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62102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
校本部 62102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
學系特色 |
社會福利學系定位在社會、經濟、政治科際整合,以社會福利相關政策之倡議、制訂、評估、實務執行與管理為育才特色,為公私部門人才儲備的搖籃。歷經30年發展,成為學士、碩士及博士三級教學與研究並俱之系所。本系師資組成背景多元,並同步跨接社會福利實證研究與實務應用,從而培養深具創新精神與獨立思維之全方位人才。 |
本系為中南部最具規模之國立大學傳播系所。因應數位媒體科技匯流、傳播產業環境變化,以培育具有數位媒體整合能力之人才為目標。教學特色以傳播基本技能及進階實作課程為基礎,學習新聞、資訊、影視、廣告、聲音等專業傳播領域知識,輔以社會人文、思辨、媒體素養等選修課程,並有中正E報、中正之聲的實習媒體課程。透過深入淺出、系列漸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理,養成團隊合作精神,主動發掘分析問題,並鼓勵積極創新。 |
學科意涵 |
社會政策形成與診斷有賴於對社會基礎結構、社會福利體制、社會福利議題趨勢等層面的充分掌握,為此,社會福利學系以跨科際整合為學習取向,涵蓋社會/經濟/政治學、社會政策、社會福利財政、社會工作等學科,關注社會保險與救助、直接間接福利服務、勞動與經濟安全、性別平等、社會不均、健康醫療及家庭照顧等重要議題。 |
傳播學是研究新聞、廣播電視、公共關係、電影、廣告行銷、媒體管理與傳播科技等項目的相關知識,同時學習媒體匯流,結合文字、影像、聲音的實務訓練,用以進行媒體傳播的相關實作、社會實踐,並且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1.互動性學習與多向式反饋:針對各類重要社會福利議題進行大量討論與交流,除重視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也強調同學間的反饋學習,藉此訓練即時性、反思性與建設性的論述表達能力。 未上傳圖片 2.議題導向與政策分析能力建構:課程設計或專題演講主題皆切合本國社會議題趨勢,諸如長期照顧、年金改革、勞工權益、健康不平等、性別平權等,不僅提供與校外專家學者交流機會,也透過相應政策的介紹與討論,深化同學在政策理論基礎與政策分析能力。 未上傳圖片 3.社區踏查與訪談觀察:期待透過實地踏查與訪談,促進同學與在地社會的接觸,親身感受社會脈動與異溫層的生活日常,從中學習如何在大量且異質的資訊中盤點與梳理自身論點,更藉此建構同理能力,探索自我核心價值與終極關懷。 未上傳圖片 4.提案設計與實作演練:課程重視撰寫、提出與執行社會福利服務方案的能力,系上設有社會工作實習課程,使同學學習個案的直接服務技巧,並提供社區實踐方案參與機會,透過實際執行行動方案,橋接也相互修正所學與實務。 |
![]() 專題實作:與老師密集討論與田野調查後,再透過聲音、影像、文字等方式,進行影像的創作。 圖解:教授與同學討論影片剪輯工作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數據分析:運用統計軟體分析傳播資料。 圖解:老師講解統計圖表與其意義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理論課程:傳播倫理、傳播概論等課程。 圖解:同學上台報告,老師給予補充與建議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自主學習:以「音、剪、攝」的社團組織由學長姐教導學弟妹的方式,達到經驗傳承的目的,激發同學自主參與學習。 圖解:「音、剪、攝」的社團活動照片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關注社會議題:了解國內外社會與社會問題發展趨勢,如長期照顧、年金改革、勞工權益等等,培養社會問題意識以及反思社會問題之潛力,並試著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2.積極社會參與:多參與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從各種服務活動中培養社會參與、社會關懷精神。3.建立團隊觀念:藉由課堂分組活動、社團活動,培養團隊精神、人與人之間良性互動溝通,以及協調的能力。4.培養反思、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對各種事物保持反思、批判精神,並練習將想法表達出來的闡述能力。5.吸收社會福利相關知識:平時多閱讀社會福利相關書籍、文章、新聞,累積基礎社會福利知識。 |
(1)具備語文表達、人文社會與資訊能力的基礎知識;建議可洞察社會趨勢,找尋優質內容進行延伸閱讀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訓練學生具備「社會結構」、「社會政策」、「福利服務」與「專業方法」的專業知識、分析論述能力與實作知能,擁有學士、碩士、博士班學制,以培養發展社會福利政策、解決社會問題之間接服務人才為目標。本系也開設社工課程,培養第一線直接服務人才,協助個人、家庭、團體及社區恢復與發展其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福祉。 |
與其他單一科系相較,如新聞系、電影系、廣電系等...,傳播系強調跨媒體整合的訓練,並且同時能涵蓋影視製作、新聞及資訊傳播、廣告公關及行銷傳播,傳播研究及應用。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僅能服務於社福機構是本系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事實上,本系畢業生發展相當多元,除持續升學,政府公共事務部門、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社區發展、醫院或學校社工、企業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使用者分析等均為生涯出路。 |
