科。課程強調實務應用與專業知識的整合,旨在培養具備多元技能與創新思維的專業人才。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強調美感的培養與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含 1.純藝術創作 2.應用美術 3.藝術行政 4.藝術市場 5.跨領域藝術統合。進以培育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 |
學習方法 |
![]() 操作示範、實作演練:本系以實務課程為主,教師訂定學習目標、建立學習楷模典範、進行操作示範,學生了解後進行實作演練,並於實務操作當中鍛鍊相關媒材技能,熟稔各種應用,增進對於媒材的掌握力。理術合一課程,除了技能的養成外,對於創作的理論辯證,本系也相當重視。 圖解:學生實作各種創作媒材 版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專題導向、展演競賽:本系規劃各種專題課程培養學生融會所學進行總結式的作品呈現。鼓勵學生校外展演競賽活動校方並加碼給予學術表現獎勵金。 圖解:拔尖計劃個人專屬課後創作空間 版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專業教學,名師雲集:專業課程與師資完美對接本系秉持專業課程與專業師資對接的辦學理念,匯聚眾多知名藝術家及名師,形成強大的教學團隊。課程設計根據學生能力分級,循序漸進,確保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學習與成長機會,全面提升專業能力。 圖解:課程多元,理術合一課程之一-複合媒材創作 版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 創作實踐法:美術學系強調在媒材中省思自我的美學觀,在創作符號中進行藝術詮釋,並在手作中實踐探索的議題,將形而上的思維落實於形而下的作品之中。 ![]() 圖像學分析法:圖像學(Iconology)是將美術作品的時代風格從圖像誌進行分析,以了解視覺藝術作品的意義,並考察傳統繪畫的圖式(motifs)及其歷史、文化或社會的意涵,以利進行符誌icons和美術題材的探究。 ![]() 符號學詮釋法:(Semiotics)運用符號學中對於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個互為表裡的聯結,探討美術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以利創作時形式的開拓與內涵的提升。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興趣是最大的關鍵! |
1.進入大學美術學系以前先釐清自己的性向、喜好、專長,並且確認自己對美術是否有足夠且持續的熱情與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長期以來,業界普遍反映大學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之間存在顯著的落差,追根究底,問題在於美學基礎訓練的不足。針對此問題,玄大藝術創作系以「美感力」作為核心訓練目標,結合各類媒材的專業技能培育,並融入新時代AI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在打下扎實基本功的同時,提升其創造力。如此一來,畢業生將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應對未來職涯發展中的各項挑戰。
|
本系具有多元自由的學風與優良的傳統,作育美術英才無數,如: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前北美館館長、國美館館長、高美館館長黃才郎。插畫家幾米,美學家蔣勳。另有許多重要美術團體,如:紗帽山畫會、後立體派畫會、101畫派、台北畫派等。還有眾多系友擔任大學藝術學門的院長、系主任及教授、藝術創作者、美術教師,或藝術家及策展人…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藝創系的畢業生未來不僅限於成為藝術家,無論是經營畫室、擔任遊戲公司的2D美術設計師、琉璃商品設計師、陶塑工藝設計師、金工工藝設計師,或是從事藝術修復、插畫繪本設計等工作,甚至進入藝術與設計相關產業的行政領域,在未來職涯發展皆能有所發揮。 |
就讀美術系時常會被大眾誤解未來就業不易,然就本系長期追蹤畢業生就業情況得知,無論是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學、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廣告設計、美術編輯、動畫卡漫、公仔設計或文創開發…等,畢業出路甚廣,就業堪稱良好,薪資也遠高於平均工資之上。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常將「藝術」與繪畫簡單劃上等號,但本系所提供的多元媒材訓練,拓展了藝術文創化的豐富可能性。學生不僅能依照個人興趣選擇主修方向,從而提升未來在跨領域及跨媒材創作上的靈活度與創意表現。讓課程不再僅限於技術培訓,而是涵蓋創意思辨、口語表達、行銷企劃、創新創業等現代職場上至關重要的求職能力。 |
