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舞蹈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舞蹈學類 |
藝術學群
表演藝術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4臺中市北區雙十路1段16號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學系特色 |
民國50年創立之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體育科「舞蹈專長」,民國104年8月起在林華韋校長帶領下正式更名為「舞蹈學系」。自創系以來即以培養舞蹈藝術專業訓練基礎之多元人才為宗旨。歷任系主任延攬多位國內外年輕優秀師資到校任教,為本系發展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石。對內積極擴充教學軟硬體設備,並鼓勵教師出國進修推展國際交流拓展專業深度外,更創造多方位與業界連結的管道,為本系奠定良好就業基礎,展現本系舞蹈專業之成就。 下載詳細資料 |
舞蹈系含先修班三年以及學士班四年。教學目標以東西方身體語彙為鍛鍊基礎,加以人文素養課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出多元豐碩的風格和傑出之專業表演人才。學生除參與學院年度展演、表演、創作期末呈現外,並與美、澳、日、韓等國進行交換學習,從演出大師經典舞作及國際交流活動中拓展專業深度。為充實演出經驗,奠定就業基礎,更以準專業舞團型態的「焦點舞團」在校內外演出。畢業生在國際舞台和專業教學方面人才輩出 |
學科意涵 |
以舞蹈專業學術科及人文藝術課程為教學基礎,深化舞蹈技能與人文素養兼容之訓練,鼓勵創作及展演,並累積劇場及演出製作等實務經驗,加入體育專業學院之優勢,朝跨系所合作開設體育相關課程,期許除了培養優秀舞蹈專業人才外,並能培養跨領域之身體動作教育人才。開設三大課群:1.舞蹈教育組、2.舞蹈表演組、3.舞蹈應用組,符合就業市場,無縫接軌。 下載詳細資料 |
舞蹈學系以專業舞蹈課程為主軸,以專業舞蹈表演人才的訓練為目標。教學內容以強化東西方身體語彙為鍛鍊基礎,西方舞蹈的養成透過芭蕾舞、現代舞、當代舞蹈的課程訓練為主軸;東方舞蹈則包含三類主軸:戲曲類、武術類、民俗民間舞蹈類課程。透過這些專業課程的訓練融合累積肢體呈現能力,進而成為舞蹈表演藝術的專業人才。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學科:任課教師自行編製專屬講義,教授藝術概論、藝術行政、中西舞蹈史、音樂形式與風格等學科課程。 未上傳圖片 術科:任課教師以示範動作講解、詮釋分析等方式授課,進而分組練習,如:芭蕾、現代舞、中國舞等專業技巧課程 未上傳圖片 教學助理:任課教師邀請教學助理協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課堂學習與複習。 未上傳圖片 課後輔導課:利用課餘時間,依照班級所需,邀請相關表演藝術老師進行課後輔導教學。 實習:舉辦舞蹈創作展比賽,藉由演出製作方式,從中吸取劇場操作實務經驗、大型賽會規畫與行政執行等相關經驗。 圖解:2018飛舞獎舞蹈創作比賽評審、師長合照 版權:飛舞獎舞蹈創作比賽暨頒獎典禮FB網站 |
未上傳圖片 培養專業的舞蹈表演者或工作者,需強化學生的觀察、理解、感受力、想像力、邏輯能力、閱讀力的融合。<觀摩學習>:從一種舞蹈(技巧或表演)推移或轉化到另一種舞蹈,透過觀察與理解,培養精準肢體表現力。 未上傳圖片 <創意發想>:刺激想像力與感受能力,透過各類視覺元素或文本的閱讀與吸收,搭配音樂素養的累積,整合思考身體的表演能力,如何與環境產生關係或激盪(聲音、環境素材、場域)激發身體表演力與舞蹈創作能力。 未上傳圖片 <個案分析或研討>:針對國內外表演作品實務演出個案,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析討論激盪美學視野觀點。 未上傳圖片 <團隊學習>:是指一個單位的集體性學習,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未上傳圖片 <組織溝通>:進行舞蹈演出相關製作時,訓練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除了專業術科技巧課程以外,亦有劇場實務、表演製作及相關應用課程,如:舞臺化妝、舞臺服裝設計、多媒體製作與應用等。 |