本系畢業學生出路十分多元,並非僅有新聞從業人員,在各行各業之中也都需要有媒體素養的公關人員,或是其他整合性媒體的相關工作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非以傳授理論知識為單一途徑,相當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與反饋。2.為提高學生對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的理解,教學過程融入當代社會關注議題,如性別、家庭或長照政策等,培養政策批判與思維能力。3.鼓勵學生進入社區實地踏查與訪談,培養人群關懷能力。4.透過提案設計、實作、實習,累積實戰經驗。 |
本系不僅是只有實務的訓練,同時也有大量的理論基礎的培養,以利之後創作能有跡可循,或是往學術界發展。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教學強調社會科學知識之整合與應用,重視多元思考;透過社會福利相關議題的探討,培養學生在制度分析、政策規劃、行政管理、福利服務之深厚知識與專業能力,培育符合台灣社會福利發展所需要的政策規劃以及實踐之專才。 |
本系最主要還是培養具有批判能力的學生,希望學生能針對問題能有不同的角度做切入,跳脫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同時,也很鼓勵同學雙主修,培養第二專長的能力,以加深自己的內涵。另外,本系有五年一貫的課程,在大四時就能上修讀研究所的課程,讓同學能在五年內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社會福利概論
本課程從當代社會現象、社會制度與社會價值的觀察及討論開始,逐步將社會福利重要觀念、制度、議題、範圍、影響等引入,使學生瞭解社會福利制度、政策與各類問題,以建立學習、分析社會福利相關現象的良好基礎。 未上傳圖片 社會福利財政本課程分兩部分,第一部份是政府財政:政府參與經濟活動原因與相關理論、政府收入面分析等。第二部分針對社會福利財政分析:社會福利財務來源、處理方式與基金運用;社會福利財政重分配效果及非營利組織財政功能。 未上傳圖片 社會學引導學生進入社會學的領域,使學生能從社會學的角度透視社會福利各類相關議題,包括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個人與社會)、社會差異與不平等(階級與階層、性/別、族群關係)、社會制度(家庭、經濟與工作、權力與政治體系)、社會變遷(社會運動、都市發展、空間與文化、全球化與社會變遷)。 未上傳圖片 倡議, 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本課程將聚焦在「台灣」近期與「社會福利政策」相關的社會運動與權益促進議題,探討台灣在性/別平等婦權與同志運動、勞工運動、兒少權益、長照服務提供者權益運動、身心障礙權益保障、環境運動、及醫療體制等面向。 未上傳圖片 人口學人口數量的多寡,一直是大眾所關懷的重點之一。本課程在於介紹人口學的基本觀念、基本方法。也就是探討影響人口數量、人口結構的因素,以及人口數量、人口結構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社會福利體制的影響。 |
![]() 草根行銷草根行銷以探索在地特色為起點出發,透過自身學習的傳播知識與工具做行銷工作的規劃。 圖解:草根行銷課堂照片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影視製作相關課程包含短片創意製作,教你如何拍攝MV與廣告,以及製作新聞節目等;紀錄片製作,教你如何拍攝記錄片,挖掘社會上的各種議題;劇情片製作,教你如何撰寫劇本與分鏡,透過劇情方式,傳達你想要表達的觀點。 圖解:製作新聞節目照片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流行音樂與社會介紹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的緣起,探索搖滾、流行的全球化,並深入探索台灣東亞及其他國家音樂與文化、社會的關係 圖解:流行音樂與社會邀請樂團至課堂上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數位媒體製作實務(中正E報、中正之聲)媒體樣式百百種,有新聞專題、新聞節目、談話性節目、MV、記錄專題或是短篇新聞。一堂課裡,告訴你怎麼拍、怎麼剪、怎麼籌備,所有眉角通通告訴你。 圖解:同學於課堂中至攝影棚上課照片 版權:天下雜誌照片 ![]() 畢業製作傳播系學生運用四年所學的知識與技術,透過畢業製作的方式,如拍攝劇情片、紀錄片、策展等,為自己的大學生涯畫下完美的句點,業為自己溜下一個值得紀念的作品。 圖解:傳播系畢業製作影展照片 版權:中正大學傳播系自有照片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版權:本人提供
王仕圖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博士。 經歷: 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2.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務處學務長。 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務處學生諮商中心主任。 4.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 5.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6. 南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我自中正大學社福系取得博士學位後,主要從事大學教職工作,經歷三個學校,最後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長期任教。由於參與學校行政工作,對於大專院校的學生諮商輔導工作以及學生事務工作等有較多接觸的機會,因此被賦予學務長任務。除了學校教育工作,個人也投入相關領域學會,包括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台灣社會政策學會、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等,同時部分學會亦擔任理監事職務。 ![]() 版權:本人提供