本系重視純藝術如油畫、水彩、水墨、漆畫等,易產生課程欠缺就業應用性的誤解。事實上本系除了有純藝術的課程之外,也有如電腦繪圖、微電影製作、3D動畫製作、金工、陶藝等實用性強,應用性廣的設計與文創課程,可以滿足創作或就業的職能要求。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以「藝術文創化」作為多元發展的核心,並充分考慮學生未來的就業選項,提供豐富且完善的教學資源與設備。系上結合了先進的3D光固化列印技術與AI設計應用。此外,從大一開始,系上即提供研究生級別的24小時個人專屬創作空間,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與資源,投入個人創作,提升實踐能力並累積專業經驗。 |
請瀏覽文化美術學系官網http://crmaar.pccu.edu.tw及FB搜尋 |
我的學系 |
玄奘大學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美術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插畫設計:電繪、角色場景設計、解剖素描從插畫、動漫、電腦繪圖、繪本設計,到藝用解剖素描,讓學生對人體解剖學有全面的認識,以模特兒及骨骼模型進行實際介紹,並且讓學生實際練習完成人體的繪畫應有的基本知識,並應用於後續角色設計上,建立學生遊戲插畫造型設計的創造力,再進行整合設計,繪製出專業想像造型。 圖解:營造優質的學習氣氛,學生學習有感 版權:簡志嘉 ![]() 平面創作:水彩、油畫、水墨、複合媒材平面繪畫創作模組課程是本系相當受歡迎的系列課程。無論是水彩、素描、油畫、複合媒材...等不同媒材課程,本系特聘藝壇一流名家扎實鞏固學生繪畫基本功,並安排聯合授課師資群,指導學生從構思到取材,電腦合成布局,媒材運用及創作思維,勾勒取捨、微調細節,定案後正式進行刻畫繪製完工。 圖解:大一必修課 電腦合成布局 版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立體創作:琉璃、金工、陶塑
製作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立體文創手工作品, 透過實作學習、引導實際的手工操作,實踐手作生活美學的應用,熟悉實作認知及相關專業知識,設備及工具使用方式及安全規範。 圖解:藝創系學生立體媒材創作 版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113級課程地圖及修業規定為例113級課程地圖及修業規定為例請見附檔 |
![]() 設創學群2D電腦繪圖、陶瓷設計創作、影像原理與製作、3D動畫製作、動態影像製作、金工設計創作、藝術設計專題討論、遊戲美術設計、設計產業實務、漫畫藝術與創作 ![]() 西畫學群藝術解剖學、素描-人體、油畫-人體、當代藝術創作、西洋繪畫專題創作、版畫技法 ![]() 書畫學群水墨技法、篆刻理論與技法、水墨(人物)、水墨創作、水墨(山水)、書畫名品賞析、書畫風發展史、膠彩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玄奘大學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美術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擔任玻璃吹製專業課程講師 版權:丁右尉
丁右尉2010/09,入學玄奘大學藝創系,大學期間對於立體工藝相當感興趣,積極報名相關類競賽及展覽,獲得不錯的成績及名次,畢業前坤水晶誠品生活松菸店已邀請擔任玻璃吹製體驗老師,畢業後升學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被「台灣工藝」65期報導為國內重要玻璃藝術新星。 為拓展視野因此進入坤水晶誠品生活松菸店,於職場中鍛鍊DIY體驗教學的商業經營模式。畢業後至Tai Glass Studio泰玻璃工坊擔任戴老師助手、學習維運玻璃吹製工作室,須具備實務技能與管理經營等現實面的生存條件。另外受邀至清大、玄奘大學擔任玻璃吹製專業課程講師,開啟文化教育生涯的第一步,經過一年的歷練與社會洗禮,技術與觀念皆大幅提升。 ![]() 圖解:林生自我創作過程 版權:林鈺凱