例行的運動、靜心練習,健身運動養成耐力的累積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以培育專業舞蹈教育及表演創作與表演人才為主,自112學年度起分「舞蹈教育」、「舞蹈表演」及「舞蹈應用」三大群主修領域,以培養舞蹈教育及推廣、表演及創作、學術、表演藝術以及體育、舞蹈跨領域行政人才為教育目標,辦學理念藉由課程教學、推廣活動與社會教育接軌,提供學生更廣更深的進修環境,豐富學生的訓練與社會歷練,期能與社會職場接軌。 |
舞蹈大致上包含表演舞蹈(傳統或當代)、流行實用舞蹈(健身、運動)、社交舞蹈(怡情、表現)、宗教舞蹈(儀式)、民俗民間舞蹈(文化)。本系辦學宗旨,專注於專業舞蹈表演人才的訓練,主要希望學生透過專業的課程訓練與舞台表演經驗,具備進入國內外各專業舞蹈表演團體的能力,歸類於表演舞蹈;讓學生具備各類基本的舞蹈專業學養與藝術美學基本概念以及文化素養,亦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課程規劃。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之教學方式,跟未來就業方向,設立相當明確,對於高中舞蹈科班學生,無誤解之處。 |
專業舞團表演的舞者、編舞者的養成為本系辦學宗旨主軸;另外,藝術行政或舞蹈教育師資的養成,學生需另外透過額外活動的參與、跨系所合作、校內教育學程及校內教育相關科系取得學分及知識。學生在大學修課期間,若養成一定能力後,鼓勵上修研究所學分,共同合作參與課程與學習。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授課方式以專業藝術為主,所學習之課程為芭蕾、中國舞、現代舞、即興創作等相關舞蹈課程為主要架構,但因所屬學校為體育校院,易容易與休閒舞蹈內容相互混淆,像是競技啦啦隊、國標、街舞、流行熱舞、韻律體操等休閒舞蹈課程。 |
除觀察學習肢體表現方式能力與團體合作能力之外,須具備想像力與創造力、獨立分析研究能邏輯推理能力,養成創意動能,作為發展舞蹈專業職涯的潛在重要能力。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專精於舞蹈表演藝術人才的培養、有紮實的肢體表現能力為佳,有機會跨域於戲劇或音樂的表演藝術領域學習。並非專攻於流行實用舞蹈(健身、運動)或社交舞蹈(怡情、表現)、宗教舞蹈(儀式)。具備文化意涵的舞蹈研究或教育人才培養訓練課程於本系研究所方有規劃。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舞蹈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民間舞蹈、中國舞技巧進階、中國舞基本動作以中國舞身韻、武功及花鼓燈系列課程為基礎,以少數民族舞舞漢唐古典舞為進階課程。 圖解:畢業會考呈現 版權:本系潘莉君老師提供 劇場管理與實務介紹劇場之歷史沿革,及目前常見的劇場演出型式,包括劇場空間、表演風格及素材選擇等,同時了解劇場運作時技術專業人員的相關技術及工作流程,另外以劇場創作欣賞及討論分析方式實際了解劇場的特質與演出實況,並適時安排參與當學期相關展演之幕後工作見習或實習,以落實理論與實務並進。 圖解:學生進劇場實務操作燈光設備 版權:本系吳雅珍老師提供 舞蹈教學、舞蹈教學實習、舞蹈課程設計培養並奠定學生從事舞蹈教學的基礎能力。從課堂經營、秩序建立、團體動力、課程設計、教學互動、到成果展現等一連串的教學實務運用與演練。本學期著重在培養教師對當代教育思潮的理解、奠定教學原理與心理學理論基礎,並強調統整性綜合教學應用。本學期開始讓學生接觸觀察教學現場,以利學生獲得教學實務經驗。 圖解:透過課程安排前往社區教學 版權:本系羅雅柔老師提供 未上傳圖片 當代舞蹈、現代舞技巧進階、現代舞舞者的身體是舞者用於表達以及溝通最主要的工具,透過身體各關節部位所帶動力與呼吸間的輔助,藉此找到不同動作質地與速度的呈現,並能融合應用所學技巧,琢磨其細節,並藉以展現更趨成熟的個人舞風。 未上傳圖片 古典芭蕾、芭蕾技巧進階、芭蕾藉由芭蕾教學中的示範、講解以及技能分析,使其具備專業芭蕾術科能力,而透過芭蕾名作實習,選擇適合自身的名作舞碼加以演練、修改、更新,使其具備 舞蹈展演、創新能力,並瞭解舞劇故事、角色詮釋並融會貫通運用於自身表演詮釋能力 。 圖解:學生透過自身所學編創舞作於畢業展呈現 版權:第十九屆默身班粉絲專業 |