王兆慶學歷:中正社福所博士、台大社會系碩士、政大新聞系學士 經歷: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 服務: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3、4、6屆民間委員 獎項: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圖書獎,《崩世代》 補助:臺北市政府補助參與第61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UN NGO CSW) ![]() 版權:本人提供
林依瑩2004年擔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期間致力於推動高齡友善社會,推出All in one走動式看護服務。2016年獲林佳龍市長邀請擔任副市長,主責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心(INGO)等專案,整併長照業務,讓台中長照看的到、找的到、用的到。2018年卸下副市長後,仍心繫長照,尤是偏遠山區,因此選擇在達觀部落,設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繼續投入長照、高齡、社福、非營利組織管理、政策再設計等議題推動。 過去以創新思維成功帶領17位長者勇敢逐夢,完成為期13天騎摩托車環島的壯舉,故事拍攝為「不老騎士」,打破全台最佳紀錄片票房紀錄,成功翻轉國人對老化的觀念。2022年3月為培育All in one照顧模式人才,設立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計畫透過「師資培育」、「長照人才培育」和「跨專業團隊」之課程,擴大AIO的影響力,為更多長輩實現返家心願。 ![]() 版權:本人提供
林家緯1、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 2、 高考社會工作師及格 3、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專員 4、 逗陣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 5、 國立中正大學兼任講師 6、 嘉義市政府社會處處長 林家緯系友在大學時期為雙主修的學生,碩士班攻讀本所碩士,並取得高考社會工作師證照。曾經擔任家扶基金會研究發展室專員,具有國際扶助經驗,亦曾以社會企業創業,目前擔任嘉義市政府社會處處長,職涯經驗相當豐富,也顯示本系畢業之學生未來職涯相當寬廣。 ![]() 版權:本人提供
彭冠綸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畢業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畢業 現任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館長 【109年、110年教育部全國整體閱讀力績優表現城市】圖書館 【博客來OKAPI閱讀誌】作家 【翻轉教育x 噗浪講堂】講者 【天下雜誌教育論壇】 與談人 【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FB粉專版主 |
![]() 圖解: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典禮 版權:陳萱庭提供
陳萱庭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學士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與傳播學 碩士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與傳播學 博士 就讀中正大學時確認了自己想要繼續求學的動機,在老師們的鼓勵下出國深造, 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完成新聞與傳播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擔任助理教授 ![]() 圖解:金仲華導演於《出遊》拍攝現場工作照。 版權:鐵漢堂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金仲華國立中正大學雙主修傳播學系以及外國語文學系 學士 (2004-2009)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導演組 碩士 (2009-2015) 自由接案導演、剪接師 (2015至今 ) 在大學期間,受到中正傳播系老師給予諸多的訓練以及理論的基礎,因此在考取研究所之後,在碩士班的在學期間內多擔任劇組副導演、剪接師等職務,畢業作品《出遊》自導自剪,曾入圍第五十屆金鐘獎,並獲得第三十八屆金穗獎最佳劇情片,以及2015高雄電影節最佳學生短片。 目前專職剪接,作品橫跨劇情長片、連續劇集、劇情短片,以及廣告。 圖解:於Google大中華區分享近年產業趨勢 版權:葉盈君提供
葉盈君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學士 美國紐約大學整合行銷 碩士 Google經銷通路部門帳戶 經理 Appier東南亞地區活動企劃 經理 ASUS活動行銷 專員 BrideClick數位媒體規劃師 一開始在美國誤打誤撞進入了網路行銷的世界,就發現自己無法自拔的喜歡這這行業。回到台灣後加入了一家台灣代表的企業以及一家正夯的AI公司。現在任職於Google,希望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這個領域深耕下去。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
展開