林鈺凱2010/09,入學玄奘大學藝創系,大學期間接觸許多工藝媒材,進而發展更多興趣。畢業後獲選勞動部舉辦之明師高徒計畫,在葉佐燁老師麾下學習陶瓷,之後獲駐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系藝術家資格,一年後創立藝術工作室,持續發展工藝與設計之相關工作。 於2016/07成立91art.studio藝術工作室,承接台東文化局金峰鄉陶甕村文創商品開發、台東美術館10周年紀念商品製作、池上鄉有機共融生活圈農遊營造計畫等專案。致力於陶瓷文創發展,以陶瓷公仔為主要開發商品,連續兩年參加台灣國際設計師玩具大展、上海Toy LAB玩具展、杭州玩具大展等活動,且陸續與其他品牌設計師合作開發,不斷推廣品牌特色與業務。 ![]() 圖解:姜生創作作品【葬禮】 版權:姜晴紋
姜晴紋2014/09,入學玄奘大學藝創系,大二前在創作上重新打基礎,直到上了一堂角色與場景設計課程,開始接觸遊戲業界的知識與技能操作,大四進入業界實習,將課程所學運用在工作上,實習以外的時間都在創作,累積作品經營自己的品牌,大學時還參加學生美展及全國學生圖畫書創作比賽成績亮眼。 畢業後,踏入唯晶科技公司的遊戲美術外包團隊,工作接觸主要與中國的研發團隊,每個案件創作時間從三天到兩個星期不等,若同個專案的發包數量較多時,工作時間也相對會變長。對於畫風穩定的我來說,最困難的是要在短時間內配合各種不同的畫風!經過職場磨練後,我學到各種不同類型案子的做法及如何更快速準確的抓到客戶的需求。 ![]() 圖解:林生在市集中銷售作品 版權:林詩涵
林詩涵2015/09,入學玄奘大學藝創系,林生表達在玄奘藝創系學到更多與立體相關的課程,人體及動物解剖學、金工、立體造形、陶藝及玻璃工藝等,這些課程使她在創作發想和不同的媒材應用上不斷創新。四年當中她看見自己的不足更不斷學習,現在很慶幸自己來到玄奘大學藝創系。 12歲接觸黏土捏塑,15歲考到五張台灣麵包花協會講師證書,一路自學自賣至17歲,林生獨自開立一間工作室,只要熱愛黏土捏塑的人皆可來學習。大學四年後,資歷與技能提升,幫助工作室更加多元化,學生也越來越多。同時在各大銷售通路販賣自己的作品,經營粉絲專頁『阿月工作室』,持續累積職場經驗,讓自己越來越強大,並在所能範圍內幫助更多人完成夢想。 |
未上傳圖片
蔣勳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臺北市私立強恕高級中學 蔣勳以花卉、水景繪畫受台灣人歡迎、以美感的教學和省思受到學子喜愛。在繪畫創作之餘,蔣勳也在文學界勤勞耕耘,他出版過多本詩集、並曾擔任台灣早期美術刊物雄獅美術的主編(總編輯)。 未上傳圖片
黃才郎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1989/9-1992/7)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1969/9-1973/7) 黃才郎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為台灣美術界唯一「四館王」。 未上傳圖片
蒲浩明比利時國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曾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台陽美術協會會員、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諮詢委員及擔任各美術展覽的雕塑類評審委員。 代表性的作品有〈伏羲氏〉(1982 年獲法國藝術家沙龍雕塑類銀牌獎)、2009 年臺北市大稻埕公園台灣一代歌謠詞人〈李臨 秋先生紀念銅像〉、2010 年台北花博寰宇園區台灣庭園鏡面水池雕塑〈小水滴系列〉等等、2011 年台北市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先生紀念銅像〉 未上傳圖片
林進忠嘉義師範學院普師科、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文化大學美術系、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美術學院院長、副校長。 林進忠的作品,水墨畫寫實、氣韻生動、意境豐富;書法創作平易近人、筆鋒蒼勁有力。他認為藝術重要的是要表達內心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表達心中所要呈現的情境。身為藝術家,必須瞭解歷史,體會生活,不斷地閱讀、欣賞、思考,才能真正體會藝術創作的內涵與目標。同時,必須具備縱覽藝術史觀的鑑賞與省思能力,才能傳承歷史文化的使命。 未上傳圖片
幾米(廖福彬)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5年,幾米患血癌,所幸後來病情被控制住。在家休養的三年期間,他重新開始畫插畫。就在此時,他的插畫作品開始受到更多的注意。幾米在台灣繪本閱讀習慣風氣未開之際,開創了一種成人繪本的風格。 |
我的學系 |
玄奘大學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美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