未上傳圖片 當代舞蹈紮實、豐富且多元,舉凡過去經典或當今潮流內的知名舞團之當代舞蹈技巧類型訓練,都有可能碰觸,淬鍊出舞者身體表演的各種可能性,。 未上傳圖片 芭蕾舞教學進程規律有組織,又可融合當代舞蹈概念;有古典的芭蕾課訓練方法,也有當代芭蕾的靈活引導學習。對於學生舞台表演能力的紮根與發揮皆有極大的助益,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課程。 未上傳圖片 基本功或武術循規蹈矩,訓練有致的戲曲基本功及武術動作訓練,以奠根的概念,用紮實細緻的訓練過程,將東方人的身體表演語彙與風格注入身體。 未上傳圖片 民俗民間舞蹈富含文化底蘊的各種民間舞蹈形式,豐富多元,充實了學養,滿足身處東方亞洲社會的我們對於基本舞蹈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未上傳圖片 舞蹈創作與即興創作課教學內容精要提點引導,用多元的方法,激盪腦力,提升智能與知覺;即興課培養出肢體自然運用能力,舒暢有餘,豐富肢體能量與想像力的實現。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舞蹈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林宜瑾藝術總監
林宜瑾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舞蹈學系學士、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業。 現任壞鞋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台中文華高中舞蹈班教師、台北藝術大學推廣中心教師。 以極專注並細微的觀察力做為創作基底,風格細膩流暢並富有詩意般的美感張力,用開闊的視野觀察人,近期對於台灣人的性格形成舞蹈的身體性有著越來越深刻的實驗與研究。 2013~ 「岸」身體回家創作計劃,針對台灣人性格與文化語言發展身體風格。 2012年創立壞鞋子舞蹈劇場,2014年「泥土的故事」創團演出。 圖解:葛如婷助理教授
葛如婷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學系碩士班碩士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舞蹈學系學士 現任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副教授 臺中市光明國中及篤行國小舞蹈班芭蕾教師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舞團舞者/編舞 臺灣體大2011-2022舞團巡演-演出組/執行祕書 臺灣體大101-109級舞蹈系系學會指導老師 圖解:陳惠琪
陳惠琪國家兩廳院、行銷公關組長 現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公共溝通部會員經營組組長 曾任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秘書,2005年起從事表演藝術相關服務及教育推廣業務,參與多項官方計畫包含「文化論壇」、「兩廳院20週年論壇-劇場經營研討會」、「My Green Room充電計畫:表演藝術行政人員讀書會」、「專業劇場 經營人才培訓計畫」、「臺北、上海、香港、深圳 城市文化交流會議」、「蘭陵三十論壇」。 圖解:許靜芳老師
許靜芳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現任高雄市阿蓮國中表演藝術教師(舞蹈科,體育科專長) 指導學生參加「走讀蓮中,校園生態導覽」電子書全國第五名 指導學生參加「2016南台灣創客博覽會」 指導學生舉辦「美感教育暨跨領域偶戲公演-紙箱劇場」藝術總監 高雄市藝文輔導團<<美力藝域工作坊--紙箱劇場燈光實作工作坊>>協同講師 未上傳圖片 圖解:黃子嘉 版權:黃子嘉
黃子嘉200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現為美國BALLET ARIZONA首席舞者 演出過的舞碼包括Roman & Juliet, Swan Lake, Sleeping Beauty, Cinderella,Raymonda, Piquita, Don Quixote, Gisell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ndThe Nutcracker |
未上傳圖片
何曉玫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五年制 第一屆舞蹈系藝術學士,紐約大學(N.Y.U.)舞蹈系碩士。就學期間除豐碩肢體課程的充分參與外,其於創作課程上的表現更是亮眼,對於舞蹈的創作與教學、學習一直保有強大熱情。並且熱愛以舞蹈的語彙,融合跨域合作,視覺藝術,科技運用的創作者皆不斷的保持合作動能。 2019~迄今北藝大舞蹈學院院長 2016 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同年升等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 2015 《假裝》獲提名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 2015「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年度最佳文創製作人 2013 《親愛的》獲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選 2012〜201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 2010〜迄今 何曉玫MeimageDance 舞團創辦人 未上傳圖片
劉淑英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五年制 第一屆舞蹈系藝術學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舞蹈研究所藝術碩士 英國羅漢普頓大學教育研究所 哲學博士 就學期間保持充分的開放態度,各類學習活動積極參與,既任舞者也能編創,更自舞蹈教育的範疇多方涉獵相關知識,從不懈怠。 現任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副教授 2015 大學教師優良創新課程及教學競賽優等 2014 獲新竹教育大學 教學傑出獎 2001 公費三年留學英國攻讀博士 1994 亞洲青年編舞營台灣代表 1992 美國學院舞蹈節編舞佳作 1991 ICRT青春之星獎學金 1991 美國舞蹈節(ADF)青年藝術家獎學金 未上傳圖片
布拉瑞揚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五年制第八屆舞蹈系藝術學士。在校期間學習態度自然不羈,追求真我。對於應修課程,戮力參與,隨性而為但不踰矩。針對有興趣的科目則不計成本的全力以赴,熱情有餘。 2022 國家文藝獎舞蹈類 得主 2014 成立布拉瑞揚舞團BDC 2013 應「原舞者」之邀編創《Pu'in找路》 2012 獲中華民國第50屆十大傑出青年 2009-2011年間,受<<瑪莎葛蘭姆舞團>>之邀,與該舞團合作,重新詮釋作品Lamentation Variation《悲慟》及《Deaths and Entrances》 1996 為雲門舞集編作《肉身彌撒》 未上傳圖片
許芳宜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五年制第七屆舞蹈系藝術學士。在五年制的大學部課程裡,在恩師(前瑪莎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羅斯帕克斯老師)的指導下,對於瑪莎葛蘭姆的技巧充分積極學習。對於課後的自我練習,總有用不完的精力與規劃。對於自我極限的挑戰與精進,訂有不斷檢視自我目標與進步的動能。 2017於國家戲劇院演《Salute》 2015電影《聶隱娘》演出 2014於國家戲劇院演出《2X2》 2011年成立「許芳宜&藝術家」工作室 2007獲國家文藝獎舞蹈類 2006獲中央社評選「2006台灣十大潛力人物」 2005美國《舞蹈雜誌》列為當年「最引人注目的100位舞者」 1999擔任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 1998於雲門舞集擔任重要的獨舞者 未上傳圖片
黃翊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七年一貫制第一屆畢業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業。 在校學習期間,課程雖繁重但充分享受自由學風,進行更多自我充實與閱讀,並醉心於各種不同的創作實驗方法,多方嘗試,假日亦然,不願荒怠。 2018榮獲「第56屆十大傑出青年」(文化及藝術類)獎項殊榮。 2017《黃翊與庫卡》是首位舞上TED大會開幕演出的台灣人。被美國《舞蹈雜誌》評選為全球25位最受矚目舞蹈工作者 2014 獲紐約Sozo Artists公司合作藝術家 2013《黃翊與庫卡-Huang Yi & KUKA》奧地利林茲科技藝術節演出 2010《低語- Whisper》獲丹麥跨界連結舞團國際編舞大賽二獎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舞蹈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